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敢在南京皇宫内号令天下;第三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北京定为首都,所需钱粮,还得仰仗江南,以当时的运输条件,这也是个不易克服的困难。
不过,朱棣委实不喜欢南京,从永乐七年开始,他让太子留在南京监国,自己时时跑到北京住下来。当时的情况是南京仍作为首都,而北京则成为行在。实际上,早在永乐四年,朱棣就开始了北京的建都工作。
据传,明北京城及皇宫的设计者是姚广孝。这个姚广孝同元朝的刘秉忠一样,也是和尚出身。所不同的是,姚广孝到死也没有还俗。
姚广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和改建北京城。他没有保持“哪吒城”,而是按儒家的观点,把北京建成一座方城。而皇城(紫禁城)则在方城的正中央。
北京城的建设,整整进行了十五年。这期间,为配合迁都,朱棣做了两件事,一是从江南各地向北京大量移民;二是疏浚运河,打通南北的运输干线。据记载,洪武三十年,通过海运由南输往北方的粮赋只有七万石,永乐六年,就增至六十五万石。永乐十二年,由运河输往北京的粮赋增至五十万石,另还有四十万石由海运输入。到了十六年,由运河输往北京的粮赋就已高达四百六十万石。
当北京的财赋供给与人口都不成问题时,朱棣就发出迁都的诏令。北京不再是“行在”而变成了首都,南京则变成了留都。
迁都的正式实施是在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此前,朱棣封赏所有参与都城兴建的人员,其中有一个苏州匠人蒯祥,封为工部侍郎。如果说姚广孝是明北京城的总设计师,这个蒯祥就是总工程师了,所以功劳很大。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仁宗的短命成就了北京城
迁都最初的几年,围绕该不该迁都的问题,一直争论不断。朱棣为了压制反对派意见,杀过几个人,包括前面提到的萧仪。
自从萧仪死后,朱棣再没有为迁都的事杀过人了。这是因为那一次雨中跪辩,所有的部院大臣与科道言官都看清了朱棣的决心:迁都不容置疑,哪怕老天爷震怒,再雷劈十座奉天殿,朱棣也决不会把金銮殿搬回到南京去。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死。他的儿子仁宗继位。次年改元洪熙。仁宗同他的爷爷朱元璋一样,喜欢南京,登基之后,他决定把首都再搬回南京。但刚有这个想法,他就死了,在位还不到一年。仁宗的儿子宣宗继位,他是朱棣生前最喜欢的皇太孙。宣宗同朱棣一样喜欢北京,于是更改父皇的旨意,作出了暂不迁都的决定。这个“暂”字是为了给父皇一个面子,其实宣宗压根儿就不想迁都。
所以说,某一个地方的兴衰,的确与政治家的决策有很大的关系。如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该城是张居正执政期间,为开放边境贸易而倡议修建的“板升”城;再说今天的深圳市,如果不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恐怕至今还是保安县的一个小渔村。北京城的运气非常好,一是碰到了忽必烈和朱棣这样两个皇帝,对它情有独钟;二是负责修城的刘秉忠与姚广孝,都是非常有见地的设计师,没有他们,北京城不可能有令世界瞩目的帝京气象。当然,仁宗的短命也是北京城作为首都得以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他再活十年,北京城会是怎样的命运,就很难说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两个孝子,一场悲剧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开篇引用的《临江仙》,想必所有的三国迷耳熟能详。我十一岁时读这首词,内心便受到感染,产生难以排遣的惆怅。后来,当我第一次坐上渡船行驶在长江上,便禁不住吟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到词的结尾“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时,年少的我,虽不大理解这词中的苍凉,仍然觉得这种感伤既让人亲近,又让人害怕。
等到成年后,我才知道这首词的作者并非罗贯中,而是明嘉靖年间的杨慎。罗先生创作出不朽名著,但非杨慎之词,不足以表达他小说的主旨,可见这首词所含蕴的人世沧桑,具有多大的震撼力。
但是现在,我却想让读者读杨慎的另外一首诗:
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
故园先垄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
这首诗名为《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是杨慎死前二十多天写下的,语极凄伤,可谓字字血泪。这首诗的背后,隐藏的是杨慎一生巨大的悲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杨慎一家是怎样结怨于皇帝的(1)
杨慎,字用修,别号升庵,出生于四川新都一个官宦世家。祖父杨春,成化十七年进士,官至湖广提学佥事;父亲杨廷和,成化十四年进士,先于其父一届,时年十九岁。杨慎是杨家入仕的第三代,正德六年二十四岁时参加会试,殿试第一成为本科状元。一门三代进士,还出了一个状元。这样的家族不仅仅在新都,就是在全国,亦属罕见。
杨家三代官员中,官当得最大的当数杨廷和。他入仕四十六年,除正德十年丁父忧回家守制三年外,余下四十三年全在京城为官。成化十年,从翰林院庶吉士干起,历任翰林院检讨、修撰、侍读等。弘治二年,改任左春坊左中允,这一职务是太子的老师,这太子即后来的武宗皇帝。三年后,又迁升左春坊大学士。正德二年,由詹事府詹事超升东阁大学士,入阁主管诰敕。担任内阁辅臣不久,因得罪臭名昭著的大太监刘瑾而被驱逐出京,改任南京吏部左侍郎,后升任户部尚书。半年后,刘瑾劣行败露被武宗“忍痛割爱”,诛除了,杨廷和又得以回到京城,入阁当了辅臣。到武宗皇帝驾崩时,杨廷和已是首辅。
武宗一生胡闹,亲近过的女人难以计数,大概也是因为这个用情不专的原因,这位风流皇帝竟然没有生下任何儿女。因此,他这一死,便没有法定的子嗣来承继皇祚。按规定,必须在武宗近支的宗藩中寻找一位“皇子”来承祧,主持这项工作的便是杨廷和。
当时有三个人都有条件继承皇位。经过一番考虑,杨廷和选中了朱厚熜。这个朱厚熜的父亲名叫朱祐杬,是孝宗的弟弟。武宗皇帝是孝宗皇帝的独子,朱祐杬是他的叔叔,朱厚熜是他的堂弟。
孝宗的父亲宪宗,是明朝第一个搞“姐弟恋”的皇帝。宪宗十八岁即位,就将年已三十五岁的宫女万某立为贵妃。这位万贵妃一直侍候宪宗长大,两人年龄相差十七岁,论辈份应该是母子,但两人更像姐弟,少年时的宪宗从万贵妃那里知道了情事的快乐。奇怪的是,宪宗对万贵妃的宠爱二十年不衰,这种“海枯石烂不变心”的爱情观,搁在一位皇帝身上,实属难得。万贵妃三十六岁时为宪宗生过一个儿子,但未满周岁就死了。此后,万贵妃一切的怀孕努力都是瞎耽误功夫,她因此很伤心,也变得很歹毒。她只要听说别的嫔妃怀孕了,就一定会将这嫔妃弄死或致其堕胎。因此,宪宗尽管嫔妃成群,却没有谁给他养出儿子来。他当了十一年皇帝后,有一次在剃头的太监面前感叹自己老之将至,却膝下空虚。太监这时斗胆告诉他:有一个来自广西的宫女,姓纪,生下了一个儿子,为免遭万贵妃的毒手,宫里头的人都替纪氏隐瞒,放在隐蔽的安乐堂中偷养,如今这孩子已长到六岁。宪宗喜出望外,立即宣旨将孩子从安乐堂中领出来,交给周太后扶养。据说万贵妃得信,没有一个月就将纪氏毒死。但对孩子她却没有办法,因为周太后那儿防范严密,她无从下手。
既然宪宗有了儿子,万贵妃便改变略图,由对其他嫔妃的“计划禁育”变成“鼓励超生”。这样,短短几年,宪宗便又有了十一个儿子。
但因纪氏所生的儿子是老大,便理所当然成了太子。这个太子朱祐樘,就是武宗皇帝的父亲孝宗皇帝。
孝宗是个好皇帝,但养了一个坏儿子,武宗不似父亲正派,勤勉政事,却像祖父宪宗皇帝那样风流、昏庸。他喜欢和那些比自己年龄大的女人上床,大约也是承继了祖父“姐弟恋”的传统。
介绍了这么多背景资料,话题还是回到武宗的接班人上头。按道理,孝宗皇帝的十一个弟弟的后代,武宗皇帝的堂兄弟,都有资格承祧。但杨廷和从综合条件考虑,选中了朱厚熜。
杨慎一家是怎样结怨于皇帝的(2)
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在孝宗即位之后,被封为兴王,藩邸在湖北安陆。朱祐杬就藩之后,朱厚熜在安陆出生。正德十四年,朱祐杬病死,谥号为献,朱厚熜十三岁袭封兴王。
武宗皇帝死时,朱厚熜十五岁。在杨廷和主持下,朱厚熜来到北京继位。
杨廷和谙熟朝廷掌故,在朱厚熜来京后,便找这位即将登基的皇帝谈了一次话:他要朱厚熜办一个法律手续,过继给他的伯父孝宗皇帝。这样,他将以孝宗的儿子而不是侄子的身份来嗣位。这种做法叫承祧。朱厚熜满口答应,因为他知道,如果不答应,这个皇帝就轮不到他做了。
但是,当朱厚熜登基成了名符其实的皇帝后,他立刻就变卦了。他登基后的第六天,就下诏群臣讨论如何尊崇他的亲生父母。当杨廷和以“承祧”的原则提醒他时,这位十五岁的皇帝恼下脸来狡辩说:“孝宗本是伯父,如何变成了父亲?兴献王本是朕生父,如何又变成了叔父?这样绕来绕去不妥当。”
从此之后,围绕这个问题,世宗与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进行了不屈不挠无休无止的斗争,一直斗到嘉靖三年的正月,世宗如愿以偿,尊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
杨廷和眼看无法挽回,愤而致仕回到四川新都颐养天年。这件事,是明史嘉靖朝中有名的“大礼案”。
然而,大礼案并未因杨廷和的去职而停止,反而更加激烈。
桂萼与张璁:不得不说的两个人物
谈到大礼案,不能不说说桂萼与张璁这两个人。张璁是嘉靖皇帝登基前不久的新科进士,考中进士时已年满四十七岁。若要按明代官员的考成法,他就是勤勤恳恳干到六十岁,能当到七品县令就很不错了。大礼争议兴起时,张璁观政于礼部。所谓观政,并非实职,只是正式任职前的一种锻炼,若安排在刑部,就叫刑部观政;安排在礼部,就叫礼部观政,以此类推。吏部根据该人在观政期间的能力和表现,再授以实职。桂萼是正德六年的进士,嘉靖初,由成安知县迁南京刑部主事。
若考察明朝的官场众生相,分为大类,当然只有君子与小人两种。但君子中有的以精明练达著称,有的以道德文章行世;有的立下扭转乾坤的事功,有的保持廉洁奉公的操守。论及小人,有屈己媚上者,有哗众取宠者,有贪赃枉法者,有冒功邀赏者,品类众多,不一而足。如果说,君子行列中还能找得出赝品,那么小人堆里则个个都是正宗。成祖一生阅人无数,他评价手下大臣,说:“某某是君子中的君子,某某是小人中的小人。”用其意,桂萼、张璁则可称为“小人中的小人”了。
大礼争议初起,由杨廷和领导的文官集团几乎是一边倒,坚持世宗应该将孝宗认作“皇考”。初登大位的世宗虽心有不甘,但还没有力量战胜内阁。因为,尽管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但必须一呼百应方能奏效。让世宗憋气的是,其时一呼百应的是杨廷和而不是他这个理当一言九鼎的皇帝。
历史上关于“承祧”的游戏规则,在杨廷和看来是不可更改的。这是文人政治家可爱的一面,亦是可悲的一面。在今天看来,世宗认孝宗与兴献王谁为正宗,纯粹是皇帝家事,大臣们如此认真地争论,真可谓“秀才多事”。但在明朝,这一类的争执,往往酿成巨大的政治灾难,如英宗复辟、宪宗废后、神宗尊母、熹宗朝的三大案等等,莫不都制造出轰动朝野的惨案与冤狱。
就在大礼争执陷入僵局,皇帝与首辅处于对峙的阶段,有两个人站出来打破了平衡,他们就是桂萼与张璁。
两人看出世宗的焦躁与不满,立即意识到这是他们出人头地的绝佳机会,于是各自写出反驳杨廷和的奏章上呈。大意是:凡大孝之人,未有不敬重亲生父母者。敬父母就是敬祖宗,敬社稷。皇上为亲生父母正名,是天底下第一等的孝子,是苍生百姓的楷模。
世宗收到奏章后,大喜过望。相权对皇权的制约本来就很脆弱,桂、张二人的奏章立刻就打破了平衡的格局。这就是杨廷和等大臣陷入被动的原因。
为减少张璁在朝中的影响,杨廷和指示吏部将张璁调往南京任刑部主事。如果说观政级别相当于科长,这个刑部主事就相当于正厅级干部。
这种安排,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蹊跷来。皇上要给张璁升官,杨廷和哪里挡得住?但他可以做点手脚,找出很多让皇上难以反驳的理由,将张璁高升到外地。
张璁到了南京,与同在刑部任职的桂萼结为政治盟友,就大礼案继续给皇上写奏章。世宗有了奥援,态度变得非常强硬,这导致内阁大臣的总体辞职。
杨廷和一走,文官中再没有像他这样精明强干坚持原则的强势人物了,相权再也无法制约皇权。世宗变本加厉,决定提拔一批忠实于自己的官员。在他的脑子里,最应该受到重用的,当然还是桂萼和张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提拔与廷杖:来自皇帝的报复
杨廷和致仕回家时,世宗已经十八岁。经过三年的磨练,他已从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变成了猜忌刻毒的政治家。他不但懂得报复,也懂得权术。他知道单单提拔桂萼和张璁,会引起朝臣的非议。于是采取迂回措施,决定补充八名翰林院学士,将桂萼与张璁放在里头,打头的,却是杨廷和的儿子杨慎。
抛开杨廷和的因素不讲,仅就杨慎个人的学识与资历而言,也足以服人。他正德六年考中状元后,就当上了翰林修撰,官阶六品。后因母丧,丁忧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