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书前面内容的朋友应该很清楚了,“月光族”表面上看起来十分风光的生活,实际埋藏着巨大的隐患,他们的资金链是处于“断开”状态下的。没有积蓄,所有的收入都消费了,看似潇洒的生活方式是以牺牲个人风险抵御能力为代价的。导致的后果是:这些人很有可能因为一次意外(疾病、失业等),而使个人资金流出现严重问题,以至于无法抵御这些不良影响的作用;更不要指望他们能独立解决个人面临的成家立业、赡养老人以及抚养子女的问题了。所以,“月光族”风光表面背后的本质是一种被动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会把你变成一只“待宰的羔羊”,当风险来临的时候你只能“束手待毙”。
再从心理角度来分析,其实“月光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成熟的心态。经过调查,可以发现“月光族”往往跟单身是划等号的。而已经成家的人,或者已经有男(女)朋友,并且计划要成家的人往往都不是“月光族”的成员。为什么会这样?实际上道理很简单,你见过结婚后的人花钱大手大脚,每月把账户里的钱都花光光的家庭么?很少见吧。因为他们需要养家,养孩子,怎么能轻易让自己的家庭暴露在风险之下呢?压力迫使他们必须有风险意识。而单身的时候,往往“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父母暂时不用赡养,也没有孩子要负担,挣了多少钱,都用于个人消费了。所以很自然地,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消费,慢慢成了“月光族”。说得深一些,因为这时候他(她)自己还是个“孩子”,还没“长大”。这儿有两个对比典型,大家看了会有更直接的体会。
建立理财观念三:理财目的是“梳理财富,增值生活”(3)
张小姐毕业于北京一所著名高校,毕业后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两年,月薪4000元,除去每个月的房租、生活费,张小姐喜欢逛街,到西单中友百货买衣服,每周至少一次。此外,每月还会在三里屯酒吧小酌两杯,一个月下来,4000元往往不够花。有时候还不得不跟好友借钱。结果两年工作下来没攒下什么钱。张小姐今年已经25岁了,她很庆幸自己是个女孩,因为自己可以找一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男朋友,并希望男朋友最好能有套房,这样她就不用为买房操心了。张小姐是一个女士,她可能在成家方面需要付出的相对较少,但是她真的就不需要存有一定的资金了么?假如她能嫁一个“钻石王老五”还好说,倘若嫁一个收入平常的人,要想成家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再假如不是张小姐,而是张先生,再过两年就要面临成家的问题,月月花光,怎么买得起房?虽说不能以钱财作为婚姻的基础,但是真的会有女孩愿意嫁给一个没有一点积蓄,又买不起房子的男人么?其实与北京普通市民的平均工资相比,张小姐的工资算多的了。即便这样,她依然抱怨:“每到月底,我就两手空空,望眼欲穿地盼望着下个月的薪金。”
老李,33岁,是在北京望京建筑工地干活的民工,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一天挣25元钱,加上夜班,每月收入也不到1000元。在扣除吃、住及吸烟钱后,他每月仍坚持给家里寄700元。算一算,两年下来,家里收到老李16400元的汇款。试想想,张小姐的月收入是老李的4倍,可是两年下来,老李有了16400元的积蓄,而张小姐还是“一文不名” 。看来大学毕业的张小姐的理财智商还不如民工老李。
这里我们不去讨论收入问题。从事的劳动不同,付出不同,收入自然不同。但张小姐每月消费4000元还不够,老张每月收入不足千元却颇有盈余,这个反差是不是过大了?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像张小姐这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般在IT、金融、出版、媒体、艺术等领域工作。他们小时候在长辈的百般疼爱的环境中生活,手里攥着亲人们给的零花钱,衣食无忧,学校里的学费、生活费大多也都是家里供给,所以已经养成了只知道消费不知道节省的习惯。一旦踏入社会,敢于超前消费、高档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花他人的钱享受自己今天的生活,大量的钱花在服装、化妆、餐饮、旅游、娱乐等方面,花到两手空空,再想新的办法,这就是所谓“月光族”。他们没有想过,一般来说,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在2~4年的未来,不仅要买房、结婚,还可能要赡养4位长辈(自己的父母和爱人的父母)和抚养至少1个子女。所以,今日潇洒轻松的“月光族”,明天的生活将要有多少等待克服的困难。也许有人会说,父母都有养老金不用我养,我也不结婚生子,所以不用考虑这些。这里我们不对这种生活方式加以评论, 但是这种生活态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她)的人生观。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像这样在“幸福”中挥洒钱财和青春,在关爱中沉溺于生活享受的“月光族”,对家庭、社会有多少责任感,让人心存疑虑。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句,我们国家现在发展得很快,我们这些年轻朋友却没有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这也许与教育有关。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日本这些国家,比我们富裕得多,但他们仍然教育年轻人要俭朴,要自立,要奋斗。在美国、日本,富家子弟,找活打工的并不罕见。这在他们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我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族大多是被宠大的,他们的父母吃过太多的苦,所以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吃一点点苦,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大手大脚、不计以后。所以,青年朋友们,当你们懂得这个道理后,在为未来生活开始着手理财的时候,也希望你们保留并发扬理财的观念,以后千万不要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要教育自己的后代懂得吃苦,懂得自立,懂得自己创造和管理财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对他们的爱。
理财必备的金融理念
货币拥有时间价值
货币拥有时间价值,这个理念可以说是西方金融理念的根源,也是金融发展到今天所倚仗的最根本的原则。理解了这个原则,对于我们理解金融产品、学习理财有决定性的帮助。很多人不明白,货币为什么有时间价值,这个说来话长。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去买房,一套80万的房子,如果一次性付清,那么就需要支付80万元现款,而如果你只付了30万,贷款50万,每月按揭,十年后付清。那么,你为这套房子所付出的钱最终可能是130万。也就是说,今天的50万,相当于10年后的100万(因为已经首付了30万)。表面上看是因为银行收取了你的贷款利息,实际上贷款利率就是货币时间价值最直观的体现。
换句话说,同样的一块钱,在昨天、今天、明天的价值是不同的。
所以,投资理财时,都应当有这跟弦在头脑中,在做投资决策时,注意提醒自己,别忘了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现值(PV)、未来值(FV)、贴现率(r)、期间(n)
请大家记住这个公式:FV = PV×(1 +r)n。其中现值(PV),是表示目前的价值,未来值(FV)则是指未来的价值,贴现率(r),可以理解为投资人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也可以看做是借贷(融资)的成本利率(如贷款利率),期间(n)是表示现值和未来值之间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计算。用这个公式就能够计算自己的投资回报率。然后,将多个理财、投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适合的投资回报。
机会成本
此外,结合货币时间价值还应当考虑投资的机会成本。什么叫机会成本?通俗点说,就是在作出一项选择的同时所放弃的机会中最高那个成本。投资的时候,经常遇到选择问题:比如,是该买基金还是买股票?是否提前还贷?投资黄金还是债券?投资自己继续进修还是找个工作?等等。在面临这些选择的时候,机会成本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它能帮助你更好地判断。
风险与收益是孪生兄弟
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在金融行业工作的人都知道这个基本原理。对于投资者而言,一般风险越大的项目,要求的投资回报就越高,风险与投资收益有着直接相关性。
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我们也要有相应的意识。不同的理财工具(也就是投资工具),有不同的收益和风险,一定的收益必定伴随着相应地风险。如果哪个投资工具说高收益、低风险,甚至无风险,这里面十之*有问题,还可能是骗局。我们要做的是,针对各种理财工具的收益性、风险性以及不同的特点进行组合,做合理分配,以求达到风险相同的情况下收益最大,或者收益相同的情况下风险最小的最佳状况。
txt小说上传分享
理财方案
工薪一族月薪2000元的理财计划
现在有很多的大学生都是在毕业以后选择留在自己上学的城市,一来对城市有了感情,二来也希望能在大的城市有所发展,而现在很多大城市劳动力过剩,大学生想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有较高收入的职位已经变得非常难,很多刚毕业的朋友的月收入都可能徘徊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如果你是这样的情况,让我们来核算一下,如何利用手中的有限资金来进行理财。
如果你是单身一人,月收入在2000人民币,又没有其他的奖金分红等收入,那年收入就固定在24000元左右。如何来支配这些钱呢?
生活费占收入30%~40%
首先, 你要拿出每个月必须支付的生活费。如房租、水电、通讯费、柴米油盐等,这部分约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它们是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满足你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离开了它们,你就会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无法生活,所以无论如何,请你先从收入中抽出这部分,不要动用。
储蓄占收入10%~20%
其次,是自己用来储蓄的部分,约占收入的10%~20%。很多人每次也都会在月初存钱,但是到了月底的时候,往往就变成了泡沫,存进去的大部分又取出来了,而且是不知不觉的,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总是在自己喜欢的衣饰、杂志、CD或朋友聚会上不加以节制。你要自己提醒自己,起码,你的存储能保证你3个月的基本生活。要知道,现在很多公司动辄减薪裁员。如果你一点储蓄都没有,一旦工作发生了变动,你将会非常被动。
而且这3个月的收入可以成为你的定心丸,工作实在干得不开心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时,你可以潇洒地对老板说声“拜拜”。想想可以不用受你不喜欢的工作和人的气,是多么开心的事啊。所以,无论如何,请为自己留条退路。
活动资金占收入30%~40%
剩下的这部分钱,约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生活目标,侧重地花在不同的地方。譬如“五一”、“十一”可以安排旅游;服装打折时可以购进自己心仪已久的牌子货;还有平时必不可少的购买CD、朋友聚会的开销。这样花起来心里有数,不会一下子把钱都用完。
最关键的是,即使一发薪水就把这部分用完了,也可当是一次教训,可以惩罚自己一个月内什么都不能再干了(就当是收入全部支出了吧),印象会很深刻而且有效。
除去吃、穿、住、行以及其他的消费外,再怎么节省,估计你现在的状况,一年也只有10000元的积蓄,想来这些都是刚毕业的绝大部分学生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如何让钱生钱是大家想得最多的事情,然而,毕竟收入有限,很多想法都不容易实现,建议处于这个阶段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开源,节流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大厦的基础一样。而最重要的是怎样财源滚滚、开源有道,为了达到一个新目标,你必须不断进步以求发展,培养自己的实力以求进步,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可以安心地发展自己的事业,积累自己的经验,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地提高,才会有好的发展,要相信“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当然,既然有了些许积蓄,也不能让它闲置,我们建议把1万元分为5份,分成5个2000元,分别作出适当的投资安排。这样,个人不会出现用钱危机,并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1) 用2000元买国债,这是回报率较高而又很保险的一种投资。
(2) 用2000元买保险。以往人们的保险意识很淡薄,实际上购买保险也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方式,而且保险金不在利息税征收之列。尤其是各寿险公司都推出了两全型险种,增加了有关“权益转换”的条款,即一旦银行利率上升,客户可在保险公司出售的险种中进行转换,并获得保险公司给予的一定的价格折扣、免予核保等优惠政策。
(3) 用2000元买股票。这是一种风险最大的投资,当然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只要选择得当,会带来理想的投资回报。除股票外,期货、投资债券等都属这一类。不过,参与这类投资,要求有相应的行业知识和较强的风险意识。
(4) 用2000元存定期存款,这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的投资方式,也是未来对家庭生活的一种保障。
(5) 用2000元存活期存款,这是为了应急之用。如临时急需用钱,有一定数量的活期储蓄存款可解燃眉之急,而且存取又很方便。
这种方法是许多人经过多年尝试后总结出的一套成功的理财经验。当然,每个人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使用。
。。
本章小结
正确理财三个观念
建立理财观念一:理财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建立理财观念二:理财要从现在开始,并长期坚持。
建立理财观念三:理财目的是“梳理财富,增值生活”。
理财四个误区
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
理财观念误区二:我不需要理财;
理财观念误区三:等我有了钱再理财;
理财观念误区四:会理财不如会挣钱。
理财的五大目标
目标一:获得资产增值;
目标二:保证资金安全;
目标三:防御意外事故;
目标四:保证老有所养;
目标五:提供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