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天机之黄金天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绝世天机之黄金天书-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0套防毒面具,千万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此次行动用得上。好了,我的话讲完了,你们都清楚了吗?”

  细川和那十名士兵一起“啪!”的一声向小泉一郎敬了一个军礼,异口同声地用中国话回答到:“清楚了!”

  1939年农历三月初八陕西波罗镇大车店子,两帮马队汇合了。由郎一泉带路,一起朝着石洞坡那深山密林中前进。

  两天后的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了那个人迹罕至、群山环抱的河谷。那个覆斗式的土堆就位于河谷旁的一个山坡上。

  爬上了山坡,从马上卸下了装备,杜天昌显得十分地兴奋。是啊,他倒斗了倒了几十年,还没发觉保存如此完好的大墓。他的经验告诉自己,这就是一座墓,一座级别不低于王侯的大墓。他来来回回绕着这大土堆走了十多圈,又拿出了他师父当年传给他的七星罗盘,比照着这大土堆周围的风水格局,仔细地测量和计算着,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判断,此处正是一佳穴,埋在这里的人地位非常崇高,虽然及不上皇帝,但也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对后世子孙有莫大的益处。

  这时,郎一泉走过来对杜天昌说到:“杜爷,怎么样?我没骗你吧,这肯定是个大买卖吧?您老有什么计划没有,如何倒这次斗?”

  杜天昌回答:“和我料想的一样,此墓胜大,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打的开的。何况地宫的位置在那里,我们都不清楚。现在首要的事就是在此处盖几间大窝棚,窝棚里堆些木料,我们详装着进山伐木的工人,免得万一撞见进山的樵夫或者采药的人也好有个说辞。你和你的人就负责搭建这几个窝棚,再多砍些树,我和我徒弟就负责测量出地宫的大概位置,到时候有的放矢,打盗洞的时候好有个准头。还有就是你们在这周围挖一大坑,上面用树木遮挡,打盗洞的时候少不了有大量的泥土运出,到时候都倒在这大坑里,吃饭一定要把嘴巴擦干净。”

  郎一泉听完,少不了又说了几句奉承话:“杜爷真不愧为倒斗界的泰山北斗,考虑事情真是周详啊。我看整个华北,除了您老人家任谁来都是两眼一摸黑,瞎了。您吩咐的事我马上安排伙计们去办,其他有什么吩咐的,您老尽管开口,我们定当竭尽全力去办。”

  当天中午,用完午饭以后两批人都开始按照计划各自忙活起来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10章 异象
古法寻找古墓以及判断古墓下面地宫的具体位置就跟老中医诊病是一个道理,讲求个“望”、“闻”、“问”、“切”。

  “望”是望气看风水。老盗墓贼经验丰富,又多擅长风水之术,故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观察周围的山川走势,河流的流向。看地面上封土已平毁的古墓坐落何处,只要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一般都是大墓,墓中宝物必多。以风水术指导地面无标志的墓址的确定,无乎百发百中。据说民国年间长沙一蔡姓盗墓高手极擅风水之术,他若出门选点,从者必云集左右。有一次他到宁乡县走亲戚,行到一风景甚佳处,指着一块水田对同行人说,此田下必有大墓,墓中宝物必可使你我骤富。同行者均不信,此人于是跟他们打赌:若无古墓,自己输一千美元。反之,墓中出了宝物自己独占七成。众人赌兴大发,遂暗约乡民数十人于夜间发掘,至半夜果然掘出砖室大墓,墓壁彩绘死者生前生活图景,墓内有宝剑、宝鼎、玉璧、漆器、金饼、砚、竹筒等物。后来他们卖给美国传教士,得大量美元而暴富。 此次杜天昌已经仔细地观察了这里的风水格局,此墓背靠玄武、后山高大坚实,环保成椅背状,面对朱雀、山下那条河,隐而不露,左有青龙护卫、右路有*相随,实乃一个上好的风水佳穴啊,阴宅的好地方。

  “闻”即嗅气味。对洛阳铲带出的泥土中猛嗅,判别出墓葬是否被盗过,并根据土色判断时代。据说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汉代墓土与唐代墓土的微妙气味差别,准确程度令人惊叹。长沙刚解放时曾枪毙一个老盗墓贼,他将一生所盗文物国宝全部卖给了外国人,此人即是“闻家中的翘楚”,专盗汉唐以前大墓,出土器物只要一闻,便可准确断代。有个盗墓贼拿来几件古旧漆器,说是出自一个王侯墓中。他倚在烟榻上,边抽鸦片边拿起一件漆器,放到鼻下一嗅,便笑着说:“仁兄,你这漆器是在尿坑里沤泡过的,取出的时间应在七个月左右。”此人大惊失色,连称:“得罪!得罪!”

  “问”就是踩点,询问此地的老者。善于此道者,往往扮成风水先生或相士,游走四方,尤注意风景优美之地和出过将相高官之处。他们一般能说会道,善于与长者老人交谈讲古。每到一处,均以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身份拜访当地老人,从交谈中获取古墓信息与方位。这种人有些本事,口才又好,很容易取得对方信任。一旦探听到古墓确切地点,便立即召集群贼在夜间盗掘。 

  “切”乃把脉之意。有三层含意:第一层是指发现古墓之后,如何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棺椁,这种功夫不仅需要丰富的盗墓经验,而且要有体察事物的敏锐感觉。擅长此道者往往根据地势地脉的走向,如给人把脉一样很快切准棺椁的位置,然后从斜坡处打洞,直达墓室中棺头椁尾,盗取葬品,据说曾国藩墓即被用此法盗掘。第二层含意是指凿棺启盖之后,摸取死者身上宝物。从头上摸起,经口至肛门,最后到脚。摸宝物如同给病人切脉,要细致冷静,讲究沉静准确,没有遗漏。第三层含意是指以手摸触出土文物,由于其中的高手过手文物不计其数,所以往往不需用眼审视,只要把物品慢慢抚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值价几何。他们常以此技与人赌输赢,往往胜算。 

  杜天昌对此四字真言早就是烂熟于胸,他首先命令四个徒弟将二十把洛阳铲围着每边边长约为五十米左右的土堆每隔二十公分就设置一个标记,形成了一个方格网状,然后在每个标记处和方格的中心开始打孔,也就是在平方米范围内的4个眼的中心打一个孔,这个中心孔俗称“梅花点”。使得每个孔的最近距离都在米之内,探孔密集,以确保不漏问题。上次小泉一郎已经对此墓作了初步的探查;毕竟是新手;打孔的距离竟然有五倍的悬差;也容易遗漏很多重要信息。好在小泉一郎毕竟是东京帝国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再加上几年军营的锻炼,考虑问题比较周详,上次河滕行动完毕后,他命令士兵对所有的探孔都进行了堵塞掩埋处理,使得此次杜天昌再一次探查竟然没有发觉人早已被人打过探孔的痕迹。

  探孔密密麻麻地一直打了有几千个之多,一共花费了接近三天的时间。杜天昌对每一戳由洛阳铲带上来的泥土仔细地嗅着,不放过每一点的蛛丝马迹。很显然离封土堆东侧六米到二十米这个距离范围内的泥土有比较强烈的水银的味道,而其他地方的泥土几乎没有这种味道,所以可以初步判定地宫大约就在离封土堆东侧六米到二十米的范围之内,而且可以估计出这是一个秦汉时期的大墓,因为只有那个时期墓葬的泥土中带有比较浓的水银味。

  地宫的位置初步确定以后,那么盗洞就可以开始着手了。杜天昌吩咐郎一泉和他的伙计们在封土堆东侧六米到二十米的范围之内用砍下的树木搭建几间窝棚并将窝棚的四周都遮蔽起来,详装成进山伐木工的宿营地,为大规模开挖盗洞提供掩护。

  在郎一泉和他的伙计们砍伐树木搭建窝棚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在他们砍伐树木的第二天夜里停工休息的时候,由于他们和杜天昌师徒五人是分开居住的,因此郎一泉的手下有机会向他报告。

  上次参与了河滕行动的一个叫川岛的鬼子兵悄悄地对郎一泉说到:“郎老板,我有一个非常惊人的发现。根据您的吩咐,我悄悄地在伐木的过程中用无线电测试器再次测试这里发出的信号。由于上次我们行动非常仓促,带的那台无线电测试器比较简陋,只能测试出这里发出的信号完全不同于我们所知道的任何无线电波。我们这次准备比较充分,带的这台德国制造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KFR39…03型无线电测试器进行测试,结果我发现,对于这里发出的信号,我已经不能把它归于无线电信号了,鬼知道它是什么,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范围。您知道无线电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是其中的一个有限频带,上限频率 在300GHz(吉赫兹),下限频率较不统一, 在各种射频规范书, 常见的有三 3KHz~300GHz(ITU-国际电信联盟规定), 9KHz~300GHz, 10KHz~300GHz。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信号的技术。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无线电波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但是由于地球表面很多介质的影响,能够准确传输信息的距离也就最多几千公里顶天了。但是我发觉这里发出的信号真的是太诡异了,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川岛说了一大堆专业术语,郎一泉听得有点不耐烦了,打断了他的话说到:“川岛,你就不能说得简单点?”

  川岛回答到:“郎老板,我打个比方。如果说我们地球上最远的无线电传输距离比作1个毫米,那么我估计这里发出的信号能从地球到太阳那么远的距离,而且应该还要远得多。还有最重要的是,这个信号我测试了似乎在发射什么内容,每隔大约10分钟就要重复一遍,鬼知道发出的是什么,真是太超乎我的想象了。据我所知,真的地球上是不会有这样的装置的。”

  郎一泉听到了川岛说的最后一句话‘地球上是不会有这样的装置的’,他也被惊呆了,难道他们所以苦苦寻找的目标真的不是地球上的东西?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11章  音乐
用树木搭建的四间窝棚半天的时间就搞好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开始挖掘盗洞。盗洞的位置确定在第二间窝棚的地下。杜天昌的计划是向着地宫的位置,与地面呈三十度夹角的方向进行挖掘。三十度夹角进行挖掘既方便了倒斗的人进行挖掘,又为倒斗装备的运入、泥土的排出以及倒斗成功以后各种明器的运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杜天昌带领他的四个徒弟轮流使用“铁划犁”进行挖掘,而郎一泉和他的伙计们则负责将挖出的泥土运出盗洞。“铁划犁”选用锋利的精钢制作的三片铧犁叶片做为“掘进器”,“三片装”很像轮船的螺旋桨,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还能够打透一般的墓砖(螺丝钉原理,加大水平力量即可,不用大力下按)。不知道是那位倒斗前辈发明的这玩意,可以说和洛阳铲一样都是倒斗界技术力量的一次飞跃。

  挖掘盗洞最大的困难倒不在挖,而是在地下如何精准地定位。人在地下四周都是黄土,根本没有参照标准,所以就无法确定身在何处,况且即便知道方位不对,若想前后左右挪动个几步距离,那么就是少则一方土,多则十几方几十方的工程量,更要花费数天工夫。所以杜天昌开始要尽可能将误差调整到最小,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是这个道理,不要说千里,即便开始测量相差半度,最后将差上百十来米,那么就有可能永远找不到地宫。因为这次带来的洛阳铲,能够达到的最大深度是五十米,只要最后误差大于五十米,前面的工作就可以说是前功尽弃了。

  因为估计到是挖掘的一座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大墓,所以此前杜天昌和二徒弟马应天为测量定位做了大量准备,不仅高价购买了精度极高的水平仪、经纬仪,还做了大量测量水平用的标尺,测量竖直所用的悬锤,此外还有让盗洞一直保持在挖掘直线上的红白标杆。这些标杆还是四徒弟谭世祥从朔州城里的县中学‘借’的,平常还是县中学的学生们上体育课测量距离用的。不要小看这几根标杆,人在地下很难保证一直沿照直线挖掘,东拐西拐就不知拐向何处,到时再想调整简直就不可想象。虽然说在地下保持直线是很难,但是凭借着这几根小小的红白标杆,就会变得比较简单了。标杆的使用很简单,只需要在挖掘前进方向插上两根标杆,人站在第一根标杆后向第二根标杆望去,只要看不到第三根标杆,那么第三根就绝对和前两根在同一条直线上。在挖掘盗洞的同时,为了防止塌方,每隔两米就必须在盗洞的上方垫一块厚实的木板,木板下支撑一根砍下来的树木。反正为了搭建遮人耳目的窝棚,砍下来的树木多的是,正好取来用。 

  因为这是一座大墓,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挖到地宫的,所以挖掘过程中换气的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杜天昌安排在盗洞每隔五米的地方挖一处比较大的空间可以容纳两个人短暂地休息和错身。然后用最小号洛阳铲在此处斜向上打一个直径大约为十厘米的换气孔,一直打到地表草丛。换气孔打通,在里面用白蜡杆挑出一块红布从换气孔伸出地面,这样上面的人就能够轻松找到换气孔位置,借此也可以大致判断目前盗洞挖到了什么地点。如果误差过大,就要立即调整。二徒弟马应天这次把以前倒斗使用的简易手摇换气抽风装置都带来了,还在赵村的时候制作了不少,这次是派上大用场了。这种外表看起来土得掉渣的装置,类似于现在的抽风机或者换气扇,别看它们土而且简陋,但是在倒斗行家的眼里那可都是宝贝。这些装置布在盗洞各个换气口处,每日派人下去轮番摇上个把小时,保证洞内空气新鲜。

  一连挖掘了两个多星期,杜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