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曾国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就是曾国藩-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平天国失踪的“圣库”财宝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令人叹息,然而太平天国巨额的窖藏财宝的不知所终,同样令人遗憾。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到底有没有留下大量金银财宝?如果确实有秘密的藏金库,它又在哪儿?有没有被人挖掘出来?我们带着疑问慢慢揭开太平天国“圣库”的神秘面纱。

  《天朝田亩制度》云: “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

  这种制度要求民众不得私藏财物,而应上缴";天朝圣库";,进行统一分配。为了这个制度的贯彻执行,太平天国还立下了严格的法律。具体执行标准,则以五两银子为限,凡是藏银超过5两的,就会治罪,甚至处以死刑。可见,“圣库”应该是存在的。

  太平天国在南京苦心经营十年,掠夺各地奇珍异宝藏在宫内,各王府也都藏有金银财宝。

  1864年夏天,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带领的湘军攻下天京。消息传到北京,同治皇帝大喜。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国库亏空,财政吃紧,连军饷都发不出,实在指望攻下天京后,用太平天国的财宝来救燃眉之急。然而,大约一个月后,曾国藩却奏报说一无所获,同治皇帝大失所望。那么,太平天国的财富有多少?到底流向何处了呢?

  在这里,有一个人要提一下,他就是张继庚,江宁人,进士出身,对太平天国怀有极端的仇恨。在南京被太平军攻破后,张继庚也陷落在城内。他表面归顺太平天国,实际上却想策反太平军,里应外合,帮助城外的清军攻破天京。

  在潜伏的几个月时间里,张继庚先后给清军江南大营的统帅向荣写了七封信,报告了太平天国城内的政府机构、财产安置、地形建筑,以及兵力部署。他还特意通报了圣库的情况,地点就在水西门的灯笼巷。

  那么,是谁掏空了灯笼巷的";圣库";?

  原来,圣库虽然确实存在,但是,“圣库”制度在太平天国后期遭到严重破坏,已经名存实亡。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政权由洪氏嫡系掌管,“圣库”的性质已经由“公有”变为“私藏”。

  至于圣库的钱财究竟上哪里去了,张继庚在信里也给出了合理解释,";伪东府有1万余两,伪天府有七千余两,伪北府有1千余两,其余大小伪衙藏银尚属不少,衣服更不计其数矣。";

  很显然,所谓的圣库,已经被太平天国内部大大小小的将领和官员瓜分了。这说明,早在太平天国定都之初,圣库制度在执行中就走样了。

  所以,湘军攻下南京后,未能发掘出巨大“窖藏”,也在情理之中。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石达开藏宝之谜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覆灭于大渡河前夕,把军中大量金银财宝埋藏于某隐秘处。石达开当时还留有一纸宝藏示意图。图上写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八字隐训。

  据说,抗战期间,这张藏宝图被国民党四川省主席刘湘得到,他按图找到了藏宝的地点——大渡河紫打地口高升店后山坡下,并秘秘密调了1000多名工兵前去挖掘,在大渡河紫打地口高升店后山坡下,工兵们从山壁凿入,豁然见到3个洞穴,每穴门均砌石条,以三合土封固。但是挖开两穴,里面仅有零星的金玉和残缺兵器。当开始挖掘第三大穴时,为蒋介石侦知。他速派古生物兼人类学家马长肃博士等率领";川康边区古生物考察团";前去干涉,并由";故宫古物保护委员会";等电告禁止挖掘。不久,刘湘即奉命率部出川抗日,掘宝之事终于被迫中止。

  根据研究人员赴现场考查后判断:该三大洞穴所在地区和修筑程度,似非为太平军被困时仓促所建。石达开藏宝之谜,只有继续深挖才能解开。

  这件事在《世界藏宝之谜》、《宝藏的故事》等书也有记述,说法大致相同。但是,刘湘挖到的洞穴到底是不是石达开埋藏的宝藏呢?我想要想弄清这件事情,除了考古发掘外,还要看看当时在大渡河畔前前后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石达开是一位军事奇才。他早年加入拜上帝会,同洪秀全、冯云山、萧朝贵、杨秀清等人发动金田起义。后来被封为翼王,率军为先锋,从广西一路打到南京,因军功卓著,成为太平天国的主要统兵将领之一。

  后来,南京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都死在了这场内讧之中,连石达开也遭到了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害怕洪秀全会对自己“阴图戕害”。最后落个“忠而见逼,死且不明”的悲惨下场。无奈之下,石达开率部二十万离京西上。

  石达开率领十几万大军,转战多地都没有成功。在没有根据地的情况下,军队损失惨重,缺草少粮,士气低落。石达开走投无路,只好退守长蛇岭,转战四川,结果在四川被湘军大败,与余部一同被清军重兵围困在大渡河畔,进退无路,陷于绝境。

  后来,清军派人前来劝降,说只要石达开投降,就可以保证太平军的几万将士的性命无忧。石达开为保住几万部众的性命,带了自己五岁的儿子石定忠去清营谈判。结果清军出尔反尔,不仅扣押了石达开父子,还将太平军将士缴械后全部杀害。后来,石达开也被凌迟极刑处死,到死也默默无声。

  至于人们所说的宝藏,根据传说,石达开藏宝的时机有两个,一个是在决定舍命自缚赴清营之前,一个是在传说的设计突围之后。两者比较一下,还是第一种说法比较可信,也比较具体。据说石达开被围困之后,他的妻妾在一天夜里同时自杀,石达开命人买了六口棺材,用来装敛妻妾的尸体。但是,后来有人在江中见到了石达开妻妾的尸体,看来棺材并未装殓他的妻妾,而是用作了其它用途。什么用途能比装殓至亲更为重要呢?当然是保存太平军东山再起的重要物资了。据说这些棺材被秘密的窖藏在高升店的后山坡下,并留下一纸上文所说的藏宝图。后来这张藏宝图被一位姓赖的老人所得,子子孙孙传了下来,辗转到了刘湘手中,于是便发生了开头刘湘挖宝那一幕。后来,蒋介石到陪都重庆后也曾密令军统头子戴笠带人寻找石达开的藏宝窖。但因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当地地貌改变,刘湘当年挖掘的地方也已无迹可寻,最后不了了之。

  可见,石达开当年应该是埋藏了一批军中的重要物品。但是在当时那种紧迫的情形下,不可能修建太大的藏宝工程,同时,当时的太平军已经是穷途末路缺衣少粮,估计也不会留下巨额的金银财宝。

1。富有个性的亮相
历史上非同凡响的人在降生时总会有一些异兆。或者母亲梦见什么龙啊熊啊什么的,或者一道白光钻入腹中,然后这个幼小的伟大人物,就奉神仙的旨意开始历经无数磨难,逐步成就伟业。清代被称为“中兴”大臣的曾国藩也没有逃出这种俗套,只不过这种异兆不是由他母亲梦见的。

  一切都要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十月十一日的那个夜晚开始说起,在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荷叶塘一个叫白杨坪的村庄里发生了一件充满传奇色彩的事情。

  深夜,在隆冬中酣睡的村庄不时传来几声狗叫声,显得格外静谧安详。给人一种不是世外桃源,胜似世外桃源的错觉。

  村庄里有户人家姓曾,世代务农,不大不小的院落收拾的干净利落,被一株苍老巨大的白果树覆盖着。

  一位须发皆白的古稀老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还不停地痛苦地呻吟着,好像有什么东西一下子要把他吞了似的。老人被吓得猛然醒来,浑身冷汗直冒,再也没有睡意,恰巧这时已经金鸡唱晓,看看外面的天空已经微微发亮,老人伸伸腰,起身来到了庭院。

  想想刚才做的梦,老人还心有余悸:天空中云雾弥漫,压抑的人喘不过气来。一条巨大的蟒蛇在满是雾气的空中盘旋,呼地一下便降到院子上空,盘旋几周后,突然将半个身子探进屋里。大蟒蛇双眼闪着幽蓝的光芒,浑身黝黑,嘴里吐出血红的信子,嘶嘶声在耳边响个不停。大蟒蛇近在咫尺,就这样直勾勾地盯着老人,不是老人不想跑,实在是被吓得不知道怎么迈腿了。

  正是这个恶梦把老人从睡梦中惊醒了,好端端的怎么会做这样的梦,老人摇摇头,抬起头不解地看着天空。

  漫天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天边露出了隐隐的红色,朝阳就要升起来了,老人深吸一口气,习惯地拿起扫帚打扫满地的落叶。扫了一会儿,便觉得腰有些酸,看来不服老是不行了,想想当年和佣人们一起下地干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一样。

  老人挺直腰板,不经意地抬了一下头,猛然看见有一条巨蟒从房顶上婉蜒进入院落。他着实被吓了一跳,连手中的扫帚也掉在了地上,但再仔细一看,原来是房后白果树旁的那株老藤,攀援着白果树,越过正房,进入了院落。梦境中的蟒蛇与现实中的劳滕何其相似,更令他心跳不止。

  就在老人还在为梦境和现实左右狐疑的时候,忽然传来“哇”的婴儿啼哭声,异常响亮。

  接着,老伴便颤悠悠地走过来说:“孙媳妇生了,孙媳妇生了。”

  “男娃还是女娃?”

  “是个胖崽!”

  老人喜上眉梢,慌忙跟随老伴进入西屋。只见红烛光下,孙媳妇抱着刚生下来的婴儿,满脸幸福。婴儿额头四四方方,双眼还没有睁开,肤色光亮晶莹,在昏黄烛光里,好像是梦中的蟒蛇发出的光泽一样。老人浑身打了个寒战:“这可就奇怪了,难道这个孩子是巨蟒转世!”众人疑惑地看着老人:什么巨蟒不巨蟒的,好好的婴儿怎么就跑出巨蟒来了。

  于是,老人把昨晚的梦境和刚才在院子中的错觉讲给大家听。大家听到这种奇怪的事情,不免心中发虚,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历史上有两个人物大家都非常熟悉,一个就是西汉末年的王莽,据说是白蟒化身,另外还有一个唐朝名将郭子仪,据说也是蟒蛇投胎。现在轮到了曾国藩,既然和蟒蛇沾边了,当然希望成为大将郭子仪,而不是不得善终的王莽。

  看着子孙们疑惑不定的神色,老人开心地说:“当年郭子仪出生时,他的爷爷就做了大蟒临门的怪梦,后来郭子仪当上了唐朝兵马大元帅,成为一代大富大贵的名将。今天蟒蛇进入我曾家家门,正好婴儿降生,这分明是一个祥兆,以后这个孩子一定能光大我曾氏家族的门楣!”

  这位年已古稀的老人正是曾国藩的曾祖父曾竟希,看来,这老人还有那么点学识,起码不是目不识丁,他把怀中婴儿和郭子仪相比,说明他多么渴望摆脱世代务农的局面,希望曾家能出个人中龙凤。

  因为曾国藩出生的时候,他家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农户,祖上的几代人都是务农的。自祖父向上推溯,至少五六百年连个秀才都没有出过,如果说丢人不妥吧,起码是颜面无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祖父曾竟希特别希望出现个文曲星,以便脱掉农民家庭的帽子,光宗耀祖,也不白白来世间走一遭,到了阴曹地府也可以向曾家祖先有个交代。

  看着如醉如痴的老头子,极其孝顺的曾家子孙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梦想,同时也是一个希望和寄托,所以对怀中婴孩是蟒蛇转世、郭子仪再生的说法都深信不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巨蟒转世”之谜
曾国藩出世后,曾家便实现了真正的四世同堂,此时,曾祖竟希公70岁、祖父玉屏37岁、父亲麟书21岁,祖孙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都比较健壮。于是,全家欢天喜地,杀猪宰羊,庆祝四世长孙的降生,盼望他将来能光耀曾家的门楣。

  白杨坪不大,再加上寒冬腊月,农村里的人闲来无事,便把曾国藩是蟒蛇投胎的异相作为茶余饭后的闲谈,所以,很快曾国藩是蟒蛇投胎的说法就在当地传开了。后来,随着曾国藩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个说法在中华大地上越传越远。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曾国藩就被人们认为是蟒蛇投胎了。

  无巧不成书,在曾家后宅,有一株苍藤缠绕在古树上,已经枯槁了很久。这条巨藤很像一条巨蟒,乡人称它为蟒蛇藤。可是,在曾国藩出生后,奇迹出现了,这条巨藤又活了过来,藤叶藤枝,迎风摇曳,得意洋洋;等曾国藩死后,这条巨藤就叶落枝枯,不久就死了。这是由于巨蟒投胎的曾国藩和这个灵藤相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曾国藩从小就听别人无数次说起过这个蟒蛇的故事和房后那株古藤的传说。但他一直都只是把它当作故事来听,没有跟自己联系在一起。但同时,他又朦胧地觉得自己似乎不平凡,将来可能大有作为。 

  关于蟒蛇转世的传说,有很多类似的故事。

  据说有一年,曾国藩已经进入私塾读书了。整天埋头在艰涩难懂的古文中,都快闷死了。正月十六到了,乡下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母亲便带他准备去外婆家。一大早舅舅就划了船来接,于是他和母亲、妹妹上了小船,小船慢悠悠地划行。江水清澈见底,游鱼在小船两旁缓缓游动,曾国藩时而看着远去的山峦,时而爬在船边数着游鱼。突然,母亲一声尖叫:“蛇!”小船随着母亲的叫声歪斜了一下,曾国藩站立不稳,便掉进了江水里。母亲和舅舅大惊失色,急得要跳水救人,却见曾国藩抱着一根木头稳稳地浮在水面上。舅舅把船轻轻划过去,伸过船桨把曾国藩拉到船上。母亲惊奇地说:“刚才明明是一条大蟒蛇游过来的,怎么会是一根木棒?”这件事传开后,曾国藩“巨蟒转世”的说法更被越说越玄。

  还有,曾国藩长了一身蛇皮癣,青少年时期还没怎么发作,但到了35岁以后,癣疥一天天严重起来,变得奇痒无比。曾国藩常常坐立不安,不断抓挠,样子活像个猢狲。曾国藩的满身蛇皮癣疥,被好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