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之道:有钱好好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钱之道:有钱好好用-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节 你会选择什么活法?(9)
上迷失或者受伤的游客、旅人而闻名。圣伯纳犬一般是三只一组,一旦在雪地里发现了受伤者,会有一只回去修道院求救,另外两只留下来,不断地舔旅人的脸来刺激他的求生欲望。
  汤臣说,他去过瑞士,那边的修道士亲口告诉他,犬只的救护本能不是他们教的,而是犬只一代代用它们自己的方式相传下来的。
  黄永玉在其狗年挂历中,给其中一幅的注解为:还有什么比狗更真诚?有些狗,的确比人还有人性。
  电视剧的小康情怀
  大S是我认识的人里面,最热衷看电视剧的。由最早的香港片《霍元甲》、《大地恩情》起,到这几年的美国《CSI灭罪重案组》,她都有办法找来看过三五七遍,当大家都觉得陈道明是偶像的时候,她能拿出刘松仁、徐少强那种比周润发还古老的男主角来回应,非常麻辣。
  不过大S虽然在外企里面做楼盘、汽车的融资项目总监,平时风风火火,但是却特别有闲心看卷帙浩荡的韩剧。我们实在不知道她为何这么好耐心,请教之下,她倒是侃侃而谈。原来她这两年看韩国的电视剧,不仅是看剧情,连道具、服装、摆设都留意,觉得韩国人真是像那么回事了。在自己国家的内景外景就不用说了,让人看着家里特靠谱,以为每部剧其实说的都是现代、三星之类几个首富之家的事儿,韩剧里面的外国情况,也是不欺场,该大酒店大酒店,该珠宝店珠宝店,洋人角色想谁是谁。
  大S去过韩国,说哪里有咱们CBD那么繁华,也就是通州水平。但是人家照样能拍出金碧辉煌、俊男靓女的电视剧来,这个是本事啊。我们想想也是,咱们拍个《大宅门》,讲讲康熙乾隆什么的还行,能够把紫禁城、四合院利用上来,但是一拍时尚都市剧,尤其是想拍拍所谓高贵时尚的东西,往往是九死一生。男女主角表情、演技可能流派不一样,这里先不评价,但是化妆穿着比较像20世纪90年代初的风格,屋子里摆满了某连锁家具出品的东西,更可怕的是,除了演话剧出身的男女主角,其他所谓的商人角色,就算坐在高尚餐厅里也像是刚下班脱下制服的服务生。表现他们的悠闲生活就是在王府井、新东安市场走来走去,坐在办公桌后面对着国产笔记本煞有介事。大S说,还看到一个剧本,把北京几个五星级饭店的名字堆在一起,看着好像眼花缭乱,其实估计作者一个也没去过,说的细节都不对,还不如她去写,别的不说,至少里面有什么吃喝玩乐她倒在行。
  其实北京上海,只要舍得花钱,要搞出时尚点的片子,总是还能找到比较入眼的地方,不知道是咱们编剧去得少还是好心怕拍得太洋气刺激了观众。大S说得好生沉重,这年头,人均GDP都一千美元大家嚷着奔小康了,电视剧还按着温饱的路子拍,那叫缺乏社会责任感啊。
   。。

第二节 慈善也是一种态度(1)
慈善这个概念,与中国社会经常擦出火花,虽然有时候有小小的不和谐,但是总的来说,中国社会的慈善境遇还是在改善之中。
  2006年闷热的夏天,就在一个中国家电商人花百万元竞投到和股神沃伦?巴菲特吃顿午饭的机会的时候,巴菲特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巴菲特将他个人资产的85%、价值440亿美元的股票投入到5家基金会,其中六分之五分配给盖茨基金会。
  这可以看作是他对比尔?盖茨商业技能最大的肯定和赞誉。过去31年,盖茨创造了一家有史以来最大的企业,他自己多年稳居世界首富位置。在巴菲特捐款超过他之前,他也是最慷慨的慈善家,巴菲特这次捐赠则显示,盖茨可能还创造了一个高效运用财富造福世界的机构。
  《华尔街日报》在报道巴菲特捐赠时说:“盖茨基金会的慈善范围更广,作用更强大,促使巴菲特将他的财富投入到慈善效率更高的基金会,而不再局限于他本人和妻子共建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
  50岁的盖茨宣布逐渐淡出微软公司的管理,他说将更多地关注慈善事业,或许,我们将能看到一个更加杰出的“社会企业家 ” (social entrepreneur)比尔?盖茨。当企业界、思想界纷纷讨论由沉寂一段时间的女企业家吴士宏翻译的《如何改变世界》的时候,公益事业这个概念,正逐渐清晰起来。而会企业家这个词突然密集地出现在晚宴和副刊之上。该书讲述的就是国际上有一类卓越的企业家努力行善创造社会效益的故事,为民营企业家提供了一本“行善指南”。在美国,一个叫施莱姆的男人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美国人彼尔?德雷顿,他创建了一个自愿者基地“阿育王”——资助和支持了这些社会企业家,以及千余个像他们那样的人,将他们的思想威力撒播到了世界各地。
  在充斥商业丑闻、欺诈和无休止埋怨的商业话语之中,以上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被媒体大量报道的巨大变革:环顾世界,社会中成长最快的部分是民营企业家,他们之中敏感而活跃的分子——社会企业家们,正在越来越多地涉足到政府和企业已经失败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凭着决心、热情和商业技能、创造精神,商人或者说企业家也能够缔造非凡成就,为社会回馈更多。
  一个伟大的商人,往往是前半生带着资本金和商业技能去创造利润,后半生带着商业技能和善款去创造社会效益。盖茨和巴菲特都有着这样的迹象。
  民政部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中国慈善捐赠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还低于1%。实际上,募集捐款也是一项特殊技能,也是需要专家去运作的。因此,在呼吁社会各方踊跃捐输的同时,更要鼓励企业家参加到公益事业之中去,尤其是鼓励那些具有商业才华和商业能力的企业家,利用商业知识培育和壮大公益事业,使更多
  的人群受益,真正造福社会。
  可持续的行善
  2007年11月3日,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首次以“仲明助学金”创立者的身份出席了这年度“仲明助学金”发放仪式,捐赠200万元援助来自广东19所高校的500多名大学生。截至2007年,“仲明助学金”共发放1100万元,已资助了4314位贫困大学生。
  如果说杨惠妍是整个家族的财富代表者,杨国强则是财富真正的创造者。“仲明助学金”管理委员会终于不用再为该助学金的创立者保守秘密,第一次可以清楚地向在场所有人介绍助学金的创立者杨国强。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节 慈善也是一种态度(2)
有意思的是杨国强的资助方式并非完全无偿;所有受资助的大学生都必须承诺:所受金额必须仅用于学业,同时在进入社会后,如果有经济能力,则需要偿还当年的助学金及相应的利息。到2007年10月止,已有近150人偿还了助学金30多万元。82%的受助者毕业后有意愿归还助学金,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愿意归还资助金的受助者几乎100%。
  从顺德小镇走出的杨国强不一定了解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银行家穆罕默德?尤纳斯,但却与他做着相似的事情。尤纳斯创立了格拉明银行,这家银行在乡间向穷人发放小额贷款,贷款对象仅限于穷人,额度很小,更重要的是无需抵押。这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从事小额信贷的模式。尤纳斯发现穷人并非信用不良者,他的格拉明银行运转良好,并没有多少坏账。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一直强调自己是“做泥水出身”的著名“隐形富豪”,在打造总市值达860亿港元的上市王国之余,也为他的年轻女儿杨惠妍创造512亿港元的账面财富。目前杨惠妍持有碧桂园亿股,占扩大后股本的,以招股价上限港元计算,杨惠妍持股的市值高达512亿港元。而上市后按照最高的市值计算,杨一度坐拥千亿元的股票,这个数字,使她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杨国强曾向香港媒体解释说,自己有3个女儿,不会将股权只给其中一个女儿,杨惠妍只是代表家族持有股份。比起美国巨富山姆?沃尔玛把家产分给几个儿女,杨老板的选择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作为第二代的富豪接班人,虽然年纪与80后的创业精英相若,但是作为传统产业的房地产公司,小杨富豪的事业,与互联网精神以及新技术似乎关系不大,更像是传统香港式富豪之路,缺乏现代元素。实际上,杨国强仅仅是53岁的盛年,过去十余年他一直在房地产一线亲自打拼,现时也毫无迹象说明他会退居二线。
  杨国强在慈善中完成了一次财富循环。这也是私人慈善基金与NGO组织的优势,他们比政府在使用资金上更灵活,同时引入信用机制,也许仅仅是道义契约,也让资金的力量发挥到最大,流转率高而且投放可靠。这种爱别人的能力让每一位接受援助的人,自觉自发地承担起责任,同时这个过程又感染、影响着更多的人积极参与进来。
  李嘉诚的祝愿
  每年的长江实业(集团)业绩报告会都是最吸引在香港的媒体注意力的一件盛事,70多岁的主席李嘉诚不时会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现。例如,著名的“我对香港有爱心,无野心”。
  2006年8月24日的业绩报告会上,李翁又表示,未来会向私人慈
  善基金——李嘉诚基金会注入更多资产,有朝一日该基金规模不少
  于他个人资产的三分之一。
  1997回归之后的这些年,香港经济起伏很多,唯有李嘉诚旗下的各家公司一直增长业绩,其个人财富总额也迭创新高。根据福布斯的调查,李嘉诚的个人财产高达1500亿港元。他成立的3个私人基金虽然没有冠以慈善字眼,但全部都是用作慈善用途,他强调家族成员或公司董事不能动用基金的一分一毫。
  被李嘉诚称为“第三个儿子”的李嘉诚基金会,成立于1980年,其宗旨是对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进行系统资助。历年来,这个基金会已承诺和捐出款项约77亿港元,其中90%投放于香港和内地,这足以证明李嘉诚回馈社会的决心。
  过去数年,和内地企业家对李嘉诚的高度推崇较为不一致的是,香港社会对于他的评价是较为复杂的。除了公认他是首富之外,也一直有舆论认为李家对于香港社会的控制力太强。TOM公司较为张扬的风格,环球电讯公司的私有化风波以及李家公子的转卖网通事件,都使公众存疑:七旬老翁李嘉诚的价值观是否真正能够贯彻到旗下的企业运营之中?
  幸好,这一次李嘉诚开出慈善大单,他划出一条清晰的路线,由成功企业家向公益事业家过渡。我们无从判断,巴菲特捐赠大部分财富的事件对于同样处于顶级富豪之列的李嘉诚是否有实际启发,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在华人企业家之中,李嘉诚迈出的这一大步,是一个显著的标杆,对他个人,对他的家族企业,对于其他华人的企业家,都将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李嘉诚每年一两次在长江商学院对着学生们的演讲已经成为一
  个品牌。有一次在“奉献的艺术”主题下,他用现代人的语境去分
  析一个中国历史上的成功人士:
  “范蠡没有日记,没有*;只有他行动的记录,故无法分析他的心态。他历尽艰辛协助勾践复国,又看透勾践不仁不义的性格;他建立制度,却又害怕制度;他雄才伟略,但又厌倦社会的争辩和无理;他成就伟大,却越深刻体会到世间上最强最有杀伤力的情绪是嫉妒,范蠡为什么会有如此消极的抗拒(不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抗拒)?”
  当然,李嘉诚演讲中也推崇美国伟人富兰克林的13个人生信条——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勉、真诚、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节、谦逊。
  我不知道李嘉诚是否做到了这些,但是我赞赏他的期许:
  “今天商业社会的进步,不仅要靠个人勇气、勤奋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诚实、慷慨,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但愿有更多的有钱人也能够这样去做。
  

第一节 房地产要投资,不要投机(1)
在财富的使用和增值过程中,不动产投资始终是非常受到青睐
  的品种。
  首先它的价值基于土地和重置建筑成本。土地尤其是城市建筑用地是稀缺资源,别看现在有的开发商手里拿着前几年高价买下来的地,欲哭无泪,长远来看,土地总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值钱的。
  其次,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劳动力成本将不断上升,从而导致建筑成本大大增加。目前可见,像房产这样的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会随着中国建设步伐的加快而水涨船高,既然决定房地产价值的两大因素,都只有看涨不看跌的趋势,房地产无论如何,都该具备股神巴菲特所说的“价值投资”的要素。
  再次,房地产是生存必需品,手握房产就进可攻,退可守。可以租可以卖,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还可以抵押融资,最不济,还能自住。
  因此只要对中国未来有信心,重要城市的房地产的繁荣和升值是能保证的。
  首先,应该提醒读者,同样是把钱用在房地产上面,有两种操作思路,分别是房产的投机和投资。虽然看上去都是拿钱买房,但是房产的投资和投机的期望值和思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2008年夏天之前,全国各地房价一浪接一浪地高涨,有人这样说房产投资把整个的房价炒上来,从而托高了整个房地产市场。这种说法不太准确,其实真正推动房价暴升的,是投机行为而不是投资行为。
  投机追求的短时间货币的增值,投入一万块钱在最短的时间里,希望它翻5倍、10倍甚至100倍。比如“炒楼花”。这是香港楼市传过来的玩法。“炒楼花”具体怎么弄呢?就是在房子还没有交付,或者房子甚至没有出地面的时候,买一个房号,或者只是买一个选择权,就可加价对外出售。这样“炒楼花”,短时间投入的资金几万元,十几万元,操作周期很短,也许瞬间会翻好几倍。
  这些情况在前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