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烟,我在田野间自己嬉戏玩耍,尽情在大自然间探索未知,在这期间的点点滴滴,也对日后的人生产生了不少影响。
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只大白鹅,不知天高地厚的好奇跑过去推那只鹅。没想到这是一只正在孵蛋的母鹅,当我看到母鹅身子下的那颗蛋时,剎那间,母鹅却狠狠的咬住我的手,痛得我至今终生怕鹅!我怕鹅怕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回我在桃园空军基地,看到一群鹅走过,竟然怕得不敢靠近。很难想象一个大男人竟然怕鹅怕成这样,但这种幼年因为被鹅咬留下的恐惧,恐怕是很难改变了。
父母没时间管我们,所以我从小就非常独立自动,每天早上自己起床拿着包包上学。有一回冬天的早上,我穿着小棉袄,提着一个可以保暖的小炭炉子,走在往小学的路上,结果一个不小心,棉袄的袖子竟然掉进小炭炉里,全身都着火烧了起来,幸好当时对面有一个大人看到了,赶快跑过来把我整个衣服脱掉,那时他问我住那里,要带我回家,我还跟他说:“不要,不要回家!我爸妈会骂我……”当时我全身多处烧伤住院,大腿上有一个烧饼那么大的伤口,但医疗院所的设备非常落伍,连电都没有,更别说医疗设施有多简陋了,医师在我大腿烧伤的地方涂上药膏,那种刺鼻难闻的味道,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现在想起来,实在是命大福大,医疗设备那么糟糕,我竟然没有受到严重感染,后来也幸运出院了。
还有一年,我们住在广西,我当时三、四岁,坐在一辆停在斜坡的中型吉普车驾驶座上,这时吉普车不晓得怎么搞的一路往下滑,撞进一户人家,房子前的大梁因为冲撞的力量掉下来砸到车上,那时候的吉普车可没有安全带、安全气囊,但我竟然毫发无伤。虽然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真的觉得好感恩,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逃过一劫。
在大时代环境下,成长过程中的这些奇妙际遇,好几次让我千钧一发逃过危机,但透过这些事件,却也让我喜欢冒险、凡事大胆尝试的个性,慢慢形塑养成;不同的时代似乎有不同的成长密码,只有亲身经历后才能体会生命的奥妙。
【分享文字】成长过程中的这些奇妙际遇,好几次让我千钧一发逃过危机,但透过这些事件,却也让我喜欢冒险、凡事大胆尝试的个性,慢慢形塑养成。 不同的时代似乎有不同的成长密码,只有亲身经历后才能体会生命的奥妙。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战乱儿女VS。草莓族
【章前文字】刚出生的小baby就只用一块布包着放在水沟旁边,都没有人管,当时我心中觉得这弃婴好可怜、社会的贫富差距怎么会这么大!
【图说】我的兄弟姊妹一共六个人,现在大家都六十多岁,但身体都健朗,可能是小时候穷困、颠沛流离的生活,训练我们能够适应环境(小时与大哥黑幼虞)。
在战乱的年代,大时代儿女所经历的过程,恐怕是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的。我在南京念小学的时候,常会把零用钱小心的存起来;有一天,在文具行看到一盒水彩,售价是一块钱金元券,虽然好喜欢,但舍不得买。几天后,再回文具行看,这盒水彩已经变成三块钱了!这让我立刻了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可怕,想想看,现在六岁的小朋友会知道通货膨胀是什么吗?但当时六岁的我却已经有了切身的感受。
八岁时,我们借住在上海的亲戚家,亲戚住在两层楼的独栋别墅,从大门开车进去还要花一段时间,可见那房子有多大,亲戚有多富有!在上海,父母一样放任我四处玩耍,那时我在外头常常看到弃婴,刚出生的小baby就只用一块布包着放在水沟旁边,都没有人管,当时我心中觉得这弃婴好可怜、社会的贫富差距怎么会这么大!有人很富有,有人却连小孩都养不起!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难体会战乱的时代下,花钱、节约都是件大事,而这些经验也让我早熟、懂事很多。
小时候我们也常做玩具机械轮船,玩具轮船后有个马达会嘟嘟嘟嘟的发出声响,然后慢慢的把船从河这一头推前进到另一头。这些童年的回忆让我想到,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都市水泥丛林中,整天面对的是水泥墙壁,已经不像我小时候在田野中可以尽情尝试、探索及体验。童年的经验虽然有好有坏,但父母亲对我放任的教育方式,让我也同样给四个孩子开放自由的成长空间,许多小时候探索和冒险的经验,也影响着我和四个孩子的互动,后来四个孩子各自有属于自己的冒险经历,我想或多或少也遗传了些许来自老爸的基因吧!
从上海来到台湾,我们坐了三天三夜的船到基隆上岸。后来一家人住在又矮又破的眷村平房,地点就在现在的大安森林公园附近。我们的房子屋顶、墙壁、门全是竹子做的,当下雨或台风来时,家里就得用水桶四处接水,平常也没自来水,得去打水提到家中的水缸;眷村里面,没什么隐私,大人互相串门子,小孩则是一天到晚腻在一起玩耍。现在的父母都非常保护孩子,一感冒或牙痛就赶快去看医生,在我们那个年代,感冒、牙痛根本没人会管,或许也因为如此,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强很多。我的兄弟和妹妹一共六个人,现在大家年纪虽然都六十多岁了,但身体都还算健朗,小时候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的生活经验,也训练我们能够很快适应环境、甘之如饴。
我长年在台湾、美国、大陆上课,到每一个地方都能很快适应,一点都不困难,而这样的成长环境也让我比较能够包容、接纳周围的环境,不会像现在某些被称为草莓族的年轻人,可能因为对环境比较敏感,常会有不适应的感觉。
【分享文字】小时候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的生活经验,也训练我们能够很快适应环境、甘之如饴。到每一个地方都能很快适应,这样的成长环境也让我比较能够包容、接纳周围的环境。
父母个性VS。孩子本性
【章前文字】父亲那天送走我后,自己慢慢走路回家,他看到对面的天主教堂灯亮着,就走进去,在天主面前为我热烈的祈祷。平常给人严肃、铁血心肠的父亲,其实也有柔情的一面,在年少低潮的岁月,父亲的爱给了我成长的力量。
【图说】我在高中留级,走投无路之下念了军校,自此走上职业军人的生涯,人生再度大转弯。
我的父亲是位很严肃、很大男人主义的人,但他也非常正直、不伪善,从不假装自己很神圣高尚;他从来不碰家务事,也从不掩饰很喜欢打麻将,而且不但自己打也教我们这些孩子打,我们兄弟姊妹全都是他的牌搭子,他对我们几个人的影响,虽然说不上来,但已经潜移默化在我们的生命中。
父亲当空军电台台长时,有一天我们几个小孩捡到一只钢笔,大家都好高兴,因为民国三十几年,一枝钢笔是很贵的。后来军队里有个士官说他的笔掉了,爸爸听说了,回到家中,要我们把笔还给人家;其实我们小孩都认为,只要爸爸不说没人知道,我们就会多了一枝笔,因为我们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真的是捡到的,但爸爸仍然决定把笔还给那个士官,这种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比读课本要深刻许多。
很多人喜欢定义父母的角色,例如严父慈母或是慈父严母,在我们家有五男一女共六个孩子,我母亲是属于那种很感性的女人,她经常鼓励小孩,给小孩写信,她写给我的信常让我很感动,这也让我以后常写家书给自己的小孩。虽然我自己觉得比较像妈妈,但偶尔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时候像妈妈,有时候像爸爸,或者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像爸爸、某个阶段像妈妈。
而父亲刚好和母亲相反。他从不跟孩子们说太感性的话,虽然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他对我们爱的浓度转化成其它方式,丝毫没有减损;小时候只要有坏孩子或年纪比我大的青少年欺负我,他一定会追打坏小孩,为我讨回公道。有一回我们全家上教堂回来,妈妈突然直盯着我看,看得我浑身发毛,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妈妈这才含笑着说:“刚刚你爸说,看看教堂唱经班里头,没有一个比我们家龙龙长得象样的!”感情内敛的爸爸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跟我说这些话,但情感表达直率的妈妈就会转达爸爸的话给我,这是非常有趣也有点复杂的成长环境。
小学五、六年级时我们住新竹,上学途中我跟妈妈说:“哇,今天我的便当里头有一颗蛋!”妈妈回答我:“是啊,只有你的便当里面有蛋喔!”但走在前头的哥哥弟弟听到了,却说他们也有蛋啊,妈妈这才不好意思的笑起来,原来她为了讨好我,希望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这才撒了个小谎。我妈妈就是这个样子的。
我在高中留级、走投无路要念军校的时候,爸爸清晨天未亮,载着我到当年的台北老火车站,坐第一班往屏东的慢车。虽然天还一片漆黑,车站里却已经挤满了人,剎时我觉得心里好恐惧,这时一下子进来了十几二十个人,全都是光头,看起来有些凶恶,那年我才十六岁,懵懵懂懂问父亲说:“这些是什么人?”父亲说他们是犯人,我这才发现他们全都戴着手铐、脚链,父亲淡淡的说:“以后你还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人。”对未来的恐惧和离家的复杂情绪交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火车慢慢驶离月台,看着父亲在月台上招手,难过鼻酸的情绪涌上来,但我不好意思哭,硬是将差点夺眶而出的泪水忍住,挥手跟父亲道别。
火车从台湾头开到台湾尾的屏东东港,十二个小时的旅程,抵达时已经天黑,隔几天我收到父亲的信。父亲说那天送走我后,自己慢慢走路回家,当时我们家就在现在的大安森林公园附近,他看到对面的天主教堂圣家堂灯亮着,走进去参加了第一台弥撒,在天主面前为我热烈的祈祷,这是父亲第一次写信给我,让我真的好感动,平常给人严肃、铁血心肠的父亲,其实也有柔情的一面,在年少低潮的岁月,父亲的爱给了我成长的力量。
虽然我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情感表达方式,比较像我的母亲,但父亲严厉的性格仍会出现在我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有时爸爸对我的态度,我会不知不觉用到孩子身上。例如我会对他们凶、觉得他们很烦,但事后又会觉得很懊恼,那时我就会跟孩子道歉重新和好。
举例来说,我在美国洛杉矶念书,二儿子立国他的手脚利落,打字很快,我就会要他帮忙打报告,他有时候不情愿,我就会生气骂他,这么一骂,他就不讲话、完全不搭理我了,我自知理亏,趁他睡午觉的时候,偷偷摆了二十块美金放在信封里,写了“You did the good job。”等几句话,谢谢他的帮忙。后来他醒来后,开心的透过窗户跟我打招呼。我有时候自己会想,对孩子为什么会情绪失控,克制不住?或许小时候父亲教养的方式还是有些影响。
很多父母会纳闷,家里的两个小孩,怎么个性截然不同,明明所有家中提供的条件都一样,却天差地别,我认为可能跟基因有关;例如电影《大河恋》中,布莱德比特饰演的弟弟就天生叛逆,酒色财气样样来,最后跟人打架打死了,但哥哥就循规蹈矩的过一生,所以我觉得没有所谓教养小孩的指南,或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手册,因为孩子长大过程中有太多变量和条件,没有一个道理是放诸四海皆准的。
【分享文字】很多父母会纳闷,家里的两个小孩,怎么个性截然不同,因为孩子长大过程中有太多变量和条件,没有一个道理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如果父母亲能够注意到这一点,考虑到孩子成长的过程和环境,自己就会少掉很多烦恼。
。 想看书来
一起走过家的黑暗期
【章前文字】那时候,我们的小孩真的不是一般人眼中的“好”小孩,他们常常争吵,功课也不好,那段低潮是我们家最大的黑暗期;我甚至会沮丧的想,怎么我们的家庭和生活竟然会这样一塌糊涂!
【图说】真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吗?黑家的孩子从乖乖牌、惹麻烦、爱捣蛋到爱化妆……什么型都有,孩子的青少年期是父母最大的恶梦期吗?
许多父母会觉得奇怪,同一个父母生的,孩子的个性为什么完全不一样?也有很多父母会将自己的经验或期待,加到孩子身上,但这其中的差异是我们必须要小心处理的。父母生长的年代、甚至兄弟姊妹出生的环境,在食衣住行上的条件都不同,不能以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或看待,这样对小孩很不公平;像我父亲是军人,我在很贫穷的家庭环境长大,所以我会很节省、很节约甚至不肯花钱,但我的小孩不一样,他们也会想要名牌,想要穿Polo的鞋子、衣服,这些都是我觉得不需要、不应该花的钱,但单单以这一点来要求小孩,就会造成我们父子间的摩擦和不愉快。
其实我们不应该用现在的状况来判断孩子将来的好坏,现在小孩功课可能很好,但不一定保证孩子未来就会功成名就,而现在也许孩子功课很烂、留级或甚至可能交了一些坏朋友,但将来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很杰出的人,不要现在就替自己孩子的一生下定论!孩子的教养应该要慢慢来,给他们多一些空间,让他们慢慢形塑自己的人生蓝图。
当年我们住在美国的三户邻居一起来抗议,对我说:“你们的孩子真的太差劲了,说下流的脏话,给我们的孩子们听到非常不好,还把狗大便丢到我们院子里,跟你们当邻居真是羞耻,我们知道对这样的孩子很难管教,但你们还是该尽力!”那时我真的很生气!现在二十年过去了,四个孩子都念了好学校,毕业后也都有不错的工作,拥有自己的人生,我有时候会反复思考,当年说我的孩子们是流氓、是坏孩子的邻居,他们自己的小孩现在不晓得怎么样?人生真是变化莫测,而孩子们的教养空间又何其大! 回想起来,公平客观来说,那时候,我们的小孩真的不是一般人眼中的“好”小孩,他们常常争吵,家里天花板都快被掀掉了,功课也不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