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长征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春长征路-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您这边坐,赵爷爷,您参加的是哪一支长征的队伍啊?”     
  “红一方面军,那个时候叫中央红军。”     
  “那您是从江西一直走到了陕北吗?”     
  “是啊,你想知道长征的什么事情啊,有的时间长了就记得不太清楚了,要不先从我自己说起?”     
  “好的,您想到哪说到哪就成了。”     
  “我参加长征的时候也就十四五岁,和你现在的年纪差不多啊,我的爸爸和哥哥都在长征的时候牺牲了,而且都是在抢渡湘江的时候……”赵爷爷的神情悲伤起来,旋即平静下来,“那次大战死了很多人,多得根本无法统计。炊事员挑着香喷喷的米饭,但是没有人吃,大家都在哭,炊事员也坐下来哭。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多的死人啊,红军的尸体一个挨着一个,有的是俯卧着,有的仰面躺着的……”     
  “过了湘江以后,队伍就进了老山界吧,您还记得过老山界的事情吗?”     
  赵爷爷眯着眼睛,“记得,当然记得了。我们过老山界的时候,还看到一位首长在安排同志们写标语,说是不让拆老百姓的篱笆当火把。那时我们赶时间,晚上也要走,就得做火把。”     
  “这位首长是——”     
  “朱德,当时我不知道,后来才有人告诉我。我向他背后问:‘首长,我们还要走多久啊?’首长慢慢转身来,我害怕首长要发火,但是他没有,他只是温和地说:‘胜利已经不远了,我们正在一步步朝着胜利走去呢。’我忍不住哭了出来,‘可是,可是我爸爸和哥哥都牺牲了,爸爸死的时候眼睛看着天,天上正好有一只老鹰飞过,他问那只老鹰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胜利?’”     
  赵爷爷掏出手帕,抹了一下眼泪,继续说:“首长向我走过来,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脑袋,温和地说:‘我们的红军是最勇敢最优秀的,你的爸爸和哥哥不会白白牺牲,虽然眼前有很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胜利就不会远了。’后来,首长走开了,才有战士告诉我,他就是朱总司令。”     
  “当时红军进入贵州山区时,还顺利吗?”     
  “回想起来,当时的情形应该不是很顺利。国民党一直在暗中派奸细破坏我们红军和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记得那时候经常无缘无故发大火,都是奸细放的。他们搞破坏,骚扰老百姓,然后就嫁祸到红军的头上来。有一次,几个特务趁着晚上天黑比较混乱,偷偷混到村子里放火,我们住在山下都能看到山上的木屋烧成了一片火海。后来听说周恩来发现了,就指挥战士们赶到现场,把火给扑灭了。”     
  “那放火的抓到了吗?”         
※虹※桥※书※吧※。  
第12节:第三章:翻越老山界(3)       
  “抓到了,那几个放火的都被抓到了。当时火太大了,烧了几百户人家呢!红军赔偿了老百姓们几千块大洋,让他们重新修好房子。那以后,国民党的奸细在当地捣乱就没那么容易成功了,老百姓看清楚了到底谁是坏人,谁会真正地对他们好。”     
  长征小故事     
  1.长征路上的堂·吉诃德     
  傅连暲是福建长汀福音医院的院长,在共产党的感召下将医院搬到了瑞金,成了红军医院的院长。由于他不会骑马,特地为他准备了一顶四人抬的轿子,于是傅连暲成了惟一一个坐轿子长征的人。后来红军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因为轿子目标太明显,山路太狭窄,而队伍又太拥挤,不得不把轿子换成了马。   
  傅连暲刚开始学骑马,闹了不少笑话。尤其是他骑马的样子,更成了同志们的笑料。有人开玩笑说,傅院长伸长了脖子,挺直了身子,双手紧紧抓住缰绳,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前方的样子,像极了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   
  2.神枪手刘伯承     
  红军经过一个山坳的时候,战士们在村边的树下休息。刘伯承和警卫班的战士们一起谈天说地,忽然头顶几声乌鸦叫,刘伯承开玩笑:“哪个枪法最准?打只乌鸦给大家打顿牙祭吧!”     
  一个调皮的警卫员笑着说:“总参谋长,您文武双全,是出名的神枪手,今天就给大家来个示范表演吧!”“要得——”“欢迎——”大家欢呼。刘伯承哈哈大笑,从腰中拔出左轮手枪,不用瞄准,枪起乌鸦落。     
  大家异口同声地称赞道:“刘总参谋长不愧为百步穿杨的神枪手!”但是那个调皮的战士仍然半信半疑:“树上那么多乌鸦,怕是撞到一只的哟!”刘伯承笑了笑:“也许是吧,那就再考试考试,看到底能否及格。小鬼,麻烦你去给我找个鸡蛋来。”找来鸡蛋以后,刘伯承让他用力朝天上抛。当鸡蛋飞向天空,小得像颗黄豆时,刘伯承把枪一举,“砰”的一声,鸡蛋四分五裂,蛋壳、蛋清、蛋黄纷纷落下来。调皮的警卫员连忙竖起大拇指,大家纷纷表示要拜师学艺。     
  名人语录     
  陆定一: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长征小百科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     
  一切行动听指挥;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     
  说话和气;     
  买卖公平;     
  借东西要还;     
  损坏东西要赔;     
  不打人骂人;     
  不损坏庄稼;     
  不调戏妇女;     
  不虐待俘虏。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为红军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红军的行动守则。     
  长征小问答     
  问:     
  为什么国民党挑拨红军和老百姓的关系,放火烧了房子,红军却要赔给老百姓钱呢?     
  答:红军刚进入贵州山区,很多少数民族的群众受了反动派的欺骗宣传,对红军不了解。反动派的奸细不断放火焚烧少数民族群众的房子和财物,企图嫁祸于红军。红军一方面耐心地向他们进行宣传和解释,说明红军是为劳动人民谋利益的军队;一方面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即便是国民党奸细放的火,红军也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红军将士坚决保护老百姓的住房和财产,决不随意动用群众的东西,凡不得已借用了群众的粮、油、柴、盐,必须留下银钱作为补偿。     
  长征大事记     
  1934年12月上旬中央红军翻越了西延山脉的最高峰——越城岭(即老山界),进入苗、侗少数民族地区。     
  12月10日中央红军到达龙坪这个侗族聚居的村镇,当天晚上就发生了大火,虽然红军奋力抢救,村镇仍然烧毁过半。红军抓获三个国民党派来放火的奸细,第二天召开群众大会,将放火者公审以后处决。     
  第四章     
  黎平会议         
虹桥书吧BOOK。  
第13节:第四章:黎平会议(1)       
  “爸爸,刚才我们经过的长沙火车站,那个辣椒好可爱啊!”从火车站出来,我们坐上了去韶山的汽车。     
  “那不是辣椒,是火炬!”爸爸纠正了我。     
  “为什么那个火炬这么好玩呢?”     
  “不是好玩,那是火红的时代印记。”     
  我突然发现肚子有点饿了:“到韶山还有几个小时,我先吃点东西。老爸你看我吃泡面好还是吃面包好呢?我们老师说,泡面吃多了人会变傻。”     
  听到我这么说,老爸呵呵地笑了起来:“变傻?哈哈,没那么夸张,不过泡面营养确实比较单一。要不来个全麦面包,粗粮有益健康哦,红军战士长征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吃粗粮!”     
  “红军还挺注意营养的嘛,难怪可以克服那么多艰难困苦呢!”     
  “哪有什么营养可以注意啊,那时候有吃的就不错了。你以为都像你生活在这么幸福的年代,还生在福中不知福啊!”老爸又对我展开忆苦思甜的革命教育。     
  只有赶紧岔开一下话题:“哦,我们快到毛爷爷的故居了,您也给讲讲毛爷爷在长征路上的故事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长征路上的故事啊,之前跟你讲过了湘江战役,随后红军过了老山界,那就从通道会议和黎平会议开始说吧。”     
  “开会有什么好说的呀!”我对开会一向都不太感冒。     
  老爸听到我这么说,赶紧开始拨乱反正的工作:“你可不能小看这些会议啊,这些会议往往是正确方针路线与错误方针路线的较量,真理和谬误的博弈往往决定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那您怎么不说遵义会议,伟大的转折呢?”长征路上开的会,我最清楚的还是遵义会议。     
  “通道会议和黎平会议在遵义会议之前,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而且,通过这两个会议的召开,毛泽东重新登上了军事指挥舞台,他关于改变行军路线的正确意见得到了肯定,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那老爸您还是接着讲吧,小女洗耳恭听啦!”     
  “先说通道会议吧。通道是个小县,在湖南境内,处于湖南、贵州和广西三省交界的地方。红军艰难地渡过湘江以后,蒋介石又在湘西部署了四条防线,二百一十座碉堡,直等着红军钻进他的圈套里面。这个时候,红军按照原来的路线进入湘西地区与贺龙的部队会合,就非常危险,很可能全军覆没。”     
  “那怎么办啊?这样被老蒋吃掉,星星之火就没办法燎原了耶!”     
  “毛泽东和周恩来一商量,毛泽东认为不能向湘西进军与贺龙会合了,那样等于鸡蛋碰石头。面对凶狠而强大的敌人,应该避开他们的锋芒,向敌人势力薄弱的地方进军。周恩来很赞成毛泽东的观点。于是在通道城外一个农民的厢房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一起召开了紧急会议,当时这户农民据说还在举行婚礼。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红军是否应该按照原定的路线向北前进与贺龙的队伍会合。在通道会议上,毛泽东建议放弃和贺龙会师的打算,进入贵州。因为贵州的兵力比较弱,在贵州可以获得调整的时间,来整顿被打散的部队,制定以后的计划。毛泽东的意见得到了大多数与会者的认同。这个会只开了一天,因为时间很短,被称为是‘飞行会议’。第二天,红军就改道进入贵州了。”     
  “飞行会议?听起来好有意思啊,那进入贵州以后,没有敌人抵挡吗?”     
  “当然有了,不过都是一些‘双枪兵’,完全不堪一击。”     
  “双枪兵?”听起来好像还挺厉害的。     
  “就是每人一杆步枪,还有一杆鸦片烟枪。当时贵州鸦片种植非常猖獗,军阀们从种鸦片中捞到了很多好处,就不管老百姓的死活,烟民遍及全贵州,富人吸,穷人也吸。富人靠鸦片发财,穷人被害得倾家荡产。贵州军队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几乎全部都吸鸦片,这样的‘双枪兵’当然谈不上什么战斗力。”     
  我惊讶起来:“不会吧,连穷人都吸鸦片,饭都没有吃的也要吸鸦片吗?”         
虹桥书吧。  
第14节:第四章:黎平会议(2)       
  “那里的穷人被称为是‘干人’。因为实在是太穷了,到了一无所有的地步,所以叫‘干人’。贵州的老百姓在当时是最穷的,很多少数民族的同胞们生活更加凄惨。姑娘们长到十七八岁还没有穿过衣服和裤子,只好什么都不穿呆在家里。男人也只在下身裹一块破布就出去干活。一无所有的‘干人’只有在吞云吐雾中寻找‘仙境’了。”     
  “这些‘干人’真是太可怜了。”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听到很多忆苦思甜的故事都没什么感觉,爸爸讲的“干人”们的悲惨命运却让我很揪心。     
  “红军进入贵州以后,为了表达红军对贫苦群众的情谊,总政治部号召每个战士准备一件礼物,作为第一次到贵州给群众的见面礼。很多战士纷纷拿出自己的衣服、毛巾,送给‘干人’们。红军在贵州遇到一位苗族老妇人和一个没穿衣服蜷成一团的小孩,冻倒在路上,原来他们是本地的‘干人’,几天都没吃一粒米,都快要冻死了。毛泽东刚好经过,马上脱下自己的毛衣,从行李中拿出一床被单和一些粮食,送给老妇人和孩子。”     
  “贵州的人民那么穷,军队也没有战斗力。看来毛泽东提出来‘拣弱的打’,真是明智的选择啊,没有想到,鸦片还帮了红军的大忙!”     
  “在贵州,敌人的飞机因为远离机场,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胡作非为;另一方面,蒋介石的追兵因为长途行军,没有那么快赶过来。我们红军终于可以休息休息,整顿一下,恢复体力了。”     
  “黎平会议就是在贵州开的吗?”     
  “对,黎平是一个山城,红军先头部队赶到的时候,守城的敌人就抱头逃跑了。老百姓自动组织起来欢迎红军入城。之前红六军团西征经过黎平,黎平已经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随后,在黎平召开了好久没有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的争论很激烈,李德等人仍然坚持去湘西和敌人硬拼,但是政治局认同了毛泽东的观点,认为在当时的情形下去湘西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是不可能的,搞不好还会造成全军覆没的下场。这次会议的重要价值是肯定了毛泽东提出来的向贵州进军的决策,明确否定在湘西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主张。会议的主持人周恩来最后决定,采纳毛泽东的意见,继续向西面进军,渡过乌江。”     
  长征小故事     
  1. 周恩来搓米     
  红军在黎平进行短期的调整,战士们得到了一个难得的休整机会,这个机会是长征以来都没有的。大家好不容易在贫苦的贵州山区搞到了一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