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1950年7月2日,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给莫斯科发的一封电报里就称,周恩来在与苏联大使罗申的谈话中,传达了毛泽东对北朝鲜人的建议:美国军队可能在仁川登陆,必须在仁川后方建立一条坚强的防线。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10月2日,毛泽东在致斯大林的电报中又谈到:“7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上旬,我们又三次告诉朝鲜同志,要他们注意敌人有从海上向仁川、汉城前进,切断人民军后路的危险。”
就是说,朝鲜战争于6月底(25日)爆发,到7月初,毛泽东就根据北朝鲜人民军快速推进的情况,预判联合国军可能仁川登陆了,且后来又多次对战局作出类似的分析。雷英夫和倪志亮的预测,不过从不同角度加深了毛泽东对麦克阿瑟仁川登陆的认识罢了。
什么叫预见能力?毛泽东对仁川登陆的天才判断,就是预见能力。
麦克阿瑟“冬天里穿裙子——抖起来了”
三步棋走顺之后,就容易得意忘形,麦克阿瑟也不例外。┇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麦克阿瑟从小顺利,一生顺利,经常得意忘形。
仁川登陆的成功,使这位刚好70岁的老明星,达到了他军事生涯的巅峰。
在巅峰上,就抑制不住情绪,出现了癫狂。
癫狂,就抓狂。
1950年11月底,联合国军被志愿军歼灭了1。5万人,竟然没有找到志愿军的踪迹。
此时,麦帅从东京的司令部赶到了在韩国的第8集团军司令部。
一到第8集团军司令部,他不认真查找消灭他的军队到底藏在什么地方,而是召开了一个大型记者招待会。在招待会上,他通过媒体,向全世界发布了联合国军将向北朝鲜北部发动总攻击的计划。
向自己军队发布的作战计划,却向全世界发布了。
向全世界发布了,就等于向对手发布了。
彭德怀,他的对手,就是在广播中得到这一消息的。
为什么这么干?他还沉浸在仁川登陆的赞扬声中,他已经冬天里穿裙子——抖起来啦!
人一旦抖起来,就失去理性;
失去理性,就失去常识判断;
失去常识判断,就失去才能;
天才失去常识判断,就变成了蠢才;
蠢才再遇到天才,就只有吃败仗的份了。
因此,打了一生胜仗的麦克阿瑟败在彭德怀手里,不是军事才能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战场上的胜负,有时候拼的就是心态。
开完记者招待会,麦克阿瑟登上盟军最高司令号专机,准备回东京司令部。
就在此时,他又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
他对驾驶员托尼?斯拖里说:“朝西海岸飞,然后沿鸭绿江向北飞。”
他说:“我要研究一下地形,寻找一下敌人的活动迹象。”
所有人都大为吃惊,“参谋官们面面相觑,不胜惊恐”。
“没有战斗机护航,是非常危险的。”部下惊恐地说。
看到部下的表情,大明星麦克阿瑟微微一笑,说:“敢于进行这次飞行的胆略,就是最好的保护。”
他还坚持不佩带降落伞。
总司令的专机沿着鸭绿江边,缓慢飞行。
在飞机上,他看到了他的部队即将完成进攻的终点线——鸭绿江,他还看到了鸭绿江对面白雪皑皑的中国大地。
大地一片冰封,没有人迹。
于是,他放心了。
其实,这次飞行,除了得到一片赞扬之声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是典型的癫狂明星的癫狂之举。
当时就有怕死的随行记者抱怨说:“这次飞行真有必要吗?”
表演结束,他的部下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站在跑道上,送麦帅回日本东京的联合国军司令部。
就在飞机消失在地平线的一刹那,沃克将军轻轻说了一句:“扯淡。”
美国传记作家约瑟夫?格登在《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中,将这个情景记述了下来。
过去,不管是一战打德国还是二战打日本,他都比较慎重,绝不会把军事机密告诉敌手的。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这是军事常识。
不,这是基本常识。
天才的麦克阿瑟将军开始犯常识性错误了。
杜鲁门总统的面栽大了
仁川登陆后,在满世界的赞扬声中,本来就狂气的麦克阿瑟的那颗虚荣心,像得了狂犬病一样发作起来。
他狂出圈了。
他敢对总统狂。
当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准备越过三八线时,杜鲁门总统有点犹豫了,怕出大问题。
北朝鲜好对付吗?中国呢?苏联呢?
还是慎重为妙。
杜鲁门总统下定决心,要与高傲的麦克阿瑟见一面,听听他的高见。
听听他的高见,心里才踏实。
面对总统的这一要求,麦克阿瑟司令官的回答是:“总统阁下,目前战事正酣,我离不开身呢。”
意思是:见面可以,只是,请总统先生到我这里来吧!
谁让他这么牛呢!
没办法,身为政治家的杜鲁门总统只好委屈尊体,飞到太平洋上一个叫威克岛的地方,与麦克阿瑟司令官就相关问题进行会谈。
这个威克岛,距离美国本土6000多公里,距离韩国却非常近。
当时就有记者报道说——这哪里是上下级的见面,简直就是两个国家元首的国际会谈。
栽面了,怎么补回来?
总统毕竟是总统,聪明的杜鲁门有办法。
当他的“独立号”总统专机飞到威克岛上空时,他命令飞机在天上一圈圈地转,就是不下来。
直到确认麦克阿瑟司令官已经来到机场后,才命令飞机降落。
这位麦克阿瑟司令官,见到三军总司令、总统先生,却没有按礼仪打军礼,只是上前与总统握了握手。
会谈中,当杜鲁门明确问麦克阿瑟,美军越过三八线会不会引起中国出兵时,麦克阿瑟非常肯定地说,中国不会出兵。
他分析,如果中国出兵,“一定会遭受极为惨重的伤亡”。
怕总统听不明白,他强调说:“如果中国人真的进行干预,那么,我们的空军就会让鸭绿江畔血流成河!”
明白了?
明白了。
明白啥了?
中国无力干预。
麦克阿瑟司令官的天才分析,入情入理。
这下,三军总司令杜鲁门放心了。
会谈尚未结束,桀骜不驯的麦克阿瑟司令官就对身为总统兼三军总司令的杜鲁门有点不耐烦了,想早早结束这无聊的会谈。
约瑟夫?格登记述,麦克阿瑟“掏出一块金怀表,看看它,用手指慢慢地擦着玻璃表蒙,然后放到口袋里”。
哈哈!这是对谁啊?是对总统、对三军总司令!
就是对朋友、对同事,也不能这样啊。
可见,这位麦克阿狂一世可真是牛群的儿子娶媳妇——小牛大了!
“中国军队是一支可以随便侮辱的力量”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在朝鲜温井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
这一仗,歼灭韩军第6师共计500多人。
几乎同时,志愿军的各个小歼灭战全面开打。
按说,500人被歼灭,可不是个小数目,应该足以引起司令官的高度重视了。
但这事就愣是没有引起向来以机敏著称的麦克阿瑟司令官的高度关注。
他没有意识到有支虎狼之师正在威猛的“虎王”彭德怀的带领下,在朝鲜北部山林里张开血盆大口,等着他呢。
将雪片一样的挨打报告放到一边,麦克阿瑟司令官继续轻松地在那里瞎神气。
进攻!进攻!进攻!
饮马鸭绿江!
结束朝鲜战事!
第一次战役全面开打了。
一仗下来,联合国军1。5万人打没了。
1。5万人,我的那个天!
这时,麦克阿瑟似乎冷静了些,他命令他的部队:前队变后队,立马后撤。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大难将至,他却说:“我始终认为中国出兵是象征性的。这既证明他们有帮助共产党邻国的意思,又可在不损他们的面子的情况下撤出朝鲜。”
是啊,人家象征性地一出兵,你1。5万人就没啦。
麦克阿瑟司令官极不冷静,他的对手彭德怀却极度冷静。
取胜后,彭德怀果断结束第一次战役,并命令他的26万大军:迅速后撤,藏到大山里。
麦克阿瑟的飞机到处侦察,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军队消失了。
想想,几十万大军能随便消失吗?
此时,可爱的麦克阿瑟司令官得出一个惊人判断:中国军队后撤是“因兵力不足,装备低劣而怯战后退”。
他太自信了。
自信,是因为美军太强大。一米一花一书一库一 ;http://www。7mihua。com
自信,有自信的理由。
他认为,通过联合国军对鸭绿江沿岸实施大规模空军突击,“已迫使中共后续部队不能进入战场”。
他断言,入朝志愿军“最多不超过六七万人”。
并说:“我肯定,战争在两个星期之内就会结束。”
他还对记者说了他一生中最狂的一句话,即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不是一支不可侮的势力”。
意思是: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和国民党、大清朝的军队一样,都是可以随便侮辱的军队。
麦克阿瑟的狂,已经到了疯的地步。
或者说,麦克阿瑟司令官已经狂得疯了。
你要说,这位麦克阿瑟的确是够狂的了。
其实不然,还有更狂的呢!
安插在联合国军的谍报员闹半天是他
第一、二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非常顺手,就好像知道联合国军的行踪似的。
没错,彭德怀得到了联合国军行动的准确情报。
彭德怀到底怎么搞到麦克阿瑟的情报的呢?是谁给志愿军送的情报呢?
1950年11月24日,就在那次传奇式的鸭绿江飞行之前,麦克阿瑟召开记者发布会,兴致勃勃地宣布,战事就要结束,他的孩子们要“回家过圣诞节”,并公布了联合国军钳形进攻的计划安排。
从11月25日到12月25日(圣诞节),时间周期是一个月。安排进攻的时间是11月25日,结束进攻的时间是12月25日,麦克阿瑟清楚地将之告诉了对手。
大家看,钳形攻势,也就是两个钳夹子,兵分东、西两路,最后在鸭绿江会师,进攻路线安排也明确地公告了。
伦敦《泰晤士报》援引华盛顿消息,报道说:“7个联合国师——3个美国师和4个南朝鲜(韩)师——以及英联邦旅已准备就绪,去进行据称是最后的进攻,以扫荡从西海岸至南朝鲜(韩)部队已经到达的地点这段鸭绿江下游地区。”
这样,麦帅等于把自己进攻的时间、地点、行军路线、兵力、目标等,一股脑地通过世界各大报纸、电台,清楚地告诉了他的对手彭德怀。
上哪里找这样又全又准的情报去?
我的那个老天!
当时就有西方记者评论麦克阿瑟的做法,“显然是一种奇特的打仗方式”。约瑟夫?格登在《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中也评论说:“也许历史上还从未有一位将军像他那样,在光天化日之下把自己的计划毫无保留地暴露给敌人。”
有,后来的历史还真有。
在前些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人就将打萨达姆的时间、计划都告诉伊拉克了,不同的是,美国还是将萨达姆给灭了。
在关键时刻给彭德怀送情报的,就是麦克阿瑟司令官!
因此,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应该大方一点,给这位麦帅发一枚一吨重的一级谍报功勋勋章,外加1000万美元奖金(人民币的不要),并给他树碑立传,以感谢他为志愿军两次战役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要想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西方的这句谚语的确是至理名言。
正是这种“狂”使天才的麦帅,彻底丧失了理智和起码的冷静判断。
而此时,麦克阿瑟司令官遇到了一个多年来没有遇到过的对手,遇到了一个五千年文明凝聚出来的战场高手,遇到了一个抱着雪民族百年耻辱的信念而舍生忘死的硬汉。
过五关斩六将之后,走麦城就是必然的了。
约瑟夫?格登的《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里,有个细节描写是很有意味的:面对如山倒般的兵败,“麦克阿瑟颓然倒在吉普车的前座上,仿佛已经完全精疲力尽,并未表现出他一贯的信心和盛气,就连他那顶著名的油渍斑斑的军帽,这一天也不显得怎么精神,他是一个斗败的人”。
的确,他败了。
麦克阿瑟:中国人是打仗的高手
狂躁、狂躁,狂,必然伴随着躁。
在仁川的胜利面前,老麦的进攻急躁了。
在向三八线推进时,麦帅就提出感恩节推进到鸭绿江的计划。
感恩节,每年11月的第四个礼拜的礼拜四。
马上要到鸭绿江了,结果遇到了突如其来的强大攻击。
在被打懵的情况下,他转了两圈,又精神起来,提出发起总攻,结束战争,让孩子们回家过圣诞节(12月25日)。
不管是感恩节还是圣诞节,反正得让孩子们过节。
结果,圣诞节,又成了中国军队的大举进攻日。
在圣诞节攻势中,麦克阿瑟攻得快,逃得也快,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