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模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汇源模式-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000年: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称号。2002年荣获“农业产业化全国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公布“汇源”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农业部等9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2003年荣获2002…2003年度“全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先进型企业”称号;“2003年中国饮料业果蔬汁最佳企业”称号;2003…2004年度“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称号;2004年荣获“全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称号;“中国饮料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第一品牌”称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05年荣获“第一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称号;“绿色产品奖”;“中国企业十佳质量安全信用单位”称号;2006年荣获“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四次荣获国家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工作最高嘉奖;“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最佳企业公众形象奖”;“优秀龙头食品企业”、“支持三农建设贡献奖”。
  2007年荣膺人民社会责任奖;荣获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称号;第三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被新华社授予企业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汇源全有果蔬汁荣获2007迎奥运北京工业品牌展览会四新产品创新奖;荣获品牌中国的华谱奖和品牌中国的金谱奖、“中国饮料行业年度十佳品牌”称号;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荣列“全国重点保护品牌榜”;“中华名特优产品指定供货单位”;汇源果汁集团荣获香港公益金公益荣誉奖。荣膺“2007年度人民社会责任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授予“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称号;荣获“影响2007·时尚盛典美食休闲品牌”称号等等。
  朱新礼的专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统一、康师傅等外资企业都对果汁项目加大了投入,可口可乐甚至对朱新礼的专注分外的眼红,一心要将汇源果汁收入麾下。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道德是第一道门槛
北大自主招生曾有意提出了一个条件“孝顺父母”,意即不招收不孝顺的子女
  ,后来虽经反复论证,被专家组改成了“心系天下”,但对于道德的重视也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孝敬父母并不只是家庭问题,同样也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虽说孝子不一定就是人才,然而,把孝道当作人才的一个考查标准也是企业用人的一种参考。许多知名企业更是把“道德品质”列在人才标准的首位——
  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对职业的操守,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若企业有意培养、磨练、打造一个人,完全可以接受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精心设计描画,但道德品质、工作态度却决定了这张纸材质的优劣。
  朱新礼在员工中倡导有三种人永远不能忘:一是父母,二是老师,三是朋友。多年的商场征战,使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对老人尽孝,从而留下了终生遗憾。他教育并引导员工都要孝敬老人,凡是回家给老人过生日,陪同老人看病的职工,请假一律开绿灯。他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对老师都不报恩的人,还能指望他爱事业吗?
  做人最根本的是要讲诚信。对内,他不允许拖欠员工工资和侵犯员工利益的事情发生。谁拖欠工资,谁侵犯员工利益,就向谁问“罪”,罚谁的款。
  朱新礼爱党敬业,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他常说:“一生中,我最恨那种偷奸耍滑、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的人。一个泱泱大国,一个几千万人的执政大党,我们不缺理论家、不缺评论家、不缺干部,缺的是实实在在干事业的人。尽管我们走过弯路,国家还不算富裕,经济还不算发达,但毕竟那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汇源的今天。”
  1992年,汇源公司一成立,朱新礼就拟在企业建党委,这在当时的民营企业中实属罕见。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民营企业建什么党委啊?”
  到底如何建党委,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朱新礼却坚定不移地坚持建。最终,在1992年建厂同年,汇源在山东建起了党支部。朱新礼认为,企业所有制不同,但性质却一样,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都是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下运作。在北京建立党委时,汇源实行无候选人、无差额、无记名的投票方式,就是要看看哪些党员是群众最信任的。
  朱新礼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个企业家,带领大家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他坚持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榜样的力量去感召人、团结人、影响人,要求大家同心同德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朱新礼要求企业的党员干部“人人都是一杆旗,一盏灯”,做到“四带头”:带头讲奉献,带头讲廉洁,带头讲诚信,带头讲团结。
  朱新礼一直坚持义利并重观,既讲物质,也讲道德,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朱新礼在汇源提出,要优化本企业的内部小环境,绝不允许有损人利已的事情发生。朱新礼把名利、钱财看得很淡。
  其实对于企业家来说,钱更是一种象征性符号。证明自己价值、承担社会责任才是他们更高的人生目标。
  汇源的员工是幸运的,他们不用为拉关系、走后门等俗务所累,因为这些都是为朱新礼所痛恨的。他们惟一要做的,就是靠自己的才能赢得认可和重用。
  对外,无论是果农,经销商、还是合作伙伴,朱新礼都一视同仁,以诚信为本。果农们说,和汇源打交道最放心,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见过白条什么样。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员工的成长真传奇?
许多到过汇源的人都说:汇源人的素质的确不一般,这一点得益于朱新礼特殊的用人模式。其实,许多进入汇源的人,他们最初起点都不高,很多都是普通工人,文化水平也并不高。由于创业初期人才匮乏,朱新礼会选一些合适的人偏高使用。对人才偏高使用,打个比方说,就是具备副厂长能力的,安排在厂长位置上使用;具备部门副经理能力的,安排在部门经理位置上使用,以利于在实践中更快地成长。就是这些普通工人,在朱新礼的偏高使用和着力培养下,一步步成为了汇源的业务骨干,在汇源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其实,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人才使用也非常强调实用为先。尤其是日本的大型制造企业,比如大名鼎鼎的松下公司,往往还喜欢任用所谓“70分”的人才。他们执拗地认为才能太出众的雇员往往个性突出,在强调合作精神的组织内,其人才使用的费效比反而不高,并且留不住。相反一路走来同甘共苦的员工忠心耿耿,奉献精神强,只要踏实肯钻研,做出的成绩一点也不差。
  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任洪凤。1992年,任洪凤加入汇源的时候只是个中专毕业生。她先后当过计件工、话务员、营销业务员、公司报关员、国际业务部副经理、国际业务总监、采购总监,现在是集团副总裁、黄冈工厂总经理兼华中大区总经理。
  任洪凤刚做报关员时,汇源主要从事浓缩果汁出口业务。要达到与国外客户顺畅地交流,掌握外语十分重要。为此,她被派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短期进修英语。为了早日学好英语,任洪凤工作之余勤奋学习,不顾辛劳,创造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英语学习“小纪录”。1998年当她作为翻译在华盛顿和外商谈判时,英语运用非常娴熟,令人赞不绝口。英语,让多少国内的才俊一出国就成了又聋又哑!而一个中专毕业生用业余时间就把英语学得如此出色,令人佩服之余,不禁深思。15年来,任洪凤依靠自强、自立、奋发进取的意志和勤奋、务实、高效、创新的汇源精神,为汇源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得到朱新礼的赏识和重用。
  王学同的工作历程在汇源员工极具代表性。王学同走进刚成立的汇源时是高中毕业生。他从基层最艰苦的一线干起,不到一年就成长为一名中层管理者。但是他意识到自身文化水平不够,趁年纪轻要继续充电,于是又参加成人高考学财会。此后又调至顺义财会部。他工作认真,态度谦虚谨慎,广受赞誉。
  2005年,莱芜工厂遇到困难,产品积压,工厂停工两个月,人心涣散。王学同主动请求要去莱芜工厂,针对莱芜工厂存在的问题,他深入一线,寻找病根,大胆改进,调整产品结构,当年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38%,净利润成倍增长。王学同改写了莱芜工厂的历史。2007年6月,朱新礼知人善任,任命王学同为销售副总裁。
  为了让员工能够快速成长,朱新礼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朱新致力于把企业办成学习型组织,创建了自己的培训中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法,通过考核、激励等方法让员工积极参加学习,“因为你不学,就跟不上这个时代,跟不上这个行业的发展。”
  汇源于2003年创办了汇源培训学校,旨在通过这种方式,为汇源培养、储备、输送所需的人才。同时,也为支援社会教育事业,解决部分社会就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汇源培训学校已有近千名毕业生被安置到汇源集团各单位工作,有的已成为所在行业的骨干。
  2006年初,汇源集团又与北京市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北京广播电视大学顺义分校、北京市顺义区第一职业教育中心、山西省万荣技师学院、山东省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等单位联合办学,开设了中专部、大专部,常年开设工商企业管理、食品检验检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机电、电子商务等学习班,并把大学办到了企业。他们在顺义区成教局的帮助下,不仅在汇源举办了成人高考辅导班和高中补习班,还和北师大联手办了大专班,由北师大派老师定期授课,每年都有100多名员工从那里毕业。汇源还与中国农业大###合开办了食品专业研究生班。良好的机制,使汇源像一个成长成才的大熔炉,吸引并留住了更多的人,为其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朱新礼还非常注重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每年都要派出大批管理人员到欧洲、美国、日本去学习。汇源人的素质很快得到了提升。汇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起来了,越来越有世界大企业的风范。
   。 想看书来

三、谁给朱新礼打工?(1)
在汇源有一大忌讳,就是公司绝不允许“打工”这样的字眼出现。汇源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就跟员工讲,如果你自认为是打工的就不要来了,你必须成为汇源的一员。因为朱新礼认为,是共同的事业把大家连在了一起,在公司里人人平等,公司领导要真正把员工当亲人,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员工就会以公司为家,真正的为公司尽力。
  汇源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推行一种人性化管理模式。汇源的企业文化首先强调的是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朱新礼把尊重员工当成了头等大事,因此要求汇源的领导视员工为企业的主人,强化各级领导依靠员工办企业的共识。朱新礼始终强调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他们的创造能力不可低估。要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那么企业就得把他们当成自家人。如果企业领导与员工是一种雇佣关系,没有亲情关系,那么企业就很难发展起来。所以在汇源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员工找总裁,总是一路绿灯。朱新礼说:“领导我可以不见,但是员工我一定要见,任何人不能把员工拒之门外。”
  凡涉及企业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朱新礼都召开员工大会表决通过。同时,为了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广泛听取员工意见,朱新礼还在汇源总部大楼专门设立了总裁信箱、党委信箱和工会信箱。另外,每个月汇源都要召开一次总裁与员工对话活动,凡职工有什么困难、问题和建议,不论为公为私,都可以当场向总裁发难,总裁当场解答。大家共同回顾企业艰难的发展历程,了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的压力和应对措施,共同关注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分享企业创新成果的喜悦。员工的每条建议,公司领导都认真批阅,使员工的意见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尊重和采纳。
  在一次员工对话活动中,新员工小吴讲述了她到汇源后的一个发现,“有一包咱们的1升100%果汁,放在超市陈列架的最底层,上面已经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我看了看生产日期,是2002年5月份的。我在此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能从小事着手,维护公司的形象。”朱新礼迅速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详细记下了小吴所反映的问题。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意见,但完全可以看出这个年轻的员工心里装着汇源的声誉,她不愿意汇源的品牌遭受半点委屈!会议结束后,一回到办公室,朱新礼便派人与北京的销售公司联系,解决所反映的问题。
  朱新礼身为总裁,却能耐心倾听员工的批评和建议。凡是在对话会上提问题的员工,他都会在笔记本上记下来。为了表示尊重,他通常还会再核实一遍。对员工反映的问题,他一定要求有关部门查个水落石出。
  朱新礼还虚心听取员工的批评意见,对于员工反映的问题,争取给员工一个满意的答复。有些员工因为一封批评、建议信,就获得了几千元、上万元的“总裁特别奖”。此外,朱新礼提议每月拿出200万元奖金设立了金星奖、营销专项奖,做到月月有奖、事事有奖,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员工的热情。
  每年的春节,汇源都会为工作满一年无重大违纪行为的员工父母寄去500元慰问金和慰问信,以此表达公司的感激之情。一个员工突发脑溢血,公司全力组织抢救,拿出9万元为其支付治疗费,几年过去了,到现在还照常给他发着工资;一位到公司才3个月的女员工患癌症回老家住院治疗,他让工会干部带上5000元的现金专程驱车千里前往探望…… 。 想看书来

三、谁给朱新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