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美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来拯救美国-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情至此,美国证监会(SEC)和纽约州遂决定对CDS市场进行监管。只是上起美国政府,下至华尔街的投资者,担忧其他券商与银行难逃贝尔斯登风暴冲击的情绪已不可抑制地兹长着。当时美联社的大量报道即显示,手上拥有金融股的投资人已经开始抛售持股。除了贝尔斯登外,市场对于美国其他大型投资机构都在密切注视着。这其中,即有著名的雷曼兄弟公司。
  幽灵既现,歌即止曲亦尽。资本因自己的疯狂而壮大,也必然会为自己掘开坟墓!
  3.格林斯藩创造了什么神话
  如果尊循经济规律和相关金融理论,住房贷款本是一件较为严肃的金融活动。因为,按揭贷款的提供者原则上需要借款者既要有充足的收入,又要有相当的存款来支付首付。但是,已被“花未来钱”调动得有些疯狂的美国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多都能轻松地获得住房贷款。
  更为重要的是,华尔街的精英们比谁都明白“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虽然CDO、CDS的确拥有活跃交易、分散风险的功能,但如果不加监管控制的滥用,它凭借杠杆效应掀起金融波澜的能力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一旦危机降临,金融衍生品的这种杠杆效应以及风险的分散性,必将极大地扩张危机的广度和深度。
  只是,一心想要充当全球领头羊的美国人,在看到自己制造业日渐落寞的现实时,对各类虚拟经济的钟情是无人能及的。
  所以,全球已有许多权威人士指出,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制度原因就在于对金融监管存在缺陷,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次贷及各类衍生产品的发行规模和数量没有控制,监管力度的松懈以及对市场潜在金融风险的忽视,都是监管不力的表现。

三、挥舞的“潘多拉之手”(4)
事实上,放松监管也的确是格林斯藩所推崇的管理之道,也正是他担任美联储主席的这段时间里,美国央行降低了抵押贷款的标准,导致相当一部分信用或生存状况不佳的贷款人以低廉的成本通过贷款购买房屋;同时,美国监管机构对市场评级机构监管不严,也导致了评级机构在对次贷相关产品评级时的主观随意。
  华尔街自己披露的资料所说,自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监管机构放宽对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监管之后,许多银行和证券公司都在“资产负债表”下合法地规避了亏损的投资科目,以达到迷惑投资者的目的。对此,美国的监管机构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而美国证交会近几年实行的“裸卖空”措施等,也为危机的最终爆发留下了致命出口。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多交待一下在美国金融史、甚至是世界金融历史上都颇为有名的一个人物——格林斯潘。
  艾伦·格林斯潘1926年生于美国纽约,高中毕业后考入著名的朱利亚音乐学院,一年后退学,转入纽约大学,于194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50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随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中途辍学,1977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自1970年始,格林斯潘先后担任过美国政府多个重要职位。如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美全国社会保险改革委员会主席,美国商务部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等。这期间,他还曾担任过通用电缆等多家公司的董事等职。
  1987年8月,格林斯潘被美国前总统里根任命为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自此开始了他那独特的人生履历。这期间,他先后经历了里根、老与小布什、克林顿等四任美国总统,时间长达18年之久。他的这一履历,仅次于在1951年至1970年担任这一职务的威廉·迈克切斯内·马丁,后者的任期为18年9个月29天。
  有人说,格林斯潘是个“一打喷嚏,全球就得下雨”的“财神爷”,在克林顿时代甚至创造出了“零通货膨胀型”的经济奇迹。美国的一家媒体在1996年总统大选时曾说道:“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联储主席就行。”
  2006年1月31日,格林斯潘从美联储主席一职卸任。正是他在此位置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创纪录的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期,而格林斯潘更是领导了美联储应对纽约股市大崩盘、亚洲金融危机、技术股泡沫破灭,以及“9·11”恐怖袭击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危机。鉴于他的如上作为,1998年7月,格林斯潘被授予了“和平缔造者”奖;2002年8月,英国女王授予他“爵士”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对全球经济稳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05年11月10日,格林斯潘被授予了“总统自由勋章”。
  遗憾的是,在本书完稿之时,格林斯潘这位老爷子却不得不出来向世人道歉了——为了他曾经施行过的美联储政策行为。
  格林斯潘在任时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们认为确切地理解了我讲话的含义,那么,你们肯定是对我的讲话产生了误解。”他如此说,是因为他也意识到了自己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威力。为了不至于给市场带来太大的冲击,他的讲话也就越来越“含糊”了。所以,今天更多的人也在谈论,虽然格林斯潘一次次地直接干预挽救了市场,但也加大了美国金融系统的“道德风险”。因为,正是有了格林斯潘“看跌期权”的保护,美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才变得更加不顾风险。

三、挥舞的“潘多拉之手”(5)
对此,美国舆论界有这样的说法:格林斯潘神话终于到了终结的时候了。与之呼应,一些经济学家也纷纷指出,正是格林斯潘长期奉行的低利率政策助长了美国房市泡沫,为“次贷危机”提供了繁衍的温床,进而导致了金融海啸的全球反应。
  2008年10月23日,83岁的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接受质询。这位一度被捧为金融“神灵”的老人承认,全球金融危机与自己当年的财政政策失误有“部分”关联。到底怎么关联,本书将在后文中详述。
  这里还是要回到事物演变的转折时间点上,即2000年。
  这一年,由于累积多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美国股市大跌。为拯救美国经济,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从是年5月开始连续11次降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从下降至2003年6月的1%。这一动作的直接结果,就是美国人更加愿意贷款了,而金融机构的放贷也变得大胆起来。一时间,美国市场流动性明显增强,华尔街的金融才子们更是将自己设计金融游戏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于是,互联网泡沫虽然破灭,但美国证券市场成功获救,而另一个经济泡沫——美国楼市——也开始极速地放大起来。
  有一组数据可以证明:1994年至2001年7年间,全美房价上升了;但2001年至2006年年中,这一数字已拔高到了。
  这一组数字背后即显现了这样一个事实:贷款利息低,钱容易到手,买房子真的很容易。于是,美国的房价持续拔高,然后又反过来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到买房队伍之中。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美国房价远超出了其实际价值,巨大的楼市泡沫开始形成。这其中,美国一些金融机构就大力推广了前文详述过的次级贷款,许多无收入、无工作、无资产的“危险”人群也大多顺利地从银行贷到款,进入到了房产的市场中。美国次贷市场也因此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只是,泡沫固然多彩,但它终归是要破的。
  4.谁把美信用评级机构送上了神坛
  上文已述,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华尔街投行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出多种金融产品,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或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金融产品被放大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或十几倍的金融衍生品,极大地拉长了交易链条。但是,从本质上看,这类金融衍生品投资的风险并没有降低,它仅仅是将风险进行了分散转移。而且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开发,风险在无限分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难以察觉。所以,到最后的买家看到这类金融产品时,除了投行提供的数字以外,既无法判断资产的质量,也几乎看不到了风险。
  但是,CDO等金融衍生品蕴含的巨大利润,却让美国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参与其中。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等,都大量持有着CDO等债券。而美国人也利用自己掌控的金融话语权,使美国本土之外的投资者们也无比热爱起来华尔街创造的此类金融产品。所以,当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之时,自然也通过此类金融衍生品将风险扩散到了全球范围,进而掀起了世界性的金融海啸。
  2004年底,当通胀压力日益严峻的时候,格林斯潘主导下的美联储终于一改降息的作法,转向了加息的路子。直到他的继任者伯南克接棒,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2005年底,一直热度不减的美国房市终于出现了降温,到了2006年第二季度,美国住房市场彻底改变了往日的热度,寒气来了。

三、挥舞的“潘多拉之手”(6)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住房价格开始下跌,以及2…3年低息固定贷款的到期所致,美国房贷市场以次级债住房贷款为源头,违约率开始急速上升。再加上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导致了发行次贷的机构蒙受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主要的房贷公司和投资银行。
  于是,一度被追捧的RMBS和CDO越来越被投资者们怀疑,其需求急速减少;同时,评级机构也不断下调RNBS和CDO的评级。于是,在投资者尚只能依靠评级机构的评级来判断其内在价值的时候,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疑虑遍布,上述被华尔街才子们精心包装起来的金融产品价格自然是溃如洪水下泄。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许多扛不住高额利息贷款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的房屋要想变卖出去已经很难了。当然,也有能够卖出去的,只是房屋的价格已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了。尤其是那些次级贷款购房的人群,当发现自己已经走投无路的时候,购房贷款也只能是随他去吧。一时间,大量的已严重贬值的房子甩给了放贷机构,而放贷机构已无法通过将收回抵押的房子再出售的方法来弥补庞大放贷的损失了。此时,前文所述的“次贷危机”已不可避免。
  2007年4月2日,当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时,孕育有时的“次贷危机”终于狰嵘初现。随后,曾被誉为资本市场“宠儿”的美国次贷公司,相继陷入严重财务危机。而向来与之瓜葛甚多的华尔街,直至全球的一批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也陆续拉响了生死存亡的警钟。
  即使面临着如此情况,美国政府最初的反应也让国际社会有理由给予指责。因为,有大量的事实证明,自危机初露端倪到集中爆发,美国政府的救援举动实在是有些跟不上节奏。这种对危机认识的不足和干预措施的滞后,直接放纵了危机的爆发和影响范围的扩大。
  就在第二大次级贷款抵押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时,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美联储仍简单地认定这仅仅是单个机构运营的问题,并非一场危机。直到上文提到的贝尔斯登事件引起全球股市暴跌之时,美联储才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资金以增加市场信心。此时的美联储依然认为形势可控。直到房利美和房地美危机、雷曼破产以及美林被收购等系列性事件发生,美国政府才真正地认识到了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的严峻形势。
  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美财长保尔森无奈地表示,房利美和房地美规模太大,与美国金融体系交织过于紧密,任何一家破产都会导致国内甚至全球的金融市场极大动荡。至此,美国政府大规模救市举动开始,但为时已晚。
  以此为背景,整个行业都感到了风险的大面积降临已不可避免,相关衍生品的市场流动性快速下降。同时,由于欧洲金融公司也持有大量次贷和其衍生品,这种恐慌迅速波及到了欧洲并扩散到全球,直至今天的全球性经济灾难。
  所以,刚刚当选的新一届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不得不批评说:监管部门的失职与政策上的失误间接地促发了次贷危机的大规模爆发;而另一位共和党总统参选人麦凯恩更是尖锐地指责说,美国证交会主席没有监管好华尔街。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角色罪不可赦——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
  如前文所述,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虽然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但其定价和交易则有赖于准确的市场评价。当市场评级机构这一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信任危机也便随之开始了。更何况全球投资者正是出于对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信任,才放心大肆购买次贷相关产品的。
  自从2000年美国大规模发行次级抵押债券以来,各评级机构就一直给予最高信用评级。而在2008年7月以后,同样是它们又大范围调低几乎全部次级债券的评级。仅在7月10日一天,穆迪就调低了超过400种此类证券的评级。这种做法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也成为全球范围内投资者恐慌的直接诱因。因为,刚才还同美国国债相同级别的3A级证券,已在一夜之间变成为投资者手中的垃圾了。
  事实上,美国上述评级机构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证券发行商,但它们的角色定位却是要对市场投资者负责。这种尴尬相信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是没有想到的。因为美国一向自喻、甚至也被许多人认为是全球市场经济体的标杆。所以,如今才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指责,这些评级机构不切实际的评级以及次贷危机爆发后下降评级动作的迟缓,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次贷危机的强度,对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不光彩作用。
  当然,一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还有着其他的因素。而书写至此,笔者猛然想起了有一种较为大胆的质疑声音:一向精明、“打个喷嚏,世界就要感冒”的美联储,以及美国经济决策部门中那些从资本泥丸中一路横生出来的骄子们,面对这种危机开始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