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产品向商品的转换。从市场角度看,说销售是企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点也不过分。
看到销售人员受宠,我开始认真关注和分析这个情况。回过头来分析自己:性格外向、沟通能力强、善于交往、曾从事过新闻采访工作、懂经济法律法规、年轻、气盛、有干劲等。我觉得自己的素质很适合做销售工作,很快我就决定换一种〃活法〃,从此就与营销结了缘。
小提示
许多大学生在选择从事什么职业时,常常局限于所学专业的所谓对口。其实,专业是死的,市场则是常变常新的。把握市场的走势,寻找市场中的热点,再结合自身的条件,进行综合评估之后再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这才是真正的审时度势。
在刚入职场时,每个人都可能不清楚自己到底最适合做什么工作,这需要有不同的尝试和自我挑战后才能最终〃认清〃自己的长处。职业的定位往往是需要进行调整的。
在职场上要随机应变,我的理解就是随市场之〃机〃而变。事实证明,营销行业是就业机会最多最广的行当。但不少大学生由于对营销缺乏正确认识,观念上还存在〃不够体面〃或〃怕吃苦〃、〃怕竞争〃等误区,结果面对巨大的需求,很多人有〃机〃无缘。事实上,很多人正是因为从事了营销工作,才在职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商界有句名言:当老板之前先当推销员!可见营销职业无论对就业还是创业都有很大帮助。
◇BOOK。◇欢◇迎访◇问◇
第31节:面试经验与技能(1)
第2章
实战高效的求职
面试经验与技能
思路决定销路
在大四下学期,大家除了写毕业论文,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工作。此时的我已有了〃双保险〃:广州已落实一家单位;国家分配也必然要落实一个单位。所以临毕业之前,我很轻松。
1991年5月底,当时极少刊登招聘启事的《成都晚报》上突然出现一篇招聘广告。我一看是成都恩威世亨制药有限公司招聘文秘和公关等人才的消息。在我的印象中,这好像是成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招聘启事。我当时觉得文秘与公关宣传的职位很适合我,加之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我就参与了应聘。我这次应聘的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我考虑到招聘方是生产〃洁尔阴〃等妇女卫生用品的企业,那我就强调自己曾是《中国妇女报》的通讯员,做过一些服务妇女的工作。我企图以〃妇女〃这个角度去找出双方的契合点和关联性。
其次,我应聘的公关宣传和文秘职位与我的专业和过去从事〃新闻采访〃的经历也很对口。
最后,在求职信中我特别说道:〃贵公司打破传统,从市场上公开招聘人才,反映了你们拥有全新的观念和市场意识,而我自己,国家可以给我分配工作,但我仍想自谋前程。说明我也有超前的市场意识,贵公司也许正需要我这种具有开拓、闯荡精神的人才。〃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32节:面试经验与技能(2)
我当时的思路仍立足于在双方之间找到共通之处,我想让对方看到我的职业价值观是适合他们公司企业文化的,与他们的经营理念是相融的。我想表明我的求职与企业是貌合神合的。
在求职资料寄出后一段时间,对方通知我去见面。但此时我们已到了毕业离校前的最后时刻,我就放弃了。几天后,归心似箭的我就离开了成都……这次求职应聘是我又一次的实战练兵。在求职过程中,我的以上思路值得总结和参考。我认为自己的思路是对的,沿着这种思路不断总结、思考,一定会找到成功的路子。后来我南下广东,直至最后成为〃求职大赢家〃,就是这样不断创新,不断积累经验、教训的。
小提示
大学生求职要成功,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我认为求职思路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刚进职场时,由于缺乏求职经验,思路往往不明晰,容易盲目跟风且易变,这是导致求职不畅的一大原因。许多案例说明,思路常常决定了求职的方向、时机、定位、策略、措施等。思路对就容易成功,思路不对肯定不会成功。所以,思路决定销路。
求职的战略与战术
在我看来,求职是需要战略和战术的,战略就是思路和策略,战术则多指技巧。战术可以共享,但战略是个性化的东西,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求职战略。战略必须要根据每个人独自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包括你的实力、能力、优劣势等。举个例子说,如果你毕业于北大、清华,甚至是从哈佛、剑桥等名校归来,那么你的战略目标瞄准世界500强企业是可行的。如果你是其他重点大学毕业且各方面条件不错,你尽可以把国内的海尔、联想、TCL、科龙等知名企业作为第一求职目标。
如今,许多跨国公司和国内名牌企业经常会去知名大学进行校园招聘,这其实是一个良机,由于没有社会上的高手参与竞争,成功的希望很大。所以,立足于校内〃决战〃是个不错的战略。
BOOK。←红←桥书←吧←
第33节:面试经验与技能(3)
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刚开始战略目标就不要定得太高,毕竟教育背景是实力的一部分。门当户对还是人才市场上的一个固有准则。所以在求职之前,首先要定好位。如果定位不准,做得再多,往往也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当思路对了,定位准了,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求职方法和策略,方法和策略起〃促销〃的作用。在没有更好的战略时,强化战术技巧可能会让你受益很多。所谓技巧的运用,往往是在实力不占优势甚至是处于弱势时才想方设法去运用,目的在于以弱胜强。
小提示
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既无战略,又无战术。只是四处碰运气,所以会有一次发出上百封求职信的案例出现。很显然,没有对目标作深入了解,没有作完整策划,没有战略的指引和战术技巧的运用,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是不会占优势的。最好的办法是不断充实实力,明确思路和战略,然后再利用有效的技巧和战术全方位参与竞争,这样成功的把握才会更大。
就业技能不等于求职技能
求职能力弱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对大学生的态度是:〃别总说你这样好,那样好,又是毕业于什么什么学校,专业又是何等的热门,平时还获过什么什么奖,还有多少证书等,有本事就找一个工作给我们看看!〃这话真有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味道。但很有道理,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只有找到工作,才能让人信服呀!
大学生到底缺什么?许多人自己并不清楚或者说看法不一致。但在面对就业时,我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求职能力……尽快找到一个合适工作的能力。
对于求职能力这个词,也许有的学生还感到陌生,在大家的求职资料中,每一个人都会罗列出自己具备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求职仍然不顺利,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拥有就业技能并不一定能就业。
虹桥书吧BOOK。
第34节:面试经验与技能(4)
许多人都把就业技能和求职技能两个概念混淆了,其实这二者有很大的不同。就业技能是〃干〃工作的能力,而求职技能是〃找〃工作的能力。就业技能关注的是〃内容〃,是专业知识和实际的业务能力;而求职技能关注的是〃形式〃,是找工作的策略、渠道和方法。就业技能是〃内功〃,让自己不轻易受伤,不被击倒;而求职技能是〃外力〃,是一身〃拳脚〃和手中的〃兵器〃。就业技能如同黄金矿石,它只有潜在的价值,只有求职技能才可以把这个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求职技能是〃炼金术〃,最终让黄金发光发亮。
对大学生来说,求职技能是一个转化剂,是一种实现方式。如果把求职者比做企业,就业技能就是研发和制造产品的能力,而求职技能则是营销推广的能力。显然,就业技能是基础,而求职技能是关键。求职技能是开水烧到99℃的最后一度,是足球场上射门的最后一击,也是画完龙最后让龙飞起来的点睛之笔。
每个大学生都经历了10多年的苦读,其实每个人也都具备了相应的就业技能,然而由于求职技能的缺乏,使许多原本就业技能和就业条件很不错的人却就业艰难。而一些就业实力并不强的人,因为懂得一个道理:实力弱就靠技巧去取胜,结果他们反而能以弱胜强。
小提示
很多名校毕业生求职失败的原因表明,他们并不缺乏就业技能,但缺乏求职的实战能力和经验。求职技能包括寻找职位线索、调查市场需求、求职的策划和实施、求职信的写作、应对面试、求职时机的把握、求职对象的选择和判断、介绍自己、说服对方、成功自我推销的能力、策略以及方法等。事实证明,大学生仅有熟练运用计算机、英语过了四六级、门门功课都优秀、专业知识扎实等实际就业技能还远远不够。大家必须先把相关概念搞清楚,然后尽快扭转观念,尽快补上〃求职实战技能〃这一课。只有这样,才能踏入求职的快车道,走上就业的高速路。
卓有成效的实战求职法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35节:面试经验与技能(5)
如今,大学生缺乏求职经验是他们就业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的经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所应聘职位具体要求的工作经验,这一点无数人已有体会;二是指求职应聘的经验。这一点,许多人似乎体会得并不那么深。由于求职经验的欠缺,许多大学生的求职思路和求职方法十分狭窄和单一。大致说来,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只会实力求职法和关系求职法。实力求职法是指在现有水平条件下去找工作,实力就是实际能力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力。只是实力的大与小、强与弱决定了各自命运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许多人就想到了关系。据共青团中央和北京大学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表明,有40%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通过关系求职,几乎占了一半。可见关系在大家心中的分量,然而,想通过关系求职并不等于有关系。事实上,许多学生没有关系,有的即便有关系,也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
每个人的实力都是有限的,而且实力是不能被比较的。本来觉得自己不错,然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到人才市场上却发现高手太多,自己并不占优势,这时如果又没关系可依赖,怎么办呢?许多大学生如今就面临这种状况,当年南下广东之初的我也处于这种困境中。
有一个方法是:坚持不懈,屡败屡战,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不断地射门,总有一个球会进的。这的确是个办法,许多人也在这样做。但我认为这是一个笨办法,因为大家要付出太多太大的代价和成本。敢于硬碰硬,敢于打攻坚战,的确勇气可嘉,但有勇无谋却不是上上策。求职如同打仗,需要谋略和技巧,我认为智取比强攻好!正因为这样,我创造了反季节求职法、长短线求职法、斩首求职法和乘虚而入求职法等多种〃卢氏求职法〃。这些求职法能帮助我成功,对大学生们也会大有助益。
附:
(1)反季节求职法
(2)长短线求职法
(3)斩首求职法
虹桥门户网。
第36节:面试经验与技能(6)
(4)乘虚而入求职法
(5)双职位求职法
(1)反季节求职法:该法的要点就是反季节运作。所谓反季节,就是指在求职过程中,在招聘的旺季时按兵不动,而在招聘的淡季时全力出击。比如每年的春节前后,以及三四月份大学生毕业进入就业的高峰期时,这两个时段相对是人才市场的最活跃期,这时候,我常常不去凑热闹。因为此时无数人涌进市场,千军万马同时决战,场面不是激烈而是惨烈。同一个职位,数百、数千甚至上万人在争抢,谁能有多少胜算?可以说旺季求职是成功率相对最低的时候,求职难度比起平时大很多。
旺季不求职、不应聘,不等于没事做。事实上,这时候我和大家一样也在各人才市场和招聘会上到处转;我是在大量地收集信息,分析行情。我会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企业,主动地与招聘人员接触,多方面了解他们的招聘计划、职位要求、面试程序、招聘规律以及相关的负责人、联系方式等情况。
经过记录在案,跟踪分析,等到淡季来临时我再主动与他们联系。这时我准备充分,而且很有针对性,更重要的是此时没有太多人和我竞争,说不定就我一人在向企业求职,我的特点和专长就会被放大和凸显出来。一旦条件合适就很容易被接纳,而不像在旺季时,即使我合适,但人家发现有比我更合适的,优中选优,我就完全可能会被选下去了。
有人可能会说,淡季机会要比旺季少。表面上看是这样,实际上旺季人多,平均下来的机会也就不多了。
有的人可能还会说,淡季招聘企业可能没空缺。事实上,相当多的企业不是仅凭旺季的几次招聘会就可以完成其人力需求计划的。只不过旺季他们会去招聘会集中招人,淡季则会委托相关机构或登广告招聘。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其实是不分旺季淡季的,而是随时都需要。如果你真的有才能,特别适合这家企业,就算没有空缺,企业也可能录取你去顶掉别人,只要你比那个人更能干、更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