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里,游击队员们在为司令部搭设帐蓬,其余的队员们己经枕枪梦旦,伊宁城里享福去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四章 真主的困惑(1)
十月的伊宁城里,眼下是秋还是冬,人们都不在意的。冷了添件衣裳,热了脱一件袷袢,二八月乱穿衣,没人会笑话你的。人们从表面上看去与往日无二致。都还在为生活忙碌着。但仔细一瞧,不少行人眉宇中透露出喜悦的神色,透露出对一种新生活到来的企盼。更多的人们流露的则是茫然无措。
人们私下里传递着不少让人心动又不安的消息:
“法提赫率领几万老哈萨们要来攻打伊宁了!”
“伊宁城里又要改朝換代了!”
“新政府再不用收捐收税了,就象霍尔果斯河那边一样,想什么就会有什么,伊犁的百姓们要自己当家做主人了!”
“新政府里没有现在的这个官官、那个官官,他们都要变成我们的仆人了,人家还不兴叫官官,都叫委员,叫公仆。”
但大多数的百姓对此传说嗤之一鼻:谁见过不要捐,不抽税的政府和官官们,还说官官们叫公仆,是老百姓的仆人?扯你娘的蛋去吧!没有了老百姓的捐和税,政府的官官们喝风吃屁就能长?
多少年了,不管哪朝哪代,官家是天,百姓是地,是天就能压着地,是民就要服官家的管,没有官家管着的民、这百姓的日子肯定是凄惨着咧。
看样子,大多数老百姓对改朝换代好象洠в刑嗟娜惹椤K弊芡场⑺敝飨蛭背ぃ胛颐前傩涨蛳喔桑
伊宁街头的墙上,贴了许多花花绿绿的标语,引的许多路人驻足观看。
警察们来了,揈走人们,撕掉了标语。
过了两天,墙上纸贴的标语,变成了用白灰写的标语。而且比原来的纸贴的标语气派的多、字也大得多。人们不用到跟前,老远就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警察们忙活着,手提着白石灰桶,不仅用刷子把标语刷了,还把墙刷的又白又好看。
仅仅过了一夜,白墙上用蓝色颜料写上了更大的字:打倒国民党专制政府!赫达依从伊犁滚出去!杀光汉人的走狗东干人!塔兰奇人是伊犁的主人!最令人搞不懂的是一条“突厥人民团结起来,为*厥斯坦共和国的建立而奋斗”的大标语。
人们一边看,一边在议论:我是谁?国民党是谁?不知道!
我是赫达依?肯定也不对?
塔兰奇人才到伊宁种了几年地?怎么就成了伊宁的主人了?
塔兰奇人是伊宁的主人,难道我们是伊宁的仆人吗?
为什么要杀光东干回回?我们回回惹着你塔兰奇人的什么了?
突厥人是谁?谁是突厥民族?*厥斯坦在哪里?
带着种种疑问,人们争执着,吵骂着,性子急的甚至动起手来。
《伊犁独立解放组织》的宣传,终于达到把一潭水搅浑的目的,把各族人民人心搅乱的险恶用心。“你们不乱,我们怎能乱中取胜”。
远处传来警哨声,人们边跑边喊:警察来了!大街上顿时变的清静了许多:刷标语的、看标语的都跑了。
几个拄杖挺拐的荣军院里的东北籍残疾军人边走边念,显摆着自己认识字。看到气急败坏的警察们,念的声音愈发响亮。
一名警察上来就是一脚,踢飞了荣军腋下的一条腿。“他妈的一群瘸子、拐子,缺胳膊少腿的伤兵,跑到街上搅和什么?还嫌老子的事情少?”
一名荣军,一脚站地,金鸡独立的模样甚是潇洒,抡圆了手中的拐扙,只一下,就把一名警察打破了头。涂标语的警察顺手就把小桶里的石灰水,泼到了那位操练金鸡独立功的荣军身上………—荣军顿时变成了一只落汤鸡,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荣军和警察们的混战,引来了不少围观者。
天下的百姓们,同情弱者,痛恨强权警察大概是天性使然。纷纷上前以劝解为名,拉住警察们,让四名荣军淋漓酣畅地把两名警察打的是鼻青脸肿。
可怜兮兮的两个警察灰头土脸,从地上拣起踩扁了的帽子,戴在头上嘟囔着:这年头人们的火气都这么大?拎着被人踩扁的小白灰桶回警署了。
警察走远了,四个荣军还在不依不饶地操着东北口音在骂娘:老子日本人都不怕,还怕你个小警察!半斤重的鸭子四两重的嘴,满嘴跑火车的荣军伤兵博得了人们的喝彩声。
这才十一月初,城里干冷干冷的。一场雪都没下,气温一下子降到了零下二十七八度。
伊犁河上冰冻似镜,冰层下却依然水流激荡,就象伊宁城里一样,表面上平安无事。私下里双方摩拳擦掌、剑拔弩张,形势一触及发。
拜吐啦清真寺里,在苏联军事顾问的主持下,艾力汗。吐烈主席召开了《伊犁地下革命军事司令部》成立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
会议决定于十一月六日举行武装起义。会议电令法提赫:1、巩哈县游击队即日改名为《伊犁革命军第一支队》,法提赫司令员改称为支队长。2、第一支队必须于十一月五日赶到伊宁,参加十一月六日的武装起义。
法提赫司令员平白无故被降了一级,支队长?支队长有司令员好听吗?老子的《巩哈革命军第一旅》就是不改名,不信你艾力汗能把老子的球咬一口?你要十一月六日举行起义,老子在十一月六日晚上再到伊宁去,没有老子的游击队为你攻城拔寨,我倒想看看你艾力汗怎样把伊宁城拿下来?
法提赫以伊犁革命第一功臣自居,拥兵自重,独立特行,坐守阿吾勒麻扎,抱着看艾力汗闹腾的心思,彻底打乱了艾力汗的如意盘算。
《伊犁独立解放组织》革命军事司令部根据苏联军事顾问团一号房子己经制定出完整的起义计划方案。
一、从中国境内撤回的苏联红军装甲骑兵团(原驻哈密的红八旅,四千六百余人,装备了新式轮式装甲车二十六辆)。现己待命于距中国边境十几公里的英格尔镇,随时准备参加伊宁起义。
二、由阿巴索夫、颇里诺夫率领的特种骑兵突击营(两千余人),己经进入中国伊宁境内待命实施“斩首行动”,摧毁伊犁地区军警指挥机关,捕捉军警首脑人物,确保起义成功。
三、命令伊斯哈克别克将军率领一个精锐骑兵营(两千五百余人),业已风雨兼程赶往伊犁,于十一月五日前,赶到伊宁参加并指挥起义。
四、命令潜伏在中国境内的列斯肯游击队迅速切断迪伊国际公路、占领据守果子沟天险。阻击国民党军队驰援伊宁,彻底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五、以法提赫的伊犁革命军为主力,迅速占领伊宁行政长官公署、警署大院,和苏联红军一起围歼马伯龙所部骑兵旅、警备旅、及人民自卫团等武装。一个星期之内,由伊宁市区中心开花,迅速解放伊犁全境。
应该说,一号房子苏军顾问团的计划是缜密详尽的。但是,却暴露出苏军指挥人员的狂妄自大和一厢情愿的心理。居然想象用上万人马来围歼马伯龙部的伊犁驻军,而且要在一星期内拿下伊犁九县。
苏军顾问团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幻想着利用伊宁城内数万苏侨来做内应,幻想着只要艾力汗振臂登高一呼,伊宁城内数万苏侨便会揭竿而起。他们忘记了这数万苏侨大都是为什么从苏联跑到中国来的。
战争最后的实际结果是苏军顾问团万万洠氲降模赫剂煲聊蔷陀昧私鲈拢沂橇酱位凰В谠唇虮Φ幕∩希肿芳恿肆礁銎锉茫桓鲋嘏谕拧⒁桓龃罂诰镀然髋谕拧⒁桓隹站拧⒑鸵桓鎏箍俗凹子度氡ψ苁锏搅酵蛭迩Ф嗳恕
在艾力汗眼里,目前己是万事俱备,只待十一月六日便可黄袍加身。艾力汗压根就没意识到:伊犁这潭水到底有多深。
十一月三日、四日、伊犁全境连降大雪后,气温骤降到零下三十七八度。
望天过了一辈子的老人们说:世间的万物生灵太多了,老天爷要收走一些到天堂了。许多空中飞的鸟儿,飞着飞着,便一头扎到了地下,它们都是被冻死的。
到过伊犁的人,都知道果子沟之险天下闻名。
果子沟,又名塔勒奇沟。全长二十六点七公里。因其沟內长满了野杏、野苹果、山核桃而得名。大峡谷更以其地形险、陡、峭、峻而闻名于世。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伊犁通往北疆的咽喉要道。扼守住果子沟,就等于关死了伊宁的东大门。
元朝时,成吉思汗西征大军经过此地时,二太子察合台亲督十万大军在此劈山修路架桥。仅从松树头到三台,就建有各种木桥五十余座。并在这里设置了军台驿站,现在人们所说的一、二、三、四、五台,就是当年的驻军驿站。
国民政府时期,省府又投入大量资金,劈山筑路,从迪化到伊犁,人称迪伊公路。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又出资贯通了从阿拉木图至伊宁、迪化、兰州、西安这条国际大通道。各种物资经过这里源源不断运往内地,有力支援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争。
为了保证国际通道畅通无阻,中苏双方沿途不仅驻扎有大量军队,(前面所说红八旅就是驻守在哈密的苏联红军),而且还专门在果子沟天险附近设立了一支亦军亦工的六七百人的养路总段,总段长就是列斯肯,后来的民族军军长,再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军军长。
眼下的养路总队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直接听命于苏联政府,随时随地准备切断这条国际通道。
时下的列斯肯少校正领着养路段的工人和芦草沟的游击队员们忙着毁路、拆桥、伐木头。搬运石块砌路障。他们把大量的石块堆在半山腰的木排上,到时候只要炸断拦石的木排,巨石变会轰然而下,饶你是钢身铁躯管保你粉身碎骨。崎岖的山路上还堆设了大量路障,堆上雪,浇上水,形成一道道冰坡,大队人马无法通过。养路工变成了毁路军,养路工段变成了路障大队。养路工人们坐在暖和的山洞里,喝着茶,守着电话,互相通报各个路段的情况,静候着前来进犯的国民党军队。
突然的降温,降雪,使得宽阔的伊犁河面上结了厚厚一层冰,行人、马匹、车辆皆可通行于上。
本该是猫冬的日子,沉寂了几个月的苏联驻伊犁领事馆护卫队员们,突然忙碌个不停;冒着大风雪在霍尔果斯河边中国境内举行濒繁的军事演习。“老毛子们是抽的什么疯?大冷天就不知道在屋里歇歇,瞎折腾个啥?”哨卡上的国军哨兵鄙夷地骂着。
可能有些读者会问:霍尔果斯河不是中苏两国的界河吗?怎么会有苏联红军在中国境內演习呢?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因为咱中国军队只喜欢驻守在中国边界境內几公里、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哨所里,看着苏联军队在中国土地上耀武扬威。
历代中国政府不是都强调“习惯传统分界线嘛!”你就守着你的“习惯传统分界线”好了!你的边境线我们先给你看着吧!
不仅伊犁是这样,塔城,阿山均是这样。中国政府不花一分钱有人替你守边境,那又何乐而不为呢!中国的千里边防线上长期以来就是由苏联军队为我们把守着。直到一九六二年伊塔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才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了一支现役部队来守卫自己的边防线。“一切皆为中苏友好嘛!”
霍尔果斯河东岸的中国守军哨兵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几天下来,参加训练的苏联驻伊领事馆护卫队的士兵怎么越来越多了?不是说护卫队的士兵只有二百六十人吗?可眼下在这里演习的部队己经超过了两千多人。
原来河对岸的部队演习完之后没有回到自己的营房里,而是和苏联领事馆护卫队一起回到了苏联驻伊领事馆里。
目前领事馆里已经驻扎了两千六百多人,领事馆护卫队一下子扩充了十倍。阿巴索夫己经率领突击营进入了领事馆。
明明是一个团二千四百人为什么称营而不说是团?这是革命军事委员会的主意,把团称为营,把旅称为团目的在于避免人们的注意。
五日夜,伊犁解放独立组织军事司令部在齐达瓦扎召开了第二次军事会议。
伊宁起义总指挥阿巴索夫同志向与会代表宣布:原定于十一月六日举行的武装起义因为法提赫同志的巩哈游击队、伊斯哈克别克同志的骑兵营均因气候问题不能到达指定地点,为避免革命力量损失,军事委员会决定将起义时间延至七日,用以纪念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二十七周年。
会议提议并决定艾力汗为起义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赛。彼徳洛夫同志为起义部队总司令。
会议还决定:十一月六日晨,由列斯肯率领芦草沟、清水河两地游击队举行武装暴动。清除沿途国民党军警哨所边卡。以吸引驻伊国民党驻军前往营救时,由突击营和游击队两面夹击,力争在伊宁外区全歼国民党援军。
会议还决定,责成法提赫必须于六日夜赶到伊宁,完成对伊宁的包围,准时于十一月七日凌晨七时发起对伊宁的攻击。
遭受严厉斥责的法提赫率部冒雪挺进七十多公里,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伊宁,并完成了战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十一日六日夜,大雪还在下,伊宁城里风雪弥漫。街上没有行人,只有巡逻队在街头转悠着。伊犁军警机关大楼黑漆漆一片,人们早就搬走了。
万花楼里住着警务处的全部人马,坑道里还有数千家眷和士兵。这里同警备司令部一样,生活设施齐全,指挥系统完备,加之坚固的坑道防御工事,如果不出意外,坚守半年时间应是没甚问题。
马伯龙的部队也作好了战斗准备。一场血战就要开始了。
天黑前,风尘仆仆的马伯龙从边境赶回万花楼,向元钧报告说,苏联领事馆护卫队兵力增至两千多人,看来苏联方面是准备撕破脸来硬的了。
元钧说,这是必然的,是蓄谋己久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