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公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轻公司-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计端。由个体和企业互动进行价值共创,以及商业生态系统里每个成员的价值共创,成为未来的商业趋势。
  社区正在成为黏合消费者的渠道,以兴趣点和个人偏好为出发点的社区,可以帮助企业找到自己的潜在目标客户,同时培育客户忠诚度,提升重复购买率。
  社区也正在成为轻公司进入传统行业的切入点。篱笆网就是通过装修社区切入家装市场渠道,以高忠诚度的人群为吸引力,反向整合家装市场资源。
  另外,互联网赋予了消费者更多的权利,他们甚至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设计流程中,直接投票自己心仪的产品。传统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的流程被颠覆,在产品转变为商品的每一个环节中,消费者都通过互联网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投票选出自己心仪的产品。那些呼声最高的产品,往往最有市场潜力。企业由此打破了以前的市场预期不明朗的信息盲区,透明的参与过程,也令企业降低了市场风险,并且借助维基式的外部力量,企业得以低成本地获得更多的市场反馈。
  由消费者主宰商业环境的时代来临了。这也是价值共创时代的开端。
  

后记(1)
2007年5月初的一天,在采访完PPG的创始人李亮后,我和《IT经理世界》的前摄影记者尚文在PPG的库房周围转悠,试图发现更多的线索。这家企业非常神秘,它没有工厂,没有实体门店,号称通过呼叫中心和互联网卖衬衫卖疯了。
  当时业界有少数人开始注意到这家企业,有投资圈的、互联网圈的,也有传统零售业的人士,我在4月初知道这家企业的名字,并且联系上了李亮。采访很顺利,但是我却没有其他的信息源来更多地了解PPG。它的供应链究竟如何组织?外包的工厂究竟是怎样的?和外包工厂、物流的协作流程究竟如何?
  没有人知道。
  我打过PPG的销售热线,询问接线员每天的轮班次数以及每天的接单量;也在PPG的呼叫中心现场数过坐席数;在PPG唯一的发货仓库猫着腰蹲点,询问工人平均每天发出多少件衬衫;还问过前来取货的快递人员的工作频率和流程。但是,我仍然觉得如果要写出一篇文章,似乎缺失了制造环节的信息。
  为此我找过为PPG做质量监督的SGS公司,我的好友薛建博士在这家企业,可是他拒绝透露PPG的工厂分布,只是告诉我,目前有将近10家工厂在帮PPG做代工,名单还在陆续增加中。我暗自欣赏薛建的职业素养,可是他的守口如瓶增加了我采访的难度。尽管他后来请我吃饭以弥补我当时的抓狂,但是不得不承认,关于PPG的采访,是我的记者生涯里极富挑战的一次。
  我和尚文都见过PPG库房旁的一个小型布料仓库,在采访中李亮提起过PPG的布料供应商是直接将布料送到工厂,而不经过PPG中转。那么,这个布料仓库是用来干吗的?
  就如打游戏要通关一样,每一次在采访遇到挫折时,我和尚文都要进行逻辑推理,以及考虑应对措施。我们分析认为,如果李亮所说的是真的,那么PPG仓库旁的布料仓库或许是一个临时中转库,供小批量加工时的布料供给。于是我们决定在布料仓库旁守株待兔,等待拉货的车,再追寻货车的踪迹跟踪到工厂。
  或许做记者也需要有运气的成分,那天我们果然等到了两辆货车来拉布料,一辆来自嘉兴平湖,一辆来自江苏盐湖。江苏盐湖的货车司机很警惕,对我们的问题并不怎么搭理,嘉兴平湖的司机更健谈一些,他告诉了我们这批货的数量、要拉到哪里、他拉货的频率、代工企业名称、老板的名字等细节,最后我要了他手机号,以防我们冲到平湖却找不到路时,还可以问问这位司机。若不是当天在上海还有关于PPG的一些外围采访,我们恨不得就扒拉上这辆货车跟到嘉兴平湖去。
  第二天,我和尚文坐上了一辆破破烂烂的大巴,按照那位司机的指示,一路到了嘉兴平湖的罗马企业。在这家代工企业里的经历也是一番惊险,我们先找到负责生产的厂长,询问是否有PPG的订单,她对此非常茫然,令我们很是沮丧。
  不得已,我们溜进了每一间产品陈列室,查看有没有PPG的衬衫;在成品仓库查看有没有PPG的包装;最终,我们在辅料车间终于找到了PPG的唛头(服装上的标签),并且询问了工人关于PPG的加工细节。找到这样的线索令我们欣喜若狂,我和尚文又借故返回到负责生产的厂长办公室,一连串问了很多问题。获得了我们想要的答案后,我们飞奔着冲出工厂大门,因为保安已经觉得我和尚文形迹可疑,牵了一条大狼狗远远地跟着我们。。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后记(2)
后来我和杜晨合写了《轻公司》的文章,令我始料未及的是,找我的邮件和电话络绎不绝,也有很多读者约我和杜晨见面,谈谈传统行业的变革以及对互联网的理解。
  很久以后我回忆起这次采访,才觉得PPG的采访报道仅仅是我们轻公司之旅的开始,这个旅程如同当时的采访一样,惊险却令人兴奋。
  惊险是因为业界对“轻公司”毁誉参半,PPG的瞬间崛起又迅速陨落,令业界对轻公司们多了一丝迷茫,但是更多的轻公司正在冉冉上升,它们挑战着业界对于轻公司的怀疑。于是我们需要在众多的公司中去发现、去思考,去辨别,这样的过程犹如一场冒险。
  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于,我们正在见证和亲历由互联网引发的商业环境变革。和2000年的网络泡沫时期相比,从2006年底的互联网第二波更多的是对传统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变革。在互联网基础服务更为成熟的今天,传统行业终于逐渐摸索到由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开启的商业创新——这也是《IT经理世界》在一贯坚持的报道方向。
  于是,在写完《轻公司》的报道后不久,我和杜晨决定写一本书,记录和诠释我们对“由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引发的商业环境变革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解。我们试图将那些令人兴奋的案例都写进书里,并且将我们对此的思考也写进去,作为记者生涯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2007年底的一个下午,我、杜晨和时任《IT经理世界》执行总编的张鹏在公司顶楼的食堂里开了个小会(这里可以吸烟),我在呛人的烟雾中和他俩一起讨论,之后满怀兴奋地投入到《轻公司》的书的创作中。
  没想到,这是一个漫长的创作历程,因为互联网开启的商业变革瞬息万变,而我们要从这些变化中提炼出新的商业规律。我和杜晨采访了大量的传统制造企业、零售企业、互联网创业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各种形态的企业,我们对于轻公司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我们觉得,轻公司并不仅仅局限于电子商务企业,而是传统企业和互联网的嫁接体,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给了传统行业们以非资产手段组织资源的机会,使得过剩的中国制造有了资源优化配置、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可能。
  感谢张鹏和《IT经理世界》前任出版人刘湘明,是他们鼓励我和杜晨鼓足勇气创作这本书,无论多么艰难也不放弃;2007年6月《IT经理世界》的封面报道《轻公司》,是张鹏帮我编辑的稿件。一个好的编辑是可以让稿件出彩的,《轻公司》这篇文章获得了业界的认同,很多人记住了我的名字,却鲜有人知道,张鹏隐身在后台帮我做了大量的思路梳理以及文字雕琢的工作;
  感谢《IT经理世界》现任执行总编吴茂林、副社长胡明沛、执行副主编贺志刚,在几个版本的书稿讨论中,他们给了我大量的宝贵意见。有几次我因为书稿进展缓慢而觉得沮丧,吴茂林总是耐心地安慰我,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胡明沛总是好脾气地提出中肯的意见,并且将他看过的相关书籍、案例都及时提供给我做参考;被我们亲切称为“大刚老师”的贺志刚,尽管工作非常繁忙,但是也义无反顾地帮我担任了这本书后期的编辑工作,他严谨的工作态度令我非常感动。
  感谢淘宝网副总裁路鹏博士,他渊博的知识和睿智的思维帮助我和杜晨获得了很多灵感,他对“技术深刻影响商业”的理解,令我们对互联网影响的商业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一点从杜晨的变化可以得到印证——在2008年对路鹏的一次长达13个小时的采访后,杜晨突然间受到了启发,义无反顾地投笔从商,投入到互联网创业的浪潮中,如今杜晨创业的诺博特公司研发出了搜索引擎优化的解决方案,已经有一批的客户在进行试用,一切都在往好的轨道上发展。

后记(3)
感谢VANCL创始人陈年,他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企业样本,让我们得以在VANCL发展的每个阶段零距离地观察企业——对于未上市的创业公司来说,很多数据其实是保密的,但是陈年从来都对我开放VANCL的数据和企业内部的运营,使得我可以深入探索和见证一家轻公司的成长。从VANCL最初成立到如今生意蒸蒸日上,我由衷地为陈年感到欣慰。
  感谢京东商城总裁刘强东,无论他加班有多疲惫,总是好脾气地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并且耐心回答我的所有问题。京东商城的发展路径给了我很多启发;
  感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廖理教授,在本书的创作中,廖教授给了我们很多理论上的指导,令我们受益匪浅;
  感谢李宁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郭建新,尽管他非常忙碌,却总是能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和我分享关于李宁公司的商业成功法则,从这些采访中,我总是能获得很多灵感;
  感谢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天使投资人雷军,在业界对轻公司有质疑时,雷军给予我以肯定的鼓励;
  感谢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东锋,他是第一个鼓励我写书的朋友,让我对记者这份职业保持着热情和信念。在过去一年多的创作中,东锋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担任宝洁公司大中华区高管时积累的零售业经验告诉了我,使得我对沃尔玛等传统零售业的轻基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感谢佐丹奴集团首席信息官侯彤,他率领的IT部门打造了国内传统服装业最优秀的网上商城,在写书的一年多时间里,侯彤毫无保留地将佐丹奴的很多经验与我进行分享,不仅给了我们很多灵感,同时也令我们在写作创业型企业时有了可参照的坐标;
  感谢淘宝网前任副总裁黄若,他丰富的零售业经验,给了我很多专业的思考。对于书的初稿,他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他对这本书的关注,令我非常感动;
  其实,这份感谢的名单可以拉得很长很长,在过去一年多的创作中,许多朋友都给了我们无尽的鼓励。他们是北京新燕莎铜锣湾商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学啟、新东方教育集团IT总监官冲、迪士尼DCP消费品事业部大中华区CIO韦国峰、金陵饭店集团前首席信息官朱明生、国美电器电子商务部部长黄晓艺等(排名不分先后),以及很多没有提到名字的朋友们,他们都在我和杜晨的采访和报道中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同时也不吝将自己的思考与我们分享,激荡我们的灵感。在此深深谢过。
  另外,还要感谢《IT经理世界》的所有同事们,他们总是将采访到的有趣案例发给我和杜晨,而且时常在选题会上进行轻公司的脑力激荡。在这样一个快乐的氛围里,创作过程真的令人兴奋。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行色匆忙,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被采访、出差和写稿占据了,而我的家人却给予了我无私的支持。现在,我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家人一起分享生活中快乐的点滴。
  李黎
  2009年5月29日于北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