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价格推算,这时候购买该股票的获利空间至少在50%以上;换句话说,这时候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价格最多不会有实际价值的一半。而根据巴菲特自己的判断,这时候的价格应该不会超过实际价值的1/4。
  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巴菲特才大手笔买入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的。因为他牢牢记住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关于安全空间法则的教诲,认为股票投资有了这样的安全空间,就一定能够一箭双雕:一方面,这时候无论股价是否会继续下跌,你的买入价格都是“最低”的;另一方面,一旦股票价格上升,你能得到比其他投资者更多的获利回报。巴菲特虽然基本上不看股票价格高低,但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如果一种股票在不同股票市场上有两种不同价格,并且这两种价格悬殊较大,那么就比较容易从中发现投资机会。通过与内在价值相比,就能大致判断这时候的投资安全区间有多大。
  

老天爷也不同意买入价格过高
虽然我们对于买进部分股权的方式感到满意,但真正会令我们雀跃的却是能以合理的价格100%地买下一家优良企业,我们偶尔会缔造如此佳绩(也希望能够再次做到)。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比买进部分股权要困难得多。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买入股票的价格必须合理,买入价格过高是老天爷也不同意的事。只有买入价格合理,才能谈得上确保获利回报。当股票买入价格合理时,100%买下一家优秀企业是最令人雀跃的。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2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虽然他过去曾经说过,采用买进部分股权的方式所得到的股票交易价格更合理;但如果能以同样合理的价格100%买下一家优秀企业,他会感到更加欢呼雀跃。
  他说,伯克希尔公司投资部分股权的做法,只有当伯克希尔公司可以用合理的价格买到吸引人的企业才行得通,而这需要温和的股市来配合。而股市就像老天爷一样,他会帮助帮助过自己的人,却不会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买入的股票价格太高,就会抵销该企业未来10年的经营业绩。
  巴菲特一直强调,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最佳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当然需要经过必要的调整),不过他在伯克希尔公司1982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承认,这一指标对伯克希尔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小。
  究其原因在于,随着伯克希尔公司在不具控股权股票(股权比例在20%以下)方面的投资比重越来越大,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利润分配无法反映在伯克希尔公司账面上。
  换句话说,伯克希尔公司投资的这些没有控股权的股权投资所得到的经营业绩,有相当大部分无法出现在伯克希尔公司账面上,所以单单计算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已经无法真实反映其经营业绩了。
  例如,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1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通过对伯克希尔公司旗下不具备控股权的4项主要投资进行预测,按照其持股比例,可以分配的年末利润总额高达3500万美元。也就是说,这3500万美元的利润本来是应该反映在伯希尔公司年报上的,现在只是因为伯克希尔公司不具备控股权,所以在年报上无法体现这笔经营业绩。
  一年后的1982年,这4项主要投资中有3项持股比例没变,1项持股比例有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这笔不能反映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上的未分配利润也已超过4000万美元。
  巴菲特特别提醒说,这4000多万美元不能入账的经营利润还仅仅是这4项主要投资项目的,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项目。要知道,真正反映在当年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上的经营业绩,包括这4个项目已经发放的1400万美元现金股利在内,还不到4000万美元。巴菲特的意思是说,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上所反映的经营业绩还不到实际业绩的一半!
  巴菲特说,他不是在批评会计准则,事实上他也没能力建立一套更好的会计准则。他只是想告诉所有人,会计数字只是评价一家企业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而股票交易价格高低则是一目了然的。
  巴菲特说,他之所以在年报中罗列出这些数字来,只是要强调它们的重要性。实际上,从纳税角度看,自己也并不一定希望它们都出现在伯克希尔公司的财务年报上。
  他只是希望投资者能明白,伯克希尔公司既然存在着这样的差异,那么其他公司也同样会有这种情况存在,而这正是投资者需要从阅读财务年报中所得到的信息。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会有助于投资者“从各式各样的美国企业中挑选价廉物美的公司部分股权,并从一群投资行为有如惊慌失措的旅鼠手中捡到便宜货。”。
  股票交易价格合理,一直是巴菲特所追求的。可是无论巴菲特还是伯克希尔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都犯过“老天爷”也不允许犯的错误。
  例如,2008年9月3日,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可口可乐公司附属全资子公司,宣布收购中国果汁饮料行业排名第一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将以亿港元的代价收购汇源果汁公司已经发行的全部股本,相当于每股港元。以汇源果汁公司停牌前一个交易日(9月1日)的收盘价港元计算,其中有倍溢价。如果该申请获得批准,将成为外资企业在华最大的并购案,也是可口可乐公司历史上金额第二大的收购交易。
  消息传出后,各界议论纷纷。2009年3月19日,中国商务部依据2008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反垄断法》,以可能会“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为由,正式否决了这项购并申请。随后,汇源果汁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分别表态,表示尊重中国商务部的决定,可口可乐公司同时表明,将不会继续收购汇源果汁公司。
  而实际上业内人士表示,这项否决并购的决定,反过来帮了巴菲特的一个大忙。因为2008年9月可口可乐公司宣布收购汇源果汁公司时,当时金融海啸还没有向纵深发展,当时报出的亿港元的收购价格并不低,可口可乐公司随后就因为收购价格太高感到后悔了,公司董事会内反对收购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常言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口可乐公司既然已经签订了意向协议,就不能反悔,反倒是这项否决给了可口可乐公司一个台阶。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股票买入价格过高,会抵销未来10年的经营业绩,这是老天爷也不同意的事。老天爷会帮助帮助过自己的人,却不会原谅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暗指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投资行为)。
   。 想看书来

研究股票而不是主力动向
市场上有所谓专业的投资人,掌管着数以亿万计的资金,就是这些人造成市场的动荡。他们不去研究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反而专研于其它基金经理人下一步的动向。对他们来说,股票只不过是赌博交易的筹码,就像是“大富翁”里的棋子一样。他们的做法发展到极致,便形成所谓的投资组合保险,一个在1986到1987年间广为基金经理人所接受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只不过是像投机者停损单一样,当投资组合或是类似指数期货价格下跌时就必须处分持股。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买入股票的价格必须合理,买入价格过高是老天爷也不同意的事。只有买入价格合理,才能谈得上确保获利回报。讨论买入价格是否合理,关键要与其内在价值相比,而不是看主力机构的炒作动向。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1987年美国股市的表现非常精彩,可是最后股指却没有上升多少,道·琼斯工业指数全年只上涨了。回过头来看,股票指数就像过山车一样,10月份以前一路窜高,然后就突然收敛下来。
  巴菲特分析说,究其原因在于市场上有一些所谓的专业主力机构,他们掌握着数以亿万计的资金,造成了市场动荡。
  这些主力机构不去研究上市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同行下一步如何操作的动向上。对他们来说,股票只不过是一种赌博交易筹码,并且还推出了各种主力机构普遍接受的一种策略,那就是所谓“投资组合”。当股市下跌到一定幅度时,这种投资组合就会涌出一大堆卖单,推动股市进一步下跌。例如,在1987年10月,这笔资金的规模高达600亿~900亿美元,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成为股价迅速上涨或下跌的推动力。
  巴菲特说,投资者的正确做法是,要把股票交易价格是否合理与其内在价值相比,而不是看主力机构如何操作、该股票的价格在主力机构操纵下今后是上涨还是下跌。
  他忠告投资者,如果你认为这些主力机构是从事“投资”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就好比说,一个理性的主人在买下某农场后,是不会四处委托不动产经纪人打听有谁要买这家农场一样。有谁听说过,因为隔壁的农场最近卖出的价格更低一些,这位主人就急于想把自己所拥有的农场也卖掉的?或者,你在几分钟前听到你隔壁的房子比以前更便宜的价格卖掉了,你也就马上考虑是不是也把自己的房子卖掉的?
  巴菲特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表明,上述卖农场、卖房屋的做法看起来十分可笑,可这却是主力机构或投资顾问对你所传授的投资组合风险理论。这种理论在中国股市中也非常普遍,这就是所谓的“止损”。
  而在巴菲特看来,用这种观点看待股票价格的高低是完全错误的。股市波动是正常的,作为理性的投资者来说不应当因为股价波动就轻易卖出股票。唯一能够作参考的,应当是看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巴菲特说,有这么多资金整天掌握在这样的主力机构手里,股票市场怎么会不剧烈波动呢?由此,一些散户投资者就抱怨说,市场是由主力机构操纵的,散户投资者根本一点机会也没有。
  巴菲特认为,这种观点非常错误。因为无论你的资金多少,股市面前人人平等;相反,越是市场波动剧烈,对理性的投资者就越有利。
  巴菲特的原话是:“只要他能够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事实上由手握重金的基金经理人所造成的市场波动,反而使得真正的投资人有更好的机会可以去贯彻其明智的投资行动。只要他在面临股市波动时,不会因为财务或心理因素而被迫在不当的时机出脱手中持股,他就很难会受到伤害。”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6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以刚过90大寿的老朋友许洛斯(Walter Schloss)为例,介绍了他的操作手法。
  巴菲特说,早在50年多前,当时有一个圣路易斯家属希望巴菲特为他们推荐几位既诚实又能干的投资经理人,而巴菲特向他们推荐的唯一人选就是许洛斯。
  许洛斯没有上过大学商学院,甚至没有读过相关专业,但是从1956年到2006年间却一直掌管着一个十分成功的投资合伙事业。他的原则是,投资合伙人一定要赚钱,否则自己不收一分钱。
  那么,他又是如何来操作股票的呢?
  巴菲特介绍说,许洛斯从来没有聘请过秘书、会计或其他人员,唯一的员工是他的儿子爱德文,一位大学艺术硕士。
  许洛斯和儿子从来不听什么内幕消息,甚至连公开消息也很少关心,完全采用他与本杰明·格雷厄姆共事时的一些统计方法,归纳起来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努力买便宜的股票。”
  在他们看来,什么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技术分析、总体经济学派及其他复杂的运算方法,一切都是多余的。
  值得一提的是,许洛斯在他长达47年的合伙事业中,投资的大多数是冷门股票,可是其业绩表现却大大超过了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的重点应当放在股票身上,而不是判断主力机构有没有进入该股票、接下来是不是会拉升该股票。他以许洛斯在长达47年投资生涯中从来不关心主力机构为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用未来现金流衡量股票价格
我们将实质价值定义为一家企业在其生涯中所能产生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任何人在计算实质价值时都必须特别注意,未来现金流量的修正与利率的变动,都会影响到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虽然模糊难辨,但实质价值却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能够作为评估投资标的与企业的合理方法。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买入股票的价格必须合理,买入价格过高是老天爷也不同意的事。只有买入价格合理,才能谈得上确保获利回报。而要衡量股票价格,就必须看该股票未来年度现金流的折现值大小。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4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就是该企业在其未来生涯中所能产生多少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任何人在计算该公司内在价值时都必须注意,未来现金流的修正和利率变动,都是会影响最终计算结果的。虽然这种计算结果无法得到精确计算,但这却是能够用来评估投资标的和股票的合理方法。
  巴菲特举例说,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可以用大学教育来作比喻。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看,衡量一位大学生“内在价值”的方法是,首先估计他在大学毕业后的一生工作生涯中所能取得多少收入,然后再扣除如果他没有上大学的一生工作生涯所能得到多少收入,这就是他因为上大学而得到的“额外收入”。
  把这笔额外收入采用一个适当的利率进行折现,就是截止他大学毕业时由于接受大学教育所得到的内在价值。
  而这时候他的“账面价值”又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他过去所接受教育已经付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