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0分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考0分声-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br《安徽商报》那记者已经知道我被骗的事了。我发短信息给他叫他陪我去报警;也实说了;希望他写篇报道告诫人们别再被骗;其实;我被骗也不甘心;甚至庆幸这次被骗可能对我有利;可以为上大学炒作一番嘛。这记者说叫我去他们报社一趟。我当然愿意了。不过得先报案。

  br我终于找到了该去的派出所。我是第一次进了。此时是正午;报案的人还不少;不过只有一民警受理;得排队。在我之前;是个因网络游戏帐号交易发生纠纷;是小伙子们;只有买方在;卖方在外省;买方被骗的。这民警倒花了不少时间。他们听了我的被骗;自然不解这种骗法我也会信。在我填写报案表格时;又有人来报案;几个看着;自己的摩托车还是被疯狂地骑走了。

  br警察说;有消息通知我;自然无下文了;来报案只是为了告知或证明我被骗的事实。我该去报社了。

  br到了报社附近发短信息;那记者下来接我;我们上楼了。他问了我被骗的情况;我说博客上写了;他非让我说说;还特别问了“你自己都不舍得买的饮料;却大方得给别人买?!”的确是这样的。他还说;这骗子的骗法很简单;可卢丹李坚他们都说“也许他们真走投无路;没钱了;不一定是骗子。”

  br这记者叫我赶快回上海;因为我没钱了。他偷看了我手机上姐夫的电话;后来才知道他请姐夫劝我回去。我也请他给我父亲打个电话劝说他我可以写东西。“人记者都讲你那是个梦”;在我写东西被父亲发现后他常说的。不知是记者说改变教育体制是梦被父亲听成写出好东西是个梦;还是记者根本就说都是梦。大概是父亲误听吧;早知不请这记者了。

  br记者又请我吃了盒饭。后来才总结出;有报道出才给饭吃。“白卷考生街头被骗七百元”的新闻;在后来的后来网上搜索我的名字时才不小心瞧见的。

《高考0分声》第65章:狂评1
自从“零分状元”要上大学的新闻出现后;引来很多网评写手的采料。他们因此倒赚了不少钱。当然;他们的观点也代表了几派人的看法。所谓地专家称0分是“作秀”;这迷惑了平民;当然也有自由者以他们的教育经历来说实话;如《一个高考过来人对零分考生的解读》等。

  br不管别人如何评论;那都是你的观点。观点本来就有正反;当然也有不敢发言的中立者。

  br先把一些评论文章摘录如下: 

  1。“零分状元”作秀论让我悲哀

  
  
  贵州印江高三学生李坚在今年的高考中,做了件出格的事……绞尽脑汁争取门门考零分。李坚的做法是:有把握做对的,就选错误答案;没有把握的,就不做。李坚还以《作文与》为题提交了自己的高考作文。按照他的说法,是想以此方式反对现行教育制度。最终,他仅语文得了12分,加上20分的民族分(他是苗族),总分32分。(8月26日《重庆晚报》) 

  一个颇有才气,很有希望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中学生,敢于以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为代价,如同堂吉诃德和风车决斗一般地决战现行的弊端丛生的高考制度,面对的当然只能是失败。然而,这份勇气,实堪嘉奖。可是,所谓的专家跳出来了,大骂李坚是“反叛者”,是“疯子”。轻蔑地宣称:零分对抗考试只能是一场秀。为什么呢?因为“无法改变现状。” 

  是的,天下如果只有一个李坚,要想埋葬积弊深重的现行高考制度,难于上青天。这让我联想起了鲁迅的铁屋子的比喻。一间铁屋子,没有窗户而绝难破毁。怎么办?做沉睡而毫不感觉到痛苦的死灭者还是“比较清醒的少数几个人”?需要大家来选择。如果大家都无怨无悔地选择前者,让摧残人的性灵的现行考试制度无限期地延续下去,那么,李坚的牺牲,确实无谓。但是,正如鲁迅所说,“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可喜的是,李坚并不是一个孤独地奋战的“另类”,和他心有灵犀而自发地互相呼应的勇士还有,可以预见,今后将越来越多。安徽蒙城考生徐孟南,也是在今年的高考中,为得零分,在每一道答题后面都故意“犯规”。在这之前,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不仅自己拒绝参加高考,而且,为了不让儿子受到来自应试教育的从肉体到心灵的摧残,甚至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学校接受应试教育,而是亲自编写了50万字的教材,自己给孩子上课。 

  可是很不幸,李坚们依旧只是星星之火,而嘲讽李坚们的声浪则如厚重的铁幕,压抑得人窒息。说什么“高考之大,无奇不有”,把李坚们等同于当年*时期的“白卷英雄”张铁生,把李坚们的奋勇抗争当作茶余饭后的笑话奇谈,大肆讥嘲抨击。正因为如此,高考的弊端虽然为人人共见,成为所有的考生(除了极少数患有考试癖的心理变态者)的心头之痛,而高考制度永远得以毫不改变的维持。 

  据称,目前的李坚已经屈服于舆论的压力,改变了想法,准备明年正儿八经地参加高考了。专家们该欣慰地长吁一口气了吧。

  
  2。谁该为“零分状元”的无知负责?

  
  作者:李辉

  贵州印江高三学生李坚在今年的高考中,做了件出格的事——绞尽脑汁争取门门考零分。按照他的说法,是想以此方式反对现行教育制度。最终,他仅语文得了12分,加上20分的民族分(他是苗族),总分32分。(8月26日《重庆晚报》)

  
  对于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如孙元明研究员所言,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李坚的这种极端做法,也无法改变现状,故笔者也不拟多言。就李坚同学的“零分秀”本身来说,那不过是一种另类却对他人无害的意见表达方式,也无可厚非。据该新闻报道,他“在全国各类刊物上发表过百余篇作品”,甚至还能用文言文作赋,老师评价他“写作方面有特长”, 一些网友也称他为“天才”,认为他“文笔还不错”。出于好奇,笔者特意找到了他的“成名作”——《作文与嫖妓》,读完后却对他的无知与自负深感震惊。

  就《作文与嫖妓》来看,李坚完全并非传说中的“天才”,也根本谈不什么上“写作方面有特长”——该文很多句子没有写通,连“文从字顺” 的文章最低要求都没有达到,而且逻辑混乱,观点幼稚,思想浅薄却油滑有余,让人不知所云却又觉得他似乎说了什么——这只不过是一篇拙劣的把肉麻当有趣的“无厘头”式的文章罢了,充其量折射了一位处于青春期的自负而无知的中学生对社会的反叛情绪,此外毫无可取之处。然而,我们的社会——老师、媒体与网友等群体——却不辨黄钟与瓦缶,竟然将鱼目当成了珍珠,对于他的文章给予了不恰当的过高评价。因此,除了对李坚的无知与自负感到震惊外,更令笔者感到震惊的却是我们社会的无知与堕落——这不能不说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悲哀。

  对于李坚同学建立在无知基础上的盲目自负,在给予其当头棒喝的同时,笔者觉得他的无知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何况,他也是当前这个恶俗而无知的社会环境的受害者与牺牲品。但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文明史的国度,其国人对文字的鉴赏水平竟如此低劣与下作,却是不可原谅的。试问,李坚的无知与自负是怎么产生的?如果不是他的同龄人、他的老师、媒体等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合力制造了他的无知,同时又对他的无知以各种形式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奖励——从另一角度而言,对“无知”的奖励也是对“真知”的惩罚和社会排斥——他的自负又从何而来呢?他以自己的“才能”与“个性”对抗“应试教育”的勇气又从何而来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却操起在“应试教育”下修炼成的“文字法宝”与幼稚可笑的思想武器揭竿而起,造起“应试教育”的反来了。然而,造反者自身思想的贫血与他手中武器的脆弱注定了这一反抗必将失败,而且将不会产生任何于人于已有意义的社会影响。 。。

《高考0分声》第65章:狂评2
或许,有人会说,“零分状元”李坚只是个案,并不具有社会普遍性。但是,所谓“时势造英雄”,李坚这一个案背后的社会支持系统,即我们当代的社会、文化、教育等的现状,却具有无可质疑的社会普遍性——如果没有“*”当时 “时势”的支撑,张铁生这种“白卷英雄”会出现么?

  因此,“零分状元”的出现也不能不引起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警醒和深思。

  
  3。“零分状元”秀,有几人秀得起?

  
  贵州印江高三学生李坚在今年的高考中,做了件出格的事——绞尽脑汁争取门门考零分。按照他的说法,是想以此方式反对现行教育制度。最终,他仅语文得了12分,加上20分的民族分(他是苗族),总分32分。之后,李坚一直处于舆论漩涡。而今,他却改变了不继续上学的打算,昨日致电本报,希望能来重庆念一所正规大学。(8月26日,《重庆晚报》)

  正如重庆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元明所说,“考零分对抗应试教育,就变成一场作秀。”,不过,这样的“零分状元”秀,有几人秀得起?

  对当前的教育制度“反对”之声,历来就不少。今年的高考中,石家庄就有一考生拿红色笔随性参加高考,发泄其对教育制度的不满。当然,与这位想当“零分状元”的考生一样,大学之门不可能向他们敞开。

  在看到那些极端对抗高考的考生故事时,笔者觉得有话可话。第一,教育制度有可能“十全十美”吗?我看,从科举取士以来,考试取才这一形式就一直存在着“利弊”关系,人都无完人,何况是教育制度?既然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制度,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适应这些制度。不适应这些“制度游戏”的,自然就会被淘汰。第二,如果认为高考无用,何不另辟蹊径?“名落孙山,脚下有路”,历来是有志之士的自勉。认为高考无用,何不自己闯出一条路?不过,笔者认为,缺少了大学培养这一路,要成才,或者是说要生存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对多数人来说也会显得曲折一些。

  武汉文联主席池莉曾发言称“读名校、找好工作、赚大钱”这样单一的思路很害人,这样的言论受到一些人的炮轰,笔者认为在理。事实上,我们的头脑中谁只有“纯粹”的思想呢?又去哪里找几个“纯粹”的人呢?哪一个人作为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名校、找好工作、赚大钱有出息呢?难道住贫民窿就是理想,难道打工仔、打工妹就想受老板虐待,难道多数人的理想不是赚大钱?——要纯粹,要秀,实在是让人反感啊!

  短短几十年的人生,没有人秀得起。笔者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甚至出来工作的时候,都还有些浪漫主义,后来,也不得不自学起专科、本科来,到考场时看,那时的“浪漫主义”者们,也都在为文凭这张纸努力。就拿考公务员来说,尽管有多少人在鞭鞑其“黑暗”,但还不是得按着规则认认真真去考,去期待“奇迹”?——要秀,那就真的是个人秀了,幸福,前途,谁给你啊?(作者:陈谊军)

  4。零分状元:不明智的匹夫之勇

  
  评论员 杨光志 

  贵州省印江县二中理科考生李坚,决心用全部科目考0分的方式,来向中国现行教育制度开炮,最后他的高考作文却得了12分,其他科目为0分,加上20分的少数民族加分,总分仍有32分。时隔两个半月,李坚后悔了,昨天拨打热线求助,“我希望能有重庆民办高校给我一次机会。”(《重庆晨报》8月26日) 

  以考0分来抗拒现行教育弊端,这件事的确很傻很天真,以一己之力,想做教育改革的大事,是为不明;无视现实,凭一时冲动,铸成大错,是为不智;自毁前程式振臂一呼,看似勇敢,却是匹夫之勇。笔者本来就不想对李坚发刻薄之语,看到这样的0分考生事件居然不在少数———譬如2006年河南女生蒋多多、2008年安徽蒙城考生徐孟南等,于是从这样的事情上,也发掘出一些荒谬的“感动”来。然而作为学生,以分数“裸奔”的方式来吸引眼球,以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式的壮举来实现“为中国教育事业做点事情”的心愿,这种方法,更像是一个执拗的浑小子发犟脾气,实在是不能鼓励的。“*”中,曾有一个著名的白卷先生张铁生,在考场上也做过类似的“抗议”,最终却成了“读书无用论”的误国典型,没想到30多年后,这一幕再现,让人有点哭笑不得。 

  如果我们对“0分状元”的心思作一番分析,其悲壮举动中的一些利己成分也是显见的,自称状元的李坚无疑对自己的才学频为自负,他成绩偏科、写作好,但面对分数至上、青睐全才的高考制度,他自忖考场走麦城的可能性居多,于是愤然断臂,血溅八步。也许在他小小的城府里,对于自己这一着剑走偏锋的怪招,有取得社会另类关注一举成名的侥幸之想。这种自己做自己的推手,设计事件将自己炒红的事例很多。沉醉于自己一骑绝尘、快意恩仇的英雄梦,以叫板现实的勇敢,来挑战这个他认为存在巨大缺陷的社会。如果李坚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按“三十年以后才明白”的常识来论,其做出这种荒唐之举,当受舆论炮轰———正如木子美写*日记、芙蓉姐姐炫耀自己的S形身材遭恶搞一样;但对于一个高中毕业生来说,李坚的0分创意中那一点点小小的矫情,倒是可以原谅的。 

  高考制度确有弊端,但这一弊端不是靠学子交白卷可以改变的。我们必须看到高考制度“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相对公平性,也要看到恢复高考制度三十多年来,高考制度发展的回望与审视从未停止,譬如实行分省命题,对师范教育全免费,增加高校自主招生名额等等,都是这种回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