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太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追赶太阳-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待了18年的感动
等待了18年的感动

  我终于在第二十四个教师节站到主席台,作为市优秀教师的身份出现。今年能有幸接受镇领导的颁奖有益于我多年来一直进行教学研究,参与课题写作,论文获奖档次也够高、够多。市局出文照顾像我这样的一批人,真是上天有眼。我真心感谢上天。

  我到牛角中学至今已有十个年头,尽管教学成绩不差,但还是没办法得到任何荣誉。当时学校曾经鼓励老师写教学论文,曾一度领论文奖金一次有二三千元,后来学校领导说有老师对此有意见,说这样不用教学就写论文可以了,其实我当时的语文教学在学校也算数一数二,教学成绩绝对OK。后来学校规定论文奖金封顶为500元,并且优秀教师评选计奖时论文项只算一篇,作为文科老师,没有学科竞赛,自然是低人一等。

  回想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在2000年之前是以考课内为主,这时我的教学成绩也能进入全市的前十名(当时全市共68间初中),最高峰进入市的第八名,2000年之后语文考试考查内容转向以课外为主,由于农村学生底子薄,特别是落后镇区的学生,难倒了我们初中语文教师。

  总结学校止步不前,或说后退的原因,我敢说一是管理,二是奖教,三是教办决策影响了发展,在牛中某领域出现鸡犬升天的可笑现象,直接打击了大部分教师的积极性。

  今天我要感谢上天,感谢关注弱势群体的人。 。。

你的工资真的能超4000大关吗?
你的工资真的能超4000大关吗?

  提高教师待遇的呼声扰攘了许久,我市一些人大代表甚至曾联合提出“让中小学教师工资赶超公务员”的议案,最终却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从教师的期望到政府的承诺,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个承诺能否通过具体的、有可行性的操作变成现实?我是深感怀疑的。有关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这个待遇的指向性太过含糊,原因是如果单指基本工资,教师与公务员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如此强调等于原地踏步毫无意义。众所周知,公务员职位成为不少人打破脑袋也要争抢的香职业,其吸引性就是公务员职务附带的奖金收入相当可观。“教师待遇要赶超公务员”,难道让教师也获得牟取奖金收入的机会,谁来发这笔奖金?当地政府能答应吗?                                    

  近日我镇外界纷纷传闻老师的工资超已4000元;于是算一下到我帐号的总工资1628(教办部分总额)+1231(学校部分总额)+最近增资700=3559元;另外学校绩效部分每学期保证每位老师有1000元;在农村初中的教学中;学生素质偏下;无论是优秀率;还是平均分都与市相距有一段距离;尽管是最优秀的教师也难免扣分。造成在不超市各率的情况下;由于奖教方案的问题;出现个别教师教学奖金比例偏大的不正常现象。这也是影响我校教师教学动力的因素之一。每个学期下来;能拿回并超越平均数的不多;集中在物理科身上;其次化学科;最惨的是文科。这种全校教学质量一遍低下的时代;竟然还有高者超5000;低者不过500元的搞笑场面。

  学校自从07年搞优质化学校工程项目以来;要求教师共用讲学稿;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但奖教方案一直不改动;还是以提倡和表彰个体户为主。说句心理话谁又愿意拿出自己教学的绝招化财为水呢? 。 想看书来

老师,你被奴性化了吗?
老师,你被奴性化了吗? 

  老师,你被奴性化了吗?说到奴性问题,就想到奴性人格。也自然的想到“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这句古话了。

  “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不知道这句古话说的准确率如何?但追索到上古时代,孔子的出现,于是有了儒家,便有了儒家思想,以前的帝王统治者要稳座江山,加上又昏庸无道,实施愚民政策,用其政治手段去统一人的思想。这样就有了人格的奴性化。

  在中华五千年的岁月里,我们中华民族从狼性转变了羊性。从此中国人做惯了奴婢,正如鲁迅所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两种时代,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另一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中国人从来没有过当家作主的感觉,这个国家只是别人的私有财产。当中的人只不过是别国人的奴隶,所以没有必要替别人去珍惜什么东西。也只懂爱惜自己家墙之内的东西,对家墙之外的东西,他们有着旺盛的破坏欲。正如路灯虽然并不碍自己的事,但是也总要一定打坏一样。这些表现就是我要说的中国人的奴性性格。

  话说回来,现在我们身边不尊重别人人格的往往是手中掌权者,他们目中只有敬畏上级,对于自己的下属根本不放在眼里,随意践踏。先名利引诱,诱不了,就骗;骗不了,就压;压不了,就恐吓;吓不了,就迫。其实站在人格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这不管你是谁。有人却为了讨好上级,总喜欢制造和宣扬尊卑。令这些“大人”大发淫威,大加赞扬历来逆来顺受的平民。谁不知长期下来就形成了劣等民族。这就是什么都忍的民族。由于这类人在长期压抑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发展成为了自身的卑微性格,之后代代相传,完全奴性化了。有奴性性格的人不会自强自奋。原因自强自奋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个人自尊心,有了自尊,就像茶中的清香,梅中的傲骨。不能因为平凡就失去尊严,失去个性。在这里,我不是说平凡中有个性就等于清高自己,过高的估计自己。而是说人不可有傲气。要留一点傲骨去做人。特别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先自爱,而后爱人;我们也必先自助,而后助人。是灵魂之师更要不为物之累,不为名所困,不为利所诱。

  只有这样,才可以保持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教育好我们的后辈。如果教师没有健全的人格,何能教出健全人格的学生?。 最好的txt下载网

关于农村初中学生偏科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初中学生偏科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问卷设计与评价方式

  (一)、对学生学习现象的调查

  (1)、调查目的:

  1、中学生学习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偏科现象。通过调查,全面的了解清楚偏科现象的成因、时间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制订纠正偏科的办法和措施,以便有效地指导中学生的学习。

  2、针对偏科现象,以便及时做好教学分析,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从思想上重视学生,进行策略性的教学。

  3、通过调查,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课题的开展和深入。

  (2)、调查对象:本校初一、初二、初三学生

  (3)、调查时间:初期、中期、后期

  (4)、调查问卷的内容

  一是以班为单位,进行全员问卷调研.

  二是对典型的偏科生进行个案调研.

  一、问卷调研

  这次调查,我们先进行第一轮的民意抽样问卷,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情况 选择 所占比例

  1 偏科是因为不懂或者是对其他科目不感兴趣吗? A:是 (33)75%

  B:不是 (3)7%

  C:不知道 (8)18%

  2 考试评价是否能影响到偏科? A:是 (7)16%

  B:不是 (15)34%

  C:不清楚 (22)50%

  3 你认为偏科好还是平衡发展好? A:偏科好 (2)5%

  B:平衡发展好 (36)82%

  C:不知道 (6)13%

  4 你有偏科的迹象吗? A:有 (38)80%

  B:没有 (8)18%

  C:不清楚 (1)2%

  5 如果你有偏科的迹象,你是否很想改掉这一现象? A:是 (28)65%

  B:不是 (4)7%

  C:无所谓 (12)28%

  6 你认为偏科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吗? A:有 (35)81%

  B:没有 (2)5%

  C:不知道 (6)14%

  7 偏科也有好处,它可以使你所偏的那门功课学得很好,你认同这一现象吗? A:认同 (21)48%

  B:不认同 (15)34%

  C:不清楚 (8)18%

  9 学校有没有对偏科这一现象做过补救的宣传? A:有 (3)7%

  B:没有 (29)63%

  C:不清楚 (14)30%

  10 改掉偏科的坏毛病最需要谁的努力? A:学校 (2)4%

  B:老师 (5)11%

  C:自己 (39)85%

  这次调查的数据显示我校学生的偏科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涉及面较大的普遍现象;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我们全面发展学生;培养更好更优秀的人才。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学生是很想纠正偏科的问题,但又苦于找不到正确的纠偏途径和方法。这次调查就成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感性认识;也成了我们课题研究的原始的数据。

  为了进一步的坚定我们的研究决心,证明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意义性,我们进行了第二轮的调查,这次对初二、初三共613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师生两份)进行研究,并参照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学习成绩等各项指标,得到如下一组数据;数据显示初二初三两个年级,存在较为严重的偏科现象,已达总人数的。以初二年级为例,全年级共有学生272人,其中男生154人,女生118人,全年级存在偏科现象的人数为172人,在偏科现象中,偏理男生人数为76人、女生人数为27人,偏文男生人数为12人、女生人数为57人,偏科人数占全年级总数的,其中偏理的占,偏文的占,同时,参照初二年级偏科情况数据,我们会发现:初中生偏理现象较偏文现象严重,男生偏向理科比较明显,女生偏向文科比较明显,男生偏科现象又较女生偏科现象严重。

  为了使问卷调查科学全面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又进行第三轮的深入性问卷调查。这次全校共874人参加;问卷前进行了细致系统的指导,从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我们发现喜欢科目人数最多的是电脑,然后是音乐有,再次就是语文,英语数学分别为、、。厌恶率在20%以上的有:数学,化学,政治物理,体育28:72%,美术,厌恶率最低的语文为,次之为微机%。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操作性强和娱乐性的科目比较感兴趣。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了学生形成偏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偏科现象不仅是学生个性差异的表现结果,也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问题。这些差异和问题的存在,促使我们更深层次地开展研究学生偏科现象的课题。

  二、分析与讨论:       

  根据学生学业考核抽样调查统计、周边学习环境的社会调查报告和对学生、家长的访谈。我们对当前造成学生偏科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归纳分析与讨论。

  (一)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1、社会风气问题:当前,由于受教育功利观的影响,社会上许多人认为,要想将来有所作为,要么就必须学好所谓的支柱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等,走升学的路子,要么就学好一些很实用的学科如音乐、美术等,走致富的路子。总认为学习历史、地理等课程没有什么用处,这些课程是可有可无的“闲科”,这是导致学生偏科的一个社会原因。

  2、考试评价制度和教育机制问题: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国的教育评价制度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中、高考,往往考试的科目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不能综合考查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为了追求较高的升学率,学校只重视考试的那几门课程、教师和家长也只抓考试的几门课程,学生也只学习考试的那几门课程,这样一些科目就只有坐上“冷板凳”的份了,无法引起学校、家庭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对于这些科目,即使教师怎样设法去教,学生也不会去用心学习,课堂上往往出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枯燥无味的尴尬局面。这是导致学生偏科的体制问题。

  (二)原因的分析和讨论

  1、学生原因。学生偏科现象存在着个性差异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①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也可以说是心理、生理上的差异。②学习方法的差异。③基础知识把握度的差异。④人文环境影响的差异。⑤性格爱好的差异。不同的学生,由于个性的不同,思想行为上会存在不同的表现,所以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偏科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2、家长原因。由于受教育功利观的影响,许多家长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有些学生回到家里,家长只让孩子学习考试的那几门课程,见到孩子看课外书刊便横加干涉。逐渐使孩子的知识面越来越窄。

  3、学校原因

  1)学风与校风。学风和校风是影响学生偏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班集体是影响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小环境,这个小环境是在教师的导向和直接影响下建立和创设的,学生有无自主、独立、合作、探究这门课程的意识,是与学风密不可分的。校风是看的见、摸得着的,在这个大环境下,全体教师在干什么,全体学生在学什么,重视哪些科目,忽视哪些科目,教师上课的态度怎么样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各科的学习。主要表现在:一、教师是否是一个学者型的教育专家,是否做到学科的整合,是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体。二、教师所教的科目是否高高在上,只做到知识的灌输,令学生感到陌生,是否经常和学生沟通,了解与学科相关的知识。三、教师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教好这门课。

  2)学校硬件、软件没有跟上,一方面没有相应的活动室等,导致一些课程和课外活动没有办法有效地开展,学生的知识面得不到拓宽。另一方面,从制度上没有建立起一个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机制,过分追求升学率,只抓考试的那几门课程,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教师和家长造成一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