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生存的前提,知识是自信的基础。对于杨澜来说,美国名牌大学研究生的特殊身份,已经提前让杨澜在没有来到纽约之前就已经站住了脚跟,外国语大学的英语学习,使杨澜张口就是流利的纽约口音。这些都坚定了杨澜来纽约的信念,“我是来这里学习的,不是来这里打黑工挣钱的。”再加上杨澜本身还有4年电视主持人的专业背景,纽约对于杨澜来说,怎么可能是地狱?于是,杨澜的心里就只剩下了另一种可能。不是这个城市接纳了杨澜,而是杨澜开始接纳了这个陌生中开始熟悉的异域他乡。
当杨澜从空中俯视着纽约的万家灯火时,心里还在忐忑不安,此时,杨澜已经置身其中。暖洋洋的橙色或银色的亮圈在车边闪过,照得车里忽明忽暗,暗合着杨澜与朋友们的心情,那是年轻的梦想开始放飞前的一种冲动,也是情绪激动时的一种舞蹈,在心里歌唱。
驶上百年的布鲁克林大铁桥,曼哈顿开始强行进入你的视线,一座座晶莹剔透的灯光堆砌的大厦。让人感觉一种抛弃压抑后的快感。
简陋的落脚之地
来接杨澜的三位朋友里有个女孩,叫赵伟,也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在杨澜没有找到合适的住处之前,可以跟赵伟住在一起,这样杨澜也算是安顿下来,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没有什么能比找到住的地方更让人放心的了,因为有了住处就意味着,你有根了。
六七层高的红砖楼房就是杨澜临时的住处,窗户外面就是街道。离学校只有20分钟的步行距离。每天晚上街道都会偶尔走过两三个搂搂抱抱的男人。赵伟告诉杨澜说:“这就是纽约的同性恋人,在纽约见多了就不奇怪了。”
这个区叫“格林威治村”,住着不少艺术青年,同性恋特别多。不过,对女孩子来说,相对还算安全。这就是杨澜在纽约得到的第一个承诺,毕竟安全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也是应该考虑的。
杨澜暂时落脚在赵伟住的二层。这是一个四房一厅的大单元,门厅特别宽敞,厨房也不小,设备俱全。洗手间只有1个,房租两个人平摊,每个月每人275美元。杨澜没有想到纽约的房租这样便宜!她以为这样的四房一厅应该有她的一间。但事实并非如此,杨澜必须和赵伟合住在一个房间里,另外还有6个女孩子住在其他的3间房子里。杨澜突然觉得纽约跟她开了一个玩笑。
房间只有10平方米左右,两张床,中间隔着简易书架,另外还有一张书桌。这样分开的两个空间就有点过于窄小。等杨澜把箱子放到墙角,就只剩下了走路的空间。这么一小间,1个月房租550美元,杨澜想到的是贵。当然这样小的地方也不用开箱子了,东西搬出来也没地方搁。
时间久了,杨澜才知道,她运气确实不错,因为有很多中国的留学生根本住不起曼哈顿的房子,为了节省自己不多的银子,只有住在比较便宜的皇后区或布鲁克林区,有时候甚至还要住在治安不好的布朗克斯区,每天需要乘坐半个小时的地铁来上学。像这样10平方米的房间,有时候也会有四五个人合住,来共同承担房租。第一天到纽约就能在曼哈顿落脚,对于杨澜的美国求学生涯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好兆头。
赵伟是个热心的女孩子,对于纽约的生活习惯是叮嘱了又叮嘱。比如隔壁的香港女孩成天带男朋友来住,他也用同一个洗手间,所以进洗手间时要注意。早晨是洗漱的“战争”时间,因为大家都急着洗漱后好上学,但左边的美国女孩总是在早上洗澡,一洗就是半个钟头。你对她不用客气,要是怕来不及,尽可以敲门催她,有些人就这样。做饭时间是每天晚上6点半到7点,7点以后厨房就归两个日本女孩用了等等之类的生活细节,让杨澜感受到一种归属的亲情。
穿越地球的另一种方式以一种惊喜与期待开始,又以疲劳的睡觉结束,一天之间飞得太远,时间因为东西半球的时差开始停滞。旅途的疲劳与时差的战争让杨澜感觉到庆幸中的安逸与舒心。地方小就小点吧,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节 纽约的莘莘学子
再次回归校园的杨澜开始体会到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活,在纽约的日日夜夜里,杨澜体会着一种全新的学习乐趣。这是一个属于电视的世界,一切的一切都与电视有关;这是一个属于杨澜的世界,一切的一切都让杨澜感觉到惊喜。杨澜在两年的时间里打开了视野的窗口,搭建出了属于自己的电视平台。这一切难道都与性格有关?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可惜现在的快节奏时代,我们既不温故也不知新。因为现代人缺少时间,时间对现代人来说,有点太少了,少的你根本没有时间去看书,别说学习新的知识,就是巩固过去的所学我们都没有时间。现代人太浮躁,以前我们都说“举一反三”,现在的人都是“举一为三”,浮躁的人、浮躁的心、浮躁的事情在浮躁的进行。于是,学习,被有心人列为人生中的计划。杨澜到纽约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态。
杨澜知道自己的时间有限,杨澜知道学习的机会难得,杨澜知道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应该珍惜,在两年的时间里,杨澜几乎是在用自己的一种方式来挤压时间,好像杨澜把每一分钟都掰成了两半来使用。为了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杨澜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的第一个学期,一下子选了18个学分的课程。这个学分超过了一般学生应该选修的12个学分,一个简单的比例,多了50%。
杨澜是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杨澜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杨澜想,既然是学习,就要给自己最大的空间,让自己的学习潜力发挥到极点。这样一来,杨澜在一个学期的四个月里,就没有了休息的时间。
杨澜不是在学校的教室里上课,就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书。如果不在这两个地方,那杨澜一定是在去这两个地方的路上。如果说杨澜在外国语学院的学习是一种游戏的话,那在纽约的学习就是一场生死较量的格斗。杨澜在学习上的求知欲望以对自己近乎残忍的方式展开。听杨澜说自己在纽约学习的一段,你会觉得呼吸困难,无法想象杨澜是怎么熬过来的。
毅力、坚韧,杨澜的个性成就了杨澜的一切。
期末考试的前夕,杨澜面临着压力,如果说选择18个学分只是一种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望偶尔做出的不理智行为,那考试就必须要兑现自己所做出的承诺。
首先是三篇论文,每篇论文都需要在20页以上,论点、论据虽然是现成的,但还是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图书馆成了杨澜的第二个住处。需要拍摄一部电视纪录片,时间是两周。还有3个小时的当堂考试,那时候杨澜感觉自己都快疯了。每天只能勉强到不足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杨澜感觉那阵子没有时间的概念,好像刚到纽约的那天需要倒时差一样,不同的是,杨澜的这次倒时差是两个星期的14天。
中国有句老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杨澜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这次考试再次证明了杨澜的实力,也证明了杨澜做什么都能做到很好。在全部考试的科目里,除了一门功课得B+以外,其他的考试科目杨澜都拿到了最优秀的A。
这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中间绝对算得上是好成绩。但这个成绩之所以要在这里强调的特殊意义就在于,杨澜在这个学期里不但拿到了自己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拿到的12分,还额外多拿了6分,从生意经的角度来看,杨澜这次的学习赚了。
寻找完美的主持人
既然是来学习,就该有学习的方向,杨澜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的是国际传媒专业。而杨澜之所以选择这个与自己的电视主持经历有关系,但杨澜绝对没有想到,自己选择的这个专业会让自己在几年以后选择开创阳光文化。
因为在国内主持的经历,杨澜对主持的理论文章和书籍很有兴趣,但在哥伦比亚的图书馆里,杨澜却只找到一本《采访的艺术》好像与主持有点关系,其他的就再也没有了。对任何事情都要刨根问底儿的杨澜这次也不例外。为什么会这样呢?主持人的叫法已经很多年了,作为艺术的一种,应该有自己的理论著作或者是书籍,但现在却没有,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杨澜心中有了疑问,一种深入研究主持艺术的想法在心里产生,既然自己是做这个学问的,那就该清楚的认识这个职业,明白这个职业。
杨澜开始查阅美国主持人诞生前后的所有文字,做了大量的笔记,对主持人的历史杨澜这样记录着:美国的电视主持人产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电视发展的早期,电视中的主持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记者出身的新闻主持人,被称为“Anchor”;一类是喜剧演员出身负责歌舞、说笑等娱乐性节目的主持人被,称为“Host”。20世纪50年代末的主持人主要在游戏、智力竞赛类节目里以公正的形象出现,这些主持人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一定的知识修养,以中年演员为主。20世纪60年代,电视出现了大量的谈话节目,新闻记者和演员分别以亲和力和谈吐幽默给了主持人新的定位。20世纪70年代,因为电视节目的泛滥,主持人的来源、层次各不相同,这时候的主持人一般都不卑不亢,喜欢提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尖锐问题,来刺激观众的观看欲望。主持人的台词开始有专人撰写,但因为很多是现场采访,即兴的问题很多,有时候根据现场需要,要求这些主持人的思辨及语言功底,所以对主持人要求比较高。这样的历史让杨澜有了一个疑问,主持有艺术吗?或者说,主持人的职业算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电视职业吗?
杨澜觉得,从美国主持人的历史来看,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来自电视以外的职业背景,这些人层次参差不起,有时候插科打诨,说着提前写好的台词,甚至很多人都离不开现场台词提示器的帮助。所以,杨澜觉得,在美国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主持人”这一职业。
也许杨澜是对的,也许杨澜有点片面。如果仅仅是从主持人来自于电视以外的职业背景或者是需要台词提示来定义,可能有点过于武断。毕竟话剧的演出到现在也需要有台词提示人员的参与。这里不是讨论杨澜的结论是对还是不对,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杨澜的有心和杨澜治学的态度。
对于主持人,杨澜有自己的想法,杨澜觉得,一个主持人,应该站在节目的高度上去参与到节目中去,而不是简单的背台词,然后翻译成自己的白话,用一些语气词来把节目承上启下地串联起来,好像一根缝纫的线一样。
语气的把握、语言的分寸、现场气氛的调节,个人情绪的运用等等经常说的一切专业术语和要求,对于主持人来说虽然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主持人本身所应该具备的涵养素质、文化层次、知识阅历等等人文精神上的内涵对节目的支持,主持人的气质要符合节目的气质,主持人的所作所为要符合节目的需求。
杨澜觉得,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只有认识到主持无艺术,才能放得下一些虚张声势的骄傲,才能在与节目的真正融合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形成自己的风格。
。 想看书来
纽约那半尺厚的雪
纽约的雪与北京的雪还是有着不同的区别,人相似,境不同,便多了几分新奇。古人说,“境由心生”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那天,杨澜起床后一掀窗帘,大街上铺满了厚厚的一层银白色,在没有太阳的天空下面反射着晃眼的豪光,天空中飘散着鹅毛似的雪片。这让杨澜想起白玉兰在早春微寒的阳光下开放的样子,也让杨澜想起远在中国的父母。
那时候杨澜还是一个孩子,每年的冬天,当杨澜的妈妈用一声“下雪了”的惊喜把杨澜从热被窝里“勾引”起来的时候,白雪带来的寒冷就因为杨澜这急匆匆的起床,开门,出屋的动作而不在寒冷。没有生命的白雪因为杨澜的欣喜而好像有了生命。
父母家楼前的那棵树,因为下雪,干枯的枝条竟然好像萌发出了白嫩嫩的苞芽,龟裂的树干上竟然也留下了雪的痕迹,让白色与黑色交织在一起。杨澜会很快地先走到树下,往树身上用力一撞,于是,就有树上做客的积雪争先恐后地飘落下来,好像接受了杨澜的邀请。这个时候,往往是身后妈妈的一声充满爱意的呵斥。于是,杨澜一脸顽皮的嬉笑便温暖了因白雪的袭击而寒冷了一夜的楼前空地。
堆雪人、打雪仗的游戏永远的留在了杨澜童年的幸福记忆里,儿时的那些把戏虽然深刻到每次想起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动,但长大后的杨澜更多的还是选择了行走的方式。是因为母亲雪天里的那份呵护再也无法还原童年的欣喜?还是因为童年时的那种纯真留下的美丽,在杨澜的内心留下了不敢再次奢望的距离?杨澜说:“每次下雪的时候,只要踩上松松软软的雪地,在上面踏出一行足迹,我就很开心了。”
雪虽然是不同的,但杨澜的心情在有雪的日子里永远都是相同的。只要有雪,杨澜的心情就永远都是最好的状态。杨澜还没有出门就能想象出雪地的柔软和洁白,就能听到自己走上雪地的咯吱咯吱的声音。
走出纽约的家门,雪花便大片大片地扑上来,几乎让杨澜睁不开眼睛。围巾的上面开始开满白色的雪花,层层叠叠,大衣上的不同部位开始有了雪的埋伏,随着你的走动,有些飘落成伞兵的缩影,有些依然守候着你的眷顾。有些雪花很调皮地钻进围巾和领口,用牺牲自己的代价给你一份湿润和清凉,让杨澜领悟出,在干燥的冬天也有湿润,也有希望。融化的雪成为水,滋润着这世界上所有的生灵。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群少有喜欢下雪的。因为下雪意味着交通的堵塞,交通堵塞意味着上班的迟到。所以和所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