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办案民警在调查死者生前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时,注意到两条线索:一条是三年前有人曾经敲诈勒索过池严伟,但最终没有得逞,这个人恰巧在案发前刚刚出狱;而另一条线索是,案发前池严伟曾经与人因收购鸭价问题发生过严重的争执。这些情况表明,在池严伟身上存在有被报复的可能。
7月26日在警方的走访调查中,一个出租车司机反映,案发当晚曾搭载过两名携带石块的可疑乘客,跟踪过一辆奥迪车到案发现场,司机清楚地记得这辆奥迪车的车牌号里有三个6,这恰恰与死者遇害时所驾驶的奥迪车牌一致。出租车司机还提示警方,在案发现场附近,车上的两名乘客曾经下车,手中提着一个袋子,下车时要求司机在那里等候,按照推算这个时间恰好是死者遇害的时段。技术人员连夜对这个车辆进行勘察,发现车辆有血迹,经过提取发现血迹跟死者池严伟是一致的。警方确信,出租车司机搭载的那两名乘客就是杀害“东北鸭王”池严伟的人,同时,警方还从他们在出租车里的交谈中判断,行凶的这两个人此前并不认识死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小不检点乱大防案(2)
由此,警方认为这是一起雇凶杀人案,但要找出凶案的幕后人物,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找出行凶者。警方想起司机曾提到过,在跟踪途中,车上的人曾要求司机把车开到商业街附近的一家洗浴中心。警方认为,案发当晚凶手在动手前中途去了的这个地方,很可能与凶案有关,于是警方对洗浴中心进行了秘密走访,很快在密访中了解到,曾担任过洗浴中心保安的陈国强在案发当晚曾来过这里,之后便失踪了。警方找到了一张附有陈国强照片和个人资料的招工表请出租车司机进行辨认,出租车司机认出,当晚在车上的人就是他。
2005年8月24日,警方从犯罪嫌疑人陈国强的老家T市将其抓获,陈国强承认了自己伙同另一个人在7月24日晚行凶的事实,并交代他们背后果然有人指使,找他做这件事的人叫曲卫建,曾经是洗浴中心的老板,而当时很国强正是这家洗浴中心的保安,三名犯罪嫌疑人先后浮出水面。8月25日,曲卫建被成功抓获,经审讯警方了解到,凶案背后的主使者还有一个人,就是先前在排查时曾经怀疑过,因收购鸭价问题与池严伟发生过严重争执的人,而且这个人竟然是死者的侄子贾红军!
原来就在2005年年初,曲卫建与贾红军各出资80万成立了一家养禽场,与池严伟的企业构成了竞争关系。6月,池严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及照顾养鸭户的利益,在和养鸭户签订合同时提高了几块钱的收购价,对于曲卫建与贾红军来说,这几块钱的差距足以使他们本来就处于下风的养禽场遭到重创,甚至有可能会被迫关闭破产,所以池严伟的这一招直接对竞争对手曲卫建与贾红军的养鸭场的生存构成了威胁,引起了二人的不满。7月的一天傍晚,贾红军到池严伟家要求他改变鸭种收购价格,降低两元收购价,以使大家都有碗饭吃,但池严伟没有同意。在谈判未果,随时有可能被击垮的不良心态之下,感到生意受到影响的贾红军为此怀恨在心,就找到曲卫建密谋找人打池严伟一顿,警示对方收敛一些,以期换来收购价格的回落。于是,曲卫建就找到了在自己开过的洗浴中心干过活的领班陈国强,由他出面找人“收拾”池严伟。7月24日晚,陈国强和自己找的帮手一同打出租车跟踪池严伟,在池严伟即将到家的时候,超车到池严伟的前面用石头设下了路障。当池严伟下车捡石头清路障的时候,二人冲上去挥刀乱砍,本来只是想教训一下,不想出手过重,致使池严伟重伤死亡。
在做节目点评这个案例的时候,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感慨“过去的凶案,以婚恋纠纷居多,再往下是图财,再往下是报复,那么现在慢慢地起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往往经济利益之争上升为了第一位”。如果说池严伟之死还是因为竞争所致、有利益纠葛的因缘,那么另一些专事不法的心生邪念之徒,一旦沾惹上,纵然你和他掏心交往,宅心仁厚,仍难免被毫无来由地侵害。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北京市二中院对近年来发生的最为凶残的一起抢劫杀人绑架系列案做出了宣判,其中牵连出来一桩一直不为人所知的旧案―――京城某享誉国际的民办英语培训学校校长曾被两次抢劫几百万元。 这位校长和袭击他的作恶者史众的关系甚为简单,只是因最初办学时认识,并用此人的一个园子办过一期教学班,期间并无更多的利益纷争。而令这位校长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一次极其正常的交往,给了心底罪恶的史众认识他的机会,从而种下了恶梦般的灾祸之果。在一年当中,史众带着同伙两次在楼道里采用断电熄灯的方式对这位校长注射麻醉药,并接下来实施了抢劫。我曾多次听人赞叹过这位校长博闻强记的过人聪明和辛勤办学的智慧,他也许多次成功化解过事业中的危机,但决没想到会被这样的歹人以这样的方式所侵害。被钱财灼红了眼睛的凶徒,已经忘记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在游戏场上屠刀相向,要取人性命而致富;而另有感到失落的商海失意者,为了满足失衡的内心欲念,亦会走极端,有时财富成功者本着基本的商业规则做出的决定却不料也会惹火烧身。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小不检点乱大防案(3)
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案件是一个已经过去有些时候的老案了,但蕴含在其中的人际恩怨依然可以注解我们这一章节的主题。2003年1月22日上午,在当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列第27名的西部某省H钢铁集团董事长刘苍山在其办公室里被枪杀,凶犯马以明作案后也在现场自杀身亡。
刘氏家族是当地的 “望族”,H集团是一个集钢铁、焦化、水泥、房地产、金融等为一体的大型民菅企止集团,该集团占地接近4平方公里,拥有员工7000余人,年产钢铁能力达到140万吨。海鑫集团把有总资产30亿元,年销售收人29亿元,实现利税4亿余元。刘苍山本人也获得了很多社会荣誉,当选为当地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刘苍山为人很好,工人们评价他是一个和善的人,一个好企业家,H集团的成功带动了整个县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地许多人都受益于刘苍山家族。
凶手马以明和刘苍山自小相识,也是一个能干的民营企业家,据了解事发前马以明的家产仍有百万元之巨,有两处豪宅、一栋别墅和一辆桑塔纳。那么马以明为何会做出如此两败俱伤的举动呢?
我们依然还是把目光回望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马以明甚至比刘苍山更要先富几年,他通过承包村镇两个造纸厂起步,很快就成为当地地区少有的百万富翁,后又投资100余万元建起了自己的一家中型造纸厂,而与此同时,一个镇上的刘苍山也开始在钢铁行业上一帆风顺,以一年建一个厂的速度迅速崛起。在其精心运作下,1993年H钢铁集团应运而生,很快跻身全国钢铁企业20强。
本来两人各不相干发展事业,期间由于同乡的关系,彼此的来往不断,也互相照顾过,相处甚好。但是不久,因为环保原因,马以明的造纸厂被勒令关闭。遇到困难的马以明向刘苍山提出自己愿以180万元转让纸厂地皮,不曾想这几年H集团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一大片土地,更重要的还是冯引亮要价太高,按当地价格买下区区20亩土地100万元足够,于是从经营划算考虑,刘苍山当然拒绝了马以明的要求。眼看刘苍山的日子风光无限,而自己的情况每况愈下,交易又遭拒绝,马以明已经不能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看待自己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起伏以及刘苍山的顺利发展了,他开始不停地给刘苍山打电话,要求刘苍山买下造纸厂,1月19日、20日、21日连续三天,马以明给刘苍山打了20多个电话,每一次,电话通了,刘苍山都不愿接,马以明的怒火被点燃,再也无法遏制自己。一幕惨剧就这样发生了。
有一种观点宣扬说,要“昂首挺胸做富豪”,认为隐姓埋名、天天坐大巴、把孩子送到外国躲起来、做做善事以免灾等办法,无疑是被动的,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诚然,社会应该为一切人包括富人的正当生存和发展,为财富的合法增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我也一直在为富豪之殇的现象感到痛惜,当我看到有人统计的所谓某某年度富豪死亡录时,心情极为沉重。我反复强调过,一个出色的成功人物,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是巨大的,这样的一个人,不管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离世,带来的损失其实应该是社会的哀痛,所以我说,先暂缓“昂首挺胸”迈大步,多看看脚下是否有硌脚的石子当道。
千万富翁不设防被杀命案(1)
在《了望东方周刊》上读到的一幕场景使我很震撼:“2005年一个冬日的午夜,浙北一家民营蜜饯厂的老板李民俞(化名)在自建的农家别墅里,制订全年的企业工作计划。忽然,两条黑影翻过别墅围墙,径直向大门逼近。1分钟后,又传来低沉急促的敲门声,这已是连续第三天有人敲门了。李民俞并不慌张,走到阳台朝黑影问道:请问两位是哪里来的朋友?对方只应一句:道上的。李民俞会意,从卧室里拿出两条中华,扔了下去,说道:两位大哥先抽条烟吧。黑影拿了烟后,就立即翻墙走人。。。。。。”
表面上看来,李民俞胆小怕事的可以,实则这种极端低调的忍受,已经成了李民俞这个已至少拥有近亿资产的富豪自己认定的近乎保命的做法!李民俞自称是“中国式装在套子里的人”, 由于怕坏人加害,他不做广告,远离媒体,只做低调营销;不担任协会职务,不参加各级组织。宁可企业不发展,宁可没有功名,宁可低声下气,也要坚决低调,求得平安。最近几年里,大陆富豪非正常死亡现象明显增多,2003年以来有数十位身家过亿的富豪罹遭不测。这些太多富豪因显富而致祸的事例使李民俞被迫选择了这样的处事原则,虽然显得有点窝囊,但从最保守的角度看,这样做在目前的社会也不无道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在和我谈到治安防范时,言语中总会多次提到“露富”这个词,他主张财富拥有者一定要树立相当的防范意识,不可轻易显示自己的富有,要从硬件到软件构建一套保护体系。很多民营企业主也认为,一些人有了钱忙于推销自己,为自己的公司打广告,这样做有点不妥,还是应该低调行事,并认为这才是中国的传统,经过了那么多年的检验,这样的经验应该有合理的地方。
好不容易有了夸耀于市的资本,却因为更要紧的身家性命,而只能锦衣夜行,或许这就是目前中国的富豪们必须接受的现实,不然的话,很可能就会有性命之忧。我在节目中不只一次地看到过那些疏于防范、过于托大而招致侵害的案例。
有一句话叫做“午夜不设防”,常被用来某个情节的戏言或是某些故事的铺陈,很不幸我们下面用到这句话却暗含着四个人的生命消失。我们将要看到的这一幕就发生在一幢毫无防范的别墅内,在一个不祥的午夜,住在别墅内的一家四口从梦中被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而袭入的歹徒惊醒,一场令人惋惜的惨剧在毫无防备中突然降临。时间是2005年的6月18日,这一天是一个星期六,凶案发生在午夜凌晨三点左右,在位于东北J省东北部的W县内的一幢别墅,曹希宽夫妇连同他们的子女一家四口惨遭杀害。
现场的景象惨不忍睹,四个人倒在血泊中,已经咽气,警方赶到现场后,首先由法医对曹家四口进行尸体检验;发现四名死者共被刺21刀;其中曹希宽被刺10刀; 曹希宽的妻子被刺1刀;从现场来看,作案分子非常凶狠,可以说刀刀致命,尤其是曹希宽儿子身上,伤情更是惨不忍睹,胸部位置全部都是刀伤,豪华的别墅此时成为了一家四口的最后栖息地,凄惨的氛围弥漫在空荡荡的房间内。
千万富翁不设防被杀命案(2)
被害人曹希宽48岁,是W县某个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项目部经理,死前堪称是 W县的首富,长春建筑学院毕业,曹希宽毕业后以成绩前几名的身份获得了工程师资格,当年在外人眼里条件出众的他没有选择留在省城,而是拒绝了很多单位的挽留回到了W县。因为他过人的商业天赋告诉他这里暗藏着巨大的商机,原来改革开放后,当地的农民大量出国打工,一般是去韩国、日本做建筑承包或是劳务输出,仅在W县的一个自然村现有村民2000多人中,出国做劳务的就能占到近500人。这些出去的人大概一年都能挣上个十几万不等,出去的期限一般是三年,这样三年下来就有了四五十万的收入,那么当这些出外的人回来时,资金也就自然地开始回流,也使得这个县城的面貌随之开始改变,因为对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说,挣了钱,衣锦还乡,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房,而且还要在县城买房才显得气派和品位,所以这一来,就给了有建筑工程师资格的曹希宽致富的机会。
曹希宽不仅功课学得好,精明的头脑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决然回到家乡的县城,从1992年起,曹希宽开始挂靠单位自己承包工程,由于有专业背景又聪明能干,很快就打开了市场,曹希宽当时几乎成为了业务权威,不仅盖起来满足出国回来人需求的住宅楼,政府一些大的建筑项目也都指定找他,可以说W县有一半楼都是曹希宽建的,就在曹希宽遇害时还有6栋大楼在开工,按一栋楼大概能挣100万元算,6栋楼就能挣600万元。有人保守估计,蔡宽锡在银行里的存款起码超过千万。
因为凶手连杀四口,而且是下手凶狠,刀刀致命,而曹希宽在承揽工程的过程中,一些实力不强的小公司常常竞争不过他,警方怀疑凶手的犯罪动机是死者曹希宽与生意场上的竞争对手结怨,从而导致报复性仇杀。
根据现场的痕迹警方判断,凶手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