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智者千虑,偶有一失,九哥莫自责。宗室方面,老身自去安抚。”孟大妈安慰道。

  看赵构向自己投来感激的目光,孟大妈心里有了点底,壮了壮胆子问道:“不知如何处置汪、黄二位相公?”

  “忍痛割爱吧!”语气平静,似乎不带有任何温度。

  “欲拜何人为相?”关切的语气中带着急于知道答案的焦灼。

  “那,伯母的意思是?”声音虽依然平静如水,却已平添了几分警觉。

  “李纲何如?”孟大妈试探性地问道。

  一听李纲两个字,赵构的身子颤了一下,嘴角微扯,却没有扔出话来,只是又自顾自吃了起来。

  见高宗面露愠色,嘴边还发出了“哼”的一声,孟大妈心里“激灵”一下;顿时没有了“性格”。

  列位须知,这孟大妈是一个饱尝艰辛的老妇。“隆裕太后”虽然流落民间已久,且年轻的时候就长得很优秀,但,因其前男友是宋哲宗,所以像这样的“优剩女”一般是没人敢娶的,也因此落了个无儿无女、孑然一身的境遇。名义上贵为太后,却不得不仰赵构之鼻息。虽然这位侄儿自即位以来,对自己一直很尊重,但孟大妈却始终怀有几分畏惧和戒心,说话极其讲究分寸。

  备注:李纲,为南宋的第一任左相。因力主抗金、反对议和,且为人刚直不阿,甚至敢于直顶龙颜,因此为赵构所厌恶。曾言:“(李纲)志大才疏,用之必亡人之国,故不复用。”
  作者题外话:本书作者qq号740342639,愿广结书友! 。。

第2节  苗、刘兵变(2)——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却自投
再表康履等太监,自从来到杭州后,不仅未稍加收敛,反而愈加颐指气使、作威作福。一日,在王渊的劝说下,动了去钱塘江观潮的“雅兴”。竟连夜召苗傅、刘正彦等将领前来参拜、听候指令。

  备注:王渊,御营司都统制,为当时南宋军队中的最高军事长官。旋即,又于1129年3月3日出任“同签书枢密院事”,比较罕见地以武将的身份步入了宰执的行列(宋代官场特点是文尊武卑,宰执通常由文官担任。 

  苗傅、刘正彦两位将军一看是大内来人,不敢怠慢,连夜冒雨赶到行宫。原以为是皇上召见,没想到映入眼帘的却是康履洗脚的镜头……

  只见老康两只胳膊搭在椅背上,好像刚刚被抽去骨头的身子慵懒地半躺在交椅上,微闭双目、怡然自得,一副舒服至极的样子。一个小太监,捧着老康的那两只肥得流油的大脚丫,就好像捧着这个世界上的最心爱之物一样,耐心而专心地洗着、揉搓着……

  苗傅怔了怔,将头上的雨笠摘下来,使劲地掼在地上,抱拳一揖:“下官拜见康大官。”

  “看来苗统制是藐视自家啊!”康履耸了耸高颧骨,一边细着嗓子问话,一边趿拉双鞋站起身来。

  “你!”小苗的双手越攥越紧,眼瞳一缩,怒火顿时从心底爬上了面庞。

  见势不妙,刘正彦轻咳一声,示意小苗退下,自己则上前一步:“不知康大官深夜叫下官来,有何吩咐?”边说,边强行将笑意堆在脸上。

  看到刘正彦挺识“抬举”,康履收回了和苗傅对视了眼神,眼睛里换上了相对柔和些的色彩:“哦!也没什么大事,就是自家们明日要去观潮,烦两位将军早朝后率二百兵丁、备肩舆二十乘,听候使令。”

  听到这不知是公鸡还是母鸡的声音,想到这大半夜不睡觉就是为了这点事,刘正彦也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他侧首望了望无神地低着头的苗傅,又正过脸去,眉头又重新渐渐舒展开来:“但凭大官吩咐,下官遵命便是!”

  “那好吧!明日已漏,来听使令,不得有误!”嘴角咧开一个充满傲慢感的弧度,慵懒的语气中含着不容置疑。

  苗、刘二将旋身而退,出了屋子……

  “哼!小小统制,竟也敢放肆!”随着一阵叮当作响,屋子侧后珠帘被掀起的声音,一个标准的公鸭嗓走了进来。来者是另外一个大宦官——曾择。

  “是老虎,他得盘着;是虎,他得蹲着;啊!哈哈……”一阵肆无忌惮地大笑。

  苗傅、刘正彦走在大内的长廊,两名刚毅的武将眼睛里都充满着温热、湿润的东西,强忍着、强忍着……

  备注:高宗朝初期,宦官们依仗皇帝恩宠,在百官们面前颐指气使,已是家常便饭。即便对象汪伯彦、黄潜善、吕颐浩这样的宰执一级的文官,也视为平交。对于武将(宋代官场是文尊武卑),除王渊、刘光世、韩世忠等高级将领外,则更是养成了呼来唤去的臭毛病。

  备注:当时是用漏壶滴水计时,已漏就是已时。

  备注:苗傅,御营右军统制。刘正彦,御营右军副统制。这二位皆是将门之后,在宦官面前都不愿卑躬屈节。其中,苗傅的祖父苗授、父亲苗履都是大将;刘正彦的父亲刘法在北宋末年曾任熙河经略使,后在对西夏战争中阵亡。

  次日,一场钱塘江观潮,钱履等人不仅玩得极其惬意潇洒、|满意而归。据说,临走时还是由王渊“买单”,所花费用最后还按照办公用品给报销了。

  然而,“中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死神,正在悄悄降临……
  作者题外话:本书作者qq号740342639,愿广结书友!。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2节  苗、刘兵变(3)——高宗险办内退
1129年3月5日清晨,春意陡峭,清清冷冷的阳光慵懒地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

  高宗赵构早朝过后,正在后殿与右相朱胜非等商议政务。

  备注:因“扬州大溃”,赵构于1129年2月末罢免黄潜善、汪伯彦的宰相之职务,同时调坐镇平江府(今江苏苏州)的中书侍郎(相当于副宰相)朱胜非前往杭州。并于1129年3月2日任命朱胜非为右相。

  忽然,平日里走路都嫌道窄的大宦官康履竟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大事不好!叛,叛军!”

  话音未落,大将苗傅、刘正彦等各带一队兵士,气势汹汹地冲将进来。

  一阵恐惧袭来,高宗赵构险些支持不稳倒在御座上,空洞的目光呆滞地瞅着这眼前还来不及消化的一切……

  见到赵构,苗傅只是微微欠了欠身,就好像我们今天走到大街上遇到熟人点头示意一样,便双眸圆睁、昂首说道:“我等并非蓄意谋反,但求清君侧,为民除害。”说罢,向身后的军士使了个眼色。

  那个军士上前一步,将手中的包裹向地上一掼。只见那个包裹迅速散将开来,一个血淋淋的人头如皮球般滚了出来……

  赵构压下腰定睛一看,当看清那颗人头竟是当时南宋军队中职务最高的武官——御营司都统制兼“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时,浑身明显地颤抖了一下……

  看到苗傅等如此嚣张,朱胜非寒眉一挑,把心一横,壮着胆子走下殿来,硬着嘴问道:“王枢密即便有过,其实尔等随意专杀?况,官家并无大过,将军何必苦苦相逼?”

  看到朱胜非信步向前,苗傅的气焰稍微收敛了一些,语气也变得稍稍平和了一些:“王渊官居要职,却只知勾结阉党、坑害忠良。大敌当前,竟遇敌不战,率军逃跑。此等小人,何德何能?竟官居枢相!”顿了顿,见朱胜非的脸上并无反对之色,略一沉思,猛地将刀尖柱地,“扑通”一声单膝跪地,傲然说道:“臣等请杀康履等奸贼,以正圣听!”看到苗傅跪倒,刘正彦等人也齐刷刷地跪在了地上,言不由衷地山呼“万岁!”……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看到高宗并无反应,依然是失神地望着大家,苗傅“霍”地站了起来,鹰一般的眼睛绕过赵构,直逼蜷缩在其身后的康履:“大官人,请吧!”一副揶揄的口吻。

  看到众将士那一道道似乎要洞穿自己身体的目光,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康大官早已吓得脸色铁青,没有了人的颜色……

  “主上,救命啊!”老康无助地瞅着同样惊骇的宋高宗,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乞求……

  赵构面色难堪地瞅了瞅朱胜非,见老朱也是副霜打的茄子样……

  见赵构耷拉个脑袋,康履知道再求已经无益了。此时,竟反而镇定下来,正正衣冠,走到高宗面前,跪倒在地:“小底去了,望官家保重!”说罢,站起身来,旋身而去……

  看到康履那远去的背影,赵构的身子一抖,心里揪心般的疼痛。虽然,老康只是个阉人,且确是多有劣迹,但,身为孤独的王子,这个人几乎是毕竟自己一个从小到大唯一的玩伴。就是这样一个为人鄙视的阉人,陪伴着自己走过了童年、少年,一直到今天……

  想着、想着,赵构的眼前湿润了,浮现出的,竟是与康履等人放风筝、捉蛐蛐时的情景。童年无忌,也许,那才是最美好的……

  一直目送到康履被押出殿门,一脸伤感的赵构这才收起思绪,重新回到现实:“诸位将军还有何要奏?”

  “请主上让位!”一个可怕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传了上来。

  顿时,大殿之上鸦雀无声……

  刚刚还全身哆嗦的朱胜非定了定神,再次壮起胆子,走到苗傅、刘正彦面前,厉声说道:“此事万万不可,主上待尔等不薄,怎能出得此言!”

  “望二位太尉三思而行啊!”见诸将并无退让之意,朱胜非不得不换了副委婉的语气劝道。

  “自陛下即位以来,宠奸佞、排斥忠良,方得今日之败。何言不薄?”苗傅进逼一步说道。

  “主上以为陈东之意何如?”刘正彦跟风般补了一句。

  “哈哈……”赵构一阵惨笑:“朕本无登大宝之意,只因社稷艰危、臣民推戴,才不得已从之。朱卿莫劝阻,二位将军也休要再相逼,朕自当退避,作一农耕散人,岂不快哉!”

  见赵构表了态,苗傅、刘正彦等人这才无话可说,遂率军出了殿门……

  备注:陈东,北宋末年太学生,曾经领导过爱国群众运动,因而名重天下。南宋建立后,宋高宗召其来南京(今天的河南商丘,当时也叫归德府,为北宋四京之一)。因李纲被罢相,而上书指斥赵构重用奸佞,不思收复失地,同时对赵构继承皇位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将来渊圣皇帝(指宋钦宗)回归,不知何以自处?)。因触怒“龙颜”,而于1127年8月同“布衣”欧阳澈两人一起被斩。后赵构为收买人心,又猫哭耗子般地为其*。

  书中暗表,“苗、刘兵变”是南宋建立初年一次规模不大、影响却不小的军事政变。因为参加者多是皇家警备队成员,所以也可称作是一次比较标准的“宫廷政变”。

  兵变中的两位当之无愧的男主角——扈从统制苗傅、御营司右军副都统制刘正彦,都是北宋末年的将门之后,也就是俗称的“革命军人”后裔,属于“根正苗红”那伙的。

  虽然兵变的起因较为复杂,以“头绪多”而著称,但主要还是这二位与御营司都统制王渊之间的矛盾发生激化所致……

  苗、刘二将不仅是“上面有人”的“高干子弟”,而且追随宋高宗赵构较早,然而,却被出自“草根家庭”的王渊来了个百分百的标准“反超”。

  1126年12月16日,当时任“河北兵马大元帅”的康王赵构逃到了“北京”大名府。时任河北邢台守臣的梁祖杨听说大元帅至,忙率领包括苗傅在内的一干诸将前来投奔。从此,履历不错的小苗成为了“正愁人手不够”的赵构麾下的一员大将。而曾经有过不太光彩战斗经历的王渊 ,则是在1127年2月下旬大元帅府转移到山东济宁时,才率领部分山西军马来会合。

  因此,如果以先后顺序作为考查资格的唯一标准,捷足先登的苗傅显然略胜一筹。

  据《皇朝中兴纪事本末》记载,“上(指赵构)初开府时,傅(指苗傅)为右军统制官,与杨惟忠比肩。如王渊、张俊、韩世忠,皆出其下者。”

  宋高宗赵构在去当时的“南京”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之前,由于沿途归顺者不绝如缕,因此又对元帅府初立时的前、后、左、右、中五军进行了重组。苗傅大约在此时被任命为一个方面军的最高长官——右军统制,职务应在王渊之上。但赵构在河南商丘登基后,设“御营司”来统领军队,原本没多大名气的王渊却因与大宦官康履多喝了几杯酒;据说又扯上了剪不断而且越理越乱的老乡关系而过从甚密,再加上老王又比较会来事地举双手赞同“南迁”(指将首都迁往南方,放弃中原的意思)将而被任命为“御营司都统制”,成为了当时武将中的最高军事长官。

  虽然刘正彦的资历尚浅,而且曾经受到过王渊的举荐、提携,按理讲应该成为老王的“铁杆粉丝”。但,小刘也犯了“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个比较古老的错误。刘正彦自以为招降流寇丁进有功,可所受封赏却甚薄,因此也埋下了对领导不满的种子。

  1129年2月,金军奔袭江苏扬州的宋廷。由于王渊等人将长江上几十艘备急的大船挪作他用,致使十几万军民无舟渡江,造成了惨绝人寰的“扬州惨案”……

  1129年2月,宋高宗赵构一行进入浙江杭州后,虽然罢免了左、右丞相黄潜善、汪伯彦的官职,让这哥俩暂时成为了草民,但“扬州大溃”的主要责任人之一王渊却被提拔为“签书枢密院事”兼御营司都统制,正式步入了可以让苗傅、刘正彦这哥俩可以气爆眼球的宰执行列。

  老王的再次升迁、宦官康履等人的颐指气使,直接激化了蛰伏已久的矛盾……

  1129年3月,苗傅,刘正彦利用军民对朝廷不满的情绪发动军事政变,宋高宗被迫退位,王渊等多人被害身亡……

  南宋建立之初基础薄弱是兵变的基础;苗、刘二将对自身待遇不满、张俊等领兵大将远离杭州、军民对宦官参政积怨已久则为此次兵变“创造”了有利的先机;“扬州大溃”、王渊提升、康履等大内太监飞扬跋扈则是兵变的直接导火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