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变局:资本和舆论的搏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龙变局:资本和舆论的搏弈-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这一非常敏感的问题,在新闻通报会上,格林柯尔方面趁机对科龙职员(尤其是管理层)大打强心针就不难理解了。格林柯尔方面的代表、格林柯尔副总裁刘从梦不仅在会上宣布了三个“保持”,而且一再强调要记者“听清楚”,这种外交官的口吻引来了在场人士的诸多联想。
  不管怎样,格林柯尔必定不希望接手的是一个混乱中的科龙,而是希望科龙平稳发展,这对科龙的经销商和科龙的管理层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安慰了。
  验  证:
  自进入科龙后,人事调整方面,可以说是顾雏军做得较为成功的一个方面。以其火暴而又桀骜的个性,对初始一些老员工的敷衍或没有将他这位董事长放到应有高度的行为,可以拍桌子斥责“你们这些黑头”,并历陈老科龙的种种弊端,虽然对许多人不满意,但并没有大刀阔斧地裁减,在这方面,可见其雷厉风行的铁腕后面,还有着对科龙状态洞若观火的洞察力,有着冷静的一面。
  他的观点是:既然你在科龙,就要适应顾氏科龙的文化。通过整风运动,对员工洗脑,力图将以前的灰色思想清洗掉,提倡一种“事”文化;通过在运动中瘦身,使跟不上趟的员工离去,从而整肃军纪。在平稳过渡的同时,也极为重视科龙的人力资源结构。大批招收99级大学本科生以及MBA,充实到各营销分公司中,在科龙营销的池子里放入了一群群鲶鱼,这些新鲜的血液,极大地刺激并提高了科龙营销人的执行力。
  四、格林柯尔的出价是不是合理?
  不管怎样解释,这个问题还是一直萦绕在外界人们的心中。据科龙2001年的中报显示,截至2001年6月30日,科龙每股净资产为元,而格林柯尔仅以元左右的价格就取得了受让权。容桂镇镇长刘知行为打消大家的疑虑,提醒说,价格只是相对的,并不能衡量这次股权转让的全部。如果要确认在这次转让中有一方受损失,也只会是镇政府。而容桂镇政府之所以愿意以低于净资产价值的价格出售科龙股权,是经过综合评价来决定的,镇政府的收益应该通过税收和其他收益来体现。
  另外有一种解释是,虽然科龙的主营产品科龙空调以及容声冰箱的市场销售并未因管理层地震而下滑,但全行业都在进步,两相对比就会显出落后来。这次的转让价格其实就是市场对科龙现状的新评估。科龙是需要调整状态的时候了,否则市场份额会被其他品牌逐渐蚕食。
  五、为什么是格林柯尔入主,而不是其他企业?
  据介绍,在格林柯尔出现前后,容桂镇政府就转让科龙电器的股份事宜与国内外众多的投资者有过广泛的接触,但何以让名不见经传的格林柯尔从中脱颖而出呢?
  

格林柯尔的五个谜(4)
容桂镇、科龙与格林柯尔接触了1年多,谈判了半年。在容桂镇政府看来,格林柯尔在自有的高科技核心技术和成长速度与发展前景方面具有其他投资者不可比拟的优势,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自身是一个在香港上市的跨国公司,能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其与科龙的主营业务又都在制冷领域,可以优势互补。刘知行将选择格林柯尔的理由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看中它是香港上市公司,有完整的国际销售网络和较强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二是因为它从事制冷行业,能与科龙共同构筑完整的制冷产业链;三是因为它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四是可借格林柯尔的进入,给科龙带来国际化、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但是,还是有疑问的:格林柯尔是一家拥有专利技术的高科技公司,但在技术和品牌营销并重的家电行业竞争环境下,没有零售消费品的运作经验的格林柯尔,能带领科龙更快地发展吗?
  对此,格林柯尔常务副总裁刘从梦从宏观角度描述了科龙发展的前景,认为格林柯尔凭借全球领先的先进技术、资金实力、跨国经营的市场网络等方面的能力可以与科龙原有的产业优势地位进行纵向整合,使双方受益。
  当时,尽管记者以及公众有着许多的疑虑,但一些业内人士对这宗交易还是很看好的。有人认为,空调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经销商淡季打款的行规表明了这一点。有格林柯尔雄厚的资金力量支持,科龙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这正是现有投资人所愿意看到的。
  不管外界怎么评论,格林柯尔进入科龙就这样一锤定音了。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也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科龙集团董事局主席,被科龙人称为的“顾氏新政”就此拉开了序幕。科龙员工及外界人士一次次领略到顾老板的风格,顾氏的一举一动也没少让舆论炒作。
  在中国,做任何事情好像都是这样的,在争论中掀开大幕,然后等待着淡出公众关注的视野,避开那些充满怀疑的眼神,再回首时,云淡风轻。但对于格林柯尔来说,事情从一开始就好像不是这样的,在不休的外界争论中掀开入主科龙的大幕,然后又在不休的争论中将自己曝光于公众的眼球下,一次次的曝光,一次次的争论不休,将自身抛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终于无法在经营实业当中韬光养晦,铸就了四年后的败局。
  科龙自建厂以来,已经经历过两次危机,均是由于体制引起的。面对着市场竞争能力的日渐消耗,地方政府的意图在于引入顾雏军以亡羊补牢。没料到,顾雏军给科龙电器最终带来的却是致命的打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收购科龙后一件尴尬事
收购科龙不久,顾老板就遇到了一件最为尴尬的事情。
  在受质疑颇多的科龙电器新闻通报会上,虽然格林柯尔一直不遗余力地宣扬:格林柯尔是“世界三大新型无氟制冷剂供应商之一”,格林柯尔是科龙最合适、最有潜力的买家,但那些官方化的答复,对各种疑问的腾挪抵挡,显然还远远不能让媒体认可格林柯尔,认可科龙的新主人——顾雏军。
  很快,更深更广的质疑,就不仅仅局限于口头的几个问题了,铺天盖地地扑向格林柯尔。这次无疑更加迅猛,也更为致命。就像顾雏军时代的科龙集团副总裁严友松事后在受广东卫视《财富故事》访谈时说的:“他们认为顾总可能是个资本玩家,把科龙收购了,包装一下,转手卖掉。”
  媒体发挥出了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见黄河死不休的精神,在2001年底,国内几大媒体不约而同的、几乎同时发表了针对格林柯尔的重磅文章,层层分析、推论格林柯尔是一个“骗子公司”。
  

格林柯尔是骗子?
格林柯尔是骗子?一时群情哗然。如果是其他不知名的报纸发表这样“耸人听闻”的言论,也许人们只是当作类似于野史记载或小道消息的流言,笑一笑后,再不放在心上。
  但这次,偏偏是国内几家知名媒体同时披露,这就引起各方重视了。其中,最为犀利、也最为著名的当属《财经》,这家曾独家披露过《基金黑幕》和《银广夏骗局》的杂志,于2001年12月发表了《细探格林柯尔》一文,从多个方面,以翔实的材料,质疑顾雏军及其神奇的创业经历、顾氏理论以及格林柯尔的技术神话、高额收入,等等。
  南方一家媒体的文章甚至以《格林柯尔是骗子?》为题,对格林柯尔进行了报道。这样,随着《财经》及其他媒体对格林柯尔企业经营行为以及创始人顾雏军的“顾氏热力循环系统”的深入挖掘,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逐渐汇聚成一股浩浩荡荡的洪流。
  《财经》杂志披露出的信息显然是最令人震惊的。关于格林柯尔收购科龙,该杂志称:截至11月15日,格林柯尔的收购资金还没有到位。格林柯尔还在多方筹措,准备以科龙股权为质押,从顺德当地的金融机构贷出数额相当大的款项。另外,格林柯尔方面提出新的付款方式,想用部分格林柯尔股权交换科龙股权,此项建议被拒绝。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格林柯尔收购科龙的交易,就远非科龙电器新闻通报会上那些冠冕堂皇的说法了,那些关于科龙股票并没有被贱卖、格林柯尔赖以收购科龙的四大优势中,作为跨国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的说法,就完全成了一派谎话。而资金,正是收购者赖以走上谈判桌的筹码!根据《财经》的质疑,格林柯尔的套路就似乎成了这样:先将收购协议签下来,紧接着大肆造势,吸引新闻媒体的关注、发布消息,给各方以既成事实的感觉,然后又向被收购方谈条件,以降低收购成本。
  另外,对于格林柯尔赖以成名立业的制冷剂的神话,各大媒体纷纷质疑在格林柯尔的宣传材料中透露出的信息。当时,格林柯尔是这样宣传的:由于海外市场对其制冷剂的高度认可,格林柯尔在短短几年间,“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杜邦和帝国化工的全球第三大制冷剂制造商”。同时在宣传材料中公布,经ASHRAE(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编号分别为R405、AR411A、R411B和R411C的这四种“环保制冷剂”,曾受到过多国政府的推荐,在海外拥有大批的长期商用用户。
  但根据媒体对这一情况的进一步挖掘:“一家大型跨国化工集团的代表说:‘在国际制冷产业界,并没有听说格林柯尔的位置如此靠前。’根据北京市制冷学会提供的资料,美国政府已于1996年2月8日发布公告,将R405A作为‘不接受的替代物’。而ASHRAE对另外三种制冷剂的态度是:由于其主要成分均为R22(HCFC—22),故不能作为R22的替代物”、“目前国内制冷剂年消耗量为3万吨到4万吨之间,格林柯尔制冷剂所占份额‘很小很小,只有千把吨’。”
  这样重大的信息披露,使得格林柯尔的信誉陡然下降到冰点。也引发了证券市场的连锁反应。仅仅在格林柯尔发布公告入主科龙的这一个月后,特别是以《细探格林柯尔》为龙头的诸多质疑文章发表以后,格林柯尔在香港市场的价格一路狂泄,12月6日、7日两天,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的股价就从元跌到元,市值蒸发约10亿港币。同时,格林柯尔以及科龙还接到了大量投资者的来电,询问公司近况以及媒体报道是否属实。可以说,顾雏军吞下中国冰箱产业四巨头之一的科龙电器,在迈出打造白色帝国第一步的开始,就命运多舛,步履维艰。
  当时,有香港媒体评述称,“针对媒体的一片质疑的声音,其主席顾雏军的发迹,过去一周成为市场焦点,一篇报道引致格林柯尔股价连续两天急跌。市场上有传顾雏军可能出售手上格林柯尔股权,作为收购广东科龙(0921)的部分融资,格林柯尔方面重申,公司主席顾雏军无意出售手上格林柯尔的股权。受到市场传言影响,格林柯尔股价于上周四及周五连续两天急挫,股价由25元大跌至元,累计跌幅高达元,相当于,而市值合计蒸发亿元。”①格林柯尔和科龙股票狂跌,酿成了顾雏军至今难以释怀的噩梦。
  而格林柯尔收购科龙的当时,正是“外资并购”概念股在二级市场上最走红的时候,所以,科龙电器也分外受到股民的追捧。没想到,仅仅光彩四射了一个月,科龙电器的所有二级市场股东们就开始心惊肉跳起来。
  在这样的不利形势下,科龙电器(000921)申请停牌,于2001年12月14日停牌一天,等待公司发出重大事项公告。顾雏军终于站出来,开口说话了。可惜,这刚进入科龙不久的一次亮相却是危机公关,紧急救火。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顾老板急急救火
2001年12月10日,格林柯尔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召集了五十余家京、穗、港媒体记者澄清事实,就媒体针对公司产品质量、经营理念、财务报告等方面的批评,进行了反驳。会上,格林柯尔辩护道:“某些媒体对格林柯尔进行了很不负责的报道,给格林柯尔的财产和声誉造成了巨大损失”,希望“解释报道中的谬误,还格林柯尔和顾本人一个清白”。并认为“这是一场由竞争者发起的、蓄谋已久的诋毁行为”,公司会通过法律手段依法追究某些幕后捏造事实、造谣中伤者的法律责任。
  在会上,格林柯尔董事会主席顾雏军自我辩护是“深感受伤”。
  步入记者视线的顾雏军,宽幅眼镜,已经有些斑驳颜色的头发,有些憨厚的外表,不说话的时候,抿着嘴略低着头,完全是一幅技术人员的低调形象,但一发言,就显露出咄咄逼人的性格。他把这件事比作自己生涯中的“9?11”事件:“公司市值损失因此达到近10亿港币,股市的狂泄让很多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我碰上‘9?11’了。这对我太不公平了。我顾某人不是骗子。”①
  对媒体质疑的格林柯尔制冷剂,顾雏军在会上也作了澄清。他说,格林柯尔4种型号的制冷剂都已取得了国际上认同的ASHRAE编号,所有制冷剂均可在欧洲和加拿大销售,其中3种可以在美国销售;该制冷剂最大的优点是能节能15%~25%,并保证不低于10%,否则客户可向保险公司索赔,但迄今公司尚未收到一例索赔要求;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其主要收入来源于替换工程,即从客户替换系统所节省的电费中收取一个百分点作为工程服务费,上市公司无论是招股书还是所公布的财务报表,都是经过国际著名的安达信审计的,因而,财务报表是准确的、没有问题的。
  针对传言是否对格林柯尔收购科龙造成影响,顾雏军的话就是在抹万金油了:“我们愿和大股东之间友好合作,并按计划向前推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终于慢慢平息下来了。在一边广受质疑一边经营着科龙的时候,顾雏军还不忘自我解嘲一下:“实际上,任何人买下科龙都可能经营失败,但我还没有经营失败,就已经被说成是个骗
  子了。”
  评  析:
  尽管格林柯尔通过媒体发表了声明,进行了危机公关,但一如日后的类似行动,事实真相依旧模糊,造成记者的发稿也多是云里雾里一般,这越发引起了读者的好奇。而对于当时的科龙管理层来说,第一次领教了舆论的狂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