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讲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论语 讲义-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佾第三(5)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禘”读dì,是天子祭祀历代祖宗的大礼;“灌”,是这个盛大的祭祀典礼开始时第一次向太祖亡灵献酒的仪式。在灌的时候,君臣一片肃穆,把酒洒到地上。“既灌”就是行完了灌礼。孔子说从把酒洒了以后的其他礼节,我就不想再看了。孔子说这以后我就不想再看了,因为大家已经没有祭祀那种虔诚之心了,所以这种祭祀就没有意义了。孔子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呢?这里要补充讲一下周朝的历史。周朝建立天下不久,周武王就得重病去世了。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当时成王只有八岁,八岁怎么治理天下呢?周武王去世前就命周公做摄政王,辅佐成王。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叫姬旦,周武王叫姬发,他们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文王叫姬昌。周公辅佐成王八年,期间制礼作乐,天下太平。成王长大主政,觉得摄政王叔叔周公对周朝的功绩太大了,及周公离世,就赐鲁国天子之祭,可以在鲁国的周公庙举行禘这种祭祀典礼。鲁国是周武王赐给周公的封地,是一个诸侯国。而诸侯国只能供奉本国的创始人,就鲁国来说就是只能供奉周公,不能够供奉周文王,可是因为周公的功绩大,所以成王就允许鲁国禘于周公庙,以周文王为始祖,但以周公配飨。这种做法已经是非礼,但是由于是成王对周公的褒奖,故孔子参加了这个仪式,但是这种祭祀应该严肃、庄重,而你们在祭祀的时候还吊儿郎当的,没有诚意,所以孔子说我不想再看了。孔子一心想正礼乐,他想恢复夏朝的礼仪制度,但夏朝的制度已无法考证了;他想恢复商朝的礼仪制度,但商朝的制度也无法考证了。本来鲁国保存了周朝全部的礼仪制度,可是鲁国也已经礼乐混乱了,所以孔子说“吾不欲观之矣”。这是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古礼不存的现状的深沉哀叹。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有人问孔子,这个禘礼是怎么回事啊?孔子就说不知道。孔子怎么会不知呢,他是礼学专家,他应该很清楚,可他为什么要说他不知呢?因为,禘是天子之礼,知道这个礼的人就能怎么样呢?孔子指着自己的手掌说,知道禘这种礼仪的人,他治理天下就像把东西放在手掌上一样容易,易如反掌。易如反掌这个词就出自这里。“示”,放置、展示,“斯”,这,指手掌。真正知道禘礼意义的人,治理天下对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啊。禘礼的意思是使天下的人都能够诚敬,因为天子在祭祀祖宗的时候,是应该十分庄严肃穆怀有诚敬之心的。儒家的核心就是要正人心,你要使天下老百姓都能治理的话,你自己要先有这颗诚敬之心。就像做老师的,你要使学生学好,首先自己就要以身作则。老师都昏二昏三,学生就更昏。要正人就要先正己,要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风气,抖擞的精神面貌,可是老师在上边都阴死倒阳的,讲一讲的要睡着了,学生怎么会有兴趣呢?你要学生精神好,首先老师精神要好。儒家的意思就是说,你要统治天下的话,你首先要懂祭祀的礼,要使老百姓民风淳朴,首先你天子的心就要正。如果天子祭祀的礼都搞不好,那天下就治不好,如果你把禘礼搞好了,那么天下自然就好治理了,治理天下就易如反掌了。这句话也反映了孔子认为礼对于治理天下的重要意义。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如在”,就是祭拜祖先的时候,好像你死去的亲人就在你的面前(这样你就会更诚敬)。有些人在清明节扫墓的时候,一边烧香,一边有说有笑,这怎么行呢?“祭神如神在”,祭祀鬼神的时候,好像鬼神就在你面前一样。比如说,课堂上老师在和不在肯定不一样,有老师在这里大家就鸦雀无声,老师不在的时候,大家就比较轻松,说说笑笑。如师在,就是说你们在教室的时候,好像老师就在你们面前一样,是同理。“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子说,如果我不能亲自参加祭祀的话,就不如不祭。比如说祭祀这一天,我有重要的事情不能到场,我就派一个人去祭。孔子说,我不能亲自去祭祀的话,就不能真正地表达我的诚敬之心,因为我祭祀的时候是如同我的祖先都在我的面前,而代替我去祭祀的人,他肯定不能像我那样诚敬。所以我与其派人去,不如不去。孔子的意思是说,你都派一个人去了,你的心多不诚啊。再大的事有祭祀重要吗?你真正有诚敬之心的话,不管有什么大的事,都可以推掉来参加祭祀。这实际还是讲的礼的核心是诚敬,无诚敬则无礼。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八佾第三(6)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卫国的一个大夫。“与其媚于奥”,“奥”是指房子的西南角。古人认为房子的西南角有神,这是什么神?为什么居于西南方?因为古人房子的西南方为尊者所居,此外,按照八卦的方位,西南方正好在坤位上,五行里边西南属土,坤位是属土的,坤就是地,代表大地,所以这个神称土神,也叫奥神。另外,古人认为在房子的其他方位也有神。如灶神、井神。以前到了过年的时候,要迎灶神,送灶神,祭灶神是为了求得康泰富足;祭水神,祭水神是为了消灾祈福;还有瘟神,就是掌管瘟疫的,古人认为祭瘟神能保佑家人一年平安……这些神都是掌管某一个小区域的,而土神是一年四季都供着的,每天都要给他上香。王孙贾就说,那个土神好像跟我们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啊,与其去祭他,不如去祭灶神,因为祭了灶神还可以得到好处。就好比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人名为总管,但实质上并没有权力。比如说,你们的班主任虽然是班级的主管,我是一个任课老师,只负责我这门课程的教学,可是期末考试是由我来打分,所以与其去和班主任搞好关系,不如去和任课老师搞好关系。孔子听了这个话以后说,“不然”, 不是这样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神都是相通的,“获罪于天”,你把天给得罪了, “无所祷也”, 那么你祭哪个都等于白祭。因为你祭祀的心不诚,对此天是知道的,什么事情,你不知,我不知,可是天知道——无论你做好事还是坏事,天都知道——所以你这样投机取巧,势利、功利,天也是知道的,因此你如何祭祀都是无用的。“无所祷也”,你祭灶神也好,你祭什么神也好,只要你的心不诚就没有用。春秋末期周天子、诸侯王表面上还是当权的,实际上实权已经落到大夫手上。当时有人认为投靠天子、诸侯王不如依附有实权的大夫,孔子对这种现象做出了批判,指出人不应有投机之心,投机取巧或许能取得暂时的成功,但终究是要失败的。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指周朝。“监”,就是视,就是看。视于二代,“二代”指夏朝和商朝。他说周朝把夏朝和商朝都看完了,意思就是周朝是继夏朝、商朝以后的朝代,夏朝有夏朝的礼仪,商朝有商朝的礼仪,周朝建立以后,周朝就在夏朝和商朝的典章文物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典章文物制度。比如清军入关,他就看明朝人的制度是怎样的,据此来建立清朝的制度。周朝学习和继承了夏朝、商朝的礼仪、文物制度,所以孔子说“周监于二代”。因为综合了夏商两代的制度,加以总结,所以“郁郁乎文哉”,“郁郁”就是完备,丰盛,“文”就是指礼仪文物制度,所以周朝的礼仪制度可以说是最完备的。“吾从周”,我要是行礼的话,我就要跟从周朝来,我就要学习周礼。孔子是主张恢复周礼的,因为周礼是夏商周三代礼仪文物制度的总结,也是三朝文化的集大成。由这句也可知孔子对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是非常熟悉的,不然就不能比较出优劣。孟子说“夫子之学,集大成者也”, 孔子是他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据此,我们也就明白孟子所言不虚了。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大”在这里读tài,指太庙;“大庙”在这里指周公庙。当时每一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大庙,这个国家开国之君的庙就是大庙,鲁国的祖先是周公,所以鲁国的大庙就叫周公庙。现在山东曲阜、陕西岐山都有周公庙,而且非常气派、古雅。“每事问”就是说孔子进入周公庙以后,每看到一样礼器——祭祀祖宗的庙里有很多东西,有钟啊、鼎啊、香炉啊之类——都问:这个是什么啊?这个是做什么的啊?“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孰谓”,就是谁说的意思。“鄹”是鲁国的一个地名,即鄹邑,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经做过鄹邑的大夫,此处“鄹人”就是指孔子的父亲,“鄹人之子”就是孔子,有的人就说,谁说孔子这个人知礼啊?“入大庙,每事问”,当时孔子是以知礼而闻名的,孔子懂礼节,懂礼仪,既然懂礼,那为什么进入大庙以后什么事情都要问呢?如果你懂礼的话,何必每一样都问呢?人们就觉得奇怪了。孔子曰:“是礼也。”孔子说这就是礼啊。“是”当“这”讲。礼仪的核心就是尊敬。孔子明明什么都懂,可是他仍然每一样都要问,这个问本身就是一种谦虚诚敬的表现,即使懂得还是要问,这本身就是一种礼。问就是一种礼。而我们一般的人,懂一点点知识了,懂一点点文化了,就了不起了,这也瞧不起,那也瞧不起,认为自己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十分傲慢。人有了学问就傲慢,这叫“知障”,知识的障碍。圣人那么有学问,那么懂礼,可他仍然是很谦虚、很诚敬的,什么都问。并不是他不知道,而是敬的一种表现,所以问本身就是一种礼。
  

八佾第三(7)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在中国古代汉语里边,凡是双音节词,比如说皮革、牙齿、疾病、朋友,组成词的每个字都有独立的意义。有毛之皮谓之皮,无毛之皮谓之革。大牙叫牙,门牙则叫齿。小病叫疾,大病叫病。同师为朋,同志为友。再比如说形象,形就是具体的形式,象就是现象,是不具体的,既像这样,又像那样的。《易经》里讲:“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空中的一些现象,比如日月星辰,你可以说它像白狗,可以说它像箭,也可以说它像其他什么,说它像什么都可以,它是象,但不是具体的形。形是具体的,象是抽象的,它们有区别。“射不主皮”,射箭关键不在穿皮,什么叫穿皮?射箭就要打靶,这个箭靶子是用皮做的。射箭并不一定要把这个箭靶子射穿。《仪礼·乡射礼》曰:“射以观德,但主于中而不主于贯革。所以然者,盖以人之力有强弱不同等耳。”射箭主要是看人的德行,应该以射中为主而不是以把靶子穿破为能,因为人的力量有强弱不同,因此要以是否射中靶心来评判。“为力不同科”,“科”当等同讲,就是说每个人的力量是不相同的。射箭要射中靶心才算赢,而不是以射穿靶子为标准,“古之道也”,这是古来射箭的规矩。
  为什么孔子要说这个话呢?你们看朱子的注解,“‘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正谓此也。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杨氏曰:‘中可以学而能,力不可以强而至。圣人言古之道,所以正今之失’”。孔子是以古之道,来匡正当世的失误,当世有什么失误呢?周武王在攻打商朝的时候,就主张射箭要射穿,因为是在打仗,就要比力气大。打仗的时候肯定是力气大的占上风。周武王得天下以后,不打仗了,射箭作为礼乐之一种,就不主张射穿了。但是到了周朝末年,天下的诸侯国又纷纷起来争霸,这时候就又要比力量了,于是在射箭比赛里又兴起了以射穿靶子为优胜的风气。孔子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用这句话来匡正当时天下人争强斗胜的杀戮之心。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什么叫“告朔之饩羊”,我先说一个现代的现象大家就明白了。每年到了十一、十二月的时候,街上有卖挂历的,表示到岁末了,要过年了,新年就要来了。在夏商周时,在每一年秋冬之交,是由天子来颁发来年的历书给各个诸侯。不像现在,只要你花钱就能买到挂历,古时候的历书不是老百姓能有的。天子把来年的历书颁发给各个诸侯,然后各个诸侯将历书供在各自的大庙里边,每个月初一国君要到大庙里去祭祀,表示这个月听政的开始。“告”这里读gù,宣示、谕示的意思;“朔”,指农历每月初一。天子颁发这个历书给诸侯时,把来年每个月的情况宣示给诸侯,这就叫告朔。诸侯每个月去祭祀这个历书的时候,要杀一只羊,“饩羊”,这个“饩”读xì,就当“活”字讲,指活的羊。
  但是到了春秋末年,子贡的那个年代,虽然历书还供在大庙里边,可是国君都不亲自去祭祀了。这说明国君心里边已经没有周天子了,周天子已经没有权力了。但是,虽然国君不尊敬周天子了,不去祭祀历书了,那些管理大庙的人还是照例每个月杀一只羊,管你来不来祭,羊还是照杀不误。所以子贡就说,反正都不祭了,何必杀羊呢,多可惜啊。反正国君又不来祭祀了,何必白白地杀羊。内容没有了,徒有形式。孔子听了这个话,他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爱”当怜惜讲,端木赐啊,你可惜的就是那一只羊,而我可惜的是这个礼节。如果形式还在,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形式再把它的内容恢复起来。有这个形式存在,人们就会问,为什么要杀羊啊?因为要祭祀历书。哦,原来还有这个礼节。渐渐的,礼节就有望恢复起来。可是如果你把杀羊这个礼节都废除了,每个月大庙里边一点动静都没有了,人们哪里还知道每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