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细节决定成败2-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易举地获利,获大利,获暴利,非傻即骗。如我写的《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一书所言,“天上很少掉馅饼,天上却常常掉陷阱”。人生避免上当的唯一策略就是不图较易可得之利。
  即使是企业管理,当产生投资达到10亿元以上的规模时,保持3%左右的投资回报率就不错了,5%的回报率已是极为难得的。如果高于这个比率,我们就应该引起警觉。过高的回报率反倒是很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导致大量资金短期迅速涌入这个企业,造成企业不正常膨胀。如果资金短期迅速集中到一个行业,很可能造成行业崩溃。美国有家保险公司,有一年因为风调雨顺,事故发生量大大减少,而使收益率高达75%。公司董事会认为这一数字远远高于预期的回报率,所以决定只留下5%的利润率,其余部分全部返还给客户。这是为什么?难道他们不想赚钱吗?完全不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回报客户,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其他投资者的涌入,因为高额的投资回报率会吸引社会投资大量地涌入这个市场,从而大大地损害这个行业。如果保持5%的投资回报率,那么,竞争者就不敢轻易进入该领域来参与竞争,从而保持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我们知道,中国家电行业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现在卖一台21英寸的家用彩色电视机,厂家只能赚10元钱。格兰仕微波炉有的品种每台甚至只赚一元钱。如此低的利润率,一般的企业是不敢轻易涉足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靠规模,靠精细化管理来创造效益。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三、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2)
在浮躁的背景下,人们都只注重短期效益,不愿意做长远打算。
  洋务运动的思想家冯桂芬谈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时曾提出:“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冯桂芬在1861年写成的《校邠庐抗议》一系列政论,明确指出中国人的素质并不比西方人差,而是人的主观努力不如人。只要国人励精图治,“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时过140多年,我们的技术发展状况却依然不容乐观。就拿现在市场正热的中国汽车业来说,2004年日本自动车协会向通产省及几大主要汽车制造商提交了一份“非正式”的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和发展的报告。该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汽车工业整体水平“还很脆弱”。报告指出:中国1540家零部件厂支撑着国内15家轿车企业的生产,其中产量超过10万辆的只有5家,它们分散在全国各地,各自为政,并不能发挥整体优势。整个国家工业体系仍处在“粗放型”增长线上。同时预言,外资企业的强势攻击也将危及中国“民族汽车产业”的生存,如果再不做好集中优势力量提高技术的竞争准备,就将被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车轮甩在后面。
  我们知道,国产化是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国产化,就很难实现外汇平衡;没有国产化,中方就永远只能装配;没有国产化,就永远谈不上汽车工业基地;没有国产化,就不可能制造出低成本、高质量的汽车,产品也不可能具有竞争优势。
  国内的汽车生产厂家,国产化率普遍不高。在中国汽车市场持续走热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商激烈角逐的一个焦点,一些国内汽车制造商在“以国内市场换国外技术”的口号下,纷纷与国外厂家合作。但是这一初衷正面临着被CKD(全散件组装)模式瓦解的危险。据了解,以精致著称的宝马汽车就是从德国运过来车身,在中国装四个固特异轮胎,然后进入市场的,国产化率不到1%,这与中国合资方事前宣布的40%的国产化率相去甚远。近两年下线的新车大部分都是以CKD(全散件组装)、SKD(半散件组装)方式生产的。这与整车进口差别不大,似是而非的“中国造”汽车,使我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着技术、市场两头空的危险。
  在2004年召开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讨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说:“我国多数行业和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基本上依赖国外,缺乏能够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技术体系,特别是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就向我国产业界提出了“产业技术空心化”的警告。社会浮躁还容易使社会上跟风现象严重。2004年春季,因从进口的大豆中检查出了农药,为保护食品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禁令,禁止进口巴西大豆,禁令涉及的商家达23家。6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解除了对23家国际大豆贸易商的进口禁令,中国和巴西乃至南美其他国家入夏以来一直紧绷的大豆贸易神经终于暂时松弛,但是进入7月以后,国内榨油行业却面临着大面积亏损的窘境。原因是,2003年榨一吨豆子能实现700元到800元的利润。在巨额利润驱使下,榨油行业疯狂扩张,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使得榨油行业的产能每年高达近6000万吨,而国内的实际需求只有2500万~3000万吨。这种盲目投资导致榨油业的生产能力过剩,进而导致行业性亏损,进口大豆又陷入销售难的困境。盲目跟风的情况,在我们的每个非垄断行业里几乎都会发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机制不健全以及基础性累积不够,使我们的市场竞争一直停留在产品的层面上。凡是市面上出现畅销的新产品,很多企业便会跟风、仿造。正如一位做保险业务的人士所说的,“研发出一款新产品,不到两个月,别的公司就蜂拥而上”。就是拙著《细节决定成败》面世后,由于其不俗的销售业绩,市面上也出现了近百种跟风的图书。地方政府的浮躁也时而显现,各地开发区建设往往反应最为明显。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3)
由于一些地方违反城市总体规划,不顾本地实际情况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自1996年到2003年的7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已减少1亿亩,全国共有各类开发区6000多个,2004年经过建设部的清理、撤消,在国务院造册的开发区还剩3000多个,国家级的54个,而实际上中国“开发”不了那么多的“区”,很多的开发区是“开而不发”。用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的话说,中国现有的开发区占用的土地相当于祖祖辈辈建成的全部城镇用地面积的总和,而这些土地中有40%在撂荒。我去银川的一个郊县,就看到一个开发区设计一个偌大的广场,足有100多亩地,又无力建设,适逢国务院在整改,就撒上麦子,蒙混过关。就算正儿八经的搞开发区,也得有调研、有策划、有计划、有步骤啊!而不是只要地价便宜、税收减免、劳动力价格低就可以招商引资的。
  2007年,我们拟组织一支专业队伍,对政府招商引资做一些科学研究,试图从“招商引资的市场调研”、“世界百强企业的投资模式”、“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训练”三个方面入手,试图以自己的知识优势给予各地方政府一些科学指导,力求少走弯路,少劳而无功,少上当受骗。
  地方政府管理的浮躁,可参看温德诚著的《政府精细化管理》一书,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一些地方政府的形式主义、急功近利已越来越严重。我在江苏和湖北的两个不同城市遇到一种同样的情形:有上级领导随意说出该市主要公路上的树木品种不理想,于是市里的决策者就短时间把这些树木全部砍掉,新栽的小树苗一时又长不大,于是公路两边空空如也。其中有一个市的领导急中生智,从大山里挖出一些树移植过来,希望一月内重现生气。殊不知大多数移栽的树都不能成活,又成了一阵瞎忙。
  为什么社会上会产生浮躁的风气呢?
  一方面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期表现为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的同步启动,即在实现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的同时,还要完成从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总体性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多元化社会的转变。这是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这种转型将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一种不安定感和浮躁感。
  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会相应的出现浮躁现象。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李永瑞先生说,一个国家的GDP增长到了5%到10%之间,浮躁就变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还有,变革时代机会多多,很多人在改革初期只要大胆地闯就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有些人甚至是糊里糊涂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一自信就以一推万,总以为成功很容易,总以为连续成功很有把握,当然就会越来越沉不住气。
  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为缩短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以及为追回“文革”所耽误的时间而进行的努力,本身就包含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拿经济发展来说,中国的企业要在二十多年内走完西方国家经过了两三百年才走过的历程,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繁复多变的发展形态。这种繁复多变也必然在客观上让人产生一种浮躁心态。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四、国民素质和职业化训练程度不高(1)
在《细节决定成败》中,我曾提出“个人素质一小步,民族素质一大步”的说法,意在强调要从细节入手,扎扎实实地提高国民素质。
  在中国,国民素质问题是一个久远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期,各派对于国民素质就有不同的看法。改良派认为,当下国民素质不高,如果实行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则必然引起“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出自《左传·襄公八年》,俟:等待。意思是等待黄河变清,人都多少岁了?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天下大乱。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认为,如果不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则会大大地延误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且要等国民素质提高之后,再进行革命,那要等多长时间?正如孙中山1905年在英国伦敦会见严复时所说的:“俟河之清,人寿几何?”《透过细节看日本》一文发表在《中国商业评论》2006年第12期上。当今,中国国民的文明素质,仍有很多待改进、提升之处。这在《细节决定成败》中已经有所论述。我的《透过细节看日本》一文,曾提到垃圾的处理与人类文明的四个阶段。我认为人类的文明和垃圾的处理紧密相关。垃圾的处理可分为四个文明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随地吐痰阶段”。既然随地吐痰就会随地扔垃圾,中国多数农村目前还未完全走出这一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集中堆放阶段”。中国多数城市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垃圾开始集中堆放,不乱丢。
  第三个阶段是“分类处理阶段”。日本把垃圾分成三类:可燃物、不可燃物、瓶罐器皿。我个人认为中国(包括北京在内)的大部分城市都没有真正达到这个阶段。故而想起一位环保专家说过的一句话:“人类本无所谓垃圾,只有堆放不正确的物资。”
  第四个阶段是“精细化管理阶段”。此时垃圾就不止是三类分放了。比如,通常人们会在可乐喝完后把瓶子扔到垃圾桶了事,而更有素质的人会把可乐瓶上的商标纸撕掉,丢进可燃物的垃圾桶,再把瓶子塞到装瓶罐的垃圾桶内(因为瓶罐回收后也需要工人把商标纸撕掉)。同样,家里用完了的酱油瓶,讲究精细化的人往往会用清水把瓶子先洗一洗,再放到垃圾桶里,因为回收后也需要清洗的。摩丝类产品的空瓶子,在扔进垃圾桶之前,会先给瓶身扎一个孔,以免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我在欧洲听到这样一件事情: 一位老太太,把砸碎的镜框玻璃收拢后,用一个小布袋装好,把袋口扎上,贴上一个小标签注明“碎玻璃,小心”的字样。这的确是值得称道的,这不仅仅是垃圾处理的方法问题,深层的问题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爱。
  说到《透过细节看日本》这篇文章,使我不得不提及这篇文章在我的博客上登载后的故事。《透过细节看日本》在网上发表前,我就不由地担心:会不会有人看了此文,就认定汪中求没有民族自尊心了呢,甚或干脆就说我已经是今日的汉奸?因为差距、因为追赶、因为时不我待,我仍然将文章予以发表。但是,因为其中有一些叙述和描写反映出日本的国民素质比较高,尽管都是事实的记述,还是遭到了一片板砖飞舞,谩骂的也不在少数。
  有些网友指出“愤青”的过激反映本身就是素质问题。有位网名“43军”的网友发表评论说:“看了你的文章,很感慨。但是一看留言,感到心中隐隐地作痛。民族的仇恨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但是不能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对手有优秀之处,就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也不能因为是对手,就无视他们的优秀。我们国家的国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往往有一种狭隘的民族意识和形而上学,只要是对手,就一定是所有的一切都不屑一顾,而且是什么都可恨。一个意识形态成熟的人,一定会客观地分析对方的优缺点,学习敌人的长处来发展自己,这才是一种进步。”
  于是,我在博客上这样说:“当然,我的这篇文章是一篇考察的纪实,对日本的了解和理解自然很不全面,更不能算透彻,我也不是日本问题研究专家,就算专家也未必全对。”2006年12月31日18∶34∶24,我曾回复网友“心眼乱”道:“骂声一片,意料之中;板砖横飞,早有准备。国家不是靠‘愤青’可以强大的,百年前的前辈尚懂得师夷长技以制夷;爱国不是靠谩骂可以证明的,更多的人在深思并且启动自己!”
  

四、国民素质和职业化训练程度不高(2)
再给朋友们看一个数据:《透过细节看日本》是分上下篇发表的,然而12月29日发表的上半部分阅读量仅为6468人次,只有下半部分阅读量的239%。可见很多人是文章都不愿看完就匆匆发表评论的,能说有多大的准头?就更不用说把我博客上的全部文章看完再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