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变局:资本和舆论的搏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龙变局:资本和舆论的搏弈-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过一轮文化整合运动后,科龙电器员工的面貌发生了变化。除王康平外,科龙电器副总裁兼冰箱生产业务主管蔡拾贰、科龙空调公司总经理陈少民、科龙空调公司营销本部总监张铸、科龙空调公司生产经营副总经理郑碧林、科龙电器技术副总裁黄小池等众多高管相继离职。而一些在评议大会上痛哭流涕的人员得到了重新任用……①
  对于这次是非争议很大的整风运动,许多曾经身处其中的科龙人都有着非常难忘的感受。很明显,这是一次烙上了很深的顾氏风格的整风。身处科龙庞大的利益体系之外的顾雏军,对全科龙存在的种种灰色、裙带利益关系是深恶痛绝的,在还不是完全了解科龙内部利益“山头”的情况下,在对家电行业的员工深感不放心的前提下,采取了这一矫枉过正的做法。这种矫枉过正,不可避免的伤害了一些好员工,导致了一些优秀员工的出走。
  但正是这种顾氏革命的雷厉风行,也唤醒了许多老员工的灵魂。当时的科龙队伍,已经呈现出了一种很重的病态。许多老科龙不关心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不关心市场的优胜劣汰,却热衷于相互之间结成一种较为复杂的非正式的帮派团体,互相通气、互相依存。顾雏军的整风运动,就是要将那些已经没有了发展动力的、富足的老员工驱动起来,让科龙上下保持一种虎虎生气,让营销队伍成为一支善于攻城拔寨的虎狼之师;就是要将营销队伍中失去的冲劲和创新精神找回来,将不思进取的风气扭转过来,让那些曾经有过赫赫战功,但现在已经给企业发展拉后腿的“功臣兵”警醒过来!
  那次整风运动,就是要让所有的员工明白,科龙从今天开始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无论是反对官僚作风、懒散应付等的七个反对,还是提倡勤奋敬业等的七个提倡,都是为了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做事的主动性。
  “很多员工用工作之便捞取好处,觉得是正确的,现在告诉他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的东西,现在在科龙要重申这个问题,所以讲究企业文化需要很多的课程要补,科龙创造这样的企业文化,我相信每一个企业都不会拒绝它的。科龙进行两年的文化重构。很多事情小学生都知道,但有些员工就不知道。这个活动就是让他们知道我们原来的文化有多么的糟糕,因为这样的糟糕文化使科龙亏损,由于这样的糟糕文化和文化背景,很多国有企业效益低下,企业的改制也好、改造也好,文化最难!”人力资源部的一位领导在一次公开场合这样讲。
  而从顾雏军的性格解读那场整风运动,也可以说,是顾雏军借整风来确立个人威仪的一大举措。虽然带有个人唯我独尊的意味,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在科龙处于两年巨亏的巨大压力下,如果不能镇住下面的兵,让大家力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那么,旨在拯救科龙的一场战役怎么能打好呢?
  在开会或其他场合下,身为科龙的董事局主席,居然有小部分人明里暗里表现出对自己的不够尊重,在那样敏感的时刻,以顾雏军那样倔强而又极度自尊的性格,肯定是难以容忍的!
  也就是在整风运动开展的那个时候,科龙上下两万名员工开始流传顾老板的一句名言:“你们每花一块钱,其中就有我的两毛钱。”这种让人听起来有些不爽的话,却也可以看作是顾雏军对科龙员工的提醒,是对不好好干活的人的警诫,是资本意志赤裸化的反映。
  就像《再造科龙》这部一直被认为是由顾雏军御用枪手操刀的书籍中,后来被外界广为引用的一句话:“当真正的科龙革命开始以后,身陷变革之局的每一个人,不管他愿意抑或不愿意,他都只能按照革命者设计的步骤化作局中一枚或轻或重的棋子。如果反对,他的结果只会有一个,就是出局。……而这个局,完全掌握在顾氏手中。”
  经过一番整风,科龙的面貌给人的感觉也确实是焕然一新了。每个人的工作面貌不同了,采购部门、销售部门中,捞取个人好处的情况大大减少,违法的或者违纪的行为也随之减少。过去许多员工习惯于抱怨、习惯于将自身的问题推卸给公司,现在有了问题,都是首先从自身找缺陷。
   。 想看书来

在郎咸平演讲后的反应(1)
在郎咸平演讲后的反应:不能知彼知己
  2004年8月9日,香港知名学者郎咸平教授在复旦大学一次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中,指责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使用“七板斧”伎俩,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
  8月10日,《东方早报》和《香港商报》对其发言刊出采访摘要,此发言立刻受到内地媒体关注。
  8月11日,新浪等网站对郎咸平的演讲及其相关文章进行了转载。
  8月13日,郎咸平接到由顾雏军委托的香港齐伯礼律师行的律师函,指控经媒体刊出的郎咸平演讲摘要文章对顾雏军造成了诽谤。
  从时间上看,郎咸平发表演讲的第二天,沪、港两地的许多媒体就对其发言刊登了采访摘要,第三天,就引发了国内门户网站的纷纷转载,可见,其选择演讲的时间、地点、将引发的舆论关注,均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当时,德隆系刚刚崩溃,相关人物及账务还在审查中,另一神秘富豪——健力宝前董事长张海被刑事拘留。此前,牟其中案、仰融案、###案、杨斌案……一次次地刺激着公众敏感的神经,人们对上市公司的信誉、信息披露普遍存在强烈的不满情绪。而且,刚刚经历过一场关于企业家“原罪”、民众“仇富”心理的宏大的争论,在诸多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经济学家,郎咸平选择在这个时候发表这样的炮轰式的演讲,可谓正迎合了广大民众的胃口,最容易激起民众的心理共鸣。
  从地点上看,郎咸平作为一名从国外归来的学者,在香港的大学任职,没有选择在本校进行演讲,而是将这一极具轰动效应的演讲放在了全国的商业中心——上海,选择了内地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复旦大学,此举本身就是非常吸引眼球的。
  从舆论关注程度看,仅仅一天的时间,不仅得到了演讲所在地——上海媒体的关注,而且也受到遥远的香港媒体极为快捷的关注,这或者是事先就打过招呼,或者郎咸平本身就是一个新闻亮点,所讲的内容也极其敏感。而紧接着一天后,新浪等门户网站也纷纷转载郎咸平的文章,这使事情更显得极不寻常。在网络社会,新闻被放大的倍数远远高于传统媒体,而且其受众也多数是标新立异、关注社会现状的青年人。
  而对这些因素,顾雏军显然并未考虑周全,对个中因素蕴含着的诸多意味也没有做过设想。在新浪等刊登转载文章的两天后,就不假思索地将内心的愤怒发泄出去。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应该想到所做每一件事的后果,步子一迈出去,便不可能收回。对于顾雏军来讲,在受到对方刺激性的“挑衅”那一刻,触发的愤怒程度是可以想见的,但愈是愤怒,愈要善于制怒。身为一名著名的企业家,顾雏军却没有将自身的角色、定位摆正,表现出了不理智,使事件呈爆炸性的放大,直至酿成更大的危机。
  开始时,顾雏军以及格林柯尔本来还有充裕的时间思考对策,将危机遏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但在没有仔细研究郎咸平发表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动机等因素,不能对其举动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不能从其演讲的内容中嗅到不寻常的气息,仅仅将注意力放在其“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的极富煽动力的描述上,就勃然大怒,向对方叫板。
  比如,在这篇广为传载的著名演讲《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中,有这样的话语:
  一度摇摆的“国退民进”政策一朝开始急风劲吹,这带来两个方向的变化,一个是长期滞后的产权改革可以大规模突破。一个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打着新“洋务运动”旗号,中央和地方大规模重复技术引进、组建家电企业所导致的群雄割据历史可以终结。
  “民企参与国企重组”一时成为主流的话语,体制变动突然带来饕餮盛宴。
  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分析了“国退民进”政策带来的两个变化后,郎咸平的语气突变,“体制变动突然带来饕餮盛宴”。它给人这样的印象:体制的变动必然会带来贪婪者的饕餮,而且,是群起而食之的盛宴!这个论断,是他分析了格林柯尔收购科龙、美菱、亚星以及ST襄轴等四家企业的数据后得出的。这个论断已经超越了顾雏军的格林柯尔这一控制体,转向了一个更为宏大的目标:中国的一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正在趁着体制变动,联合侵吞着国有资产!
  而顾雏军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于他来说,本该从文章中嗅出郎咸平的春秋笔法隐藏着更深更大的用意,而他只是被其推向前场的一门大炮而已!依他的智慧,本该看出这些东西来的,但可惜的是,自大和愤怒的火焰烧昏了他的头脑,想用律师函这颗炮弹去轰郎咸平,没想到,郎咸平自身却是站在炮身后面的!顾雏军轰出去的炮弹,点燃的却是广大网民的口诛笔伐。
   。。

在郎咸平演讲后的反应(2)
顾雏军充当了“炮弹”,而郎咸平早在整篇文字中点燃了民众心中的那根导火索了。诸如“如此礼尚往来,投桃报李,如果真是这样,受到损失的仅是这些中小股东”、“如果顾雏军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典范,那我真要为中国的未来而哭泣了”等等极富煽动性的文字,民众朴素的情感就这样一下子被点燃了!
  所以说,从一开始,顾雏军不理智的行为就为日后事件的发展埋下了惨败的根由。
  而同样被郎咸平盯上的海尔和TCL,就给顾雏军以及格林柯尔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7月份时,郎咸平四问海尔,矛头直指“海尔职工持股会”,质疑海尔是在“曲线MBO”,是为了完成借壳和实现国有股权稀释。而海尔方面的回应较为迅速,“郎先生发表的文章是以‘海尔是国有企业’为前提的,众所周知,海尔不是国有企业”①。对于郎咸平提出的关于海尔正在进行的“曲线MBO”,可能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等疑问,海尔总裁张瑞敏答复:“国有资产问题,有国资委管着呢,我们只管做事——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说!”②轻描淡写的,就把郎咸平的质疑化解开来。
  而郎咸平对TCL的质疑,得到了TCL高层的积极表态,TCL集团董事会秘书陈华明寻求对话,与郎咸平面对面地坦诚沟通,并公开表态,为尽量解除股民的疑虑,除法定披露的内容外,今后TCL还将增加自愿披露的内容,以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这显然正迎合了股民的胃口,而且积极的信息披露,让人感觉TCL光明磊落,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李东生在某场合被问时的回应“郎咸平是谁”、“我只能以平常心对待”①,更显出了一个企业家的尊严和镇定自若的态度。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陷入舆论的口诛笔伐中(1)
糟糕的律师函:陷入舆论的口诛笔伐中
  在不假思索地回应郎咸平连续在媒体上发表的“解密顾雏军七板斧”文章后,顾雏军陷入了更加糟糕的境地——媒体几乎一边倒的口诛笔伐中。而这,仅仅是由发出去的一份律师函引起的。
  一份律师函能够成为众多媒体的关注的焦点,并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显然,个中情节是经过当事人和媒体渲染的。
  一道口气强硬、桀骜的律师函,恰好遇上郎咸平这样强硬性格的学者,针尖对麦芒,于是就有了舆论的热捧。
  2004年8月16日下午,郎咸平召开媒体见面会,公布了他自炮轰格林柯尔后收到的律师函,发表了《学术尊严,不容顾雏军践踏》的演讲,作为对该律师函的回应。“郎顾之争”公开化。国内各路媒体、学界大腕、企业精英、政府官员和无数百姓加入论战,顾雏军陷入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中。
  《这个经济学家真的会遭到暗算吗》、《郎咸平不惧顾雏军称奉陪到底》、《顾雏军郎咸平公案反思:经济学界为何集体失语》等明显具有倾向性的文章被众多报刊杂志和网站传载。
  被认为“替穷人说话”的郎咸平,得到了网络舆论几乎一致的声援。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民意调查显示:支持郎咸平的网民约占90%。
  学术尊严,不容顾雏军践踏①
  我2001年进入中国以来第一次遭到企业家的威胁,具体威胁的内容是透过律师要求我叫新浪网、东方早报和香港商报向顾雏军道歉,否则对我采取法律之外的“必要的手段”而且是不通知我的(秘密)后续行动。因此召开记者会说明事件经过以及我坚决以保护国有资产和股民利益为前提的学术尊严,而且我是绝对的坚持我的原则。
  我在8月9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对国内媒体演讲,上海东方早报和香港商报在8月10日对我的发言刊出采访摘要后,立刻受到了国内媒体的高度关切,而在8月11日透过国内新浪等网站广为流传。我在8月13日接到了由顾雏军指使的香港齐伯礼律师行的信件,指出我在复旦大学的演讲经东方早报、香港商报和新浪的文章对顾雏军造成了毁谤。而且新浪网站和香港商报的评论攻击了顾雏军个人的品格(integrity),名誉(reputation)和性格(character)。
  因此顾雏军透过律师要求我做如下的行动。
  1。我必须详细书面汇报,新浪网站和香港商报的报道是否正确地记录了(record)我的演讲。
  2。如果新浪网站和香港商报没有正确地记录我的演讲,那么顾雏军要求我完成下列行动。
  1)要求新浪由其网站拿掉该文而且发表更正以及道歉,并提供这些行动的证据给顾雏军。
  2)要求东方早报由其网站拿掉该文而且发表更正以及道歉,并提供这些行动的证据给顾雏军。
  3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