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是让你多休息;人家给你穿小鞋是怕你走得太远,累死他也追不上;人家说跟你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心甘情愿当小二小三儿,无非是想借你的人气儿多卖点唱片,明里含冤受屈,暗地舍脸逐利,人家都到这份儿上了,帮个忙又算多大个事儿呢!
也可能我的想法有点偏激,不过偏激不是错误,就是有错误也是代表组织的观点,而不是我本人的。我前面有金子,后头有云龙,左边有高峰,右边有提词的烧饼,我上面有师傅,师傅上面还有师娘,所以,我的错是大家的错,他们的错是他们的错。是的,我是个讲原则的人。
组织里数高峰最爱看书,我激励他自己写写,他说他正在酝酿人生励志题材的三部曲《教你如何成为畅销书作家》、《教你如何养好皮皮虾》、《教你如何说好小剧场相声》,我很期待这三本书。
继续说逛书店的事儿,看着看着,我又发现一个问题,现在书店在跟邮局、报亭抢买卖,开始卖“期刊”了,一个书名接着就是之一、之二、之三,按文言说是上部、中部、下部,按美剧习惯则分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总之这些“期刊”都给人巨大的悬念,不知道写到哪儿是个完,不知道有完没完。反正,我买书有个习惯,先要看一眼尾页,要是看到“未完待续”或者“谜团以后揭开”之类的话就坚决不买,这和买烧鸡看完整度的道理一样,先甭管内容好不好,总不应该拿个半成品就来卖,没有结局的悬疑小说最恐怖;女主角该死不死,老也不死,死了还能诈尸的电影最可恶;我爱她,她爱他,我还认识他。都金婚了还集集打架,离了婚的反倒偃旗息鼓回到温柔乡。前十集和郭芙蓉谈婚论嫁,后十集却娶了她姐的言情剧最3S。过去,一个作家十年时间写完一本书,这本书可以留给好几代人看,现在一本书可以写成系列,只要卖得出去,就可以接着写;只要卖得出去,作者歇了,也可以找别人来当替身接着写;只要卖得出去,可能开头是恐怖小说,中间走浪漫爱情,后边就换成幽默故事了,反正,您看到第十本,估计早忘了头两本说的是什么了。那么《德云日记》又当如何?我讨论的是虚构类图书,报告文学另当别论。
德云日记2 第八计:暗渡陈仓(2)
说了半天书,是要说借书的事儿。李少帮爱看书也乐意买书,特别是算准了数量从网站上订,不光书价有折扣,人家还奉送一个装书的纸箱子,实惠又环保,攒多了还能卖钱。书多了家里搁不下,而且李少帮在园子的时间也比在家长,因此李少帮在后台自己置办了个书柜,网站送来的书就直接摆进去,大家伙都觉得随见随拿很方便。
不过少帮可没打算开私人阅览室,再加上人人看书的习惯不一样,有爱折边的;有爱窝角的;有爱沾唾沫翻书的;有像岳帅这样读书认真,随手在书上写读书笔记的;还有读到高兴处信手在文字上画插图的,这人要是张德武倒好,热衷于此的却是小四儿。因此,李少帮刚买的《奥巴马自传》上配满了咸蛋超人大战蝙蝠侠。看着好好的新书经历风尘饱受蹂躏,李少帮本已心痛,一日又发现上午刚送来的整整一套《明朝那些事儿》六本书统统消失,李少帮心急火燎地四处打听下落,最终发现是烧饼将其中四本书用云龙的大褂包起来当枕头,另两本直接垫脚,躺在长凳上睡得正香。
李少帮把烧饼推醒,烧饼好梦被打扰甚为不满,迷迷糊糊地说:“朕刚要传九霄美狐侍寝,却是哪个胆大的太监敢来惊驾。”看着被烧饼口水打湿并留下鞋印的“那些事儿”,李少帮伤心欲绝。
李少帮买了把将军不下马的大锁把书柜锁了起来,把书柜钥匙跟BMW钥匙拴在了一起,天天挂在腰上,断了大家各取所需的念头。
书不能随便拿了还可以借,特别是像高峰这样爱读书的人。高峰看书一目十行,还有走马观碑过目不忘的本事,因此觉得买书不值当,唯有借书看才快乐。每每见到李少帮就开口借书,弄得李少帮又开锁又登记十分疲惫。高峰看书还算珍惜,书原样去原样回,李少帮也稍感安慰。前天,李少帮整理书柜却被重重打击了,原来高峰是记得快忘得也快,为避免所借书目重复,高峰每看完一本就用狼毫中楷在书的扉页签上“高峰已阅”,完全抢了李少帮“青草自读”藏书章的风头。
李少帮吃了暗亏,索性在书柜上贴了张“藏书不外借,请免开尊口”字条。高峰看到也不往心里去,到月底开了一张借书单连带纸条,也贴到了书柜上,条上写的是“好书同分享,沉默也是情”。
下月,李少帮把标语改成了“要看自己买,任谁也不借”。高峰也是火起,找了把消防斧,叫嚣要劈锁开柜均贫富。李少帮听到风声紧张万分,把110存成手机里的第一位亲情号码,准备高峰一有行动,就立即报警。
几日下来却是风平浪静,铁将军毫发无伤,李少帮估计高峰也就是逞一时之勇,刚想放下心来却又觉得高峰脸上笑意盈盈不大正常,急忙去检查书柜,开锁一看,书是一本不少,仔细再查新买来的书上又都被签上了“高峰未读”,李少帮气得一拳捶在书柜上,书柜的背板整个掉了下来,12个固定螺丝一半不在岗位上,一半单摆浮搁,定是被高峰从后山攻破了城池。
。 想看书来
德云日记2 第九计:隔岸观火(1)
听相声促进食欲,特别是听完相声再来一碗地道的北京小吃更是舒服。园子附近有两家炒肝店,东边这家店面大环境好味道一般价格稍高,西面那家门脸小服务差手艺不错吃着实惠。同行是冤家,好在天桥客流量大,两家的生意都还红火,长期驻扎的黄牛和憋着来采访负面消息的记者都是炒肝店的常客。岂料风云突变,自打师傅的“大忽悠专场”成功举行以后,黄牛的日子还不如奶牛好过,纷纷转场去倒卖水魔方的门票。想报组织分崩离析锅翻碗倒的记者,守望了些时日,看不出希望就转而去关心本山大叔落叶归根可能流落到枫叶上的事宜。两股势力一撤,天桥清静了许多,炒肝店的主要客源就只能指望纲丝们了,因此,如何拉拢纲丝就成了两家店掌柜的头等大事。
都是做炒肝的,想法也不谋而合,东家店托情托到李少帮,西家店找关系找到何大拿,都希望请师傅出任自己炒肝店的代言人。本来邻里之间相互照应是应该的,但师傅考虑到炒肝的工艺挺复杂,不晓得会不会也加入科技创新的成分,何况既然鸡蛋有被污染的危险,那么猪下水也未必安全。再者师傅现在正考虑把德云企业向国际化发展,那么代言的食品也一定要符合国际餐饮时尚才行,而短期之内,炒肝或卤煮成为比萨饼馅料的可能性还不大。另外,两家店一个找了师傅的老搭档,一个走的是师傅的大徒弟,答应哪家都得罪另一家,不能厚此薄彼,因此代言的事,师傅不便出马。师傅向两家店都推荐了另一个代言人选—烧饼,看着喜兴,名字也贴切。但两家掌柜的都认为,用烧饼代言炒肝有喧宾夺主之嫌。
代言行不通,东家店掌柜的琢磨要曲线救国,请少帮务必在相声里加进本店的隐性广告,代价是全年的免费炒肝券。于是李少帮再唱《饶口令》就把“打南边来了个老头”,改成了“打东边炒肝店来了老头”,把“面铺的棉布棉门帘”升级成“东边炒肝店的落地大窗帘”,虽然词要赶一赶,但辙不变听着依然顺耳。这一做法果然有效果,纲丝被拉去了不少。
西家店主照方抓药,以店内长年VIP包桌的代价请大拿多多宣传,于是大拿的太平歌词也有了新意,“春游苏堤桃红柳绿,夏赏荷花放满了池塘”改成了“春游苏堤来碗炒肝,夏赏荷花西边的最香”。在大拿明目张胆的调唆下,客流又奔西而去。
倘若大拿和少帮各演各的也相安无事,问题是他俩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同在台上各为其主就有点不妙,大拿刚要拿西边店现挂,少帮马上咳嗽喷嚏擤鼻涕,句句话都往大拿的腮帮子上接;少帮若开口给东边店叫好,大拿马上寻个喷口过去,把少帮的半碗炒肝生生噎回去。一来二去,俩人的斗争升级,直到把一趟《红事会》演变成《白事会》,把《文章会》引向了《大保镖》,准备在台上动口又动手,把暗斗改为明打。
我一看形势不好,急急向师傅汇报,师傅赶来才算将局面及时控制住。
师傅重申了内部纪律,组织里的人都不可以介入两家炒肝店的竞争,不得替任何一家拉生意,否则不管你原来是倒二倒三还是开场捡场,一律改做门童一个月。
师傅的铁腕政策有了效果,大家都只好冷眼旁观两家店的比拼。
东家店见动员不出组织内部的人继续做广告,就在店面环境上做文章,希望以此讨巧,得到纲丝们的好感。于是,店里好多地方都贴上了标牌,分别写“郭德纲曾经餐位”“于谦撒芝麻处”“高峰等位排队处”等等,大打怀旧牌。
德云日记2 第九计:隔岸观火(2)
师傅得知这一消息,虽然不高兴,但是那炒肝店他也的确去过很多回,人家那么标也没什么错处,算不上假新闻,只好随他去。
西边店又失了先手,掌柜的苦思冥想下决心在餐具上做文章,于是金子用过的筷子、大艺使过的勺、恐龙磕坏的碗、张蕾摔裂的壶纷纷出现,这种与偶像超时空接触的方式很受90后纲丝的推崇。我们去吃炒肝的时候谁也没在餐具上做过记号,人家说是你使过的,你说不是,你又拿不出证据,这种官司要打起来嬴的可能性不大,还是算了吧。
不过这种打明星牌的促销手段只在短期内有效,时间一长,纲丝们新鲜劲一过,两家店的营业额几乎同时下滑。这回是西边的炒肝店先出招了,吃五碗炒肝赠送师傅的相声MP3一段,笔记本电脑就摆在收银台上,现钱交易,当时吃当时拷贝。这就有点过了,师傅让我去向城市相声管理委员会举报,委员会纪律组专门开了三天会,研究的结果是这种商业促销手段没有出现过,由于无法衡量五碗炒肝和一段相声的性价比,因此难以定性,不能对西边炒肝店做出处罚。
东边店见这种促销方式钻了空子,便凭借本店电脑配置更高的优势,推出吃十碗炒肝赠送师傅的相声视频一段,有影的肯定比光听声强,纲丝们虽然受华尔街股市影响也是钱紧,但可以团购,几个人凑一凑买上十碗还是没有问题的。这回师傅亲自去向委员会投诉,委员会态度很强硬,表示不能以行政手段介入经济纠纷,让师傅直接去法院上诉。师傅只有当被告的经验,对当原告的心理准备不足,犹豫之中,炒肝换视频的方式已既成事实,于是盗版市场里的德云相声DVD除了早期流传版、星夜剪辑版、园内*版,又多了天桥炒肝版。
眼见着抗争无望,师傅冷静下来,派出高峰和史爱冬作为全权代表分别去和两家炒肝店谈,为了表示师傅的诚意,师傅还组织在相声公社网站上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询问纲丝们最偏好的炒肝口味,并把调查结果无偿提供给了炒肝店。
史爱冬跟东边炒肝店掌柜传达说,纲丝觉得炒肝虽好吃但吃多了容易上火,因此应该在原料上加以冷暖平衡。据调查,甜酸口的炒肝销路最好。东边炒肝店听从史爱冬的建议,在炒肝中放了整个的山里红。
高峰跟西边炒肝店聊得很投机,高峰说这纲丝里数北京和天津人多,别看两地儿踢球打架,在爱吃小吃方面还是挺和谐的。只要能对炒肝的构成上稍加调整,不光北京人觉得更顺口,天津人也会喜欢非常。据调查,海鲜味的炒肝最易被接受。西边炒肝店从善如流,切碎的皮皮虾也进了炒肝锅。
与此同时,因为专门给鸟巢送盒饭而歇业了一段时间的“于记主食厨房”恢复营业,主打传统炒肝,开业头一个月促销,买二十碗炒肝送师傅签名的《德云日记》一本。
炒肝大战以德云一统江湖而结束。
。。
德云日记2 第十计:笑里藏刀(1)
李少帮最近老被莫名其妙的短信困扰,不是让他往什么什么账号汇款,就是替他寻仇要账调查婚外情,再不就是要卖给他打折机票、空白发票或者防狼剂,还有的是宣传海边或山沟里的别墅敬请垂询。这些垃圾短信要是白天发来还好,瞧一眼随手删了,可气的是半夜里不请自来,少帮睡眠本来就不太好,有点动静就醒,一条短信就能让他少睡半小时。那你说,把手机关了不就行了。那可不成,组织内部对此有严格规定,员工必须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随便关机或者恶意不接的都按旷工论处。组织这样要求,一是防备后台出现意外,随时能找到人救场;二是怕假报料出现后,记者把你的关机当成默认;三是咱和美国昼夜颠倒,怕错过了奥巴马办堂会的邀请,影响了德云的国际化进程;最主要的是半夜里师傅的创作灵感迸发,得立即找人搭一下词,再请对方速记下来,免得师傅睡醒一觉就忘到了爪哇国,正因为此,于师叔的头发才愈来愈珍贵。师傅要是仅抓住于谦一人还好,他是打电话等候七秒钟,若于谦没接,就又给李少帮拨,李少帮动作慢点接茬换成大拿的号,然后顺着排,一般你给他回拨的时候他那里还正占线拨号。最高记录,等到烧饼接电话时,师傅已经吵醒了17个人。好在这种情况也不算多,不然我们就得排班,每天留一位熬夜,准备接听师傅电话。
那你又说,少帮把手机调成震动不就动静小了吗?一般短信也就震两下,不会惊了好梦。可是偏赶上李少帮的手机是电视购物里宝岛侯总推荐的全能战士手机,电池高效,动力强劲。一天晚上睡觉,少帮把手机调成了震动,放在了台灯边上,结果碰上了老板来电,震到第五秒时,刚醒过来的少帮就被震倒的台灯又砸晕了。一朝被蛇咬,少帮手机的震动功能被禁用了。
垃圾短信烦人倒是骗不到少帮,反正能忽悠人的就那点东西,你不想占便宜也就吃不到亏,看一下发短信的手机号码,在北京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