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于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炎帝虽然被蚩尤打败,实力尚存。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起兵反抗。炎、黄二帝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份去加以*。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黄帝的文化贡献: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内经。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铸造:采首山(河南襄城县南五里)之铜以造货币。其他:舟车、弓矢、房屋等之发明。
精神文明: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
政治文明: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使用人才上,访贤、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实行以法治国,设“礼文法度”、“治法而不变”,命力墨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物质文明:史书记载,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尧 帝
尧 帝
据传说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尧出生在顺平县 ( 原完县 ) 的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称作尧山。尧山南有庆都山 ; 传为尧母庆都出生地 ; 庆都逝后葬于望都 ; 望都之名即由登尧山望都山而来。据《史记&;#8226;五帝本纪》和其它一些古代典籍记载 ; 尧是黄帝的后代 ; 为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的儿子 ; 本名放勋。帝喾去世后 ; 放勋的长兄挚继承其帝位 ; 在放勋十五岁时被封为唐侯 ; 他在唐地与百姓同甘共苦 ; 发展农业 ; 妥善处理各类政务 ; 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 ; 不仅受到百姓的拥戴 ; 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首领的赞许。可是帝挚却没什么突出的政绩 ; 各部族首领也就亲放勋而疏远挚。帝挚九年 ; 挚亲率官员到唐将帝位禅于放勋 ; 放勋即帝位 ; 帝号尧 ; 因初封于唐 ; 即以唐为朝代号 ;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号 ; 后人称其为唐尧。唐尧即位后 ; 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 为政勤慎俭朴 ; 定历法 ; 施德政 ; 抗天灾 ; 建国制 ; 选贤能 ; 政绩卓著。
唐尧当政初期 ; 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 ; 百姓经常耽误农时 ; 因此尧就祖织专门人员总结前人的经验 ; 令羲、和两族掌天文 ; 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 ; 测定了四季 ; 又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 ; 太阳一周期为一年 ; 一年定为三百六十 六天。这是有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历法 ; 奠定了我国农历的基础 ; 尧当政后生活依然非常俭朴 ; 住茅草屋 ; 喝野菜汤 ; 穿用葛藤织 就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们的意见 ; 在简陋的宫门前设了一张 "; 欲谏之鼓 ";; 谁要是对他或国家提什么意见或建议 ; 随时 可以击打这面鼓 ; 尧听到鼓声 ; 立刻接见 ; 认真听取来人的意 见。为方便民众找到朝廷 ; 他还让人在交通要道设立 "; 诽谤之木 ";; 即埋上一根木柱 ; 木柱旁有人看守 ; 民众有意见 ; 可以向看守人陈述 ; 如来人愿去朝廷 ; 看守人会给予指引。由于能及时听到民众的意见 ; 尧对百姓的疾苦就非常了解 ; 尧当政时 ; 发生 过严重的水灾 ; 洪水把山陵都吞没了 ; 四处泛滥 ; 他让鲧治水 ; 疏导九河 ; 战胜了洪水 ; 尧执政初期 ; 还没有基本的国家制度 ; 国家只是部落联合体 ; 非常松散 ; 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 ; 所以 在尧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 ; 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 ;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 ; 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 ; 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尧年老后 ; 为找到继任的贤者 ; 到处寻访 ; 四岳荐舜 ; 谓舜至孝 ; 对*他的父亲、继母仍孝顺无二心 ; 与邻里相处和睦。尧以二女妻舜观其内 ; 使九男与处观其外 ; 以考察舜的品行。又 "; 纳于百揆 ; 宾于四门 ";; 试验他的才能 ; 最后叫他 "; 入于大麓 ";; 让烈风骤雨和虎狼虫蛇考验他的勇气 ; 舜逐一通过了考验 ; 尧放心地把国君之位让给舜 ; 却割舍了不肖之子丹朱 ; 成为历代贤君之美谈。传说尧让位后居养老城 ( 今顺平县阳城 ) 。
舜 帝
舜 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死后,禅位于禹。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yao2)、舜(shun4)和禹(yu3)。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尧年纪大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正合适。";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灌兜(huandou)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用这号人,我不放心。”
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到会的一致推荐舜。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gusou,就是瞎老头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有,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悉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著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著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你呀!";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尧听了大家介绍的舜的事迹,又经过考察,认为舜确是个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做";禅(shan)让";。其实,在氏族公社时期,部落首领老了,用选举的办法推选新的首领,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舜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过了几年,尧死了,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也是大家都不赞成。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
《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
舜即帝位后,广泛征求四岳等大臣的意见,惩罚奸佞,举贤任能。一方面,他把共工、獾兜、三苗三人分别流放到北、南、西三方,又在羽山处死了鲧,使得边疆皆服,民族和睦。另一方面,他启用皋陶等二十二位贤人,使其各建奇功,百业兴旺。其中著名的,要数启用禹了。
当时,舜已61岁了,很想找一个品德高尚、聪明仁爱的继承人。这时,曾经向尧举荐过舜的四岳又出班奏道:“臣以为禹可用。”舜想了想说:“就是那个治水无功被我杀死的鲧的儿子吗?”
“正是”,四岳说,“大王切不可根据父亲来评价儿子,这禹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舜笑道:“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
不久,舜不避前嫌,启用禹子承父业去治理洪水,也想借此验证一下四岳的话。
禹深感舜的信任,力图报答,因而治理洪水时不辞劳苦,兢克业业。他经过长期实地考察,确认仅用父亲堵决口的办法根本不行,而必须以疏导为主。他就率领人民开山通泽,疏浚河道,不仅消除了洪灾,大致确定了九州的区划,更使各州恢复了生产,人民安居乐业。
舜帝很高兴,便效法尧帝,将帝位阐让给了禹。禹推辞不就,于是舜就暂时缓行,却让禹开始主掌百官,管理国事,虽无帝王之名而行帝王之实。
舜帝百岁那年到南方巡视,不幸死在苍悟;后来葬在九嶷山,此地于是被后人称为零陵(今湖南宁远县东南)。舜在即位后仍不断去看望曾*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他的一生,是仁孝开明的一生,对中华民族淳厚民风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捩时期的中华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
九疑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在九疑这块神奇而美丽之土地上,留下了舜帝众多的为民服务的动人故事,留下了不少文人骚客仰游九疑山的幽怨、怀念和美好的赞誉,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挥笔写下了";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壮丽诗篇。
关于舜帝的出生地;历代主要有4种记载;6种解说。以往多数学者总是认为这些记载和解说互相矛盾;难以弄清楚;因此往往阙而不论。其实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其中有3种解说虽然异时而出;角度不同;但合而观之;殊途同归;条理一贯。将4种记载中所涉及的3个地名";冀州'、‘诸冯';'姚墟'自然而然地连接到一起;表明舜帝生于冀州(蒲坂)诸冯(里)之姚墟。从而证明4种记载似相歧异;实则相足;一脉相承。
大 禹
大 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