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提供了600多万个工作岗位,失业人数比1933年初减少了400万。1935年农民的全部现金收入从1932年的40亿美元上升到近70亿美元;1936年工商业界倒闭数目只有1932年的1/3;各保险公司资产总额增加了30多亿美元,银行业渡过了难关,道琼斯股票指数上升了80%。此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经济的刺激,美国股市逐渐恢复元气,到1954年终于回到了股灾前的水平。
今天我们在回顾上世纪30年代的这场经济大萧条时,不能不总结2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上出现的那些非理性投资的狂热。如果说跟风、爱凑热闹、怕别人赚钱而自己没跟上最后一班车,这些表现都是人类天性的弱点的话,那么当这些弱点表现在促进股市的非理性膨胀时,政府就有责任提醒投资者注意泡沫的形成,政府甚至有义务采取政策措施,给股市降温,防止泡沫无限膨胀。当然,采取这些措施有时会受到民众的唾骂,会遭到舆论的抨击,因为民众喜欢泡沫,喜欢跟风。但是,负责任的政府是要担这种政治风险的。如果任由金融泡沫膨胀,外部的投机力量一定会趁机而入,会放大泡沫的影响,最后当哪一个资金环节出现紧张后,就会突然出现信贷紧张的现象,泡沫就会破戳破,紧接着就是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当危机来临时,任何投资者都不会承认自己对泡沫的形成起过作用。然而,就是这些泡沫的无限膨胀最后导致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