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平民电影》刚出刊的时候,在漠北县的发行量很少。13岁的皮顺东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加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到邮局将杂志全部包揽。2毛一本的杂志,他8毛钱一本出售,很快脱销,每本杂志赚6毛钱,每天卖30本,除去吃饭与乘车的钱,每天净赚13元。一个暑假下来,皮顺东居然赚了七八百元人民币。这在当时的漠北县堪称一大奇闻。因此,周围的人对他纷纷进行评说。有人说这小子打小就掉进了钱眼里,不务正业;也有人说,这小子长大以后了不得,是个栋梁之才,说不定将来国家财政部长就是他。皮顺东对此并不在意,他就是喜欢赚钱。
17岁那年,皮顺东当了兵,来到了新疆库尔勒。那时候当兵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翻冰达坂,过死人沟,什么样的苦头都吃过。半年后,皮顺东就从大兵“以工代干”当上了营里的司务长。之所以说“以工代干”,是因为在部队,司务长这个“官儿”一般都是由副连级的干部担任的。皮顺东之所以能得到破格提拔,关键在于他很会“算计”。连队的伙食经费有限,战士们训练、干活又辛苦,对吃喝的要求相对较高,既要营养好,又要品种多,这样的难题不是一般人能够解决的。皮顺东却当得轻松自在。1毛7分钱的盐,皮顺东1毛5能买回来。精打细算的本事,在部队也派上了用场。
3年的服役期很快就满了。复员后的皮顺东被分配到漠北县市煤气公司,那可是个旱涝保收的好单位,在漠北县首屈一指,原因很简单:资源垄断,工作轻松,收入又高。直到现在,煤气公司里那些与皮顺东共过事的人,没有几个人辞职出来的。皮顺东在这样的环境里却显得极不自在,他说:“如果继续这样待下去,我的一生就毁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深化改革的迹象日渐明显。“再不走就晚了。”皮顺东咬咬牙,毅然辞去人人看好的肥差,把自己彻底推向了社会。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皮顺东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倒卖服装,搞副食品批发,开歌舞厅……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更多的时候是靠小聪明与运气,根本就没有正经从事过企业的经营管理。
不过,皮顺东的“小聪明与运气”的确帮了他不少的忙。1988年,皮顺东捕捉到一个商机。当时西北各省的燃气灶生产企业寥寥可数,大多数燃气灶都来自于南方,尤其以广东居多。主要原因在于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民营经济活跃,燃气灶生产企业多,产品丰富,价格便宜。皮顺东心想,如果在广东办一家企业,将生产出来的燃气灶运往西北,凭着自己在西北的人脉资源,肯定能够迅速打开市场。
皮顺东当机立断,筹集资金,在广东省办了一家燃气灶贴牌生产企业。凭着精明的生意头脑以及在煤气公司学到的技术,皮顺东很快便占据了西北市场。据说在最兴旺的时候,西北70%的燃气灶都来自于皮顺东之手。
不过,皮顺东并没有在燃气灶的路上继续走下去,他很快就放弃了这一行业,原因是做同类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利润越摊越薄,没多少钱可以赚了。“商人的思维应该是哪儿赚钱去哪儿,什么赚钱做什么。商人的事业,实际上就是一个赚钱的过程。”皮顺东这样对别人说。
1990年从广东回来以后,皮顺东沉寂了一段时间。不过,皮顺东的“钱瘾”很快就发作了。1991年春节,皮顺东用20天时间,策划了一个名为“芝麻开门”的寻宝行动。在漠北县革命公园,皮顺东租了几百平方米的地方,搭建了一个儿童乐园。乐园里有吃的,喝的,有滑梯有秋千,还有彩电冰箱VCD,以及许许多多五颜六色、花里胡哨的气球。乐园建好后,皮顺东印制了15万张传单,聘请了一批年轻人,在漠北县及周边几个县市派发。传单上写明大年初二至初八,在漠北县革命公园有一个“芝麻开门”寻宝行动,欢迎广大家长朋友带5岁以下的小朋友参加。至于寻什么宝,怎么寻宝,传单上没有说明。适逢新春佳节,家长正愁孩子们没有好玩的去处,寻宝行动一下子便引起了成千上万家长与小朋友们的兴趣。那几天,公园人山人海,全县的小孩子似乎都聚集在革命公园,在漠北县市当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BOOK。←虹←桥书←吧←
第29节:兄弟情逐渐变淡 小老板迅速崛起(2)
究竟寻什么宝呢?原来,就是让5岁以下的孩子们,花100元钱买门票,到乐园里又吃又喝。吃饱喝足之后,铃声一响,孩子们可以指什么拿什么。乐园外面隔着一个透明玻璃墙,是隔音的,家长们可以看,但无法把声音传递进去。结果铃声一响,旋即出现这样一个奇景:家长们声嘶力竭、捶胸顿足,只恨自己不能钻进乐园,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抱彩电,搬冰箱;可是孩子们呢,无一例外,全部涌向那些气球以及几块钱的小玩具,抓到手就迫不及待地跑了出来,还一个劲儿地向大人们炫耀自己的“战果”。有些家长们不甘心,让孩子们往返三四回,门票花了三四百,满心指望将彩电冰箱抬回家,可是最后到手的还是几只气球。大人们的贪欲与孩子们的天真在这里相映成趣。皮顺东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大赚其钱。初二至初八,短短7天时间,皮顺东收入十几万。
靠着天生的商业头脑,皮顺东尽管赚了一些钱,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挺滋润,但却并非长久之计。皮顺东还是想做点实业。1991年下半年,皮顺东联合哥哥皮笑天,投资100万余元,在漠北建成了当地第一家民营焦化厂。此举曾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原因不仅仅在于投入进去的是皮氏兄弟二人苦干多年来辛苦积攒下的血汗钱,而且在于他们的焦化厂与国有企业相比,一无强大的资金支持,二无雄厚的技术力量,三无良好的销售渠道与原料供应基地,企业凭什么赚钱?
面对重重困难,皮顺东没有丝毫的退缩。他认为,钱赚来了不是用于享受、挥霍的,而是为了拿来用于更大的发展。投进去的虽然是辛苦钱,但这钱日后肯定还会挣回来的,而且挣回来的不只是投进去的一倍,是十倍乃至百倍。因此不要像个种地的农民一样一辈子满足于耕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技术也不足为惧,自己在部队的时候曾经当过煤矿的瓦斯检验员,对煤的性能、煤矿的管理运营都了如指掌。设备赶不上国有企业的,简陋一点的设备,照样能产出优质的煤。销售渠道要靠自己去建立,像国有企业的产品一样“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迟早是死路一条。至于原料采购,暂时可以借嘛。
皮顺东说的到做得到。由于资金大多数投入到工厂的前期建设中了,所以在煤样的采集上就面临着资金紧张的问题。皮顺东与哥哥决定去邻县各煤矿“借”一些回来。于是,每天早晨,皮顺东兄弟俩便骑着自己的摩托车,穿梭于各大煤矿之间。由于煤矿之间分布比较分散,皮顺东兄弟从一个煤矿转到另一个煤矿,常常要走几十公里。好在那些煤矿的老板十分友好,看到皮氏兄弟非常辛苦,又只是采一些煤样而已,所以就没有收取他们的费用。到了晚上,他们一人带了一麻袋的煤样回家,搬到家里,然后开始试验,看看哪些煤能炼,哪些不能炼。
◇BOOK。◇欢◇迎访◇问◇
第30节:兄弟情逐渐变淡 小老板迅速崛起(3)
两年后,皮顺东的焦化厂已经声名鹊起,订单像雪片般飞来。人手不够时,皮顺东一面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营销人员,一面像《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安一样,发动全家为自己的焦化厂炼煤。资金紧张时,皮顺东一方面保证普通员工的工资待遇,一方面 “克扣”自己的工资。在公司最辉煌的时候,皮氏兄弟每个月也只能拿2000元左右的薪水。相反,公司里任何一个经理人员,所拿的工资都是他们的三、四倍。依靠如此节衣缩食的苦干,焦化厂两年时间里赚取了几百万元的利润,皮顺东真正意义上掘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尝到了甜头的皮顺东,1993年又决定建立焦化厂的第二个生产基地。他从附近的一个村子里租借了一块地,又从山西引进了洗煤设备,半年时间内,这个被皮顺东寄予厚望的焦化厂二期工程便告竣工。这次投入的不仅是皮顺东办焦化厂两年多来所积累的数百万元,还包括他卖掉家里的汽车及其他值钱设备的钱,大有背水一战的冲天豪情。正当皮氏兄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之时,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了。
邓小平南巡之后,全国各地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要想富,先修路。各地政府在准备大干快上之时,首先考虑的便是修好路,让交通便利、畅通起来。漠北县政府当然也不例外。1995年,一条连接漠北各大煤矿与外地的高速公路破土动工了。这条高速公路正好横隔皮顺东二期工程与几个主要煤矿之间,皮顺东以后炼煤,便不得不从远隔数百公里的外市采购原料,成本一下增加了数十倍之多,这笔额外的支出大大超出皮顺东的计划之外。二期工程刚刚完成,皮顺东的整个焦化厂便告破产。这次意外的灾难对皮顺东及家人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绝望之余,皮顺东一度想过找修建高速公路的主管部门讨个说法,兴许能够为自己挽回一些损失。但这一次他又失望了。因为皮顺东的二期工程是租借的地盘,高速公路主建方虽然答应给因修路而造成的第三方的损失予以一定的赔偿,但这笔费用只给二期工程所在地的村委会,皮顺东从中一分钱也得不到。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皮顺东的焦化厂虽然不能炼煤了,可焦化厂原先的货台却可以用来发煤,即做煤炭运输。皮顺东用仅剩的一点钱买了两辆旧车,开始重操旧业。万幸的是,那时从各煤矿拉煤,不需先付全部货款,而是先付极少数一部分押金,等到把煤运完之后,再结余下的账款。否则,皮顺东还真没有那么多的钱来做前期的投入。
两年做下来,皮顺东终于又恢复了元气。1996、1997两年时间里,煤矿市场进入相对疲软的时期,皮顺东又转而开始做钢材、水泥的贸易。虽然赚钱,但那种日子非常苦,简直就是拿命换来的。
。▲虹▲QIAO书吧▲
第31节:兄弟情逐渐变淡 小老板迅速崛起(4)
以做水泥贸易为例。皮顺东与哥哥皮笑天开的都是旧车,经常出故障。为了省钱,皮氏兄弟二人“客串”起汽车修理工,小毛病一般自己就能搞定的,要是碰到机械磨损等大问题,就非得请专业技工了。不过为了节约,皮顺东一般不把车开到修理厂,而是将修理工请到家里来修。好茶好烟招待之后,修理费用就省了不少。那时加油站并不像现在一样遍地都是,而是凤毛麟角,通常是方圆百里之内,难得见到一个加油站。为了确保自己的车不至于中途熄火,就必须要在上路之前加满油,可每天谁愿意跑上百里路去加油呀?没办法,皮顺东只好在自己家里专门腾出一间房子,用做临时油库。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到城里的石化厂买回汽油,冒险屯在家里。第二天一大早,用水桶自己给汽车加油。到了冬天,汽车启动非常困难,皮顺东只好把汽车当拖拉机“整”,用摇把将发动机启动,常常弄得满身油污,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车间工人。
当时水泥厂大多数是国有的,要买到水泥并非那么容易,得排队,而且是排长队,有些外地人一排就是两昼夜。为了早点买到水泥,皮顺东免不了托熟人,找关系,在“给每个菩萨都敬了香”之后,皮顺东所能得到的恩惠便是水泥厂负责人在人满为患的情况下提前给他腾出一个车位,让他早点装货,不过,装卸的事还得自己动手。
皮顺东事业的腾飞期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1998年,汽车合资企业雅兴公司在大漠市寻找品牌代理商。当时,汽车行业普遍推行的销售模式是4S专卖店模式。生产企业为4S店投资者设置的门槛是很高的:企业总资产不少于5000万,流动资金最少800万;经营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必须有一支受过汽车销售、售后服务专业训练的团队。如此苛刻的条件,照理皮顺东该望而却步的,但皮顺东却铁定了心要争取成为雅兴公司的品牌销售商。其实他对汽车行业并不了解,但他认为,照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势头,小车社会的到来是迟早的事情。汽车市场的火爆,必将催生一批千万、亿万富翁。皮顺东就想乘上这一趟东风。可是,皮顺东的实力不够呀?他于两年前注册的牛星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只有不到20人的员工,总资产不足500万,拿下雅兴4S店这一项目,谈何容易?
皮顺东的小聪明又开始发挥作用了。
首先是解决资金的问题。皮顺东在商海里摸爬滚打20余年,早已对业界的各种潜规则烂熟于心。他知道要注册一家公司,资金不是关键,关键在掌管经营证书的职能部门。只要搞定了他们的负责人,注册一家公司会变得十分简单,注册资金也可以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被放到最大。皮顺东找来九个亲朋好友,帮他们每个人注册一家公司,经营内容无外乎贸易、物流、零售之类。九家公司的注册资金分别为100万。注册成功之后,皮顺东再神鬼不知地将这九家公司“并购”过来,并将他此前的牛星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牛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如此一来,牛星集团的注册资金摇身变为1000万。皮顺东又请来会计事务所,将公司的总资产、流动资产、净利润等关键指标进行了适度的包装。包装之后的公司,又从当地银行贷款2000万。如此一番作为,牛星集团的总资产便顺理成章地变成了5000万。
→虹→桥→书→吧→。
第32节:兄弟情逐渐变淡 小老板迅速崛起(5)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