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牛皋在轻松得手后,又向东横扫河南省中部的许昌。一路上敲锣打鼓,声音弄得超级高、声势弄得超级大,就好像岳家军的主力们正悉数登场一样。因为许昌位居河南省开封的西南方向,而且两座城池不过百里之遥,再加上牛皋所部的大张旗鼓,所以给人的感觉岳家军要兵锋直指北宋故都,也是当时的伪齐首都——汴梁。可这种貌似雷霆万钧的打法,其实只不过是制造了一个“逗你玩”的假象。

第3节  北伐(2)
在牛皋军队虚张声势的掩护下,岳家军的主力则从襄阳悄悄出发,向西北方向进军,目标直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西部。

  岳家军主力首先攻克河南省卢氏县(当时叫“虢州”),然后以此为据点,兵分数路,

  1。郝晸向西主攻今天的陕西省商州市一带(当时叫“商州”;

  2。董先向东主攻河南嵩县(当时叫伊阳);

  3。杨再兴向东北方向主攻今天的河南洛宁西南一带(当时叫“长水”)。

  4。向北攻取虢略县(今天的河南灵宝市)、朱阳县(今河南灵宝市西南朱阳镇)和栾川县。

  备注:虢州州治原来在虢略县(今天的河南灵宝市),伪齐时临时改在卢氏县。

  作战经过:

  1。攻取商州:

  陕西商洛地区当时叫“商州”,是陕西关中通往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盆地和湖北襄阳、樊城地区的重要交通古道上的一个军事要冲。占领该重镇,实际上就等于切断了河南地区伪齐军和陕西一带金、齐联军的联系。

  攻取商州,郝晸采取的是省工减料般的“巧取”战术。由于商州守军缺乏应有的“反革命警惕性”,而且当时岳家军欲进攻该城的行踪尚未暴露,于是小郝派遣了几十个经过化装的将士混到了城里,以一个外号叫“大明白”的河南人开的大车店为落脚点,暂时安顿下来,伺机而动。虽然从人数的角度来看,这几十号人的确显得有些单薄,但却都是些功夫过硬、质量上成的好同志。不仅武艺高强,非普通士兵可比,而且大多都是来自岳鹏举的故乡——河南汤阴,甚至一些人与岳飞、王贵等汤阴籍将领之间有着或拐弯、或抹角的亲戚关系。正所谓“打着骨头连着筋”,其忠诚度之高是可想而知的。

  夜深人静之际,这几十个将士酒足饭饱后,在商州城内的一个制高点——法华寺,点起了大火。只见烈焰熊熊燃起,火光映红了天际。但是请注意,他们搞得这么热闹,绝对不是为了在弄篝火晚会,而是在发出攻城的信号。点火工作完成后,几十个壮士个个手执偷偷运进城里的大刀、板斧,呼啸着向东城门杀来。

  东城的守军原本就不多,再加上事先并未有要打仗的征兆,大多数都处于懈怠中。突然遭遇几十个犷悍之士的攻击,遂乱作一团。有的将士从睡梦中醒来,穿双拖鞋就跑出来迎战,但大多数则不失时机地扮演着识时务的角色——夺路逃生。

  岳家军中一个叫孙喜的士兵,接连砍到了几个伪齐将士,径直冲到紧闭的大门旁。就见小孙将利斧高高举起,使劲地向“铁将军”砸去,一下、两下、……终于,随着“吱嘎嘎”城门大开的声音,蛰伏在外许久的岳家军主力如潮水般杀了进来……

  2。攻取伊阳:

  由于行踪已经暴露,偷袭是不可能了,岳家军则采取了“明抢”战术。该路宋军在主将董先、副将岳云率领下,令伪齐军闻风丧胆,很快摆出了一哄而散的造型。

  3。攻取长水(今天的河南洛宁西南一带):

  当杨再兴赶至长水境内时,遇到了伪齐的孙都统、后军统制满在的抵抗。

  这位叫“满在”的,民族成份挺复杂,是一个介昨晚于女真、汉之间限量版的混血儿。按理讲此次出征没有这小子什么事,但他却听说杨再兴曾经是一个和自己阶级成分差不多的“流寇”,于是主动请缨。 

  但,出风头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时间很快证明了真理的正确性。

  只见老满骑着一匹绰号叫“大馇子”的蒙古马,手持一柄满式朴刀,晃晃悠悠地向宋军走了过来。不知是玩“三缺一”还是“唱卡拉ok”,总之满在昨晚是开了一宿跟打仗无关的“夜车”,两只原本就身陷的眼窝显得比平日更塌了许多。

  杨再兴以少量部队正面御敌,摆出一副要玩命干的样子,而自己却亲率主力如见缝插针般地从侧后发起了进攻。小杨手执长矛,如闪电般杀入敌阵,纵横盘刺,快、准、狠、猛,当即将几员敌将挑于马下。

  看到这么恐怖的情景,满在的腿肚子开始出现了抽筋反应:“没想到这个前流寇这么猛,可比老子想象得要恶多了。哎!千不该、万不该,跑到这里来出这风头、当这份冤大头。”老满心里这个悔呀,然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跑,跑不了;打,又打不过,只能硬着头皮冲过去。可仅仅几个回合,就被杨再兴一枪刺中大腿,一个趔趄栽到马下,被几名冲上来的宋兵给俘虏了。

  杨再兴所部斩杀了数百余敌,余部尽皆奔溃。宋军乘胜追击,与伪齐张宣赞的二千人马隔河相望。

  张宣赞,伪齐顺州守臣,曾经是北宋末年一个比较过气的文人,属于虽无“东坡”(苏东坡)之才却总喜欢写打油诗的那种,因屡次高考不中而改投到刘豫麾下。

  据说此公生平最得意之事情,也是经常在茶余饭后拿来当 “吹资” 的,便是差点与刘豫成为儿女亲家。

  杨再兴此次又采取了分兵的策略,一路正面强攻,一路从上游渡河,袭击敌人后方。

  张宣赞当时正在指挥阻击正面的宋军进攻,心中想到:“原来岳家军没有想象得那么猛啊!”正暗自庆幸。忽然听得背后一阵大乱,原来杨再兴的主力已经从背后袭来。老张这才醒过味来:“闹了半天,正面的宋军仅仅是一支来佯攻,负责“逗你玩”的偏师。”

  此时的张宣赞已经顾不得自己曾经在那位“准亲家”刘豫面前许下的誓言,各顾各地逃生去了。但谁知由于骑术不精,跑到半道居然被马甩了下来。老张大呼救命,可这老小子平日里是一个“宁借亲娘,也不肯借钱”的“葛朗台”型选手,手下亲兵多恨其吝啬而不愿搭手相救,结果乖乖地当了俘虏。

  1137年8月14日二更时分,长水县全境解放。

  长水、伊阳位居河南省西北地区的洛水上游,是河南西部第一重镇、古都洛阳的屏障。攻占这两座城池,岳家军的兵锋将直指原北宋西京——河南洛阳。

第4节  嘎然而止之谜
然而,已经打到黄河岸边的岳家军,却在威震河(黄河)、洛(洛阳)的欢呼声中浅试则止、嘎然退兵。所向披靡的岳家军之所以不得不在节节胜利的形势下选择班师,主要受制于以下几个客观原因:

  第一, 粮草不继:

  岳家军此次进攻的重点是河南西部,豫西一带以山地为主,再加上多年战乱,因此多为荒蛮之地。而岳家军毕竟还不是人民的子弟兵,当时老百姓的觉悟也没有达到“猪啊,羊啊送到前线去”的革命精神,所以远离襄阳大本营的岳家军很难做到因粮于敌、因粮于民。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宋高宗赵构此次北伐的目的不纯,仅仅是想达到虚张声势、恫喝威吓的初衷,因此并未给岳家军大力支持。这一点,可以从赵构在事后的工作总结中寻找到一些答案。                                                                        

  第二,整体军事部署不利于再发动大规模攻势:此次北伐是以岳家军、韩家军分别担任西线的长江中游、东线淮东地区的主攻手,而张俊、刘光世、杨沂中三支主力部队则主要在中间广大的淮西地区或浙江、江苏一带驻防,主要负责牵制敌军、策应友军的作用。这种军事上的安排,实际上是以重兵捍卫南宋的首都杭州,保卫赵老九的私人安全,却使攻击力较强、机动灵活的岳家军、韩家军两支部队显示出了势单、力孤的弱点。

  第三、东线受挫,未达到预期的军事目标:东、西两线本在进攻中呈崎角之势,但韩家军屡攻淮阳军不下,还让以完颜宗弼率领的伪齐、金的联合部队,集中优势兵力来了个反包围。险些被包饺子的韩家军在突出重围后,不得不退回今天的江苏淮安,伺机待命。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此次北伐是宋高宗赵老九事先安排好的一出大戏,进、退、收、缩皆在掌握之中:

  第一,兵法中讲究的是“兵贵神速”“出其不意,奇正相辅”,可此次北伐前竟然大贴告示、广发檄文,一副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就好像某好莱坞大片上映前不遗余力的宣传一样。表面上是要吊足观众的胃口,实则在客观上已经起到了为敌人通风报信的作用。

  第二,如果赵老九真的想通过这次北伐达到收复中原的目的,就应当加强后勤保障等后续工作。可令人瞠目的是:

  1.赵老九给孤军深入的岳家军形如儿戏般地下达了“因粮于敌”——这道与现实脱节的自救命令,致使“粮草不继”始终成为此次北伐的硬伤之一。

  2.南宋政府没有对收复中原后如何派兵镇守、如何抵御金军的援兵做预先筹划、周密安排,所以即便大获全胜,深入腹地的岳家军也必成一种腹背受敌的危卵之势。

  第三,在听到岳家军深入豫西腹地、捷报迭至的消息后,一向兴奋点颇低的赵老九却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性冷淡,而且说出了一句令人遐想联篇的话:“兵家不虑胜惟虑败尔,万一小跌,不知如何?”

  所以,此次看似风光的北伐,是否仅仅是一心想往民族大团结的赵老九摆的一个适可而止的造型呢?其目的不外乎有两点:

  第一,应付一下此起彼伏的收复失地的呼声,堵国人之口;

  第二,向曾经把自己吓出阳萎的大金示威,骄傲地宣告赵老九已经不咳嗦了。

  绍兴六年的北伐,岳家军长驱商、虢,进逼原北宋西京洛阳,是赵构政权退守江南以来,主动将战线从长江流域推至华夏母亲河——黄河之滨。虽然从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角度相比较,不及吴玠、吴璘兄弟在绍兴年间1131年的和尚原保卫战、1134年的仙人关保卫战;从固疆复土的角度,不及1134年岳家军弥补长江中游防线的缺口——收复襄汉六郡那样辉煌。但,却是南宋自建国以来,首次展开的以收复中原为目的的大规模进攻战。

  此次北伐预示着宋、金之间军事力量的对比,已经出现了吸引大众眼球的看点,从令人乏味的毫无悬念,发展到两雄逐鹿、胜负莫测的局面。大金,不再是遇坚必摧、非溃即降,在未来的宋、金议和中失去了吹毛求疵的资本;喜欢搬家、热衷于“哥俩好”的南宋,更非昔日任宰之羔羊。

第1节  卸磨杀驴(1)
金熙宗自即位以来,看刘豫这个不伦不类的汉族皇帝始终有一种眼眶发青的感觉。

  要说刘豫这皇帝当得也真是遭罪,瞅着金廷的这些大员们哪个都像爷爷,哪个都不敢得罪,也得罪不起。当“皇帝”当到这个份上,可真称得上是飞机上挂暖瓶——具有一定水瓶了。随着伪齐与金之间的关系逐渐步入“卸磨杀驴期”,预感到已经时日无多的刘豫决定通过对外贸易的方式来拉动内需,即采取孤注一掷的军事行动,通过迅速灭亡战、和不定的南宋,来达到苟延残喘的目的。然而,单凭内无良臣辅政、外乏猛士守疆的区区伪齐,要想以困兽犹斗之势彻底击溃日益强大的南宋政府军,无异于缘木求鱼、痴人说梦,实际运做起来比火中取栗的难度还大。

  1137年,刘豫写了份请求金军增援合力伐宋的《请战报告》。几天后,金熙宗召集完颜粘罕、完颜蒲鲁虎、完颜宗干等要员商议军情。

  以下为备注:

  金熙宗:本名完颜亶,大金国第三代皇帝,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嫡孙。…

  完颜粘罕:(1080年至1137年)本名黏没喝,又名粘罕,小名鸟家奴,大金第一代皇帝完颜阿骨打、第二代皇帝完颜吴乞买的叔伯兄弟。作为大金国的开国功臣,宗翰是平辽灭北宋的急先锋,《金史》载其:“内能谋国,外能谋敌,决策制胜,有古名将之风。他姿貌雄杰,善于马上用剑。”粘罕曾为大金的第一名将和第一权臣,主要势力范围在今天的山西和陕西一带,有“西朝廷”之称。

  大金第三代皇帝金熙宗即位后,逐渐被剥夺了兵权后,一直受到排挤、打压,成为职务很高却并无实权的太保,与完顏蒲魯虎、完颜宗干并领三省事,封为晋国王。

  完顏蒲魯虎:汉名宗磐。大金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的嫡长子。金熙宗即位后,封宗磐為尚書令、宋國王、太師,朝中地位最高,与完颜宗干、完颜粘罕并领三省事,成为了当时的一个权臣。

  完颜宗干:大金国第一代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子,第三代皇帝金熙宗完颜亶的伯父兼养父,被熙宗尊称为“仲父”。熙宗即位后,被任命为太傅,与完颜蒲魯虎、完颜粘罕并领三省事。

  备注:大金国第二代皇帝金太宗临终前,完颜粘罕、完顏蒲魯虎、完颜宗干三股势力都企图争夺皇位继承权。最后金熙宗渔翁得利,在完颜宗干等人的支持下继承了皇位。而最初时,金太宗想传位给其嫡长子完顏蒲魯虎,但遭到完颜粘罕等人的强烈反对。因此,完颜粘罕、完顏蒲魯虎两个人只间的矛盾尤为尖锐。而完颜粘罕又是伪齐国有力的支持者和后台老板,因此完顏蒲魯虎在是否支持伪齐刘豫的态度上一直持否定态度。

  
  金熙宗随手将刘豫的《请战报告》扔在桌子上,用下巴指了指:“刘豫小儿乞我等出兵相助,不知诸位王公意下何如?”

  一听是让自己气不打一处来的刘豫,完颜蒲鲁虎“霍”地站了起来,黑着脸说道:“阿爹(指大金国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让刘彦游做子皇帝,原指望让他保境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