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批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批判-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美国保护这些沿海岛屿,但是美国大使却在私下向蒋介石保证,如果蒋介石同意从大陈岛(距台湾太远的中国海岛)撤军,美国就会协防金门和马祖。①。 最好的txt下载网

金门危机(2)
美国在这些沿海岛屿上为蒋介石提供了全面帮助和军事支持。这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建议美国人不要对金门和马祖使用核武器。然而,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却都公开宣称,鉴于在这些沿海岛屿问题上的冲突,美国正在考虑对华使用核武器。这一言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抗议。中国对杜勒斯的这些言论并不吃惊,因为1954年1月杜勒斯就已经宣布美国将会“在这些地方运用自己的方法”对侵略者进行“大规模反击”。①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作为国际法律师的杜勒斯怎么会把“侵略者”的标签贴到中国身上,因为无论是从国际法还是从中国的角度看,这一事件中的侵略者都是美国,这一点都明确无疑;而且,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卷入的是在自己的领土上发生的内战。恰恰是美国人从数千英里以外来到中国,炫耀他们的军事力量,用原子弹威胁中国人民。①
  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张少书指出:
  在金门危机期间,美国政府计划拟对中国沿海空军基地使用1万吨到万吨当量——相当于摧毁日本广岛的当量——的原子弹。艾森豪威尔承认,使用原子弹将会导致数百万中国平民伤亡。①
  3月25日,海军上将罗伯特?卡尼使美国政府陷入了另外一个困境。当时,他再次公开宣称,美国总统正计划在4月中旬对华发动全面战争,“摧毁红色中国的军事威胁”。这项计划包括使用大量核武器攻击中国。几天后,美国空军18架战斗机飞临中国领土上空。中国谴责这种行为是“军事挑衅”。①
  尽管对华炫耀军事实力并公开发出核威胁,但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在私下仍然考虑和平解决这次危机的可能性,乃至联合国介入的可能性。最终,美国计划放弃这些沿海岛屿,同时开始沿台湾海峡对中国海岸线进行军事封锁。这样做的目的是阻止中国大陆转移攻击台湾的军事设施。同时,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美国开始把在台湾部署核武器的计划提上议事日程。这一政策保证了由台湾海峡划分的*的存在,因此它被中国称为“*”政策。①
  4月20日,美国主管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瓦尔特?罗伯逊和海军上将雷德福抵达台湾,给蒋介石带来了“杜勒斯—艾森豪威尔计划”。然而,在正式举行会议之前,就海上交通运输控制和中国海岸线下的矿藏问题,两人与美国驻台“大使”卡尔?兰金详细地交流了“杜勒斯—艾森豪威尔计划”。让兰金感到的惊恐的是,这项计划意味着美国将与中国展开一场代价高昂的长期战争。幸运的是,由于蒋介石没有接受任何要求他放弃这些岛屿的计划,所以一场全面战争得以避免。①
  4月23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宣布,中国政府无意与美国开战。至此,第一次台海危机最终出人意料地结束了。周总理说:“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是友好的,并且愿意与美国进行谈判,以缓和台湾海峡的紧张气氛。”4月26日,杜勒斯作出回应,表示他愿意就停火问题与北京进行会谈。①
  在第一次台海危机期间,苏联对中国采取了充其量是模糊的支持。显而易见,特别是当艾森豪威尔毫不犹豫地用核武器援助蒋介石的时候,苏联不想为了台湾与美国开战。中国也从这次危机中得到了宝贵的教训:中国领导人得出结论,即他们必须自己研制出核武器,才能避免美国的欺辱和核战争威胁。1955年1月,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决定启动中国自己的核武器发展计划。这是一个典型的“反冲”(blowback)例子:美国不断用核战争对中国进行威胁,促使中国发展了自身的核能力。事后证明,这是美国在战略和财政上的极大失策。
  

中东危机(1)
1956年7月26日,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上校在亚历山大广场发表了一次激情洋溢的反殖*义演讲。在这次演讲结束的时候,他的军队迅速地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并且没收了英国和法国的控制权。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英国和法国采取了紧张的外交行动。到9月中旬,在各自政府的指示下,西方国家在苏伊士运河的领航员撤离了他们的办公室。苏伊士运河被认为有关闭的危险,因为船只通过运河需要高超的领航技术。然而,令英法政府大感失望的是,埃及的领航员最终证明更能够胜任领航和维持运河运转的工作。①
  10月24日,即在外交谈判陷入僵局几个月之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高级外交官员和军事官员在巴黎边上的塞夫勒市举行会议,并且制定了一份计划来应对埃及的挑战。以色列将对埃及发动一场突袭,并且入侵苏伊士运河。因而,英法政府将就苏伊士运河所有权的安全和保护发出一份最后通牒。如果战争仍未结束,那么为了使苏伊士运河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自己乃至推翻纳赛尔,英法军队将会入侵苏伊士运河。②
  10月29日,即在塞夫勒会议五天后,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在发出最后通牒一天后,英国轰炸了埃及的机场,发动了一场新的中东战争。在对袭击进行反击时,纳赛尔封锁了苏伊士运河,因而实际上切断了欧洲尤其是英国的石油供应。更令人惊讶的是,美国拒绝提供紧急石油供应。这是对英法两国无视美国采取单边行动的惩罚。与此同时,美国宣布它并不赞同对埃及的军事行动。
  11月6日,在与阿德莱?史蒂文森之间的总统竞选中,艾森豪威尔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胜利。当天,英法宣布停火,但是美国坚持,所有外国军队必须全部撤出苏伊士运河,否则其国家就会面临美国的制裁。艾森豪威尔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利益,希望对*人民作出友好的姿态,从而使美国取代英国对该地区的主导地位。①
  英国的金融陷入了动荡的状态。对埃及的军事行动一发动和英国的石油供应被切断,英镑就不断下跌。作为紧急金融援助的通常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坚持下拒绝向英国提供帮助。只有在英法军队撤出苏伊士运河的时候,石油短缺的状况才有所缓解。尽管英法两国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当它们的军队不得不撤出苏伊士运河的时候仍然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有人可能会问:在只不过是一场商业上的争端中,英国和法国为什么会对埃及这个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第三世界弱国选择武力呢?对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来说,原因是石油。正如他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前在伦敦对苏联领导人所说的那样:“我必须对石油采取绝对强硬的立场,因为我们将会为它而战。没有石油我们就无法生存——我们不想被人勒死。”①
  石油确实是将近半个世纪以来大英帝国干涉中东的原因。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派遣到中东东线的军队超过了140万人,并且在一战后继续对中东地区进行军事占领。②在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结束之际,列宁公布了《赛克斯—皮克特协定》的机密副本。在该协议中,海湾地区的*领土被英国和法国任意瓜分。从本质上来看,英国获得了现为约旦、伊拉克和海湾周围地区等地的控制权,而法国则获得了土耳其东南部、伊拉克北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的控制权。巴勒斯坦被划定为国际共管区。这些由英国人划定的新边界至今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③

中东危机(2)
列宁公布这份秘密协定的行为使英国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这份协定与1915~1916年的《侯赛因—麦克马洪通信》相冲突。在一战期间,由于渴望得到*领袖侯赛因在对奥斯曼帝国作战中的支持,英国承诺战后将成立一个*主权国家。在*人在一战中痛失10万人后,“为了获得中东地区的大量石油和政治优势,英国立即背弃了先前的承诺”。①
  在对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发动的战争中,英国不仅需要*人的支持,而且还必须谋求美国犹太人的支持来影响美国政府,以便使之加入对轴心国的作战。①1917年11月2日,正值一战的高潮时期,英国外交大臣亚瑟?贝尔福明确告诉英联邦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伦敦金融城的金融家沃尔特?罗斯柴尔德男爵:
  英王陛下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②
  这实质上就是《贝尔福宣言》。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当时*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的80%,而犹太人只占1%。②“在一战后大英帝国扩大后的主要命脉线上”,巴勒斯坦“位于最有战略性的地区,处在通往印度以及新获得的奥斯曼帝国*石油土地的敏感位置上。贝尔福和英国的其他一些人认为,犹太少数族裔在英国的保护下定居巴勒斯坦,这对英国而言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③然而,在《贝尔福宣言》发表之后,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托管却大大加剧了*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1948年,联合国以仅仅一票的多数通过了一项把巴勒斯坦分成犹太国和*国两个国家的决议。*人拒绝巴以分治,并且发动了战争。随后,巴以冲突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在这些多年的冲突中,巴勒斯坦人为了躲避以色列人的袭击而逃到其他地区(巴勒斯坦),从而沦为本国的难民。在近来的巴以谈判中,最大的障碍之一是这些难民回归自己以前在以色列的家园的权利。以色列人始终以人口数量为由加以拒绝,因为犹太人将会成为本国的少数民族。①
  苏伊士运河危机加速了英国对中东地区统治的土崩瓦解,因而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该地区的主导大国。然而,美国对以色列不懈的军事和金融支持,用美国先进武器杀害巴勒斯坦儿童和成人的景象,以及可怕的和非人道的巴勒斯坦难民营状况,这一切都加深了穆斯林世界的怨恨情绪和反美主义。
  就像半个世纪前英法在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对埃及的侵略一样,美国也以虚假的借口入侵了伊拉克。这并不是为了保护世界免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袭击,而是为了挽回美国日益下降的影响和重新支配这个拥有全球70%石油储量的地区。对美国来说,不幸的是,尽管拥有先进的军事装备,但它并未取得成功。它造成的只是可怕而又残酷的破坏,并且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数不清的苦难。历史一再证明,在这一地区采取此类的行动不会成功,并且入侵的军队总是会被赶出去。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次台海危机(1)
到1958年,离第一次台海危机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此时的中美关系仍然处于僵局状态。在第一次台海危机期间,中美外交关系从大使级降到了代办级。两国原定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谈也被暂时搁置。在此期间,艾森豪威尔政府不断增加对国民党的财政和军事援助。军事援助包括提供先进的空对空导弹,例如能够发射核弹的8英寸榴弹炮,同时在台湾部署了地对地“斗牛式”导弹——这种导弹能够携带核弹头,射程达到600英里。蒋介石逐渐把金门当作进攻中国大陆的基地。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华态度沿袭了杜鲁门的政策,仍然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对中国实施贸易禁运。自1955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对台湾和美国的对抗态度有所缓和。他们认为,美国人并不想真正改善对华关系,只是利用日内瓦会议来争取时间,以便实施“*”政策,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①②
  中国与莫斯科的关系也陷入僵局。苏联对美国的“缓和”政策显然损害了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特别是中美关系。当时在战争与和平、核武器时代美国帝国主义的本质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等问题上,中苏两国都存在分歧。所以,中国希望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扮演更为重要和独立的角色。③
  1958年7月底,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他此次秘密来访的目的是与中国谈判,以便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创建中苏联合舰队。这支联合舰队的基地位于中国,但却要听从苏联的指挥。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高峰会晤变成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认为苏联的建议侵犯了中国主权,是一项意图控制中国的计划。在经过西方列强几个世纪的欺辱之后,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绝不会再次允许中国遭受外国——包括苏联在内——的控制。带着对中国的不满,赫鲁晓夫气急败坏地离开了北京,甚至还没有与中国领导人讨论沿海岛屿的问题。①
  在1958年8月17日的北戴河会议上,中国领导人决定再次炮击金门和马祖,封锁它们的供给线。中国作出这样的决定,是为了打破中美关系的僵局,回击美国在台湾的谋划,惩罚蒋介石的军事集结,回应赫鲁晓夫对美国的“缓和”政策。
  根据中国方面的资料,通过炮击金门和马祖,毛泽东还想给中东地区的人民提供国际支持。1958年的伊拉克革命在西方列强中间造成了巨大的混乱。美国向黎巴嫩派遣舰队,积极干涉中东地区事务,炫耀美国的军事实力。毛泽东认为,炮击沿海岛屿将会分散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注意力。
  中国对金门和马祖采取了新的战略,美国的反应可想而知。美国海军司令声称,正像美军在黎巴嫩所做的那样,他们已经作好了与台湾会师的准备。而这也必然会激怒中国。②艾森豪威尔总统已经作好军事准备,命令一支庞大的海军部队进驻台湾海峡。在几天之内,美国集结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攻击部队,美国第六舰队也开始从黎巴嫩移师亚洲。正如毛泽东所预见的那样,此举确实缓解了中东地区的军事压力。总之,6艘航空母舰已经在中国沿海集结完毕,国民党还从美国那里得到了“响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