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梅花醉如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曾为梅花醉如泥-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回答:“一两元钱,我一般就不要了。”
  听他这么一讲,我拿出一张纸,边写边问他:“那您中午吃午饭的时候,遇到同样的情况,是不是也这么处理呢?”
  他说他都是这样处理,没工夫等贴补那么一点小钱。我接着再问他:“那您晚上出去和客户喝啤酒,若需付三十七八元,你是不是会给侍应四十元呢?”
  他笑着说:“这要看你面对的是谁了。若是漂亮的女生,我何止给她四十元,还会给她五十元呢。”说完之后,他见我不停地在写,便忍不住问我:“你在写什么呢?”
  我说:“我在计算您每天需付出的小费数目。喏,约十五元。”
  他是个聪明人,一听便笑着说:“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应该拿这每天十五元的小费开支,来买你的保险?”
  我很严肃地对他说:“您既然有能力每天给出这十五元小费,就应该有能力购买一份对于您来说至关重要的人寿保险。”
  这位律师没有想到,今天居然有一位不是搞法律的人,在用“律师的逻辑”与他辩论。他听完我的话之后,沉默不语,一边用笔敲着桌沿,一边用一种很古怪的眼神看着我。过了许久,他突然飞快地说:“那你帮我安排体检吧,我决定买了。不过今天不行,今天我没有空。”
  这时,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浑身被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包围着。我身边的两位业务员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师傅”不离口。
  ——奥林匹克的辉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认识了生命中的她
1975年我从家里搬出去,住到天庙后道之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我的第二任妻子——郑婉媚。她是我生命中除了母亲之外最重要的女人。2007年,我曾在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带有自传成分的保险案例读本——《脚印》,书中那位既美丽温柔又精明能干、并为男主人公保险事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女子“赛雪”,就是以她为原型塑造的。
  婉媚是一家黄页公司的营销经理,其工作职责是联络客户,以让其在电话黄页上刊登广告。在认识她之前,我已经加盟香港友邦保险,而当时这家黄页公司也租用位于港岛司徒拔道的友邦大厦办公,这就为我们两人从相识与相爱埋下了伏笔。
  那时,友邦大厦的物业管理部门为了方便在大厦办公的白领们工作,专门在大厦内开设了一个内部餐厅。我们不同公司的工作人员,常常在同一家餐厅用膳。有一天,我和一位年轻的男同事在餐厅里吃饭,旁边坐了一桌黄页公司的女职员,在她们当中,有几个蛮亮丽养眼的。我的同事便开玩笑地问我有没有胆量去与她们结识。在他的怂恿下,我鼓起勇气,走过去问那群姑娘:“你们可以借我个火抽烟吗?”
  看到我愣头愣脑地凑过来,众姑娘停住了她们的交谈。大约她们都明白“借火”并非我与她们搭讪的真正动机,因此一个个都直生生地盯着我,眼神中带着嘲讽的微笑,盯得我的心“嘭嘭嘭”地直跳。我的脸“刷——”地一下子就红了。但是,我很快就掩盖住了内心的不安,装作若无其事地与她们继续交谈。她们都是搞营销的人,见我没有退缩,就大大方方地与我攀谈起来。谈到后来,我干脆就把饭碗端到了她们的桌子上。我的同事见我“打开了局面”,也跟着凑过来,想与我一起分享“胜利果实”。
  当时婉媚并不在这群姑娘当中,这些姑娘都是她的下属。但事后她告诉我,那天这群姑娘回来后兴奋不已,整个下午都在办公室议论她们的这次“艳遇”。她们一边聊,一边嘻嘻哈哈地笑话我们俩。而她们公司中的那些男同事获悉我们俩想打他们的女同事的主意,也忿忿不平,说友邦那两个小子简直不知天高地厚,“蛤蟆想吃天鹅肉”。而且他们还说,这两个“愣头青”,加起来的工资还不够买一箱汽油,居然敢打我们公司的女孩子的主意!员工们的讨论激起了婉媚的好奇心,她也想会一会那个居然胆敢与她的下属搭讪的家伙。
  第二天,在吃早饭的时候,婉媚与那群姑娘一起走进了餐厅。我在看到她的一刹那,心“格登”地跳了一下,人就像遭到了电击一般,整个地呆住了——
  好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子!
  她淡施粉黛,皮肤白皙,面容姣好,身材亭亭玉立,风度娴雅而淡定。当时她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领口打着领带,胸口佩戴着“经理”的徽章,一副典型的白领丽人的打扮。虽然是职场中的精英,但是她言不高声,笑不露齿,整个人身上散发着一种从容的美丽。这种美丽并不张扬,却有着极强的穿透力,会让你心旌摇荡而不能自持。面对着风姿绰约的她,我真的有点魂不守舍了。
  ▲她言不高声,笑不露齿,整个人身上散发着一种从容的美丽。这种美丽并不张扬,却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见到她之后,我忽然就对昨天那些被我们视为“猎物”的姑娘全失去了兴趣,虽然她们似乎比她年轻一些。本来“十八无丑女”,在那群姑娘当中也不无青春靓丽者,但她一出现在她们当中,就如鹤立鸡群,把其他人都比下去了。我的眼中再无别人,唯有她——这个我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女子。我一心想与她接近,在心里暗暗勉励自己:“现在,你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个这么美丽可爱的女子,无论如何,可不要失去了这个与她结交的机会!”我一边想,一边主动与她答腔:“这位小姐,请问可以把您的芳名告诉我吗?”我想我迫不及待的殷勤一定引得旁边的人都在偷笑。
  “我叫郑婉媚。”她轻轻地回答,音色和悦而清晰。
  “婉媚?”
  “对。‘委婉’的‘婉’,‘妩媚’的‘媚’。”
  “她的模样就像她的名字一般美丽。”我暗想。
  “您呢?”她淡淡地反问,若不经意。
  “王载胜。‘厚德载物’的‘载’,‘百战百胜’的‘胜’。”我不无慌乱地为自己的名字做诠注。说完后心想,这回可不能“败”。
  就这样,我与婉媚相识了,就像湖海中的两朵浮萍碰到了一起。这是天公给我的机会,因为与她的认识,我的生活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命的史册从此展开了新的一页。
  

两颗心的碰撞
不知道为何,自从与婉媚相识,我整个人就像重新充了电,浑身充满了精神活力。
  在初识她的阶段,我并没有单独与她交往。我们两家公司的男女自从认识后,就常常在一起吃饭、交谈,有时则相约在周日到郊野公园烧烤,或者在海边游泳、开派对,玩得很开心。由于格外投契的缘故,我们后来就由集体聚会变成了单独聚会。刚开始交往的时候,婉媚既是出于生活保障的需要,也是出于对我的业务开展的支持,从我手中买了一份保单。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有一天,当我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我向她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她也说与我在一起很开心,但是说完后,她又有些沉言寡语,闷闷不乐。
  “你这是怎么回事呀?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我关切地问。
  “……”她欲言又止。
  “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我鼓励她。
  “实不相瞒,”她凝望着我,鼓起勇气说,“我是一个离过婚的人。我比你大三岁,而且已有三个孩子。”
  天哪,这怎么可能?我听后大吃一惊!在我一向的感觉中,她只是一个比较老成持重的女孩。她的身材保持得非常好,从外表上看,一点也不像结过婚,更看不出已有三个孩子。
  她平静地告诉我,她所说的一切都是事实。她看上去虽然很像一位“文化女性”,但实际上并没有读很多书。她高中毕业后不久,就嫁给了一位男子,然后与他一起移民到了英国。后来她与他在感情方面发生了问题,二人合不来,就离了婚。离婚后,她又重新回香港发展。那三个孩子,头尾的两位是女孩,中间的一位是男孩,均是英国身份。由于舍不得这些孩子,她在回香港的时候,把他们全都带了回来。而他们的父亲则每月从英国寄一些生活费过来。
  她突然向我披露的信息,的确让我产生了某种顾虑。我当时想:是不是还与她交往下去呢?若是与她交往下去,那她的三个孩子怎么办?说实话,我当时虽然很喜欢她,却没有做好与她结婚的思想准备。及至知道她有三个孩子之后,犹豫就产生了。我心想,我犯得上一定要和一个曾经结了一次婚,而且还有三个孩子的女人结婚么?找一个未曾有过婚育史的女子恋爱结婚,不是更好吗?
  在上述心情的支配下,我曾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我对她说:“看来我们还是做朋友更好。”接着我也对她说:“对你,我也不相瞒,我其实是一个有‘问题’的男子,刚刚从监牢里出来不久。”她听后,张大了眼睛,紧紧盯住我,彷佛我说的是神话。后来她告诉我,当我把自己曾经坐过牢这件不光彩的事如实告诉她之后,她反而对我增加了许多好感。因为许多男子为了博得女子的欢心,总是隐瞒自己不好的一面,而尽量显露好的一面。
  后来,这件事就暂时搁了下来。不过,我们继续保持着交往。她经常对我说:“你不用顾虑太多,我并没想过要与你怎样,大家就这样做朋友也挺好。”随着交往的进一步深入,我对她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后来便觉得自己内心中原有的顾虑都变得没有意义了,重要的是我们愿不愿意共同生活。有一天,我下定了决心,向她表白:“你大我三岁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关键是你喜欢不喜欢我,我喜不喜欢你。我觉得自己是爱你的,因此年龄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个问题。”我沉默了片刻,又向她表示,“至于你的孩子,既然我爱你,就会爱屋及乌。”
  但是她回答说:“对你的情感我明白。但是我们不能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以你的经济能力,加上我的收入,能不能养活这几个孩子。”
  她这么一讲,又引起了我的深思。我当时每月的收入是两三千元,以这样的经济状况,要养活这么多的孩子,的确是有困难的。这次见面之后,我们有两个星期没有来往,但彼此再相见的愿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炽热。
  有一天下午,我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来电的是她!“下班后我们一起出来吃饭聊聊,怎么样?”
  我早就想给她打这样的电话了。一听,自然满口应承。就是这顿饭,把我们“冷却”下来的关系又重新加温了。
  吃完饭后,我们一起出来散步,走到山顶的一条林荫小径,我们停住了脚步。那时是冬天,天有些冷,一些树木只剩下了光枝。我对她说:“我这几天,想了很多,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这几个孩子而放弃我们的感情追求。路是人走出来的。”
  “你真的不担心养育这几个孩子的困难吗?”她问我。
  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指着一棵没有树叶的树木对她说:“到了明年春天,这棵树就会长出嫩叶来。”
  她是一个冰雪聪明的人,听了我的话,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深情款款地投到了我的怀里。
  1976年7月,瓜熟蒂落,我与婉媚登记结婚,她于是成了我的第二任妻子。
  ▲我指着一棵没有树叶的树木对她说:“到了明年春天,这棵树就会长出嫩叶来。”
   。 想看书来

甘苦与共
我和婉媚结婚后,生活很清苦,也很幸福。
  我们结婚后,为了减轻家庭的生活压力,婉媚没有和我商量,就果断地把较小的两个孩子送回了英国,让他的前夫照顾,只把大女儿留在我们身边。这些孩子本来就都是英国居民,在英国读书,可以享受那里的福利。把两个孩子送回去之后,我们的经济负担就减轻了不少。婉媚是一位很果敢也很有自制力的女性。她尽管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一经下定决心把孩子送走,她就再也没有改变过主意。她从来没有提出过要把他们从英国接回来,也从来不在我面前唠叨说自己有多思念自己的孩子,更不向我埋怨由于我才使她不得不与自己的孩子分离。我从来没见到她在我面前因为想念孩子而展示出愁容来,因为她不愿让我在这个问题上感受到压力。当时我正处于创业阶段,很是辛苦,若是天天回到家都看到她愁云惨雾的样子,我想我是要崩溃的。
  在创业之初,我们的经济收入很有限。为了节省开支,提高生活质量,很多家务婉媚都亲力亲为。她是一个很有品味又很能干的女人,心灵手巧,不仅会做饭洗衣,而且还会做裁缝,家里的沙发套、窗帘等,都是她亲自动手制作的。我们刚结婚时,租住的是一间只有十七八平方米的小房间。租后第二天,不用我过问,她就已经买好了衣柜及其他必要的杂用。当时房东在房间里安放了一张床,不过床上有个大窟窿。房东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如果你们不要这个床,我就将它搬走好了,你们自己去买一张新的吧。婉媚与我一商量,觉得用床单填住那个窟窿,应该还可以将就,于是我们就决定不买新床了。我们的爱巢虽小虽旧,但经过婉媚的布置,却变得十分整齐温馨。
  当时我们的住所隔壁,是一间酒家,它每个星期都要让人通一次烟囱,以便将积淀在里面的煤灰清理出来。在他们干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必须把门窗严严实实地合上,这样才能防止煤灰进入。但是在夏天,门窗闭上之后,房子里面就热得不可开交,人简直无法在里面呆着。当时如果我们有空调,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他们通他们的烟囱,我们关好窗户,打开空调就行了。可是当时我们没有钱,只好向房东借来一台电风扇,以驱除闷热。那是一台老掉牙的电风扇,一开动时便会发出“吱呀吱呀”的怪声。每每次日起床,玻璃窗已全是煤尘,必须大动干戈地清洗一次。由于我们没有钱,因此每次我跟她说,今晚不回来吃饭、拟与同事上馆子的时候,她便说:“这可不行,在饭馆吃一顿饭,要花上好几十元呢。你和他们都到家里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