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中成长:一个女人的成长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爱中成长:一个女人的成长2-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位教育家感慨地说现在有些孩子一放下书本,连玩都不会玩了。顶多看看电视,甚至懒到足不出户了。“不会玩”真是个不简单的问题,因为他们一旦过完了学生生活,没有了升学的目标,也就极可能失去生活的重心。除了少数人会替自己再立个人生的目标,努力去追求以外,大多数的人只要有一个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的职业,然后就得过且过地生活下去。生活里的一切都没什么意思,他有余暇也不过打打小牌,逛逛街杀时间。生命既无意义,也是浪费。“有人是为了活下去而吃饭,有人却只是为了吃饭而活着。”一位哲学家这么说。这两种人差别是很大的,后者的人生只有“吃饭”,前者是除了吃饭以外还有其他的价值。何况活得“有意思”单纯对自己也是很有“贡献”的,那就是可以活得愉快、起劲儿。
  要想活得有意思,就得从小会“玩”,懂得“玩”,因为“玩”就是兴趣。人生很多发明和创造都是兴趣引起来的,如果这个人的兴趣没有在小时候被“扼杀”,同时又能得到很好的培植的话。一个着迷地“玩”小虫的孩子可能会成为生物学家,一个着迷地“玩”画图的孩子可能会成为画家,一个着迷地“玩”旧钟表的孩子也许将来是了不起的机械专家。不要骂他不做正经事,尽是“玩”。帮助他“玩”,譬如爱玩小虫的,找些关于虫的书给他读,鼓励他往更深的一步去探讨。假如他什么都不爱玩,那才值得担心,就得引导他去读些好的课外读物,那些书也许会触动他某一种兴趣。一个会“玩”的孩子就算将来成不了什么“家”,但是至少他的生活里有了兴趣,他就不会觉得人生无聊了。 。。

第一节(6)
61 孩子暑假的活动
  暑假来临,学校里的老师轻松一点了,家长却个个叫头大。那些生龙活虎般的年轻人有些已经找到最好的去处,上山下海深入社会,参加“救国团”的各项暑期活动,为社会服务,也为自己找到最好的休闲工作,但是大多数的年轻人还是以家为“休闲中心”的。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完全到独立自主年龄的孩子们,恐怕还是需要父母来替他们策划、指导吧!
  因为升学压力太重,绝大多数的家长都送孩子到学校参加暑期课业指导,这倒是度过半天时间的最好办法。可是下半天仍然难以排遣,那些不需要午睡不知道疲劳的孩子们如果不让他干点什么,他们就极可能呼朋引伴钻到弹子房、黑咖啡室,或是泡在电影院。起先有钱人家的子弟会带着没钱人家的子弟,再接着就可能偷窃以应付需要。因此一些放假以前还没发生问题的学生,一个暑假下来就可能成为少年队的客人了。
  孩子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或初中以后,有他们自己的朋友,有时候他们不喜欢和父母同游。不过每个月至少要有两三次应该全家人共同参与一种休闲活动,譬如到海边泡泡水啦,爬爬山啦,或是去露营,同去看一场好电影啦,可以在头一天开家庭会议,讨论到哪里,去做什么。在家里该有*的作风,不要勉强孩子;因为那样休闲活动就变成毫无趣味了。
  除了户外的,在家也“找点事”让他们做做。孩子补习了半天回来,下午不必再强追他们继续读书做功课。让他们画画图,听听音乐,看点课外的书来调剂一下。有些孩子如果在某方面有特殊的技能,不妨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形下,尽量供给他应用的器材。一些锯子、钉子、木头之类可以发展他在手工艺方面的才能,一个小照相机可以发展他在摄影方面的兴趣,一把口琴也可以引导他走向音乐天地。很多孩子们小时候几乎都是画家,如果能不断供给他画纸画笔,纵然不一定能成画家,至少也让他培养了一种业余的兴趣。
  好的休闲活动是养成人们良好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重要性恐怕绝不下于读书呢!
  62 一种感触
  乍见一位分别多年的朋友,我简直吓了一跳,她至少要比实际的年龄老上十岁。起先我以为她可能是境遇不太好,可是细看她的衣着虽然色调暗淡些,式样古老些,却都是“高级货”。她来的时候,我正在跟小儿子玩“跳房子”,满脸通红,头发飞扬,我兴高采烈地招呼她进屋里坐。她用诧异的眼光打量我:奇怪!你还是老样子。
  我笑着说:别开玩笑啦!你瞧我女儿都比我高了。
  在闲谈中,我一点一滴地记起以前的她来:虔诚的教徒,出名的生活严谨,在宿舍里谁也比不上她整洁,绰号是“标准钟”,你只要记得她几点钟做什么,以后就可以用她来对时间,保准不差分秒。从来没有大笑过,却也没发过脾气。
  “你也真是的,快到中年了还跟孩子玩跳房子!”她说。
  “怎么不行呀?我们玩得可乐着呢!”我真的不以为意。
  “唉!我来找你聊聊我女儿的事,上初三了,变得古里古怪的,一放学就钻进自己房间,出来吃个晚饭就又钻回去,我们母女一天难得讲上两句话,怎么办呢?你跟你女儿之间怎样?大概不会这样吧!”
  “还好(我不敢把我和女儿之间的亲密、无话不谈的情形告诉她,因为她可能也不同意我们这种不上不下的样子),也许每个人性格不同吧。” 。。

第一节(7)
我知道他们夫妇都是好人,都是规规矩矩严谨的好人,但是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能不能快乐却是个疑问。从她的谈话里,我知道她的家规很严,父母和子女从不开玩笑,其实她们也很爱孩子,一切的努力也都是为孩子。孩子书都读得很好,但是在家里都不爱讲话。也从来不找父母的麻烦,什么事都自己处理。他们一直不觉得这种现象有什么问题,直到最近因为担心女儿在感情上会不会出岔子,才开始紧张起来。
  我不是专家,也不敢建议她怎么做,因为她和她先生的性格已经定型,也把孩子塑定了型,一个人生长的环境真是太重要了。再说我的想法——人守规矩是应该的,但是过分拘束自己也不快乐——又对不对呢?!
  63 人不能断绝“交通”
  假如有一天街上走的人都是头上戴着耳机,肩上背着小录音机,人手拿着现在最流行的“成人玩具”——智慧方块,那一定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现在有些年轻人已经是这种形象了,有些人坐在公车上就自顾自地欣赏那隔离其他声音的音乐,有些人只管低着头玩他手中的玩具,他们都“视而不见,听而不合”。如果真的人人如此,好处是人和人之间没有了摩擦,但也切断了所有的通道。要是回到家也是如此,那家的吸引力势必又减弱一些了。
  事实上今天家人每天对话的时间,可能赶不上听电视里的对白多。父亲也许只是不断地教训,而母亲也许只是反复地叮咛,甚或“各说各话”,大家都在说,但自己并没听进别人说的,别人同样也没听自己说。敏感的孩子到头来就什么也不说了,没发生什么问题是幸运,万一发生问题也是无可奈何。结果大家好像戴了无形的耳机,玩着无形的玩具,只跟自己“交通”,大部分时间都跟外界隔绝了。
  常有年轻人跟我诉苦说,他们在家里反而寂寞,有时连手足之间也无话可谈。现在有不少家庭,孩子有自己的房间,于是他们关起房门,自己跟自己打交道。父母只要孩子“不出去野”,就放心地让他们“自处”了。
  能“自得其乐”,能钻进一两种嗜好里绝不是坏事,而且是生活中必须培养的,但是跟任何事一样,“过犹不及”,闭锁、疏离就会引发其他严重的问题。人必须和别人“交通”才能平衡,尤其是家人之间。
  在人人都忙得不可开交的今天,父母亲如果能把握机会倾听孩子的话,并且真正跟他们沟通,每天时间也不见得需要太多。一两句真正的“谈心”,比十句唠叨或教训要更能“打动”子女的心扉。任何精巧的、奇妙的器具、玩具,或任何最好的电视节目,都比不上一颗有血有肉的心所表现的爱心和关心啊!
  64 “隔离”的结果
  有人认为这个社会太糟糕,现在的年轻人太坏,于是不敢放孩子出去交友,生怕“传染”上什么坏毛病。这种爱心和保护是出于天性,谁也不能批评这样的父母不好,可是结果孩子变成什么样的情形呢?那位母亲焦急地告诉我:
  第一种现象是“灰色”——虽然才十七八岁,可是认为这人生毫无意义,“社会是如此的混浊,世人是如此的钩心斗角,读书的结果如何?谁都免不了一死,奋斗的意义和目的在哪里?”对活下去提不起劲儿,虽然在学校里循规蹈矩,在家里却经常暴躁发脾气。
  第二种现象是“退缩”——做什么事都“怕麻烦”,连和朋友出去玩也觉得“太啰唆了”,“还要约时间,等张三叫李四的,又要准备野餐或是什么用具,还不如在家睡觉。”而且“有什么好玩的!”
  一个正在连睡觉都不能安静的十几岁大孩子,这显然是很让人担忧的。于是做母亲的急了,但是又不知从哪儿着手给孩子帮忙,因为孩子连玩都不想玩(而事实上也没有用功钻研学问什么的),成天只是那么闷闷厌厌,像一只漏气的球。
  有一句老话说:人是习惯的奴隶,交朋友和适应生活也一样要从小养成习惯,从小被过分保护不和别人接触的人,长大了就不会交朋友。从小没有过群体生活习惯的人,长大了就不能适应群体生活。孤僻的人内心也还是向往朋友,向往和人相处那种愉快,人如何能隔绝他的同类生活呢?
  当然谁也不敢说孩子不会在外面学坏,不过我们四周的空气里不也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病菌吗?身体好抵抗力强的人就能抗拒不被感染,所以我觉得怕孩子学坏把他“隔离”不是办法,重要的是给他一个可以抵抗病菌的强壮的身体。那就是说不但要给他们爱和关怀,还要有鼓励和了解。生活不可能永远是风平浪静的,我们必须要给孩子拓宽生活的领域,结交朋友,增强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因为谁能永远在父母的保护下,直到老死呢!
  

第二节(1)
65 十七岁啊!
  “危险的十七岁”,“寂寞的十七岁”,十七岁真是一个可怕的阶段吗?不幸根据少年犯罪统计资料,竟是肯定的答案。三所省立少年辅育院里收容的少年,十七岁的最多,而十六岁到十八岁的占了院里总人数的。这证明了十七岁真是个可怕的阶段。
  但是十七岁真是那么糟吗?我常常暗暗地观察这种年龄的少年男女,却发现他们身上的一切都在发光,头发、眼睛、皮肤,真正青春焕发。营养使他们生理早熟,常识使他们心理早熟,因此一过二十岁,年轻人就老了,十七岁才是年轻。对世事、对人还有着可贵的好奇心、正义感,不妥协的执著,十七岁该是可爱的年龄。对异性刚绽开喜悦,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十七岁该是美好的年龄。奔跑跳跃,爬山下水,不知道疲倦是什么,十七岁应该是健康的年龄。
  为什么十七岁的人不“发光”了呢?他们寂寞、不安、彷徨、厌世,成了“危险”人物,为什么?少年犯罪资料统计找出了原因:“家庭因素是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家——人类塑造自己的地方,当然是影响最大的。家为什么竟成了少年犯罪的“温床”,掌理家的父母似乎得不断反省,修正观念,改变作风才能防范孩子在十七岁闯祸。
  也因为十七岁的孩子太不稳定,父母很难把握管教的原则。太“宽”了不能在孩子心里竖立“威”(有道理的威严),他们会爬到头上来。太“紧”了不能给孩子温暖的感觉,他们又可能想离家出走。这样大的孩子难捉摸得很,他们想尽方法要表现自己是大人,甚至不惜用香烟来薰烤自己的肺。但是回家看不到爸妈,却又马上觉得孤单无依。你照顾他,他认为啰唆,不照顾,他认为不爱他。
  不过,无论如何,父母的爱和设法了解、尊重十七岁的孩子是很重要的。让他们尽量发挥十七岁的可爱、美好和健康的特质,让他们的十七岁成为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减少十七岁的“寂寞”,相信也就可以减少十七岁的危险,这大部分是要靠父母的。
  66 勇于负责
  我曾经和一些年轻人讨论过负责任的“感觉”问题,答应他们绝对保密,但他们必须要讲诚实的话。结果我发现有一部分年轻人认为“负责任”是一件很吃力、很沉重的负担。因为负责任就必须相对地牺牲一些个人的享受,责任像一根绳子会把他们拴住不能动弹。所以他们很诚实地表示,责任越少,活得越轻松。另一部分年轻人却认为一个勇于负责的人才配做个真正的人,同时负责也可以满足自己的荣誉心,和良心上的安慰。
  接着我进一步地了解,不喜欢负责的年轻人多半是从两种家庭来的,一种是溺爱,一种是冷漠。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却产生了同样的结果。我常常看见有一种值得深思的情况:很多孩子在蹒跚学步的时候,总是跌跌撞撞的,一会儿摔跤了,一会碰到头了。这时母亲大都会立刻心疼地抱起孩子,用脚跺地还骂着:都是这地不好,把宝宝摔疼了!或是用手捶桌角:都是桌子坏坏,把宝宝碰疼了!我也见过才三五岁的孩子对母亲拳打脚踢,而母亲却把他搂得紧紧的,笑着说都怪妈妈,是妈不好,宝宝乖。这些可不可以算是教给孩子推诿责任的“初级教育”呢?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要对一个刚学走路的娃娃大谈“走路的要领”什么的,或是当他摔跤以后告诉他“失败为成功之母”,“跌倒了不气馁爬起来再走”等等大道理。但是我发现我们的确因为爱子女,在不知不觉中就替他们负担了他们该负的责任,把失败、失意的事情都诿过给别人。孩子们小的时候母亲常常是他们的“替罪羔羊”,早上迟到怪妈妈没早点喊他,忘了带什么课本怪妈妈没替他整理书包或没提醒他等,自己却一点责任都没有。甚至有些孩子羡慕别人的富有,反而抱怨自己的父母差劲,没本事。我想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也就很难让他们懂得负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