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责任(8)
CCID发布的报告显示,2002年中国软件市场国内品牌软件产品销售额为亿元,占35%的市场份额,国外品牌软件产品的销售额为亿元,占65%的市场份额。
第三,国内软件产业基础薄弱,无力与跨国公司抗衡。据CCID的调查,我国软件产业规模结构的特点是以中、小企业为主,50人以下的企业占55%左右,50人至200人的企业占42%左右,1000人以上的仅有中软总公司、东大软件、用友软件、北大方正等十几家公司。2000年,我国软件产业人均产值平均不到15万元人民币,而微软每年人均产值高达62万美元。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软件产业投资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无序和盲目状态。当前,国内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已有数千家,其中有100多家外资、合资企业。大多数企业中,软件人员一般在50人左右,只有少数达到近200人,而达到1000人规模的,只有用友公司等两三家。如果进行评估,中国软件产业无论从产业规模、企业实力,还是从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上,都处于初级阶段。此外,缺乏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也是目前我国软件业的问题之一。
培养人才是关键
印度是世界上公认的软件生产大国,在印度,软件企业约有1000家,拥有28万名软件工程师,平均每个企业280人。印度的许多软件工厂规模都在数千人以上,其中最大的工厂软件程序员有上万人。
印度以教育为突破口,造就印度IT业发展的大环境。在印度的教育中,从中学开始训练软件开发思维和方法,完全接受发达国家软件开发的系统思维和最新方法。印度在2500多所中学开设了电脑课,400多所大中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印度每年还对25万人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庞大的教育体系,为印度创造了无数从尖端的科技研发队伍到基础的实际应用的梯队形人才,造就了印度发展IT产业良好的大环境。
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的软件要赶超印度,人才是关键。赞助支持“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软件设计大赛的北京正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姚增起认为,这一赛事是一项伟大的计划,是一项有望带动软件产业全面发展实现软件振兴的计划。他说,通过比赛,能从中发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软件人才,这些人才将为中国的软件业注入新鲜血液,使软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摘自《中国商报》2003年12月2日 思维透视14版)
第五节 “阿拉神灯”点燃希望
由紫光文化承办的“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系列实践活动在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中拉开了帷幕。“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是一个长期性全国性的项目,通过实用软件设计大赛、实用软件知识竞赛、实用软件创意征文、软件产业发展论坛、软件产业理论与实践高校巡讲、评优创佳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鼓励青年一代参与软件产业的创新、创业,激励有志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我国软件产业的振兴事业。首个实践项目“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软件设计大赛的启动,标志着“振兴计划”迈入了实质性阶段。
软件人才问题一直是业界广为关注的问题。作为较早涉足软件行业的高科技公司,清华紫光在软件人才方面有着深刻的体会。面对严峻的软件人才短缺现状,清华紫光长期以来关注软件产业并投入了大量精力发展软件产业,不断地向新高度、新领域挑战,在用紫光人的智慧和才华、心血和汗水赢得了紫光不断成长的同时,也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清华紫光愿意为‘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全身心的投入和鼎力支持!让我们一起关注‘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为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振兴中国软件产业而携手共进。请允许我点燃‘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实用软件设计大赛的星星之火,希望它能形成中国软件产业的燎原之势,从而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活动启动仪式上,紫光股份领导致辞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第二章 社会责任(9)
作为“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项目实践活动之一的“阿拉神灯杯”主要分为三个赛项:实用软件设计大赛、实用软件知识竞赛、实用软件创意征文大赛。青年们可以在这样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赢取自信,为民族软件产业发展贡献才华。
其中,最受关注的“阿拉神灯杯”实用软件设计大赛由2003年10月开始征稿,2004年8月31日截稿,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软件作品,并设多项高额奖金,奖金总额达50万元人民币,其中单项最高奖“设计金奖”的奖金更是高达10万元人民币,充分显示了主办方对软件人才的渴求。“阿拉神灯杯”实用软件设计大赛的作品征集分七大类; 即办公类软件、工具类软件、教学类软件、游戏类软件、外语学习类软件、动漫类(包括动〃、漫〃、Flash制作等)、系统类软件。软件设计大赛由最初的初选,再到复选,最后是决赛三个环节组成,决赛采取电视大奖赛形式,使用评委会评比与现场观众评选相结合方式,参赛人员现场向评委、观众讲解并演示自己的作品,回答相关问题,产生最终比赛名次,并进行现场颁奖。
“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实用软件知识竞赛意在唤起人们对软件大赛乃至软件产业的更多关注,同时使软件青年认识到:只有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开阔的知识层面,才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知识竞赛分期进行,前五期每期选出优胜者十名,然后参加最后的决赛。本项赛事设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九名,奖品为清华紫光系列高科技产品。
“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实用软件创意征文大赛内容包括七大类软件的最新创意、对未来软件行业的发展提出创造性的观点或策略,以及对当代软件厂商的管理运作提出建议或其他与软件行业相关的认知、思考、感想、见解、经历、评论。。。。。。该项赛事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若干,奖品为清华紫光台式电脑等。
2005年4月28日,历时一年多的“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实用软件设计大赛决赛暨“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系列实践活动颁奖晚会在清华紫光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一直以来备受瞩目的“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实用软件设计大赛告罄,总额高达50万元的巨奖终于各觅其主。
活动自2004年10月28日于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亲自担任了“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的总顾问,并为该项目题词,以寄语对我国青年一代参与软件产业的创新创业的殷切希望。许嘉璐在题词中说:“中国的软件产业要振兴,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你们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引导中国青年为中国软件产业的逐步壮大、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全面复兴大展宏图。”
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亲自启动“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并致辞,他殷切地期望:“首先祝贺‘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能够取得成功,也非常感谢对这个计划给予支持的各方人士!我们国家要在经济上取得腾飞,实现我们跨跃式发展的目标,信息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而在这个行业中,我们能够尽可能多地拥有我们的自主产权,这是我们大家都追求的一个目标,我想这样一个计划的实施会有助于我们这个目标的实现!所以,我完全赞成搞这样一个开发的计划,同时也希望这个计划可以成功,我也愿意为这个计划的实施尽一点我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颁奖晚会上,“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工作委员会主任陶海心回顾并总结该项目实施一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他说:“信息化时代,软件产业的发展程度已经很大程度上开始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充分认识到软件产业重要性的我国政府,已经先后推出了若干扶持政策。共青团中央为了配合国家这一政策的推广实施,指导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这一大型项目。该项计划是青基会继推出‘希望工程’之后,力推的又一项利国利民、意在千秋的活动。经过一年的努力,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帮助支持下,我们成功举办了‘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实用软件设计大赛、‘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实用软件知识竞赛、‘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实用软件创意征文和软件产业理论与实践高校巡讲活动、评优创佳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青基会希望借助‘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实用软件设计大赛、知识竞赛等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形式,全力打造支持软件青年创新创业的平台,有效鼓励青年一代参与软件产业的创新、创业,激励有志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和青年软件从业人员积极投身于我国软件产业的振兴事业,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贡献力量。”
第二章 社会责任(10)
紫光在对获奖者表示祝贺的同时慨然承诺,作为企业,将继续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的实施,推进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看好此次活动,紫光人可以说是具有前瞻性的。虽然大赛的获奖作品专利权归参赛个人所有,但是,紫光会在其产品化、市场化的过程中积极跟进。紫光会按照“狩猎民族要发展畜牧业”(详见真经十一)的路径来运作,从而实现优秀获奖软件作品的产品化和市场化。
此次活动同时创造了堪称佳话的“三最”——近年来奖金最高、征集时间最长、征集范围最广的软件赛事。“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实用软件设计大赛奖金总额度高达50万元,分设“设计之星”金、银、铜奖和最佳创意奖、最佳组织奖等多项奖项。
经过专家评选,“设计之星”银奖由“###电脑编码汉语学习系统(###部件编码识字法)”的作者大庆高新区红光科技有限公司的曲洪光和“3D数学教学平台”的作者深圳技师学院的刘飞兵获得。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陈鹏等人获得“设计之星”铜奖。最佳创意奖则由来自清华大学的王晓峰等人获得。大赛“设计之星”金奖空缺。
来自重庆的选手郭军伟、来自南京的选手朱叶和来自北京的选手李冬,获得知识竞赛一等奖,他们分别获得了清华紫光台式电脑一台。来自南京的参赛选手谷和启凭借《对软件人士的十二点感悟》荣登“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实用软件创意征文大赛榜首,也获得清华紫光台式电脑一台。
第六节 软件发展任重而道远
阿拉神灯是愿望实现的象征,中国软件业的“阿拉神灯”已经尘封太久。一直以来,在我们将印度视为软件业发展榜样的时候,韩国的软件发展也超越了中国。虽然从总量以及所占比例来看,我国软件产业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与周边国家,如印度、韩国所占的份额相差不多,似乎差别不大,但是在软件产品质量、软件开放的规范程度、软件出口或满足国内市场的程度等方面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在美国,软件产业已经成为继汽车和电子产业之后的第三大产业。从我国国内市场软件产业的增长率来看,高于世界软件产业的平均水平,但比印度软件产业起飞时期低近20个百分点,比爱尔兰低近50个百分点。尽管在政府采购中,国产软件已经显现生机,但不可回避的是,就在这个增长迅速、空间巨大的国内软件市场中, 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仍为国外软件产品所把持。究其原因,我国软件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基础薄弱,产品缺乏竞争力,在系统软件方面几乎没有我国自主版权软件的立足之地,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也只是凤毛麟角。因此,国产软件根本无力与跨国企业相抗衡。
然而软件产业,被喻为中国在新世纪实现信息化的开山之“器”。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要走向复兴和腾飞,就必须在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中“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详见真经十二)。
在全球软件及软件人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针对国外IT青年在软件产业领域创业成功比比皆是,而我国青年在此领域相对沉寂、软件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群策群力,鼓励年轻人参与软件产业的创新、创业,发掘人才、打造优秀产品,进而推动优秀作品的产品化进程,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的实施,擦亮了许久未见光彩的“阿拉神灯”。而从软件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软件技术与硬件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同步进行的,共同推动着计算机的应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谈到软件产业的振兴依旧任重而道远,但紫光已经坚定地走在了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让社会责任照亮前方更远的征程,凝聚更多有责任的企业和企业家,既要自强不息,更要厚德载物。
点评:
2003年10月,由共青团中央指导的“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是一项伟大的计划,是一项通过系列赛事有望带动软件产业全面发展实现软件振兴的长远计划。通过比赛的形式,发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软件人才和优秀的软件产品,真正实现“鼓励青年创新创业、振兴中国软件产业、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宗旨。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必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关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我国的软件人才总量不足,团队规模也非常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