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太过感性的人,对于很明确的告别,表面上或许可以旁若无人地挥挥手,貌似潇洒地离开,其实内心早已波涛翻滚深深地眷恋着,深深地惆怅着。龚滩古镇,就在这种情愫中,离我的视线愈来愈远,直到消失不见。
与龚滩的最后一瞥,如果被DV定格下来,一定具有蒙太奇般的效果。我想,这样的镜头,在我的行走中,是珍贵得不可复制的。
乌江,为长江九大支流之一。有剑门之雄,三峡之壮,峨眉之秀。面对如此美景,在船舱里,无论如何是呆不住的。船头,才有极开阔的视线。水很清,跟春天枝头刚生出的嫩芽一样绿。不时激起的浪花,惹得我们一阵阵开心。在毫无顾忌的笑声中,我们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这样的笑,在平素的生活中,是不常有的。
被风稀释的阳光,照在身上,有丝丝的暖意。或立或坐,迎着江风,头发被吹得竖了起来。杂乱无章,也无暇顾及。这时候,眼里看的,心里装的,全是乌江两岸的风景。望着蓝天上飘浮的几朵流云,不禁想起关于白云的种种比喻。如羊群,像棉絮,似丝织。给人美丽的思索。
快到了。船家指着两岸的半山腰介绍道,明年夏天,这些树啊,草啊,就全部淹没了。也就是说,此时,我们的船,是航行在几个月之后的水面之下。他的这番话,让我的心一震。是啊,世事变迁,就是这样。后浪推着前浪。新的覆盖旧的。只是,若干若干年之后,谁还知道这里历经的沧海桑田呢?
不远处,彭水电站的大坝赫然高耸。它提醒着我,一次货真价实的告别游,从告别龚滩的一砖一瓦开始,以告别这里的一草一木结束。
4.人生也有无数的告别
是的,人生也有无数的告别。从时间上衡量,有的是短瞬的,有的是长久的。从状态上剖析,有的是缠绵的,有的是痛快的。
与苦难告别,就是痛快的。
我有一段这样的经历
18岁那年。一日午后,刚入初夏的天气闷热不堪,于是翻箱倒柜去找一把往年用过的纸扇,竟发现家里那口樟木箱的一隅躺着一支手电,长不足30厘米,锈迹斑斑,缺玻罩,少灯珠,开关坏死,一副病态的样子。好奇心驱使我问母亲:“这种陈年旧物,还留着,是不是你跟我爸的爱情信物呀?”
像勾起了母亲什么,她眉头蹙成一团,沉思良久,唏嘘一声才说,“娃呀,你已经长大了,妈也不瞒你,那是你2岁时用过的玩具!”
我一怔,霎时无语,却瞥见母亲脸上滑过丝丝无奈,无奈中分明潜藏着什么。
“为什么呀,妈,我那时没有玩具吗?”
“那时候啊,国家不富裕,家家户户情况都差不多,穷!你爸和我的工资刚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用来买玩具呢?”
“穷,真不是滋味哦!”喝了一口水,妈妈继续说,“那时,你哥哥的衣服穿着不合适了就留给你穿,你长大了些不能穿了,又遗给弟弟用,一件衣服有数不清的补丁……”
妈妈,那会儿我耍手电一定挺有意思吧?不想母亲过于沉浸在曾经的苦难岁月中,我差开话题。
终于,母亲的情绪调整了过来,她津津有味地说道:“那时你刚2岁,从早到晚特别爱哭闹,真拿你没办法。有一次为了哄你,我顺手从抽屉里取出一只手电筒塞给你,你伸出一对胖乎乎的小手,怀抱着冰冷的铁筒,突然止住了哭,尔后还望着我格格地笑,我当时就轻松了起来。从那以后,你一哭我便拿出手电给你当玩具使……”
于是,我在日记里写道:一支老掉牙的手电筒,在我幼年的某个时段,成了家里一物两用的宝贝它不光用来在黑暗中指明引路,亦是逗我不哭不闹笑逐颜开的玩具。从这支突如其来的手电,我清晰地嗅到了母亲养育我的艰辛……我想,母亲之所以牢牢珍藏着这支毫无用处的手电,是为了证明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时时警醒我们儿女这辈,告别了苦难,虽然痛快,但不要忘了过去……
巫山:满山红叶似彩霞
1.瞿塘峡:黄昏的阳光泼在江面
11月28日,中国重庆首届长江三峡红叶节于巫山开幕。吸引了众多热爱大自然的游客。一时间,偏远清静的巫山县城因来来往往的游人而热闹起来。一周后,我们也成为了这热闹中的一份子。
从重庆到###,3个小时的车程。再换水翼飞船,去巫山。坐在船里,像坐在一支离弦的箭上,如飞一般。偶尔,还会产生瞬间失重的感觉。有一种快意。倒也喜欢。
一段旅途,若有无敌风景,宁愿让交通工具,慢一点,再慢一点,即便使双眼疲惫,也觉得值。反之,像此时在江面上,除了浩浩江水,无甚可观,倒希望飞船,飞得快一点,再快一点。
船过奉节,便入峡了。长江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因三峡工程建设,水位抬升,如今的三峡,峡谷风光已大大削弱。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宽阔的江面、两岸并不高峻的山峦。完全一派“高峡出平湖”的景象。与蓄水之前的三峡相比,同样的旅程,却是一幅幅簇新的风光。是的,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全长193公里的长江三峡,早已换了新颜。
下午4:30,一度阴霾的天,突然藏起抑郁的脸,露出多日来不曾有过的笑脸。太阳出来了!透过船窗,黄昏的阳光,像一支蘸金的毛笔,以江面为纸,泼泻出一片光辉。金波闪烁。晃得人睁不开眼。
也有阳光钻进窗玻,照在身上,暖暖的。恍然以为又邂逅了小阳春。其实,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应该是一冬之中,很冷的时候了。却在黄昏之际,偏偏迎来了如春阳般的温暖。让我们在旅程伊始,平添了一份好心情。
是2007年12月7日。
2.神女峰:满山红叶似彩霞
入住的巫山国宾酒店,挂牌三星,据说是当地最好的旅客下榻地。
更有难得的美食:长江野生的肥鱼,油炸的鹌鹑,口感粗涩却香浓的豆汁。
与我以往的旅行比较,这算已经相当腐败了。
8日清晨,有薄薄的雾,在江对岸几座山顶上盘旋。仿若仙境。想,在那样云雾飘渺的深山里,一定会住着一位白须飘飘逍遥自在的老神仙吧!
包船去神女峰。离岸仅几分钟,便近距离地欣赏到了壮美的巫山长江大桥。那粉红拱曲的桥梁,像巫峡口上一弯永不消失的彩虹。可谓是三峡上的又一道人文景观。
江边有桔子树,一树树的硕果。非常诱人的红。诠释着丰收的喜庆。在冬日里更是那样的招人。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桔树,有四分之一的身躯被上升的江水淹没,却顽强地开花顽强地结果。奉献给人甘甜,又带给人思索。
是的,人生如此,梦想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坚持,才会绽放出有意义的花朵、结出有内涵的果实。我由衷地敬佩,这一棵棵长年累月浸泡在水里却自强不息的桔树。
远远望去,神女峰的山上,红叶烂漫。像火,如血,似彩霞。沿步道婉蜒而上,两边的红叶,羞乖而美丽,让你忍不住去亲吻它们。同行的女生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满山红叶似彩霞》: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红叶彩霞千般好,怎比阿妹在山腰……这是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中的插曲。一首当年随影片风靡全国的经典老歌。影片于1978年在奉节和巫山拍摄。是反映生活在长江边的青年的故事。片中兄妹一直守护的白鸽背信号台早已经搬迁了。
近处,远处,满眼血红。不由想起,2001年深秋,在北京香山赏红叶。那天,秋高气爽,红叶密布。那天,是个周末,游人如织。那天,我挎着相机,不停地拍,忘了时间,忘了饥饿。那天,是我第一次见识这么丰富这么壮观的红叶林。那天,我是在天黑前才不舍地离开,在深夜里仍兴奋地醒来……六年已逝,那些过往仍清晰如昨。一生要经历许多,有些人有些事早已模糊,而有些人有些事却仍然、并将一直记得。
下山途中,一阵雨雾扑来,惊慌之际,如脱兔般往山下跑。后遇过路的山民,他笑笑说,不碍事的,这是巫山云雨,不是真正的下雨,一会儿就好了。多年前在书中读到的巫山云雨,不曾想多年后在这里等着我呢!
3.一对鸳鸯&;#8226;两个挑夫&;#8226;三只野猴
坐在乌篷船里,一边畅游小小三峡,一边听艄公唱山歌。高亢宏亮的曲调,认真投入的演绎,质朴得让人落泪。还有那热情的迎客的唢呐冷不丁地从山坡中传来,惹得我们一阵惊喜。我想,旅行的路上,在精神上能获得一种源于民族的、原汁原味的陶冶,是莫大的享受和幸运。
碧绿的水中,一左一右,两只羽翼未丰的鸳鸯,闯入眼帘。邂逅这样一对宝贝,不引出话题都不行。有的赞美它们好乖,有的羡慕它们好自由,有的祝愿它们要一直这样快乐。记得在米亚罗杂古脑河中,也曾见过一对悠哉游哉的鸳鸯,差不多成年了,有花花绿绿的羽毛,非常漂亮。
两个挑夫,担着水泥,一前一后,一步一顿地上山。是在神女峰步道上遇到的。他们是这步道修建者当中的一员,负责运送原材料。一条公里的步道,连接着海拔800多米的神女峰。现在通行的只有公里,剩余的正紧张施工。
趁他们歇息,跟他们聊了几句。得知其中一位还在生病,另一位撇下家中无人照料的老母亲,都是为这步道而来。要赶在春节前完工,让游客能畅登神女峰。
挑夫们额头上流淌的细汗。他们憨厚可掬的笑容。他们纯净如水的眼神。他们一张历经风霜的脸。他们露出的两排烟熏的黄牙。是多么生活而又生动的细节。慢慢地,挑夫们,背影远去。我伫立红叶林下,看到了一幕比红叶更美的风景。
三只个头不大的野猴,其中两只在树上,一只在树下。树下的正抓手挠腮,目不转睛地仰望树上。也不知为何如此专心。还是我们的惊叫声使它有了反应,转瞬间又敏捷地上树了。
幽深秀丽的峡谷,优良完美的生态,引来了多年难觅踪影的野猴。有山有水,有花有果的滴翠峡,是它们生息的家园,更是温馨的天堂。它们来了,也不想再离开。这峡,因了这些野猴,一下子活泼了起来。原本静态的山和树,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告别木讷,从此动容。
4.大昌古镇:消逝与新生
长江的支流大宁河上,诞生了龙门峡、巴雾峡和滴翠峡,风景与三峡有异曲同工之妙,俗称小三峡,全长50公里。单面游览要3个多小时。
大宁河的支流马渡河上,又诞生了三撑峡、长滩峡和秦王峡,风景又与小三峡惟妙惟肖,被命为秭妹峡,俗称小小三峡,全长仅5公里。峡虽短却依然秀美,岸边的导游牌上,将“小小三峡”的英文译成“Mini ……Three Gorge”,我以为,是极为贴切而有趣味的。
小三峡的东岸,便是大昌。远观,一幢幢新楼,像是在一片水域中拔地而起。均为仿明清建筑。有规划,有特色。是我见过的最大气的移民新镇。
噼哩啪啦,一阵清脆的鞭炮声。中午时分,以为是镇上某户人家办喜事,一打探,才知是欢送新兵入伍。
挥手,别离,泪光闪烁。这样的场景,忽地勾起我与之雷同的往事。那年,也是离家去军营。那年,也是十二月,寒冷的冬天。那年,也是稚气未脱的脸上长着几粒青春痘。那年,也是强忍泪水,佯装出自己少年似的坚强。
坐电瓶车粗略地逛了新镇,便来到古镇。眼前,列为重庆十大古镇之一的大昌,已是搬迁复原后的古镇了。古镇很小,从东到西,或者从南到北,一眼望尽。“一灯照全城,四门能通话,堂上打扳子,户户能听见。”便是这“袖珍古城”的真实写照。玲珑般的古色古香,有点童话中古城的味道。城内,青砖黛瓦,白墙飞檐。明朝的石板路,清代的房上瓦。屋宇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精巧别致。
南门城墙上有一棵附生的黄桷树,跟随远古的墙,从历史中走来,泛着今朝的绿。那墙与树,经过了风雨,顶住了雷电,早已血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仿佛:那墙,是男人;那树,是女人。两人紧紧相偎,永不离分,在为世人讲述着一段传奇而美丽的爱情故事。
三峡工程的兴建,使旧的大昌消逝,新的大昌重生。对于历史,对于过去,对于文物,对于古迹,人类没有忘记,也就意味着没有背叛。
消逝与新生大昌古镇,以及被长江水淹没的许许多多需要保护和传承的地方,都曾经历或将经历这样的轮回。
5.飞走的贝壳鸟,飞不走的怀念
晚上,在巫山县城闲逛。
旅游用品商店里,一对贝壳鸟,让我份外眼熟。我也有过一模一样的两只。就这样,记忆轻而易举地闪回
2000年6月15日,海南的“天涯海角”。海风一刻不停地吹着,稀释了头顶烈日的温度。我一边欣赏湛蓝的大海,一边看那些操着半生不熟普通话的男女老少,在如织的游人中来回穿梭,不厌其烦地兜售源自大海的宝贝修长的海螺、洁白的珊瑚、五彩斑斓的贝壳,用玳瑁加工制成的手镯……晶莹的,玲珑的,奇形的,怪状的,争先恐后地撞进我的眼球。
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一个小男孩,脆生生地问我:“叔叔,这是天然的,留个纪念吧。”他双手各托一只鸟,用贝壳砌成的,栩栩如生。左手的那只标着“天涯”,右手的标着“海角”,红色的字,醒目,像血。精致而漂亮,我承认自己被吸引了,便急切地问多少钱?“优惠给你,两只50元。”小男孩脱口而出。顿觉浓浓的商业味扑面而来,与他小小年纪极不相称,我便讨价还价:“小朋友,能不能便宜一点?”小男孩不假思索:“叔叔,咱俩有缘份,再打8折,40元卖给你。”我听着一阵舒服,爽快地掏钱买下。小男孩道声谢谢,一溜烟人影无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