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调查:中国黑马富豪浮沉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斌调查:中国黑马富豪浮沉录-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附文10 杨斌神话破灭之谜
 (凤凰卫视2003年2月27日首播,主持人为曾子墨)
串场:回顾001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杨斌绝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这个曾经被称做是中国第二大富豪的人,命运可以说是大起大落。在杨斌神话落幕之前,我们曾经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访问,而那时候所触及的一些话题似乎也暗示了他命运当中一些逃不掉的劫数。
Part 1
解说:杨斌,1963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其公开履历上说,他于1981年考上辽宁省海军第二炮兵学院,5年后赴荷兰莱顿(Leidun)大学留学。1989年加入荷兰国籍并开始经商。1990年注册了“欧亚国际贸易公司”。当时正值东欧巨变,杨斌就是在那时看准机遇,抢先投资波兰的服装业,掘到了他所说的第一桶金。
访谈:杨——当时波兰不是刚刚开放,从1990年,瓦伦莎上台以后,他进行全面性的开放,中国WTO谈判是15年,波兰是一天就WTO了。他没谈判,等于他把自己的后防线解开了,任何人可以进入他境内,打开了这种门了,所以在这种前提下,所有搞经济的人都知道,这是个机遇,后来我们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去了。我觉得历史的机遇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少的,像中国当年的改革开放的机遇一样,前期做买卖的很多人都赚钱了。
解说:杨斌是不是真的在东欧贸易中掘到了第一桶金,各家媒体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杨斌赚了五千万美金,也有的说他在国外根本没什麽生意。一时间,真真假假,众说纷纭。不过,大多数有关杨斌的故事都是这样开头的:1994年,一个荷兰籍的中国人带着他从东欧掘来的巨额财富,以及在荷兰学来的花卉种植和高科技农业技术回到了中国。
访谈:
曾——然后就拿着这笔钱,靠着当时是我不大清楚多少钱,拿着当时赚的那第一笔钱就回到中国来进行投资?
杨——回到荷兰,先开始在荷兰,因为当时我住的那个城市是一个农业的城市,在荷兰,周边都是农民,当时农民的人均家庭收入都在20多万美元,当时我就想,如果能把中国的农民也能像荷兰的农民一样该多好,当时我的一个想法,我说能不能把这个东西带回来,在荷兰经过一些努力,我在荷兰收购了一些公司,农业公司,好象是两家公司,我把这些农业公司带回了中国。
解说:回国后,杨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温室冷藏技术的进口和花卉种植上。时值中国政府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发展经济,杨斌的经营也小有建树。全国14个城市都建有杨斌的花卉基地,当时北京最大的莱泰花卉超市也是他旗下的产业。在沈阳,他用3000多亩土地翻版了荷兰阿姆斯特丹主题公园荷兰村。他说这是一个集花卉、蔬菜、旅游、房地产、荷兰历史古迹于一身的超越美国迪斯尼的项目。
访谈:
曾——后来回到中国内地,首先还是做农业方面的产业,包括像鲜花,包括像其他的设备,那些可能是您在中国最开始做的产业吧。
杨——对。包括我在北京建立了莱太花卉超市,那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个花卉超市,后来我们股权转让了,转让以后投资到沈阳来搞荷兰村。
曾——为什么会选择沈阳?
杨——因为有几方面考虑,因为我们在中国很多地方进行温室投资,觉得在黄河以南的温室投资比较不太合适,主要是夏天的温度太高。我们研究了以后,适合于在寒冷地区,荷兰也是一个寒冷(地区),西欧,靠近北欧的国家,所以冬天比较冷的一个地区,所以我们选择了沈阳。解说:荷兰村,是杨斌名下荷兰欧亚集团下属子公司之一沈阳欧亚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坐落在沈阳西北郊区的一个庞大建筑群,占地3300亩,分为东西两区。按照杨斌的构想,东区是度假别墅等旅游休闲场所;而西部是高新农业产业园区。
访谈:
曾——最早荷兰村项目的投资大概是多少?
杨——荷兰村,现在我们分为几大块,一个是我们的沈阳欧亚实业,一个是欧亚农业,分两大块,当时我们的计划是18个亿,整个18个亿。
曾——是初期投资还是整体的18个亿。
杨——当时准备是整体,现在看来是远远不够。
曾——当时18亿就包括了农业和实业。包括各个方面的资金。
杨——对,现在等于实业是我个人的,就是沈阳实业是我个人的。欧亚农业不是单纯沈阳这一块了,是全国还有国外很多地方结合起来的欧亚农业,实业这块投资量很大,是有一定投资,但是现在房地产已经完成了,现在不需要投资了,现在就是主题公园。所以可以这麽说,我们在荷兰农业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的气候和温度,和各种情况,我们发展了我们今天的荷兰农业。
曾——你所谈到的这种荷兰农业模式是不是基本上是这种采用温室(种植) 
杨——对。
曾——但是温室这种模式,应该说不仅是劳动力密集型,同时他也是资本密集型,中国有很多的廉价劳动力可能是荷兰不具备的,但是在资本方面,您认为现在中国的农民、农村能够有这么多的足够资本来进行投资吗?
杨——我觉得中国的农业,未来想发展的话,一定会走向资本这条路。包括房地产,包括工业,都是用金融资本来进行发展的,要么是银行贷款,要么是用其他的资金,和上市的资金,还有其他种类的资本借贷来形成的,可是中国农业目前完全是原始积累农业。或者我们叫财政农业,但是目前中国的财政还没有达到,现在只是吃饭财政,还没达到完全能投资农业的程度,所以我觉得未来的农业发展应该走资本农业这条路。
解说:虽然有投资者曾质疑在沈阳这个失业率高于20%的城市开发荷兰村的成功可能,杨斌仍坚持认为荷兰村的年利润能达到11亿到12亿,并计划在2000年把荷兰村的旅游项目拿到国际股市的创业板去上市。为了实现他的宏图大志,杨斌首先把目光投向中国的股票市场。
1997年,杨斌在四川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A”股之旅。首先入股上海证交所上市的“广华化纤”,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经过资产重组后,“广华化纤”更名为“欧亚农业”,1998年通过高比例配送,使该股股价从9元上涨到元高价。1999年10月,“欧亚农业”更名为“英豪科教”,11月杨斌辞去董事职务,这次的合作虽然短暂,但是给杨斌带来了总值2亿元的帐面回报。
2000年,杨斌又将目光转向了香港的资本市场。他先是在百慕大注册了“欧亚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把“荷兰村”的农业项目和国内的6大农业基地装了进去。2001年7月19日,“欧亚农业”在香港主板上市,发行价是元港币。因为荷兰外资的中国农业概念在香港资本市场很新鲜,所以欧亚农业一上市就受到追捧,市盈率倍,超额认购达到78倍,先后募得资金7亿元人民币。而杨斌所拥有的的股权,其价值也达到了近18亿港币。
串场:
后来所发生的欧亚农业事件,引起了很多投资者对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企业的质疑。原来香港是希望能够吸引内地的民营企业到香港上市来维护自己金融中心的地位,但是没想到事态的发展却成为了香港股市的尴尬,更成为中国民企和中国经济的尴尬。
解说:短短几年时间,杨斌就完成了一个机会主义者最灿烂夺目的创作。2001年美国权威经济杂志《福布斯》把他评为当年“福布斯中国大陆第二富豪”,其身价估计有9亿美圆,同时,欧亚集团也入选为“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小公司”,然而,进入2002年后,这个迅速膨胀起来的财富神话开始受到了质疑。
Part 2
解说:杨斌所受到的质疑首先来自对他在荷兰村的投资。2002年1月,《远东经济评论》发表文章认为,杨斌对荷兰村已投入的28亿资金中,有20亿是来自私人和银行,由于他本人持股超过7成,所以担心杨斌会把在香港上市的欧亚农业的资金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与此同时,香港瑞银华宝也在报告中表示:这项超大规模的投资回报可能有问题。1月3日,欧亚农业股价应声大跌24%。而对于市场透露的信任危机,杨斌的解释是:市场在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民企股。
访谈:
曾——在今年一月份的民营企业风波当中,很多人都把欧亚农业和格林柯尔相比,就是说因为这两家公司的股票跌了很多,您觉得和他相比,有没有一些本质上的差别,而且在那轮的风波当中,您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杨——当时我的感受就是,一部分人不是完全针对欧亚,他是针对民营企业来的,他主要是对民营企业的一种偏见,所以我们在这块方面,我们一直在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在说话,因为你看现在的香港的板块一样,要跌民营企业全部跌,都受到影响,要涨一起涨,是这么一个因素,所以我觉得,民营企业家相当于大陆的同胞一样,咱们是连在一起的。
这些人都是为中国的各大产业发展去做贡献,所以我希望政府和社会很多方面关心我们这些人。我们整个的发展都是从零开始的,在发展过程中,也许可能有这点毛病和那点毛病,就是希望不论是社会也好,不要老是戴着有色眼镜,有点小毛病就把他扩大、放大,作为新闻来炒做,希望能扶持我们,有问题,改;如果欠税,补税;如果有点小问题,把他改掉,整个这个企业的一个过程,我觉得最终我们所有的一切投资,包括荷兰村现在我们投了这麽多钱,整个主题公园,整个的一切,最后是谁的,我杨斌也就最多活30年,我一年抽这麽多烟,70岁够了,最后30年以后社会的,不是我们的,我们带不去坟墓,对不对。
所以,我要讲,第一,通过这次事件,我也感觉到人言可畏,人言是一个大浪,中国的人言,为什麽叫乱,一个舌头带一个勾就乱了,人言是一个大的波浪,我们是一个小舟,小舟就慢慢地航行,所以要减慢我们的速度,不能再这麽快的开了,第二,不能再出风头了,要夹着尾巴做人。
曾——您这样在您当初赚第一桶金还有后来整个这个原始积累的过程当中,您认为您自己是没有任何这些不合法、不合规的行为的,应该说是完全清白的。
杨——可以这么说。
曾——但是谈到说公司在2001年的赢利,还有2001年的整个的收入,这种数字好象仅凭现在的这些花卉还有蔬菜以及还没有建成的一些室内的娱乐的设施可能很难达到,当时有关这个问题您是怎么向基金经理和其他的媒体解释的。
杨——这个问题我们多次解释过了,我们主要是公司是以生产克隆这个苗,因为我们这个欧亚上市公司,不是单纯一个沈阳欧亚,是有6到7家公司,剥离出来组合成了一个上市公司,在香港,WEST CAPITAL上市的一家公司,我们主要也是生产克隆的种苗,作为我们这么大企业,我们主要以苗为主,并不是以花为主。
曾——另外一个疑问就是在整个荷兰村的建设过程当中获得了大量的银行贷款,但是我也注意到其实在欧亚农业,也就是在这个上市公司部分,其实几乎是没有负债的,那是不是这部分负债都是在欧亚实业方面的。
杨——因为我是搞经济出身的,作为一家企业,如果没有负债,没有贷款,这家企业并不是一个好企业,一般来说,企业的贷款一般负债的30%到40%之间是比较正常的,所以我们公司企业,我们的发展也控制在30%到40%,其实我们也在沈阳市的工行有一些贷款,我昨天看了一个报道,叫《经济观察》,他说我们在农行贷了五个亿,简直扯蛋,我都好笑,有一个人说的,一个不知名的人士说的,就是2月说的这个话。我们主要是在工行有一些贷款。
曾——但是这笔贷款是欧亚实业的名下。
杨——主要是欧亚实业,做房地产的,还有一部分农业。很少一部分农业。
曾——其实我想可能很多,特别是在《国际金融报》里面,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并不是说负债本身这个问题,而是到底公司有没有能力偿还这个负债,我记得那篇文章里写,好象他们在工地上走了一圈,很多保安证实说很多房子没有卖出去,所以不知道说归还这笔贷款是不是有能力。
杨——我想这样,我一会儿采访完了以后,我陪你到我们房地产看一下,因为我们房地产还没有完全建成,我们只是在没有建成情况下现在已经销售了30%左右的房地产,还有70%要等到建成以后,应该年底前销售完,上次他们所讲的是进门的两块,这两块根本不是销售的,是我们旅游项目的,作为旅游项目的用房,是不销售的房子,所以也不存在销售的问题。
曾——房地产的销售估计什么时候可以完成。
杨——我想年底前能完成。
曾——估计房地产方面会带来多大规模的收益。杨:我想房地产的话,我们应该有一亿美元的收益。
曾——1亿美元代表均价大概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杨——我们的3000千人民币。
解说:然而,在后来杨斌受警方审查期间,一份“中国证监会致函中国香港证监会”的文件披露了杨斌财富神话的真实情况。文件显示:欧亚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报称1998年到2001年的总收入是21亿元人民币,但根据国家税务局的调查,连同公司董事会主席杨斌的私人企业(包括未上市部分),其总收入不足1亿元人民币。但在事发之前,对于媒体质疑,杨斌一再表示是媒体报道不实。
访谈:
杨——我们过去可能在媒体处理方面确实不是太好,因为有些媒体到我们这儿来以后,我们基本上都不接待的方式,所以可能造成一些人的想法,所以我想今后我们在宣传这一块,要加强这方面的力量,和媒体进行沟通。但是作为我们一个企业的话,我们希望安安静静的去经营,不希望太多的各种谣言,各种不确切的东西。因为现在所有的报道说明的都是据说、据传,都没有一个很多证实的报道,这对我们企业也是不利的。
解说:除了上市公司的利润被怀疑虚假以外,杨斌在沈阳拿到的3300亩土地的合法性,以及其使用范围,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访谈:
曾——现在整个荷兰村的面积有多大?
杨——荷兰村有6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