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危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越南"危机"-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本次危机是越南国内经济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体现为集中爆发。过去10年来,越南经济年均增长75%,特别是去年达到了848%的历史新高。国际投行和分析人士,也是给越南大唱赞歌。在外界看来,越南经济一直非常好。而越南一夜之间出现危机,让所有的人都感到非常吃惊。但实际上,在越南经济高增长的背后,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问题。只是被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所掩盖了。
  实际上,越南经济增长的质量并不高,经济结构很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备,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吸引外资和对外出口。2007年,越南出口增长39%,但贸易逆差达120多亿美元,是2006年的27倍。2007年,越南市场资金投放量继续扩大,其中信贷比上年增加538%;财政开支激增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通胀率高达1263%。当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同时遇到诱发的导火索就一定会爆发。不在今天爆发就在明天爆发。
  第四,本次危机国际金融投行的言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显示了国际大投行的能量以及舆论对经济的巨大影响力。1986年越南实行革新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受到西方国家的极力赞扬,国际投行称越南为亚洲第五小虎。曾经创造出“金砖四国”名词的高盛,还提出了新的金砖11国,越南就在其中,而且还位居榜首。如果说在2006年及此前,国际投行和分析人士看好越南还言之成理,但2007年在越南已开始出现明显问题的时候,仍然大唱赞歌,就令人费解了。直到2007年5月,某国际顶级投行还在说“越南概念、亚股新宠”。
  在国际投行赞不绝口的氛围下,世界对越南经济一致看好,连身处其中的越南人也忽视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以为不久就可“赶印超中”了。恍惚是一夜之间,国际投行转脸看空越南。2008年5月28日,摩根士丹利发布一份报告,称越南正面临一场类似于1997年泰国泰铢的“货币危机”。这是国际投行首次掉头唱空越南,也是首次将越南的问题定义为危机。报告一出,立即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不久之后,国际投行纷纷唱空越南。5月30日,惠誉国际评级将越南主权债券的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在这种舆论氛围下,世界对越南开始失去信心,越南国内也产生了恐慌,使越南经济形势雪上加霜。不管这些投行是否存在阴谋,但客观是对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次贷危机后的全球经济
  2007年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是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为标志,引起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衰退;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国际市场的石油等初级产品的价格,像矿产品、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通货膨胀的预期在升高。
  一是次贷危机已经导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唯一不确定的仅仅是衰退的程度。目前较为客观的预测是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只有2%,远低于2007年年底 31%的预测值。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也显示,次贷危机仍在恶化,并正外溢至美国经济各个方面,冲击到美国经济整体走势。 最令人担心的是,美国经济最糟糕的时刻可能还未到来。按照美国次贷放贷时间推算,拖欠还贷的高峰期应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因此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可能只是世界金融体系总体损失的一小部分,次贷危机并未触底。
  次贷危机酿成全球危机的渠道之一是国际贸易,美国经济下滑和市场疲软将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全球经济。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市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将会降低美国的进口需求,这将导致其他国家出口减缓,进而影响到这些国家的 GDP增长。这对那些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或地区如德国、加拿大、墨西哥、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石油输出国等的影响尤为显著。此外,美元大幅贬值将会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那些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同质性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如欧盟和日本。
  二是全球流动性过剩严重,危机可以抑制但无法根除。流动性过剩是信用经济下的一个产物,它是信用货币的一种扩张,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来看,从金本位制——国际金汇兑本位——美元本位制——牙买加体系的逐步演变过程中,就多次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在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美国次贷危机不仅没有减少流动性,反而将增加全球的流动性。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以及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的大规模注资和放松银根的行为,可能拯救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但是全世界可能因此陷入新一轮流动性过剩的“困境”。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克尔曾指出“当今世界货币总量已经超出货物总量的60倍,实体经济运转只需要其中的3%~4%就已足够应付交易中的支付需要,意味着另外的94%~95%的货币在空转”。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这些货币必然要寻求增值和回报。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条件下,这些货币流到哪里,必然会推高那里的商品或资产的价格。由于这种货币的流动本身并不能创造出真正的价值,当泡沫破裂的时候,就会引起当地的经济金融动荡,危机就产生了。在全球流动性过剩严重过剩的条件下,尽管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平,但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也同时在聚集与酝酿之中了。金融危机将是资本全球化进程中无法根除与抹灭的阴影。
  三是石油、原材料和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面临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2003年以来,大量过剩的流动性和美元大幅贬值,使得国际资本为回避风险,通过对冲基金大量进入国际石油、金属和矿产品市场,直接和间接地带动主要以美元结算的国际石油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为形成全球通货膨胀和扩散埋下了祸端。居高不下的油价推高了全球的CPI,通货膨胀随处可见。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都达到近年的最高水平。中亚地区2007年通胀水平已经接近9%,南亚的通胀水平达到6%,东南亚是5%左右。
  全球范围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近两三年的通胀压力都在增加。由于美国去年暴发次贷危机,美联储为了拯救危机所采取的持续降息和大量注入流动性的举动使得各国通过紧缩货币来治理通胀的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次贷危机的缓和,美国开始重新将抑制通胀列为优先目标,并可能于2008年底明年初加息,欧洲的加息也进入了议事日程,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亚洲国家也在继续加息或提高准备金率,在这样的政策取向下,全球经济很可能出现紧缩。
  越南危机下一步的走势预测
  从越南目前的情况看,虽然现在越南货币在贬值,但是贬值幅度还不是太大,还没有达到上次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水平。如果越南政府能够迅速出台针对资本出逃、货币“挤兑”、通货膨胀和资产市场下挫等的急救措施,就有可能恢复市场信心,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进而防止危机的产生与扩大。从目前越南的财政及国际收支情况看,问题也没有到上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地步。根据目前越南官方发布的数据,其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49%,政府即期担保的债务占GDP比重为433%,2006年越南全部外债占GDP的302%,其中短期债务占GDP的86%,远低于亚洲金融危机时泰国的263%的水平,年度外债偿还占GDP比重为53%,均处于安全区域内。2007年末越南外债规模为220亿美元,略低于其外汇储备规模,由于其中大部分是中长期债务,目前债务违约风险不大。
  如果我们把目前越南的国际收支安全指标,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前一年1996年发生危机的国家比较可以发现,其外债占GDP比重为30%,已超过国际公认20%的警戒线,但并未超过上次亚洲危机发生前的亚洲诸国当时的水平,并且越南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比例仅为2%,远低于危机前夕诸国的100%以上的水平,且外汇储备可以覆盖12个月贸易赤字,高于危机前诸国仅5个月左右的水平。不过,越南目前财政赤字占GDP比重约为49%,尽管处于安全边界以内,但是已经限制了越南政府的财政的能力,这一点比起金融危机时亚洲诸国的情况要差。但是,如果越南政府可以得到国际的援助,也可以渡过难关。而挽救越南盾可能是考验东亚货币合作和清迈倡议多边化有效性的一次难得时机。
  从东南亚各国的情况看,虽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也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在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那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各国普遍都吸取了教训,较好地维护了自身的国际收支安全。各国都控制了短期外债的规模,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最高的国家也仅达到金融危机时一半的水平,有贸易赤字的国家,其外汇储备均能覆盖12个月以上的贸易赤字,高于上次金融危机时5个月左右的水平。从各国的外债指标来看,菲律宾、印尼较高,但均没有出现亚洲金融危机时短期外债占全部外汇储备比重超过100%的现象。从各国的通胀水平看,目前的通货膨胀确实很高,但主要是由于过油价和粮食价格上涨所造成的,具有国际的普遍性。这样通货膨胀也有很大的危害性,一旦通胀愈演愈烈,引发政府使用猛烈的调控措施,可能使得金融市场出现动荡。这一点需要引起东南亚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早采取措施加以防范。由此看来,目前这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外部条件还不充分,如果这些国家政府的措施得当,很难印发传染性的金融风暴。但是,如果政府控制不当,或者美元确立走强,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了。
  越南危机发生后,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危机今后的走势还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将拭目以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编后语
越南危机忽然爆发,让世界感到震惊。这个近年来一直被人们看好的新兴经济体,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就“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疑虑,我们追踪研究了越南危机,了解了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探究了产生危机的原因。时至本书出版之时,这一事件仍在延续。
  经过紧张的研究分析和编写工作,这本反映越南危机全貌的书终于可以呈献给读者了。我们力求使本书做到全面、系统和客观,为读者了解和研究越南危机提供参考。但是,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加上越南危机发生及演变的节奏很快,目前还难以准确把握。因此,书中的观点和认识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为了系统、全面地给读者提供一个关于越南的全貌和历史视角,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新闻报道和研究成果,也引述了少量的资料和观点,无法一一累列,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国经济出版社毛增余、伏建全、许秀江、张潇匀,以及作者所在单位、同事及家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对他们的关心、支持和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2008年7月于北京
  

思则有备 有备无患——专访作者孙兆东
孙兆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资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高级经济师,客座教授,获中国期货执业资格。现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任高级副经理。拥有4年投资银行、10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经验,参与国内企业海外上市;企业全球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信托加销售期权融资;企业短期融资券;抵债资产监管及账户管理的债券发行等项目。目前主要从事:融资、并购、金融安全与货币政策等方面研究和实务。有数十篇文章发表在《银行家》等国内外一级刊物,出版著作图书《次贷危机》等,合著新书《越南“危机”》。
  记者:首先恭喜你们的新书出炉,我注意到今年初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也曾出版了《次贷危机》一书,并成为畅销书,近年来你们为什么要更多地关注和研究“危机”?
  孙兆东:2007年初,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出现资金链问题开始,作为金融业内研究人员,我们就敏锐认识到这或许就是一场风暴的开始,于是我们跟踪研究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和次级债,并总结了其危机成因和经验教训,今年三月的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出版社在全球首家推出了全面系统介绍美国《次贷危机》一书。
  就在我们总结和评估“次贷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将会产生什么样影响时,我们又发现了越南,一个通货膨胀快速上涨的新兴市场,尤其是进入2008年5月,相继传来了越南金融市场波动的报道,于是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了越南,跟踪报道,深入研究,并于近日形成了《越南“危机”》这本书。
  无论是《次贷危机》还是《越南“危机”》,事实上,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不断推进,世界经济由于开放的加快,危机出现的频率也在加快,从世界范围看,一定程度已经打破了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存在的密切关系。
  从近期的观察和研究中我们认为有三点认识值得关注:首先,全球一体化是否导致了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1992年爆发了对冲基金阻击下的英镑危机,1994年12月爆发了“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导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到1998年发生了首先起于泰国的东亚金融危机,2002年阿根廷同样出现“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而爆发货币危机,2007年美国发生了又单一金融产品和其衍生产品爆发的次贷危机,2008年越南也出现了通货膨胀下的货币危机。其次,在全球经济处于波动阶段,国家金融安全比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三是,思则有备,前车为鉴,应未雨筹缪,防患未然。
  记者:您认为越南“危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