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赤壁论博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品赤壁论博弈-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国的谋略学与西方的博弈论也同样如此。用定理、方程式和运算手段武装起来的西方数学家开始用数学的手段去武装智谋,解开智谋背后的本质性的东西,并且锱铢必较地运算采取哪一种方法能增加利润、而哪一种方法就会赔个底朝天的时候,中国的智谋学还停留在原地,没有进步。
  这个问题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当我们今天讲到中国的谋略学的时候,我们所举的绝大部分例子都是古代的例证,像“二桃杀三士”、“杯酒释兵权”、“请君入瓮”等的成语典故都取自古代的事例,尤其是中国的几部古书——《三国演义》、《水浒传》几乎被我们看成了智谋的集大成。而讲究定量分析的西方(尤其是英美等发达国家)却开始试解人际关系学中的智能“方程”,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苏联把导弹运到古巴以后,苏美及全世界都有可能被卷入了一场核威胁的事件。
  1962年10月,赫鲁晓夫偷偷地将核导弹运送到古巴,以对付美国。苏联的核导弹这时距美国大陆仅只145千米,等于摆到了美国的家门口,美国人急了,立即要求苏联运走这些导弹,否则将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些导弹是肯尼迪总统无法忽视的严重威胁,然而他知道这时候稍有不慎,采取一点错误的做法就可能导致核大战的爆发,使两个核大国尸横遍野、一片焦土。这时,在他的助手中有一部分人主张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空中打击,炸毁古巴几十枚已经指向美国的导弹,然而这可能导致苏联的反击;另一些人想采取军舰封锁的策略,以防止苏联在古巴部署更多的导弹,同时要求苏军撤走已经部署的导弹;还有一些人担心这些策略都没有实效。
  在决定命运的关键几天里,两个超级大国都挣扎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它们都非常清楚,作出错误的决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肯尼迪最后的选择是军舰封锁策略,同时准备对古巴进行大规模的打击。不过,最后的结局是赫鲁晓夫撤走了导弹,让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
  古巴的导弹危机是历史的转折点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典型范例,即当我们不能确定对方在怎样想怎样做,而且双方都骑虎难下的时候,将如何选择最佳的策略。
  这就像好莱坞那个电影中的情节,吉姆和巴兹同时较上了劲,看谁先退下来放弃比赛。不退,就车毁人亡,谁先退,谁就输了面子,就是“孬种”!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如与老板铆上了劲,要求增加薪金,不加就将罢工坚持到底的雇员;思考是下大赌注吓退对手还是放下扑克牌退出游戏的玩牌者等。
  再打一个比方,那就是两只公鸡被投放在一个斗鸡场中,让它们相互搏斗,每只公鸡都会有两个选择:或是坚决斗下去,或是退出斗场,自我认输。如果两只公鸡是势均力敌,那么斗下去只会两败俱伤;如果一只公鸡先行退却,那它就是被认为孬种的那一只;只有两只同时撤退,才算是一个平手,无所谓谁有面子谁没有面子。
  这个博弈论课题可以用这样一个矩阵来表达:
  鸡乙           强斗             认输
  鸡甲
  强斗                 -2,-2             1,-1
  认输                 -1,1             -1,-1
  -2表示它们强斗要付出的总代价,-1表示一方退出要付出的代价,1则表示胜利一方获得的收益。当然,这只是一个模型,一个示意。在-2之中,自己身上的伤痕(也表示两国战斗若真的打了起来受到的损失)表示为-1;面子的丢失(或输了比赛)表示为-1。
  在这个矩阵中,最好的结局是对方先退出而自己获胜,其次是共同退出,再就是自己认输退却,这三种情况都比斗得两败俱伤要好得多。
  如果按中国的谋略学来分析,最后的分析结果也是一样的,那就叫做和(合)则双利,战则两伤。我们拿曹操兵抵长江准备进行“赤壁之战”这个情形来分析,刘备与孙权联合抗击曹操,是为上策(得分可以写成2);大家都坐山观虎斗,即曹操打刘备,孙权坐视不救,或者反之,是为中策(得分是0);孙刘两家相互先打了起来是最坏的结果(得分是-2)。这样的情况是可以估算出来的,只是我们没有进入到运用数学分析的程度。这就是博弈论与中国谋略学不同的地方。
  说清了西方的博弈论与东方的谋略学之后,我们甚至便可以“混为一谈”地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剖魏、蜀、吴三国之间的“赤壁之战”了,通过对中国的这座谋略高峰的领略,或者说是对谋略宝库的勘探,广大读者在掌握了谋略术的精髓之后,一定还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早在一千甚至两千年前,中国就已经攀登上了外国人无人企及的“珠穆朗玛峰”——谋略高峰了。
   。。

当我们要入局的时候(1)
让我们先从诸葛亮最著名的《隆中对》说起。
  《隆中对》,是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庐帮助他争夺天下时,诸葛亮所谈的时局大势,以及今后刘备的行动方略。诸葛亮“出山”之后,不久就爆发了赤壁之战,所以它应当说是“赤壁之战”的一首前奏曲。而且,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帮助周瑜出奇谋,唤来东风,以及他对战场形势的正确把握,都能从《隆中对》中找到答案。
  197年,诸葛亮隐居在荆州襄阳的隆中之地(即今天的河南南阳)。207年,投靠了荆州刘表的刘备被安排到新野居守。他这个时候士卒只有一两千人,战将也只有关羽、张飞和赵云。为了求得贤才,刘备三顾茅庐,在隆中拜见了诸葛亮,向他请教治国平天下的大计。诸葛亮看到刘备的确有礼贤下士之心,救治天下之意,便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在这次长谈中,诸葛亮详尽地分析了天下形势,并把自己早就想好了的“三分天下”的计划和盘托出。刘备听了茅塞顿开,恳切地请求他出山助自己争夺天下,并且拜他为军师。诸葛亮也看中了刘备这个没有发掘的“绩优股”,同意“出山”。请到新野去之后,食则同桌,寝则同榻,让关羽与张飞这两位义弟都觉得大哥对诸葛亮太偏心,因此而嫉妒起来。
  这便是近两千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神人的诸葛亮亮相时先声夺人的第一个特写镜头。
  诸葛亮先说的是曹操和孙权的情况:
  “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四方豪杰同时起事,跨州连郡,称雄一方的不可胜数。曹操和袁绍比较起来,名望较小,人马又少,然而曹操能击败袁绍,转弱为强,这不仅是靠时机,也是有赖于人的计谋。现在曹操已经拥军百万,挟制着皇帝,以皇帝的名义向别人发号施令,别人的确不宜与他正面交锋。”
  刘备刚刚起家,而曹操已成大势,拥有百万的军队,还把皇帝挟持在自己一边,利用他发号施令,所以不能与曹操正面对抗了,对抗曹操只能是以卵击石。现在只好把它当成“剪刀”、“石头”、“布”的一方共处共存——这是诸葛亮确定的曹、刘之间的关系线。
  “孙权割据长江下游一带,也已历经三代,那里地势险要,民众依附,有才能的人肯为他出力,我们也只能与他相互支援,而不可进攻他。”
  孙权这一方虽然势力比曹操弱小一点,但是建立政权的时间已很长,实行的政策也好,老百姓也都愿意归顺于他,他的政权十分稳固。所以他可以成为一个援军,相互支援,也不能去攻打他——这是诸葛亮确定的孙、刘之间的关系线。
  当分析完这两方的情况之后,诸葛亮开始说刘备应有的作为了。诸葛亮说道:“荆州北据汉水、沔水,向南直到海边的物质都可被它利用。它东连吴郡、会稽,西通巴郡、蜀郡,这里是用兵的好地方。可是,它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老天要把这块地方留给将军,不知将军您是否有这个意图?”
  这是诸葛亮分析荆州这块地方的形势,认为刘表终究守不住这块地方,但这块地方四通八达,还连着四川(益州),正是用兵的好地方,刘备是有机会可以争取的。
  继而又谈到了益州,“益州地势险要,易于防守,沃野千里,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汉高祖刘邦就是利用它建立起汉朝基业的。而据守益州的刘璋昏庸软弱,北边的张鲁同他也有矛盾。益州虽有众多的人口和富饶的资源,可是刘璋不懂得爱惜民力,那里的智能人士希望得到一个贤明的君主。将军是汉朝皇室后裔,四海之内都知道您讲信义,正在广招天下英才,思贤若渴。如果您能占据荆、益二州,守住天险,跟西部的少数民族友好相处,对南方的少数民族实行安抚政策,对外与孙权结成同盟,对内励精图治,修明政治。天下一旦发生变故,就派一员大将率领荆州的兵马直取南阳、洛阳,您则亲自率领益州的兵马出师秦川(今天的陕、甘一带),进取长安,老百姓怎么敢不进食送水欢迎您呢?如果真能那样,就可以建立霸业,复兴汉朝天下了。”
   。 想看书来

当我们要入局的时候(2)
诸葛亮说到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刘表据有的荆州,另一个是刘璋据有的益州,前者是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后者是今天的四川一带,两地都不小于东吴的六郡。这两个地方的领导者都比较昏弱,民心又不稳。既然刘表守不住,你就可以去夺取它;既然刘璋不懂得爱惜百姓,士人们都希望有一个明君出现,你就可以去充当这个明君。而四川(益州)那个地方地势险要,物产丰富,是“天府之国”。占据了这两块地方,你就有了真正的根据地,想称霸立业,就有了可能性。诸葛亮的结论是:将来的天下很可能是三国的天下,曹操是一国,孙权是一国,你刘备是一国,三国鼎立,达到较长时间的共存,谁也奈何不了谁。
  诸葛亮的这一番话,说得刘备连连称善。
  这以后,刘备就始终信任这位军师,言听计从,而且此后的局势也完全是按照诸葛亮所预料的那样进行,刘备的蜀国成了三分天下之一方。
  《隆中对》就是因为诸葛亮还未出山就说准了天下时局而被人称颂,称其有先见之明,成了千古名篇。
  这里我们也同样可以指出,原来诸葛亮的所谓隐居,并不是真的不想关心世事,而是先站在局外的立场上,冷静地观察和分析天下大局、大势,然后定下自己(包括刘备集团)要入局时的行动方针。
  无论是讲到西方的博弈论,还是讲到中国的谋略学,像诸葛亮帮助刘备分析天下时局这一套东西,都是少不了的。那就是先了解信息,然后综合并分析信息,再结合天下和小环境的形势得出自己行动的方略,最终预测出自己行为所要达到的理想结果。事实上,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预谋准确无误地达到了。但要想走出秦川,进取长安,进而统一汉朝的江山,始终是纸上谈兵。这,也许是诸葛亮为鼓舞刘备的信心而夸大其词了吧?
  从《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形势的认识是十分准确、十分具有独到见地的。
  诸葛亮这番话的内容极其丰富,包括了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讲述了天下的形势;第二,指出了刘备占地与立国的方位;第三,论述了将要建立的蜀国的内外方针政策(包括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第四,预测了最后的结果与可能的努力方向。
  西方的博弈论者在讲述博弈论的时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参与行动者必须是有理性的人(或集团)。这就是说,博弈论只是一种研究理性的行动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论;即这个参与行动者,他要会了解信息、运用信息、分析局势,并且会预测自己行为可能得出的结果。在这种分析之中,他是理性的、睿智的,而不是感性的或胡乱来的。在上面的例子中,刘备当然也是一个理性的人,但对待时局的看法,远不如诸葛亮,因为刘备早已入局,他是当局者迷;而诸葛亮却暂时还在局外,所以他是旁观者清。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掌握与分析信息是博弈的首要条件(1)
读诸葛亮的《隆中对》,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把握真可谓是了如指掌——哪个枭雄是如何起家的?他个人的领导能力如何?他有多大的实力?当地的民众情绪与条件如何?当然,还不只是“人和”这一方面的条件,还有“地利”与“天时”的条件。例如孙权有长江之险可以依仗,益州有山川之险可以凭借,他几乎全知道。别看他整天摇着羽毛扇,在隆中与几位名士闲聊清谈,在掌握信息方面,他是一点也没有闲着。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博弈对立方情况的了解,对尔后分析形势和作出决策是何等的重要。
  这一点,江东的孙权集团同样知道它的重要性。
  刘备采用诸葛亮的妙计,在博望一把火烧了夏侯惇的一半兵马,又在新野的空城中放第二把火烧了曹操的大军,然后带着十余万老百姓渡江走避。因为他是在最前线与曹军接触的,所以知道曹军的兵力和实力情况。而孙权远在江东,只听到曹操带着八十万大兵南征,具体的情况他是不清楚的。不知道就不能判断自己是战还是降,所以要派人去了解情况。他派出鲁肃来到江夏,名义上是给刘表吊丧,实际上是通过刘备集团了解曹操的情况。
  诸葛亮想要与东吴联合抗曹,就请示刘备让他跟着鲁肃来到东吴,目的是说服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
  曹操的实力如何,对于东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这时候东吴的内部,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正在说服孙权投降曹操。孙权手下全部动员也不过二十余万兵马,如果曹操果真有八十万乃至百万大军,孙权是无论如何也难于御敌的。
  在同到东吴去的船上,鲁肃一再交代诸葛亮,不要把曹操的实际情况告诉孙权,要他少说一些曹操的实力,不要吓着孙权,怕他因此会倒向投降派一方。
  然而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