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掉身边的“奶牛”。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暴力。如果我不是请你杀掉你的奶牛,而是让你“改变你的态度”、“调整你的行为”或者是“修正你的坏习惯”,听起来可能会顺耳一些。但是我已发现,如果我们是真的想要成功的生活、变成理想中的自己的话,就必须对自己残酷一点,诚实面对自己。这一切就应该从以真实名称来称呼事情开始,而不是靠着委婉的或情感上可接受的替代字眼来表达。
在这本书里,“奶牛”这个词象征了所有的借口、托辞、理由、谎言、合理化解释、恐惧和错误信念,正是它们将你与平庸生活捆绑在一起,阻碍了你去实现真正想要追求并应该获得的理想生活。可悲的是,我们实际拥有的“奶牛”可能比我们愿意承认的要多得多。
总的来说,我们所有的“奶牛”可以分为两类:借口和画地自限的态度。借口常以辩解、托辞和谎言的形式出现。画地自限的态度通常表现为恐惧、合理化解释和错误信念等形式。在下一章,我们将会讨论画地自限的态度。这里,我们先看一下我们的借口。
当我们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或者是还没有完成应该完成的事情时,我们一般会找借口来解释。借口和画地自限间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大部分时候,我们甚至连自己都不相信那些借口,我们知道它们是不真实的,它们不过是掩饰我们自己的平庸和挽回面子的一种简单方法罢了。
“抱歉我迟到了。你知道吧,堵车堵得太厉害了!”
无论如何,并不是堵车让我们迟到的,我们只是对于努力准时到达不那么上心而已。为了掩饰迟到引起的不安和内疚感,我们编造了一个借口。其实,编造一个借口无疑意味着对我们自己和他人的不诚实。
像这样普通的借口在社交场合中,往往比事实更容易被接受。我们抱怨交通,只是因为我们不想承认,自己的迟到仅仅是因为不想错过最后一刻钟的新闻。那样看起来不太好,对吧?我们选择打电话去办公室说“今天我病了”,而不是说“因为我答应女儿跟她一起去参加她学校的户外教学,所以我今天会晚点到”。
但是,因为带着所有的“奶牛”,我们一直在为这些社交上可接受的借口付出着代价:那就是不能坦荡地面对说实话的后果。
借口?我?从来没有!
借口是那些最普通不过的“奶牛”品种。就像推出一只替罪羊一样,借口只不过是一种掩饰平庸的方式、一种不必为事实上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负责的相对简单的方法。
借口所表达的真实含义就是--“我很惭愧,但它真的不是我的错。”
“我没有通过测验,但那是老师的错。她没有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学习。”
“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一无是处,是因为我每次跳槽,都碰不到赏识我才华的老板。”
“我的婚姻失败是因为我的爱人从来不曾试着来理解我。”
别以为每头奶牛都会叫(3)把事情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可能会比直面它或者是自己承担责任要来得容易一些。我们想逃避的情形可能是一个不及格的分数、一次拒绝、一次冲突、孤独的感觉或者是严厉的批评。想回避这些不愉快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无论如何,逃避的同时也使我们失去了纠正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的机会。
所有这些借口,只会让我们摆脱责任、以受害者自居、不断地怪罪他人而已。只要你认为那是别人的错,你就再也不会做任何事情来补救这种错误情形。毕竟,那不是你的过失!你只是一个受害者罢了。
以下是借口的三个基本特性:第一,如果你真的想要为某件事情找个借口,那么你一定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找到,而且,一旦你找到了借口,就会抓住它不放。
当塞缪尔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需要通过多锻炼、改变饮食来缓解疾病时,他为自己找出了一大堆理由,比如“可惜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我一直都是这样吃的”、“我常加班,没办法早起上健身房”、“如果你只吃那些对你(的病)有益的东西,迟早有一天你会饿死的”。他甚至运用那个臭名昭著的借口,“我们所有人最终都会死,不是么?”唯一的问题是,他所采用的这些借口,没有一个可以帮助他控制他的糖尿病。我希望在事情变得更糟之前,他能意识到这一点。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不幸的是,很多人都没能做到这一点。直到今天,我仍记得多年前和我一起共过事的一个商人。他是一个固执的烟民,把抽烟的坏习惯看作是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事情之一。在他临终的时候,他对家人说:“我真的不敢相信,我竟然让这个糟糕的习惯要了我的命。”
第二个可以确定的特性是,一旦你讲出借口,就一定能找到盟友,那是绝对的!无论你的借口听起来是多么的荒谬或是不自然,你总能找到相信它甚至和它产生共鸣的人。他们会告诉你:“我懂你的感受,因为我也碰到过同样的事情。”
最后一个关于借口的真相是,它们不会改变任何事情。编造借口无法解决我们想要逃避的问题,日子还是一成不变。如果以前平淡无奇,未来也会继续平淡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借口同准备失败没有什么两样。更糟的是,我们每使用一次借口,就会距离现实中的失败情形更近一步。
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为一个错误找借口常常会令结果更坏”,这正是我们应该避免编造借口的真正原因。
例如,在没有完成该完成的事情时,如果你频繁地使用“我没有时间”这种老套的借口来搪塞自己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你已经失去了控制自己的时间和生活的能力。你将会丧失生活的主动权,开始过上被动的生活,精疲力尽地在各种紧急情况之间奔走,却没有空闲的时间专注于对你来说真正要紧的事。每使用一次借口,它都会在你那里变得更正当化和更值得认同,直至最后,它变成了现实。事实上,借口变成了你逃避面对平庸(成功的最大障碍)的最简单的方法。
别以为每头奶牛都会叫(4)同理,一再重复、重申特定的想法也会阻挡我们采取行动的脚步,并导致长期麻痹的后果。我们不假思索地反复重申对生活有负面影响的想法,却没注意到这些想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当我们真正有机会停下来并质疑这些想法时,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根本是经不起挑战的谬论,而另一些不过是我们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不正确的评论罢了。更有甚者,有些想法虽然一文不值,但却道貌岸然地伪装成真相,借助于简单重复的功效,摇身一变,成为常用的受欢迎的谚语。
所以,忘记你的那些借口吧!你的朋友不需要借口,你的敌人也不会相信那些借口的。
俗话说……
当借口被许多人分享并反复使用之后,它就会变成被众人所接纳的一般见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经常被加工成深刻有趣的格言警句,于是假定的真相就如名人名言一样被认可了。其实,在现实当中,许多谚语不过是阻碍我们前进的错误信念罢了。
例如“老狗学不会新把戏”,或者“偷盗一次,做贼一世”之类的谚语,其作用不过是普及了两个荒谬的观点罢了。它们暗示、甚至可以说是鼓励我们去相信,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就不太可能学会新的东西了--好大的一头“奶牛”--或是某些习惯或行为永远也改不了。
这些观点不仅会让我们感到无能为力,还会使我们逐渐失去尝试改变、不断学习和积极调整自己的能力。我们天真地认为,如果大多数专家学者或是我们的父母总是重复这些谚语格言,那么它们就一定是真的,或者至少,它们隐含着某些合理建议。然而事实上,它们之所以变成流行谚语,往往是因为它们恰好是被很多人共同分享的“奶牛”。
比如,花点时间来思考一下,下面这些箴言究竟是真的可信还是仅仅是非常讨巧的借口呢?
--好心不一定有好报;
--一动不如一静;
--先有钱才能钱滚钱;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想象比现实美好;
--宁可小心,免得后悔;
下面,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其中的一些谚语,以便能够正确评价它们所代表的真实含义,并弄清楚如果你赞同这些说法,你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想象一下,例如坚信“好心不一定有好报”这样一个谬论,我们的有益行为不仅得不到褒奖,还会让我们因此而受到惩罚。这是多么玩世不恭的生活哲学!
再来想象一下这样一幕:你已经不再喜欢某份工作了,但你仍然选择对新的工作机会说不,而继续留在从前的职位上,这仅仅是因为“一动不如一静”。这是多么不合逻辑。然而,很多人在面对价值选择时,都会接受这个谚语,却不知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正在因为满足于现状而与原来的期望渐行渐远。
再来看看“先有钱,才能钱滚钱”这句话有几分真实性。我曾听过太多想创业的人就是以这句“金玉良言”为借口,而不愿意采取任何行动。一个真正的创业家一定会告诉你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那些敢于追求伟大梦想的人的成功经历,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是远见、决心和毅力--而不是金钱--将想法转化成财富的。
因此,下次再引用这些所谓的“传统智慧”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是不是在保护那些一无是处、只会让我们更加苟且偷安的“奶牛”。
别以为每头奶牛都会叫(1)拖了几天,我终于决定拿起这本书来读。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笑,因为我意识到了自己几乎用过本书每章中的绝大多数借口。它们当时听起来好像没有不合理之处,但是在白纸黑字上看到它们,却让我觉得近乎尴尬。实际上,我还曾把其中的一些借口,作为好的建议与别人一起分享过。对我来说,犹豫一直是我最大的问题。我用诸如“小心为上,免得后悔”、“不到你完全确定的时候不要仓促行动”或者是“先搁置一下”之类的“奶牛”来掩饰它们。结果导致的问题就是,一些本来我知道必须去做的事情总是被延迟到机会丧失为止。我现在明白了,人们很容易就会在不自觉中沦为借口与辩解的奴隶。并且,它们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却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现在,我期待着写下我的“奶牛”并尽快将它们驱除出去。
--查尔斯·约翰逊(Charles Johnson),洛杉矶
和许多恶习一样,“奶牛”通常喜欢默不作声地陪伴着我们,这样它们就不容易被认出来,也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以致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的整个人生产生负面影响。事实上,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在编造借口,我们常喜欢把借口看作是事实或是对现实状况的最合理的解释,并把它们当成是无法控制的因素。
我们不是“迟到成性”,我们只是“姗姗来迟”,或者不如说是“意外堵车”的受害者(这些其实都是借口和托辞)。你可以看出我们有多容易就陷入这种恶习而不自觉吗?
我们的借口已经变成了“逻辑上合理的解释”,我们非理性的恐惧则是“小心谨慎”,我们的低期望是“对生活更现实的看法”。我们否认自己是在退而求其次,认为自己只不过是“看清现实、避免失落”而已。我们从不承认自己是在为自己的平庸找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比较喜欢把它想成是在建立一个对自己最合理的标准。
所以,我们很难相信自己的身边有“奶牛”存在。对我们来说,我们的辩解听起来一点也不像是借口,它们都是合情合理的。你明白了吗?不是所有的“奶牛”都会显露身份,所以很容易被人忽略。
小牛变大牛(1)早在我选择把飞行员当作我的专业之前,我曾想凭借自己的技术和个性去当一名证券交易员。这种想法曾一度让我着迷。然而,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告诫我说那样做风险太大了,对我来说,放弃稳定的专业以及固定的收入实在有点疯狂。当我36岁的时候,我决定不能再再在别人的恐惧下生活,于是鼓起勇气做出改变。现在,我比过去活得更快乐,因为我确信这正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给自己当老板,我可以灵活地安排时间,有激励自己的动力,也就是说,我可以激励自己去追求别人认为我达不到的境界。这是一种非常自在的感觉,而且相比以前,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
--威廉·林威尔(William Linville),佛罗里达州
我在上一章提过,画地自限的态度不管再怎么荒谬和不合逻辑,但对我们来说都太像真的了。它们到底有多真呢?
我们先来看看恐惧,这是画地自限的态度中最强烈的一种。FEAR(恐惧)有时候会被解释成False Evidence Appearing Real(假可乱真)的缩写。也就是说,那些让我们恐惧的东西,看起来是如此真实,让我们动弹不得,无法采取任何行动。
以公开演讲为例吧。对于一些人来说,当着别人的面讲话是多么让人恐惧啊!这种恐惧是非常真实的,以致于在种种恐惧的排行榜上,当众讲话会比死亡所带来的恐惧排得还要靠前一点。这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谬,但是对一些人来说,在一群人面前讲话所引发的恐惧和不安确实要比预见死亡还要强烈。
你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吗?不信的话,让他们在一群人面前说几句话,看看会发生什么事。他们的身心状况会马上发生变化。他们开始出汗,心跳也开始加快,双腿无力到几乎就要晕倒。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想法对一些人来说就是这样的恐怖!尽管你试着去告诉他们这种恐惧是不理性的,实际上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但全都无济于事。
毫无疑问,恐惧是所有“奶牛”当中最糟糕的品种。它们会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