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效率低下
在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动作迟缓、办事效率低下的人往往因他们默默无闻、忠实可靠的优点而获得上司的赏识,但是在目前高节奏、高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慢吞吞的他们必将被席卷而来的失业浪潮吞没。
那么,什么人属于“下流社会”的一分子呢?据称,“下流社会”成员有19项显著特征,如果你符合其中10条以上的,即可视为已沦入“下流社会”,而符合其中4至10条的人,则不同程度具有“下流”的危险。
(1)月收入总比城市平均水平低1000元。
(2)每天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
(3)只想待在家里,不想外出工作。
(4)五年内不知道结婚为何物。
(5)对房产广告、汽车广告不感兴趣。
(6)觉得买衣服花费越来越多,看见打折又心痒难耐。
(7)觉得减肥药和化妆品都是骗人的,越来越不爱照镜子。
(8)对国家大事不感冒,偶尔会觉得这个社会道德下滑。
(9)每天最大的乐趣渐渐变成看着短信傻笑。
(10)对理想主义嗤之以鼻,觉得热情的人很傻。
(11)不要想得太多,要及时行乐,“随心所欲”。
(12)觉得活出自己没什么不好。
(13)嫌麻烦、懒得出门、不修边幅。
(14)喜欢独处,生性朴实、不显眼、不出众。
(15)觉得流行就是展现自我风格。
(16)觉得吃东西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常吃零食与快餐。
(17)未婚(男性33岁以上、女性30岁以上)。
(18)没有什么具体的人生计划。
(19)讨厌和别人比较,觉得成功人士都很变态。
很多原本以为自己还不错的人,做完这个测试却发现自己已然徘徊在“中流”与“下流”之间,因而产生一定的焦虑,而年龄超过30岁,又发现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在向着自己预期的目标前进的人,这种焦虑感则更是严重。
2008年,中国有559万人将从高校毕业,达到历史最高数字,而在去年毕业的496万人中,尚有将近100万还未找到工作。庞大的就业压力使他们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便已失去了热情和憧憬。他们不愿迎接挑战,只想过自己的生活;他们的中流意识日渐萎缩。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代表着新一代知识阶层,他们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希望这些青年人不应被一时的困难所难倒,只有知难而不惧难,才会走入社会的中坚阶层,成为托起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虹←桥书←吧←
第30节:第七章 困惑:很多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1)
第七章 困惑:很多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第一节 失业,我们正在面临的难题
随着全世界失业率不断上升,中国也面临失业的巨大挑战。
《中国日报》在其因特网站上写道,明年中国有很多人将失去工作,这一数字将达到600万,超过2008年的7%。
研究人员说,今年将有很多失业者进入职业市场。中国社会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接近2亿人没有稳定的工作,他们是流动工人,仅仅在旺季时获得工作。
那么,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获得一份工作?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用人单位不是慈善机构。依靠机遇就业就像依靠老天种地吃饭一样,只能守株待兔,听天由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产丰收问题,更谈不上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智者创造机遇,老实者善抓机遇,愚蠢者错过机遇。看来,有些求职的机遇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的,而不是上天的恩赐。
俗话说得好:有能走遍天下,无能寸步难行。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吃馒头自己蒸。现在,社会已由以往的学历时代逐渐过渡到能力时代,“有了金刚钻,不怕揽不到瓷器活”,只要拥有真才实学,有不怕吃苦的实干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就不怕找不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就不愁找不到在社会上的立足点。
一、求职要靠自己,不要依赖别人
求职就如同爬山,如果别人给你一根拐棍,那样将使你省不少力气,但是总得靠自己的双腿往山顶攀登,因为别人不可能把你抬到山顶。求职时如果有人搭桥牵线或者极力举荐,那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这样会使求职更顺利些,也可能少走些弯路。
但是,如果过分依赖别人,就会受制于人,自己失去求职的主动权。求职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己到社会上去闯,靠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寻找和发现就业的机遇和岗位,在社会上确立自己的立足点。在很多时候,别人是靠不住的,一个聪明的求职者绝不会把自己求职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那样做是冒险的,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
求职既是对一个人心理素质、学识和综合素质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他们社会交往能力、自我推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检验。《国际歌》中有一句歌词相当精湛:“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事情要自己干,道路要自己走。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谁若游戏人生,谁将一事无成;谁若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奴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强化自立意识、创业意识,求职择业也要毫无例外地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解决,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求职要靠本领,不要靠本本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一次双选会上,一位毕业生手拿四、六级英语证书、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驾驶执照、注册会计师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十多个证书,踌躇满志地到各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可经过一天的奔波,不知费了多少口舌,竟然没有一家用人单位愿意聘用他。原来,他想得很简单,以为有了这么多的证书,找个理想的工作肯定不成问题。
但是,他的想法太天真了,现在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主要是看你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有实干精神,是否能为本单位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有些人忽视知识的积累和个人能力的培养,热衷于参加这种那种培训班,参加各种职业和专业资格考试,以取得尽可能多的资格证书。
当然,如果你拥有这些证书,对于你的求职无疑是会有帮助的,但是有证书不等于有能力,本本不等于本领。
有些用人单位根本就不看这些证书,也对这些“含金量”不等的各种证书不感兴趣。例如海尔集团招聘员工时不是坚持传统的伯乐相马,而是坚持现代的“伯乐赛马”,对求职者的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行现场考察,然后决定录用与否。
三、求职要务实,不要好高骛远
时下,有些大学毕业生总以高级专门人才自居,对自己的能力和人才市场的价值评价过高,对自己的待遇报酬要求偏高,导致最终难以达成就业协议,有的对工作岗位挑来挑去,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该拿定主意时却总是拿不定主意,从而导致很有希望到手的不错的工作岗位与自己失之交臂,后悔莫及;有的不顾个人的客观现实,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与人攀比,本来不难解决的就业问题却成了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
也有的怕苦怕累,缺乏基层意识,总想到大学、科研机构、国家政府机关、大型国有企业、待遇和条件好的外资企业,不懂得“猛将必发于卒伍”的道理,高不成低不就,从而使得自己迟迟“嫁”不出去,给个人和家长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每个人必须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才能,转变过分理想化的就业观念,从个人的实际出发,不失时机地抓住就业机会,当决则决,当断则断。
第二节 创业还是失业?
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考上大学就不愁没有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失业”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了,即使你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也不一定就会找到工作。那么,自主创业呢?会不会是一条相对容易的道路?
然而,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创业其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特别是对于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和资金积累的大学生来说,创业更是一条坎坷之途。即使在每年有上百万家新企业诞生的发达国家,也有35%的新企业在当年就失败,能够坚持5年的只有30%,而生存10年的仅有10%。
▲BOOK。▲虹桥▲书吧▲
第31节:第七章 困惑:很多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2)
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倒闭十多万家,有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85%的企业在10年内倒闭,平均每个企业的寿命只有2。9年,创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更是只有2%—3%。许多人不断地创业,创业失败以后又步入失业大军。
缺少启动资金、缺少社会资源或人脉(50。9%)、不知道做什么生意(36。7%)、个人能力或知识欠缺和缺乏自信(36。0%)、社保体系不完善(21。4%)等,都是阻碍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
另外,选择创业的行业也对成功有所影响。项目少、资金少,涉及的行业绝大部分是技术含量偏低的文具、家教信息服务等,造成企业生命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
现在的中国,更多的是生存型创业者,他们创业是迫于生计。许多人缺乏必要的创业培训,只要看到一点机会就不假思索地扑上去,结果大多很快便黯然收场。
卖烧饼的武大当年也是失业大学生中的一个。刚步出校门,屡屡面试碰壁的他看到一种名为“掉渣烧饼”的小吃火爆异常,很多分店前等待买饼的人都排成了长队。武大认为找到了快速致富的机会,于是向父母借了30000元,先花了3000元加盟费,又花8000元租了位置不错的一家店面,装修和购买设备又用去将近10000元。办好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等手续,又雇了3名员工,准备大赚一笔。可是事与愿违,开张后他的生意很不好,两块钱一个的饼一天卖不到100个,三个员工大部分时间都是无所事事,开业两个月一直在赔钱。没多久武大发现,遍地开花的烧饼店已经少了许多,又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武大无奈地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生涯。
武大的烧饼店关门后不久,他的大学同学郓哥儿神秘兮兮地找到他,说他结识了一个著名中医,懂得一套皇家秘传的按摩技术,简单易学、能治百病。这个“著名中医”现在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郓哥儿希望武大能和他一起投资,并拍着胸脯担保武大只要出钱,生意做起来以后对半分成。武大被郓哥儿说得动了心,就东挪西借了20000元入股,不料这按摩店比烧饼店的生意还冷清,不到仨月,那个著名中医就带着店里所有的现金和值钱物品消失了,武大后悔莫及,和郓哥儿大吵一架,就此绝交。
两次创业失败的武大痛定思痛,仔细考虑了一下自己今后的方向,决定还是继续卖烧饼,他认为民以食为天,任何人一天都少不了三顿饭,烧饼虽然利薄,但是人人都需要。这次他没有选择开店,而是在繁华路段摆了一个小摊,为了节省费用也没有雇人,虽然辛苦,但生意不错。有了以前的经验,他的烧饼味道好、分量足,很快便吸引了不少写字楼里的白领。过了两年,武大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以前的欠款早已还清,还扩大了经营规模,开了两家分店,一年的收入有十多万,他对自己又有了信心。
有了钱的武大有点看不上烧饼店这个小买卖了,房价涨得厉害,靠卖烧饼什么时候才能赚够买房子的钱啊!他开始四处寻找更好的机会。偶然间他听说印刷厂很赚钱,一个只有两三台机器的小厂一个月的纯收入就有几万元,于是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6万元,又用自己的烧饼店做抵押,向银行申请了10万元的贷款,风风火火地开起了印刷厂。武大知道自己不懂印刷,为了保险起见,他高薪聘请了一个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负责具体的技术工作。
16万的资金开烧饼店能开好几家,但开印刷厂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于是武大打算买两台别人淘汰的旧机器,把生意做起来再说。他认为,只要是机器就行,不就是慢一点,声音大一点嘛,旧机器说不定还比新的好用呢。而他的技术员却劝他说,只要再过三个月,最新型的印刷机就要上市,现在市场上的新机器一定会降价,到那时再购进设备,产品质量和生产速度都比用旧机器高很多,也更容易赚钱。可武大却等不及,他觉得银行可不管新机器什么时候上市,贷款利息一天都不会少算,再说晚三个月可就少赚十几万啊,到那时说不定自己已经赚到足够的钱买最新型号的机器了。于是武大执意立即开业。结果,不到半年就因为印刷速度慢流失了不少客户,高薪聘来的技术人员也辞职了。新来的员工技术不熟练,又加上设备老化,频频出现问题,一大批产品质量不过关,客户拒绝付款,武大陷入了困境。最终他不得不申请破产,变卖机器设备还了银行的贷款,武大又一次卖起了烧饼……
◇欢◇迎◇访◇问◇。◇
第32节:第七章 困惑:很多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3)
武大的经历是许多创业失败者共同的遭遇。许多青年创业者都是看什么最火爆就经营什么,或者盲目地相信他人,不做任何调查,也不考虑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就贸然行动,最终只能落得一败涂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