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谬误分析家和理论家的注意焦点已转移到这些条件的性质和类型上。结果发现,大多数谬误是合理论证型式(schemes)的误用,这种中立的型式形成了谬误论证与合理论证在基本模式上的相似性外观,而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满足保证论证合理性的各种制约条件,这些制约条件可用批判性问题来表征。比如,法庭不可能一概不相信证人的证言,也不可能一概相信。是否采信证人证言,要求法官思量保证该证言可信性的常规条件是否被满足。谬误的语境依赖性还表现在,同一论证模式在不同论辩语境中的适用性大为不同。比如,诉诸威胁的论证:另一方最好接受C,否则会有不合他意的后果P出现。这种论证在谈判语境中是适用的,但在科学证明和批判性讨论的语境中不适用。好多谬误都是对合理论证模式的误用,更准确地说,是不满足适用条件的可废止论证模式。就此而言,皮里的谬误分析方式多少有点艺术性有余而学理性不足,需要另一类谬误分析论著来弥补,比如类似于剑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廷德尔(ChristopherW。Tindale)的《谬误与论证评价》(FallaciesandArgumentAppraisal,2007)。我们期待出版家的修补之功。二米二花二在二线二书二库二 ;。。
武宏志
2012年9月
推荐序二 语言幻术,在你面前将无所遁形
推荐序二语言幻术,在你面前将无所遁形
作为一个在大学教辩论的老师,看到这本《笨蛋!重要的是逻辑!》的英文原名HowtoWinEveryArgument(《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很难不眼睛一亮。
赢得每一场辩论,靠一本书,真的可以吗?
读完了本书以后,才知道作者为何敢取这么嚣张的书名。原来他把人们在辩论中可能遇到的5大类75种谬误,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他区分的5大类谬误,包括形式谬误与4类非形式谬误。形式谬误指逻辑推理过程就出了错,而非形式谬误则指推理过程没错,却因语言模糊不清(语言非形式谬误)、欠缺证明所需要素(省略非形式谬误)、插入误导结论要素(侵扰非形式谬误),或是带入未被证明之假定(假定非形式谬误)而造成的论证错误。在这5大类之下,作者进一步探讨75种常见的谬误形式,并列举许多浅显的例子来说明。读完后将对破解谬误密码具有过人的功力。就我在辩论方面多年的阅读与涉猎,还没读过任何一本书比《笨蛋!重要的是逻辑!》的谬误分析更全面完整的。
从字面上看,谬误代表某种逻辑错误,读者可能认定本书不过是另一本探讨错误推理、提升思维能力的著作,但这种看法只对了一半。本书更是一本辩论方面的武林秘籍。在辩论中,谬误常因其操弄的逻辑戏法而使人信以为真,甚至深信不疑。因此想赢得辩论,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快速洞悉谬误,并透过语言来破解谬误。读通本书,你在辩论中的防御力将大幅提升,对手的语言幻术在你面前将无所遁形。
当然,如此全面地学习谬误幻术,将冒着一项风险:某些读者可能将防疫药物当作生物武器,滥用本书介绍的谬误招数来取胜。但要防止此种骗徒横行的唯一方式不是不研究谬误,而是让更多人更全面地理解谬误,这也就是本书要达成的目的。台湾自从言论开放以来,说话者、辩论者、高谈阔论者一直不虞匮乏,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我想,如果谬误的知识更普及的话,他们其中的许多不良品应该就不会再有市场了。
游梓翔
世新大学口语传播系教授兼主任
o米o花o在o线o书o库o ;book。mihu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