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实习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师范实习生-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追小偷的时候,围巾耷拉下来,我看清了,挺可爱的,长的再努力点就能赶上我了!”话未说完,唐娜自己先乐了。
  项东李芾相视一眼,吐了吐舌头。李芾说:“真是漂亮女孩交个朋友也可以,才快赶上你,我看也就算了。”
  “什么意思?” 唐娜像斗鸡见到对手,脖子上的鸡毛已经炸起,
  项东忙平息战斗,“他是说,要像你一样女孩,我们会很珍惜的!”
  李芾马上换成一脸真诚的说:“不过最让我感动的是,你看我趴在项东肩上时的大叫,真的,没吓着你吧?”。
  “还说呢!我担心死了,你们还吓唬我。如果说是李芾这鬼东西也就罢了,项东,你也跟着欺负我。” 在唐娜心目中,李芾更像斗嘴的对手,而项东更像一个兄长。因为项东时时也把唐娜当作妹妹一样看待。想着还没跟这两个家伙算帐,唐娜说着还不解恨,又在俩人背上使劲捶了几拳。小小拳头打在身上是真疼,但项东和李芾从中感受到了关心的分量。
  李芾说别打别打,我给你讲讲项东的英勇机智。
  “快说快说。”
  第二天,大约六点四十分,项东刚到家,隔壁守着公用电话摊的庄叔就喊:“项东,电话。”
  项东忙应道:“好,来啦。”:就忙跑过来。
  刚拿到听筒。电话里就传来唐娜兴奋的声音:“喂,项东,你看本县新闻了吗?刚才电视报道你们了。”
  “报道我们?我们什么?”项东一头雾水。
  “你和李芾的见义勇为呀!是那被偷女孩写的感谢信给市电视台,通过他们寻找和感谢你们的,电视台还发表了评论,赞扬你们呢,说什么为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还说希望你们和目击者与电视台联系呢。可惜,她匆忙中把你们的名字记成了‘李虎’和‘向中’了。”大概是河南南部方言中,这两字的差别不大的缘故。
  “还有吗?”
  “没了。你怎么想的,还想当无名英雄?”
  看庄叔在店内,项东用一只手遮着话筒说:“什么英雄,咱们小时候看的电影,英雄的形象,多高大全呀,看看我,像吗?太不像了。唐娜,这事就别说出去了,保密的程度要达到你和男朋友说悄悄话的规格。”
  “讨厌!”
  “呵呵,我不想多事。感谢上帝,她记错了名字,退一步讲我也不希望那贼知道我是谁,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又何必为以后找麻烦呢?这样多好,遇事咱做了好事,算是扶危救困,不亏心,也无后忧,心安。”
  “我跟爸妈说了你们的事,我赶紧让爸妈别说出去。他们都在夸你们呢。说我跟你们这样的朋友交往他们很开心,还说什么时候请你们来家玩,好久没来了。唉,你们不会骄傲吧?”
  “哈,连你爸妈都这么夸我们,那我们得考虑考虑要不要骄傲,哈哈。”
  “要不要骄傲还能考虑考虑?真有你的。项东,你要想沉默,就要通知那个大嘴。”唐娜说的大嘴就是李芾。
  “那我得赶紧给李芾去个电话,免得这个大嘴随便漏出去,得统一口径。”
  “怎么听起来,倒像你们是贼似的,呵呵。”
  “唉!现在做好人难呀!”
  “那,你跟李芾去电话吧。再见!”
  接到电话,李芾心里那个美,哎呀!英雄,一不留神,成英雄了。小是看电影总感觉英雄是很高大的,原来自己瘦小枯干也可以成英雄。果然李芾想法和项东不一样。他说项东,你傻呀,这是多好的机会呀,咱们宣扬一下自己,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那对我们找工作会多么有利呀!咱们都属于一无靠山,二无财力的,现在就业谁不找路子,这样咱们就业就有可能会受到县里照顾。
  项东说照顾你,就一定能胜任工作么,我认为更主要的是实力。
  “项东,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谁比谁差多少呢?有机会得到位子,才有展示自己实力的可能。咱们的师院又没多大的名气。和别的毕业生相比,我们有优势么?没有优势拿什么得到位子……这是个机会,咱们是冒着危险做的好事。别人有芝麻大的一点好事都能夸得比天大,咱们正大光明,又没浮夸,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项东呀,你一向头脑是比较活的,怎么这件事就不能向有利自身的方面想想呢。……小偷?小偷惦记咱们,咱们不是放了他一马么!他感激咱们还来不及呢?如果电视台能来采访,我真恨不得马上让他扎一刀呢,胳膊上缠一圈纱布,再用纱布吊在脖子上。让我能更有英雄的感觉。”
  是呀?这确实是个机会,项东的心让李芾说动了。最后项东说:“让我想想,我就怕我妈知道后担心,我刚学自行车那会儿,一次我说路上的汽车太快了,差点撞着我,你猜怎么着,我妈愣是一年没让我骑车,这件事……”
  “我不信阿姨还能让你一年不出门。”
  “这倒不至于,……等等再说吧!”
  李芾说项东,你说的对,等等!不用太着急。等大家都以为找不到的时候,咱们再出现,可能更有影响力。咱们设想设想怎么出现在大众面前更合适,嗯!是得好好想想。
  ……
  次日,项东一进办公室,就听大家在谈论见义勇为这件事,王真说:前几天,电视台刚报道了一个警察勇抓小偷扎伤,昨天晚间新闻又报道了一例,这样的事例对净化社会空气大有裨益,哎,项东,你有没有一个兄弟叫向中啊。

(1)第三章  见义勇为(5)
“没有,我哪有那福气呀!”
  众人也都善意的笑了,又接着谈论。
  这时教务处的万老师走进来,传达调课的事。项东恭敬的叫了声万老师,忙站起让座。一边的王真已经热情地站起来了,拉着请万老师坐,万老师忙谦让说王老您坐。项东稍微感觉气氛有一点变化,不少老师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不知为什么,他只记得万老师说嗓子不行了,不能教课了。
  大家去上课后,万老师也走了。项东悄悄地问赵兰, 万老师得了什么病,以致不教课了。真是可惜,我们上学时就特别爱听完老师讲的地理课。他老爱拿咱们县的地理状况举例子,好像咱们县的地质构造,土壤类型,河流湖泊都装在他的脑子里一样。从岁数看万老师也比王老师小几岁,身子骨看上去也比王老师还硬朗。
  赵兰看了看左右,轻声叹了口气说:“慢慢你会知道的。”
  一个声音道:还不是自己折腾的,老老实实教书什么事也没有。项东一看是徐英。又看看赵兰,赵兰把右手的食指竖在嘴唇上,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摇摇头不再说话。看来有什么事,项东不敢再问。
  但是这件事却让项东很是疑惑,终于找到一个机会,没人的时候,赵兰详细的讲述了有关万老师的故事。
  也就是去年,县里要改建主路,设计是仿照省城的模式。
  省城新修的大马路,就是因为全是水泥,而导致夏日白天烈日炎炎,街面几乎无人敢走。两边的高楼夹着街道,热量散不出去,致使街面界周边的温度比林荫道高出近十度。这已经引起广泛的讨论,然而小县城某些领导从省城回来,为加大自己的政绩,为和省里步调一致,竟大肆砍伐几条主体街道两边参天大树,准备全部修成光光的大马路。路边的花坛里仅种点点缀的灌木。把绿化落实在形式上了。
  万老师是县人大代表,但万老师是一个做学问的人,不懂那些政治手腕,当他见到那些遮天蔽日得大树,要被人当作自己的政绩而毁掉时,内心是多么的痛苦。他教给学生知识,讲解绿化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将一个城市的合理规划。然而身边的官员作为是多么的让他无法容忍。
  他痛苦的思索过,此时如果他不站出来,那这些树必将成为枯枝败叶。为什么这些当官者竟没有一点保护生态环境的头脑。
  万老师从优化环境的角度认真的思考过,但县领导一意孤行,在开研究会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政治,而非环境。哪里容得下一个中学教师的点滴见解,王老师只好退一步,请县领导先进行一下试点,看是否可行,
  万老师坚持不无道理,几年前县里要求山民种植果树等经济林,然而山上开发了几年,因蓄积不住水导致果树长势不大,且挂果少,水源不足,县里为维持向外宣扬的那样,万亩果林,果香遍野,又在山下拦河修坝,可惜又没能考查地形,地层属于那种漏斗形,水随着渗水层早已渗跑了,根本蓄不上水来。于是这万亩果林成了鸡肋,果农所有的希望都泡了汤。紧接着风沙越来越多,春天一到,雨季尚未来,风却不断袭来,把西山的灰尘,沙粒吹得满城飞扬。县里的小气候受到很大影响。
  万老师和县里的相熟的地理老师一起探讨,大家论证了一段时间,万老师亲自去西山考察过。可当他主动向县环卫局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环卫局长根本没想听,就说把你的建议放桌上,我们研究研究吧。就让万老师离开了,并且再没了下文。那已经是上任领导班子的事了,那个领导听说因政绩显著早已调到市里了,现任领导当然也想显示出自己的政绩。然而他们所谓的政绩之后呢,常常后遗症需要基层的百姓去承担。
  万老师不断地去找县委书记县长陈述自己的考察结果,有理有据,县委书记也说服不了万老师,但自己的政治前途,这个领导班子的政治影响或许就一下打响。谁也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于是就来了个试点。
  其实县里并非重视万老师的建议,不过是一时资金到不了位,不可能把街道全面整修,考虑到会影响交通。于是也同意先试点,但把试点的街道选中县中心的十字街道。那是两条主干道,万老师建议先在一条辅路试点的建议没被采纳。
  县里便在春天里,把县城的两条主要街道的百年梧桐树一砍而光,紧接着大兴土木,快速的铺成了两条宽敞视野开阔的水泥马路。把两边的高楼,全镶上玻璃,迅速的使城市变了样,夜晚时打上灯光,确实显得很美。
  在县领导在当地电视上大吹政绩,改造城市之功时,夏天到了,两条主干道缺少树阴的遮蔽,燥热无比,加之两边的高楼均为玻璃,玻璃的眩光,热能的反射,热量散不出去,马路上一到中午热气从下往上蒸腾,气浪不断。昔日在大街上梧桐树下聊天喝茶下棋的闲人,一个也不见。小孩子走在路上哇哇叫,大人走在路面上紧皱眉头。沿街各单位的人上下班,快速急行,以便减少点光热对自己的亲睐。而有不少的人想方设法从一些有树阴的小道绕行到单位。秋天里风沙也日渐多起来。
  然后县里的进一步改造还要进行下去,消息传来,万老师长叹一声说:“现在社会上流行顺口溜,硕士博士满街走,专家学者不如狗。中国的事就是怪,一说要尊重知识分子,谁都成了知识分子了,一说评职称了,谁都可评教授了。一说文化,喝酒就是文化,吃饭时饮食文化,穿衣是服饰文化,当官的有官场文化,就连过去难以启齿的嫖娼狎妓听说也成了青楼文化。到头来只剩做学问的文化人没文化了。”
  真正做学问的人竟然得不到知识发挥的余地,只能够纸上谈兵,而落不到实处,真是文化人的耻辱。
  在一次次的上访中,他们也看到了万老师的韧性。就暗地里向一中校长打了个招呼,校长在重压之下,和万老师商量,万老师决不让步,校长就在万老师一次手术之后,以减低工作量为由把万老师调到教务处,实际是让万老师每天坐班,就再无时间去管“闲事”了。
  万老师本着人大代表的责任感,本着学科的考证,自己的建议杳无音信。而树却一棵一棵的倒下。一怒之下,给县委书记,县长,环卫局长各去了一封信,称要把自家在县公路旁边的门脸房拆了,为各位领导刻碑纪功。碑上刻着:某年某月,在县某某长领导之下,全城街道生长百年的梧桐树,尽皆被毁。以此流传后人,让县人铭记。你想留名,我就给你留下臭名。
  不知是什么缘故,县上的改造工程没再进行下去,一直到主抓基建的县长猝死在歌舞厅里。
  

(1)第四章 师生交往
当然教师还是靠知识,在大学知识的熏陶下,在自己辛勤的努力下,项东教得越来越顺手,学生也越来越喜欢一个和他们没有代沟没有隔阂,能带给他们一些新鲜知识的年轻教师,即使是交流中,他们之间的话题,追星,MBA;小饰物等等都可以有共同的语言,中学生最向往的不就是神秘的大学生活吗?当初的施老师是位严谨治学的老夫子,学生们对他都存着一种敬畏心理。项东也听说过施老师的课,他总感到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学生毕竟青春年少,活泼好动的天性总是在老师板书时  的淋漓尽致,有的挤眉弄眼,有的趁机说笑,当项东猛然转身时,一些正在说笑的抬眼看老师正盯着他们,脸上的笑容刹那间与匆匆出现的严肃同时挤在脸上。但心理的反应胜过了面部肌肉的反应,于是面部肌肉的表现就不太自然。面部肌肉线条扭曲变化如系列漫画一般,一幅一幅迅速闪过,往往令项东忍俊不禁,拼命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发笑。
  由于项东不怎么爱批评学生,也不总是板着面孔说话,课间和学生聊聊天,开开玩笑,正如他对一些上课对自己约束不严的同学说的,希望给你们一个微笑就够了。所以学生不怎么怕他,但也不很调皮,绝大部分同学预习复习还是挺认真的,高中学生已有相当的自觉性,这也正合了古训“亲其师,信其道”。
  一中,这个县最好的高中既代表了全县师资的一流水平,也几乎集中了全县最优秀的学生,由于教学质量好,口碑不错,每年落榜的中招考生宁愿交高额赞助费来就学,当然更集中了县城中大大小小有权有势的官宦子弟。
  学校也把正式生和自费生合在一起,自费生比较多,严重超编,每班几乎一半正式生,一半自费生,要把他们都教好实在不容易,教师的压力很重,但优秀的学校优秀的老师就是不仅能把优秀学生塑造成人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