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真诚与欺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族主义,真诚与欺骗-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论民族主义》,1917年,马德拉斯,麦克米伦出版社,1930年。

    5同上,第7778页。

    6关于泰戈尔在日本、中国、印度受到的批评,如要获得详细有用的介绍,可见史蒂芬海,《亚洲观念中的东方与西方:泰戈尔和他在日本,中国和印度的批评者》,麻省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70年;西斯古马尔达斯,“受争议的客人:泰戈尔在中国”,谭中编辑,《跨越喜马拉雅鸿沟——印度试图了解中国》,英迪拉甘地国立艺术中心,新德里,1998年,http://igncanicin/ks_41037htm。

    7小说家萨拉昌德拉查托帕迪亚与作家、音乐家迪利普库马罗伊之间的私人书信显示许多孟加拉年轻的革命者,他们因参与自由斗争而被长期监禁,急切盼望着民族诗人的《四章》,却为泰戈尔对待民族主义,尤其是其暴力版本的立场所伤害并感到被背叛。

    8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纽约,维京出版社,1963年;罗伯特里夫顿;《纳粹医生:医学迫害和种族屠杀心理学》,纽约,贝西克出版社,1986年;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伊萨卡,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9年。

    9关于泰戈尔和布拉马班达之间作为民族主义理论家以及作为私交的复杂关系,见阿希斯南迪,《民族主义的非法性:泰戈尔及自我的政治》;新德里,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泰戈尔,《论民族主义》,第64页。

    11同上,第65页。

    12查特吉(印度后殖民批评家)对这种表述感到很不舒服。他认为,泰戈尔并不反对国家的观念。见“泰戈尔的民族是什么”,苏尼尔库马尔森纪念讲座,《十二月》,普迦年刊No。2003年,第725页。或许泰戈尔并不反对国家的观念,但如果我们不把国家和单一民族国家的观念混在一起,就会发现泰戈尔显然不会特别喜欢单一民族国家这个观念,因为这样的国家不可能与民族主义分开,民族主义被认为是凝聚单一民族国家的粘合剂。

    13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圣雄甘地全集》,新德里,出版物部,印度政府。

    14同上,第25卷,第369页。

    15我知道,在美国和法国这样的国家,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界限在传统上非常模糊,这两个术语经常被互换着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在南亚许多地方也是这样。过去这并不要紧。我正尝试着在这两者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因为随着现代化和全球体系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们正拥有越来越纯正的民族主义的样板案例,并开始为之付出代价。政治理论要求我们在现在这一时刻做出这样分析性的区分。
第15节;注释
    16当当代印度最有名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理论家V。D。萨瓦尔(VinayakDamodarSavarkar;18831966,学者、诗人、革命者及刺杀甘地的真正灵感来源)指责甘地“不科学”和“不学术”时,这不只是出于在萨瓦卡看来是业余式政治思考的婆罗门式轻视,也是出于印度现代化精英中普遍具有的恐惧,他们担心甘地对现代政治理论和国家术的嘲笑。见阿希斯南迪“宗教民族主义中的恶魔与诱惑:V。D。萨瓦卡和世俗化南亚的驱魔仪式”,《海德堡南亚与比较政治论文集》(虚拟雅斯贝斯中心,海德堡大学,2009);及“常规政治的诱惑:甘地和印度政治的流行文化斗争”,《南亚流行文化》,2007年10月,第5期(2),第167178页。
∝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17莫卧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是我心目当中相当好的两个例子。正是遵循了莫卧儿帝国的传统,英属印度帝国同样也允许了与帝国结盟时一定程度的分化。可以说,内阁任务计划设想了一个相似的印度独立的安排。许多人现在开始怀疑穆罕默德阿里真纳(MohammedAliJinnah,1876年12月25日1948年9月11日,英属印度和后来巴基斯坦的政治家,一开始为印度独立而奋斗,后来则领导要求在南亚建立一个独立穆斯林国家的运动,是巴基斯坦的第一位总督。——译注)与印度国会中较“开明的”中央集权论者相反,寻求的是一个符合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信条论调的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印度政府逐渐变得像阿伦利普哈特(ArendLijphart,又译李帕特,美国比较政治学者,1936年8月17日。——译注)后来所称的“协和式政府”又是另外一回事。见李帕特,《当代民主类型与政治:二十一个国家多数模型与共识模型政府》,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84年;以及《民主的模式:三十六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这并不是要企图避免发出一份爱国情感不合格的品质证书。我在尝试着详细说明一种叫做民族主义的心理状态的清晰的组织原则。为了这么做,一个人必须分清这两个概念,意识到许多人当谈到爱国主义的时候其实心里想的是民族主义,反之亦然。每个人都知道在现代化之前以及非现代化的国家里爱国主义的血腥记录,但似乎很少人对与领地观念相关的焦虑和害怕在当代全球单一民族国家体系下被特别偏重的过程感到警惕。这一过程是一种自然的人类天性,被赋予了非自然的形式,如好斗,战争和种族灭绝的过程。

    19也许这个分歧最极端的例子就是阿道夫希特勒的遗嘱,他说德国人民不值得存活,因为他们证明了自己比东方的民族要弱。有人在一系列印度民族主义文本里也发现了这种态度的影子,比如很明显地,在萨瓦卡(1883年5月28日1966年2月26日,印度教民族主义的首倡者,首先提出了建立“印度教国家”的理论。——译注)的文章里。

    20盖尔纳《民族和民族主义》,伊萨卡,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3年。

    21普拉米特帕尔乔杜里(PramitPalChaudhuri,现《印度斯坦时报》资深编辑兼亚洲协会国际理事会会员。——译注),“调查显示印度民族主义最强烈”,《印度斯坦时报》,2003年6月8日。此专栏建立在皮尤全球态度调查项目的结果之上,从44个国家采集了数据,包括巴基斯坦、美国、孟加拉和英国。更多详情见皮尤全球态度调查项目,“对一个正在变化的世界的观察”,2003年6月,http://google/search?q=cache:CR8lDQJl2AoJ:peoplepressorg/reports/pdf/185pdf+pew+global+attitudes+project+india%2Bnationalism&hl=en&ct=clnk&cd=4&client=firefoxa。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