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讲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论语 讲义-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道具体是什么,只说道一以贯之。曾子说“唯”,是是是。这说明曾子明白老师的意思,他了解老师。曾子出来以后,孔子其他门人就问,老师刚才说的意思是什么呢?他说的一以贯之是什么呢?“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说,我们老师一生的道,只有两条:忠和恕。中心之为忠,尽己之为忠。推己之为恕,如心之为恕,如同自己的心,也就是将心比心。比如,作为老师,我竭尽全力地教书,你作为学生,竭尽全力地读书,这就是忠。忠是对自己的要求,恕是对他人的态度,对别人要宽恕。怎么宽恕呢?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你要原谅人家,你不将心比心,怎么能原谅呢?孔子之道,其核心就是忠、恕。《易经》里的乾卦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可谓忠;坤卦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就可谓恕。“忠”还有一层深意:诚。忠和诚是不一样的:忠是指外在的状态,是需要这样去做;而诚是指向内心的,自觉的、自然的。客观世界万物的生命过程,如植物,从种子生根发芽到最后开出花来,它是一个真实不虚的过程,这种真实不虚的生命过程谓之诚。这是宋代的礼学家周敦颐说的。忠就是以万物的诚为榜样,像天地万物真实不虚的生命过程那样来竭尽全力。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儒家的很多道理就是讲这两方面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里仁第四(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就是通晓,明白。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利益。小人是为了利在生活,君子则是为了义在生活。君子做事都是要符合道义的,符合天地的大道。小人做事符合个人利益就行了。这就是义和利之区别。后来孟子对这一条做了更深入的阐发,形成了孟子哲学中重要的内容:义利之辨。这个理论对中国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冯友兰先生讲人生有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社会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生活在功利境界当中,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利益。读书、求学是为了有文凭,以便找到好工作,为了高薪水,为了小车、洋房,归根结底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处于道德境界的君子,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道义,符合道义我就做,不符合道义我就不做。
  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省”,读xǐng,反省。“思齐”,在思想上向……看齐。看到贤者我在思想上就要向他看齐,像他一样贤能。看到不贤德的人,我就要反省自己:我有没有他这种行为啊?我有没有这种情况啊?坏蛋也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反面教材,坏人身上的问题可以引起我的警惕,让我反省。看到好人我就向他学习,看到不好的人,就检讨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问题。
  子曰:“事父母幾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幾”,微也。“谏”,劝也。孔子说,侍奉父母亲,要幾谏。古人云:“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父母也是人,人无完人,他们也会有过错。做子女的,对父母的过错、缺点,要委婉地给他们提意见。圣人不是一味地说“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父母有过错,子女应该劝谏他们。但是劝有其法,怎么劝呢?含蓄地、和颜悦色地。 “见志不从”,你和颜悦色地给他们说了,父母亲还是不听。“你懂啥子,不要你管我,你还有资格管我?”他们不听你劝谏的时候,你仍然“敬而不违”——这是讲的态度,你对他们还是要尊敬,不违背。“劳而不怨”,替他们操劳而不抱怨。这几句话其实是讲如何与父母相处。从这里也看出孔子讲的父子关系并不是要求子对父绝对地服从,而是相对的,父慈子孝,父母有过,子女也要给父母提意见,但要注意方法。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这是经汉朝人改造以后的产物,并非孔子的原意。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健在的时候,做子女的不要出去远游——这是孝道的一个方面。为什么不远游?因为父母需要子女来侍奉、照顾。但是子女要求学、要出去做事、要从军报国,不得不远游,那怎么办呢?“游必有方”。你可以离家万里,但是你要给父母写信报平安,要让父母知道你的下落,要随时保持联系。一是为了让他们放心,二来家里一旦有急事,父母也知道到哪里去找你。
  劳而不怨。  共和国五十八年孟夏李里绘于蓉城东门天人轩。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去世,三年内不改变他们的美德,这就是孝了。父母虽然也有缺点,但毕竟是有美德的,只要你不改变父母身上的美德,就叫尽孝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不是说对父母的一切品行你都坚守,非也!这句话的关键在“道”,美德,你不要改变父母的美德。这句话在《为政》篇中已出现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从这一句最能看出儒家的孝和仁德之心。对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啊,“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来你感到很高兴:父母又多陪了我一年,你看我都92岁了,我的父亲还在啊,又活了一岁了,多好啊;二来你会担忧:哎呀,父母亲又老了一岁了,他们和我们相处的日子又少了一年了。这句话最能体现孝敬之心。“父母在,不远游”要求你体察父母之心,将心比心,是谓孝;而这里要求你不仅从父母之心出发,还要你记得父母的年龄,并以此为喜忧,这是更大的孝。现在很多父母把子女送出国,等到自己老了,只能和老伴在家相依为命:苦啊,想孩子啊;而儿女也无法对父母尽孝。“子能以父母之心为心”,这是孝的关键。
  

里仁第四(7)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说话。为什么呢?后边一句是原因。“耻”,就是以……为可耻;“躬”就是自己的行动;“逮”,达到。以自己的行动不能达到为耻。轻易说出口的话,是不是也能这样轻易做到呢?所以“非言之难也,而行之难也”。儒家强调身体力行,践行,不轻易说,是因为怕自己做不到。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约之以礼,注意,《论语》里讲的“约”,其中一种意思是指约束,约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自己;“鲜矣”,少。因为以礼来约束自己而犯过失的,是很少的。一般而言,一个人严于律己,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他犯的错误就会少。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语言不能顺利地说出口就叫“讷”。“敏于行”,行动很敏捷。因为说话是很容易的,可是行为呢?真正要做好一件事情是很困难的。因为说话容易,所以你说话要谨慎;行动不容易,所以你要敏捷。古人讲少年要老成,因为青年人血气正盛,很张狂,所以要注意谨慎、稳重。而老年人血气已衰,更应该精神抖擞,让自己生气勃勃。君子都是少说多做的,我们中国人往往喜欢少说话多做事的人,而不喜欢夸夸其谈、只说不做的。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什么叫孤?鳏寡孤独,这是有讲究的。孟子说,妻子去世了的称为鳏,丈夫死了的称为寡,从小没有父母的称为孤,老而无子的称为独。这是“孤”作名词的意思。这里的孤,是形容词,意思是孤独、孤单。“德不孤”,如果你是个有道德、有德行的人,“必有邻”,字面讲是必然有邻居,就是说人们会来亲近你,与你为邻。如果别人都不愿和你相处,那说明你自己的品德出了问题。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数”,读shuò,屡次、多次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过于殷勤。侍奉国君太过殷勤,就是自取其辱。对朋友太过殷勤、太周到,反而会被疏远。我们今天常常说,太亲近反而会疏远,距离产生美。你过于殷勤,什么事情都照顾到,关心多了,人家反而厌烦你。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不明白“恰当”这个道理。与人相处要恰到好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
  《里仁》篇很好理解,就是孔子对《八佾》里说的种种社会现象开出的方子。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先进第十一(1)
上半部《论语》讲完了,从十一篇开始就是下半部了,上半部可以说是整个《论语》的纲目,孔子的基本思想在上半部里几乎全部讲了,下半部只是对上半部思想的补充和发挥。就像我们做雕塑,塑一尊人像,塑好放在那儿就已经是一件成品了,但是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给它穿上衣服,给它绘彩贴金——不做这些,它是一尊塑像,做了这些,它就是一尊更精美的雕像。《论语》下半部做的就是这个工作。你读了上半部就已经够用了,读下半部是要更深入、更细微、更全面地来认识孔子的思想、儒家的学说。
  朱子说“此篇多评弟子贤否”,《先进》多是评价弟子的贤和不贤。实际上在上半部里,《公冶长》和《雍也》也是在品评弟子,《先进》这一篇也是,但是这一篇的评点和前两篇是不一样的。前两篇是比较抽象的,这一篇是用比较具体的事情来评点,而且多半是孔子晚年回忆录似的评说,所以其中感情色彩极浓厚。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这一段话很不好理解,大家要先明白一点,明白什么呢?前半句“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不是孔子说的,是当时的一句流行语,“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一句是孔子说的,是孔子对前半句流行语的评价。“先进”就是指先辈,“后进”就是后辈,那么先辈和后辈具体指代什么呢?这里的先辈指代先民,后进就是指当时的人。这句话应该这样解释,礼乐的状态,在先民的时候是质胜于文,内容是很充分的,只是形式不像现在那么完备,可是到了周朝的时候,形式已经非常完备,当时的人,他们的礼乐的情况是形式大于内容。注意,先民是内容大于形式,而时人是形式大于内容。但时人却认为形式大于内容才是真正的君子,反而把内容大于形式称为野人。孔子曾说:“郁郁乎文哉。”周朝的礼乐、文物制度很兴盛,但实际上形式上有点过了,过度注重形式就会显得浮华——在浮华与朴实之间,孔子一向是宁愿朴实也不愿浮华的。所以孔子说,如果我要用礼乐的话,我还是效法先民,比较朴实,而不学今天这样浮华的。当时的人是把当下的非常当作正常,而把先民的正常当成了非常。比如我穿长衫,中国人穿自己的传统服装,本来是极正常的事,大家却表示惊异,以为非常,这就是把正常当非常,把非常当正常。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这是孔子晚年的回忆。他回忆说,我周游列国到了陈国、蔡国,那个时候跟随我的弟子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孔子六十岁那年在陈国绝粮,在蔡国遭厄,困顿于陈、蔡。当时跟随孔子的弟子今天都或死或散。说这句话时孔子七十余岁,将到生命的尽头,回忆起来,不无凄怆。当时跟随孔子的弟子有哪些呢?以四科来归纳,德行最好的有四个:颜回、闵损、冉雍、仲弓。能说会道的,口才很好的有两个:宰我和子贡。从政的有两个:冉有和子路。长于文学的有两个:子游和子夏。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来划分孔门弟子,实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的言行时所为,是以各人所长来区分,并非孔子自己分了四科来教弟子,也不是说有德行的弟子不通文学,只是在某方面最突出而已。清代大学者俞樾,就是章太炎的老师,俞平伯的曾祖,专门写了一篇《孔门四科考》来论证这个问题。后来孔子这十个弟子,加上有子、子张、朱熹,称为“十二哲”。以前在孔庙里,孔子像的两边供奉四圣,大殿两旁供十二哲。四圣就是颜回、曾子、子思、孟子。其中颜回是复圣,曾子是宗圣,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下面就是孔子对他这些弟子的具体回忆。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先进》篇中有八条是孔子在回忆、评说他最心爱的弟子颜回的。孔子说,颜回并不是一个能帮助我的人,但是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感到喜悦的。“说”通“悦”。 为什么说颜回不是一个能帮助我的人?“启予者商也”,卜商在文学上还可以启发一下我,颜回是一句话也不说。为什么那些能帮助孔子的人,孔子对他们喜欢的程度反而没有那么高,颜回不能帮助孔子,孔子还那么喜欢他?因为凡是孔子说的话,颜回没有不感到喜悦的。这句话很有趣。什么叫凡是孔子说的话,没有不感到喜悦的呢?“说”,内心的喜悦,从这句话就足见颜回对孔子知之深,理解之透,孔子每说一句话他都能从中受益。他深切地理解了孔子说的每一句话的含义。非颜回不能知孔子,他之无所不悦,就是基于对孔子的深切的理解。颜回虽然没有阐述孔子的学说,把孔子的学说进一步发扬,但是他首先是孔子的知己,他了解孔子的思想,他深刻地认识孔子的思想。从这段话也可以看出孔子评判弟子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孔子并不看重弟子对于他的功利方面的意义,而是看重他们对他的道的理解与传承。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先进第十一(2)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孔子说,“孝哉”,闵子骞真是大孝啊,人们都不怀疑他的父母、兄弟对他的称赞。一般人啊,听到某某的父母称赞其儿女,对这种称赞总是要打点折扣:我这个儿子啊,了不起啊,我这个女儿啊,美若天仙,品学兼优……我们听到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