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深度解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融危机深度解读-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融危机的爆发(1)
第一章 金融危机的爆发
  风起于青萍之末,次贷危机浮现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oration)因其经营的次级债坏账问题严重导致公司市值迅速蒸发而被迫申请破产保护,为了削减成本,该公司已经裁减了一半员工。新世纪金融公司的轰然倒下,揭开了2007年美国次贷风暴的序幕。但当时人们只是将它作为一个独立事件来看,也没有人能预料到美国次贷风暴的影响将是何等深远。
  此前已经有迹象表明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出现了问题。2007年1月,汇丰控股因为房贷资产遭到还款违约激增所侵蚀,首次增加了在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准备金,并警告说可能大幅增加拨备金额。3月,汇丰控股额外增加在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准备金达70亿美元,此前美国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已经开始减少放贷。
  在美国,像新世纪金融公司这类的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其客户主要是不能达到严格信贷标准的购房者。这类公司不能吸收存款,其资金主要来自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泡沫时期,很多放贷机构放松了对贷款标准的要求,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尤其如此,很多公司甚至不会要求客户提供贷款评估资料。自2005年底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降温之后,还款违约现象大量出现,使该行业遭受沉重打击,至2007年3月,已有20多家涉及次级房贷的大机构停止发放新贷款。
  2007年7月10日,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降低对总价值约52亿美元的399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评级。同日,标准普尔公司也宣布,可能会下调对612种此类债券的评级,总价值高达120亿美元。穆迪和标准普尔两大权威评级机构的“降级”声明,彻底戳穿了美国次级房贷市场的泡沫。次级抵押债券的大规模降级使得投资人对潜在金融风险的忧虑陡然升温,同时也令美国经济的增长前景愈加黯淡。受此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主要股市大幅下挫,开启了全球股市新一轮的长期跌势。
  此后,多家金融机构旗下的基金因为参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业务而遭受严重损失。8月1日,澳大利亚麦格理集团宣布旗下两只基金上个月因美国次贷问题损失超过50%;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因为旗下一只规模为127亿欧元的“莱茵兰基金”参与美国次贷业务遭受巨大损失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又预计出现82亿欧元的亏损;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Bear Sterns)宣布旗下两只投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的复合证券的对冲基金倒闭,投资者损失超过15亿美元;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只因美国次贷问题而亏损的基金。
  与此同时,美国次贷抵押机构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8月31日,曾经是美国最大次级房贷公司的Ameriquest Mortgage将批发及服务业务出售给花旗集团,停止了贷款营业。
  美国的次贷风暴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英国第五大信贷银行Northern Rock因次级房屋信贷风暴而影响流动资金,9月13日很多存款者到银行提取现金,合计提走了10亿英镑。英格兰银行向该银行注入资金,成为50年来对单个银行的最大救援行动。到了9月17日,英国财政大臣宣布向Northern Rock提供完全的存款保证,危机才告一段落。瑞银(UBS)10月1日发表报告称,受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影响,亏损额超过30亿美元。8月4日,中国银行宣布增加在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准备金,令市场知道不单是汇丰出现了问题,而是整个全球银行业出现了问题。投资银行的损失也逐渐暴露出来。10月24日,全球顶级投资银行美林公布第三季度亏损达79亿美元,此前一天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也宣布当季亏损亿美元。 。。

金融危机的爆发(2)
针对日益严重的次贷危机,发达经济体货币当局和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挽救某些金融机构和次级房贷市场,更重要的是挽救市场的信心。主要措施就是向市场(主要是银行间拆借市场)注入资金和降息以维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防止更多的金融机构陷入破产困境。8月11日,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过3262亿美元救市,仅仅三天之后,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就向市场再度注入了超过72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8月17日,美联储降低窗口贴现利率50个基点至,以降低金融机构向美联储贴现取得资金的成本。一个月之后,美联储决定降低联邦基金利率50个基点至,美国正式进入降息周期。12月12日,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和瑞士五大央行宣布联手救市,包括短期标售、外汇互换等。12月17日,欧洲央行保证以固定利率向欧元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第二天,该行宣布额外向欧元区银行体系提供5000亿美元左右的两周贷款。
  但是,各国的救市行为并没有能阻止次贷市场的进一步恶化。10月23日,美国破产协会公布9月申请破产的消费者人数同比增加了23%,接近万人。11月28日,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声称10月成屋销售连续第八个月下滑,房屋库存增加至445万户。第三季度的标普/希勒全美房价指数环比下跌,为该指数21年历史上的单季最大跌幅。更为严重的是,失去对抵押房屋的赎回权(止赎)的购房者越来越多。12月6日,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公布,第三季止赎率攀升,并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2007年12月,美国新屋开工数量下降,为16年来最低。
  2008年1月4日,美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消费者信贷违约现象加剧,逾期还款率升至2001年以来最高点。这些都说明了美国次贷市场、抵押贷款市场乃至整个信贷市场的问题正在逐渐加深。
  尽管美国政府尤其是美联储采取了更多措施来救助金融机构和市场信心,但是次贷危机仍然在持续发酵,金融机构的损失也在不断扩大。2008年1月15日,美国第一大银行花旗集团宣布2007年四季度亏损达亿美元,这是该公司1999年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其中,该公司第四季度发生了高达181亿美元的税前减记额和信贷成本,消费信贷组合的亏损增加了41亿美元。2008年1月17日,美林报告其2007年第四季度亏损达亿美元,并已经减记了146亿美元的次贷相关产品的资产损失。而当天美国商务部发布的一项数据更让市场陷入巨大的忧虑之中:2007年美国住房开工数量下降,创下1981年以来的最大降幅。1月30日,瑞士银行公告称,2007年四季度该行亏损达114亿美元,创历史最高亏损纪录。2月19日,全球最大的保险提供商(美国国际集团AIG)被外部审计师曝出审计问题,因而将次级债券担保损失由之前公布的10亿美元修正为亿美元,而这一损失也只涵盖了2007年10月和11月两个月份。
  直到贝尔斯登宣布破产,这场危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贝尔斯登倒闭,最艰难时期是否已经过去
  曾经的辉煌
  贝尔斯登(Bear Sterns)是美国第五大投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85位。于1923年成立,像其他的投资银行一样,经营业务包括股票和债券、投资银行、固定收益、全球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等。多年以来,只要提到贝尔斯登的名字,人们总会说:“噢,那是华尔街上最小的一个,却是最赚钱的一个。” 。 想看书来

金融危机的爆发(3)
值得一提的是,贝尔斯登是美国放款抵押证券市场上的领头羊,并因此在2003年时税后利润超过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而成为盈利能力最强的投资银行。
  2003年10月,贝尔斯登成立了High…Grade Structured Credit Strategies Fund(HGF基金),主要以担保债券凭证(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CDO)作为投资标的。在其成立之初,被称为是“一只主要投资于低风险、高评级证券”的基金,并宣称这只基金的预期回报率在10%~12%。10%~12%的收益率相对于同期的LIBOR、货币市场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都要高得多,因此HGF基金在一开始就有一个开门红,募集到了15亿美元的资金。
  根据标准/希勒全美房价指数,美国的房价从2000年至2006年7月一直保持着强有力的上涨态势——从2000年的100点上涨到2006年7月的206点。这一时期,美国实行的低利率政策和持续走高的房价使得次级贷款的流动性依然很好,MBS、CDO等次贷相关产品成为华尔街的宠儿,保证了HGF基金的预期收益率。
  然而,在2006年8月,美国的房地产价格首次出现回落,房贷的拖欠率开始攀升。当年年初便有很多投资者要求赎回基金。
  就在此时,贝尔斯登的管理层又成立了另一家基金公司,一只更高杠杆版本的HGF基金,即HGELF基金(High…Grade Structured Credit Strategies Enhanced Leveraged Fund)。他们宣称HGELF是HGF的升级版本,具有更好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他们劝说那些从HGF赎回基金的投资者和新的投资者投资这种更完美的HGELF基金。基金的管理人员拉尔夫·乔菲和马修·坦宁都宣称他们自己也投资了HGELF,这在事后被投资者发现是欺诈行为,并引起了一连串诉讼。
  贝尔斯登猝死
  正如前面所说的,HGF和HGELF基金的收益是通过稳健上涨的房市所带动的,高杠杆的存在却使得它们都在房价出现回落时变得不堪一击。也就是说,当它们的杠杆率达到30倍时,房价出现的回落就可以使其资本耗尽。
  2007年起,拉尔夫·乔菲和马修·坦宁都已经感觉到了危机四伏。拉尔夫·乔菲在2007年3月给同事的电子邮件中说道:“我对市场感到害怕。马修(坦宁)说这若不是市场崩溃就是有史以来最佳的买入时机,而我更倾向前者。正如我们讨论过的,对整个经济来说可能不是崩溃,但在我们的世界就是如此了。”拉尔夫·乔菲还提到他对他们3月份的业绩感到恶心。
  然而到2007年6月7日,投资者才被告知,他们不能再从HGELF赎回他们的投资了;6月26日,同样的通知发给了HGF的投资者。8月1日,贝尔斯登宣布HGF和HGELF基金倒闭,投资人总共损失逾15亿美元。8月5日,贝尔斯登公司联席总裁兼联席首席运营官,也是倒闭的那两只基金的监管人沃伦·斯佩克特宣布辞职,艾伦·施瓦茨成为公司惟一总裁。9月20日,贝尔斯登宣布季度盈利大跌68%,公司账面资产5月底至8月底缩水达420亿美元。12月20日,贝尔斯登宣布19亿美元资产减记。2008年1月7日,贝尔斯登公司首席执行官凯恩迫于压力宣布离职,施瓦茨接任该职。
  在此之间,贝尔斯登曾通过做空房利美和房地美来为自己争取喘息的机会,然而死神依旧向它走来。自从2008年3月以来,贝尔斯登流动性不足的说法开始四散,其股价也开始出现大幅度的下跌。3月12日,施瓦茨在美国CNBC电视台发表讲话安抚投资者情绪,称公司目前流动性充足,并预计公司将在第一财季实现盈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负责人也专门发表讲话对投资银行的缓冲资本充满信心。然而就在施瓦茨发表该讲话的当天,贝尔斯登公司的股价依然下跌了11%,创1999年以来单日跌幅的最大值。此时,危机才刚刚崭露头角。

金融危机的爆发(4)
3月4日,欧洲银行停止和贝尔斯登进行业务往来,美国银行工作人员也在13日接到指令,不允许再和贝尔斯登交易。巨大的不确定性下,其用户纷纷撤回资金,或者干脆撤销账户。美国时间3月13日、14日两天时间里,贝尔斯登被提取的现金高达170亿美元。几乎是字面上的“一夜之间”,拥有85年历史的贝尔斯登面临破产清算的下场。
  3月13日,贝尔斯登终于无法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而向美联储提出申请破产保护。美联储通过连夜协调,决定通过摩根大通公司向贝尔斯登派发应急贷款,以缓解该公司的流动性短缺危机。这是自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美联储首次向非商业银行提供应急资金。贝尔斯登因此获得了为期28天300亿美元的保证金,贷款的风险由美联储承担。当日,消息一经传出,贝尔斯登的股价立即下跌了47%,报收30美元,创9年来的最低价,标准普尔将其信用等级降到了BBB,重创了美国乃至全球的资本市场,道琼斯指数下降了约195点。
  美联储之所以这样做,无疑是想保住贝尔斯登,防止金融市场上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然而这个做法却并不讨喜,投资者们对投资银行的经营已经产生了怀疑,各种赎回请求使得多家投资银行都面临着“挤兑”风险。这个时候,仅仅短暂的流动性注入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收购在所难免。而这时候的最佳人选,便是摩根大通公司,在这次危机中遭受损失最小的一家公司。
  3月16日,在美联储的撮合下,摩根大通证实,将以总价约亿美元(每股2美元)收购贝尔斯登,以换股形式完成收购。这个报价无疑是超级“贱卖”了,贝尔斯登的股价在2007年曾达到170美元,即使受到了重挫也收于30美元,而据称其在纽约总部的大厦就值12亿美元,于是此次报价引起了贝尔斯登的大股东和员工的强烈反对(员工持股约占30%)。
  愈演愈烈的贝尔斯登收购案,在美国东部时间3月24日上午再次发生戏剧性转折,摩根大通同意将收购价从每股2美元提高到每股10美元,使得协议购并总价达到10亿美元。
  然而贝尔斯登的董事长姆斯·凯恩3月27日向外界公布,抛出持有的570万股贝尔斯登股票,每股价值美元。愤怒的贝尔斯登员工指责他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他没有和股东们并肩作战,而是选择离开。
  贝尔斯登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