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们迎来的是《东方红》嘹亮的赞歌,是新中国灿烂的黎明,这天壤之别的巨大变化是来之何等不易,是多么值得我们珍惜啊!
注释:
①见《长城风暴》一书第48页。
②同上第51页。
朱元璋亡汉之战
公元1360年,元末爆发的农民起义中的红巾军头领陈友谅杀了他的领导人徐寿辉,自称王,国号汉。不久,便兴兵###另一支起义军朱元璋。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说:“从道义上说,后发制人必定胜利。我以逸待劳,有什么忧虑不能取胜啊!用库存财物拿出来激励士气,用襟怀诚实来加强部队的团结,用伏兵伺机发起进攻,取得威望和获得大胜,以成就帝王的事业,就在这一举了。”有人建议,先收复太平以牵制敌人,朱元璋说:“不可,太平是我新构筑的堡垒,壕沟深固,陆上进攻必然不易攻破,陈友谅从水上进攻,所以被他夺去了。今敌人占据上游,水军的兵力为我军的10倍,敌强我弱是很难收复的。”有人主张主动迎击敌人,朱元璋说:“不行,敌人知我军主力出击,必然以一部分兵力进行牵制,而以水军主力顺流奔建康,半天就可以到达。”为了战胜陈友谅,朱元璋决定由胡大海率部分兵力去攻打信州以牵制敌人的后方,又对康茂才说:“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你能完成吗?”康茂才说:“惟命是从。”朱元璋说:“好,你过去与陈友谅关系很好,今天他来进犯我们,我想让他快点来,非你出面不可。你写封信假装投降,约定作为他们的内应,让他快点来攻,谎告我军情,使他分兵三路以削弱其力量。”康茂才说:“就照你说的办,我家有一看门人,从前侍候过陈友谅,让他去送书信,必定会成功!”朱元璋又与谋士李善长商量这件事,李善长说:“刚才还担心敌人来犯,为什么又想方设法让他快点来呢?”元璋说:“陈友谅若与张士诚合伙,我们怎么对付得了呢?只有先消灭一股,那一股就好对付了。”李善长点头称是,依计而行。
康茂才的看门人来到陈友谅军中,送上书信。陈友谅看后非常高兴,信以为真,问:“康茂才在哪里?”看门人说:“正在驻守江东桥。”陈又问:“那是座什么桥?”看门人答:“木桥。”然后,陈友谅好饭好菜招待了这个从前的仆人,并对他说:“到时候,我们呼喊老康为联络信号。”看门人满口应允。回到驻地,他就向朱元璋一一汇报了,朱非常高兴,忙命李善长连夜将木桥换成铁石桥。第二天,木桥不翼而飞,一座铁石桥修造好了。6月23日,汉军水兵进至大胜港,朱元璋从容不迫指挥部队进行防御。港内狭窄,只能容纳两条船进入,陈友谅忙指挥撤退,进入大江后,直冲江东桥。他原以为那桥是木制的,谁知是铁石结构,惊恐异常,连声高呼:“老康!老康!”也无人答应,才知受了骗。陈友谅马上和其弟陈友仁率领1千多只舰船冲向龙湾,又命1万士兵上岸构筑阵地,此时汉军士气还比较旺盛。
时值酷暑,朱元璋身披紫色软甲,打着凉伞指挥作战。他看见士兵汗流浃背,赤膊上阵,便命人去掉凉伞,说:“我要和将士同甘共苦,现在天就快下雨了,各部队马上开饭,趁下雨前吃完饭发起攻击!”大家不相信晴天白日会下雨,正疑惑时,忽然东北方乌云蔽日,片刻,大雨倾盆。这时,朱元璋举起红旗下令进攻,各路将士都已酒足饭饱,听到号令立刻发起攻击,汉军慌忙迎战。战斗刚一打响,雨突然停了,大将冯国胜、常遇春的伏兵发起了猛攻,徐达的军队也迅速赶来投入战斗,张德胜、朱虎的水军一同参战,内外夹击。汉军眼看招架不住了,没多久溃不成军。溃败的散兵跑去登船,正遇退潮,船只搁浅,仓促间不能推动。朱军掩杀过来,汉军被杀死淹死的不计其数,被俘的就有成百上千。汉将张志雄、梁喻兴、刘世衍纷纷投降,朱军缴获巨舰百余艘,最后,在乱军中陈友谅侥幸驾小船死里逃生。
战斗结束后,人们搜得康茂才写的那假投降封信,朱元璋看了,冷笑道:“他们愚蠢到这等地步,真叫人好笑!”
清军灭明之战
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大军13万,围攻宁远城(今辽宁省西部)。并给宁远守将袁崇焕写信,劝其投降,遭到严辞拒绝。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五、用间篇(9)
袁崇焕,是明朝兵部尚书孙承尚的部下,他“为人机敏,胆壮,善骑艺,喜谈兵”。在后金势力崛起,明朝危在旦夕的国难时刻,袁崇焕对孙承尚说:“为了辽东一带防务的强大而抗拒金兵,必须大力整顿山海关的军队,重点加强宁远的防御力量。这样将构成锦州(今辽宁省锦州市)宁远为重点的关外防线,定使努尔哈赤无机可乘。”孙承尚完全同意他的看法,采纳了他的建议,明军加强了宁远一带的防御,使后金军一筹莫展。袁崇焕面对强敌,临危不惧,用他那颗赤诚的爱国心激励将士、鼓舞士气,画地分守。袁崇焕布设火炮,整肃军纪,坚壁清野,严防奸细;供应粮食,输运弹药,城中兵卒虽不满2万,但誓与宁远城共存亡。努尔哈赤挥师攻城,亲临前线督战;袁崇焕命红衣大炮轰击金兵,金兵死伤无数,“大挫而退”。宁远大捷是明朝从抚顺失陷以来打的第一个胜仗。这个好消息传到北京,“京师空巷相庆”。努尔哈赤每战必胜,却败在初历战阵、婴城孤守的文官袁崇焕手下。他率兵退回沈阳,气急败坏,痛苦不堪,积愤成积。不久,痈疽突发,在距离沈阳四十里的营寨中病死。
第二年,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继承王位,他再次发动了向宁远、锦州的攻击,均遭到明军的顽强抵抗,无功而还。2月,皇太极趁朝鲜内乱,不宣而战,入侵朝鲜。接着,派遣使者给袁崇焕送信,表示愿与之言和,将其稳住。1636年,皇太极经过10年努力,巩固和加强了后金的统治,在军事上、政治上也完成了从东面(朝鲜)、经北面(满族),到西北(蒙古)对明朝的战略大包围,大举攻明的时机成熟了。5月,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他致崇祯皇帝的信中说:“自古天下非一姓所常有……岂有帝之裔常为帝,王之裔常为王哉?”向明王朝公开提出了挑战。9月,皇太极亲率清军八旗精兵伐明,命大将阿济格从独石口,入居庸关,直抵北京。皇太极自领10万轻骑绕过宁锦防区,突袭北京,施反间计加害袁崇焕。清兵突袭北京的警报传来,袁崇焕立即引兵回京于右安门外,抗击皇太极。袁崇焕在京城外与清兵浴血奋战,宦官魏忠贤余党却在崇祯皇帝面前诽谤他,说他勾引清军来犯,胁迫朝廷求和……密探得知此消息后,立刻报告皇太极。皇太极很快写了两封密信,投入城中,信被太监拾去,呈给崇祯。崇祯本性爱猜疑,一看这封信,不加思考也不进行调查了解,就完全信以为真,认为袁崇焕回来守卫北京是“图谋不轨”,对他不再信任。为了彻底干掉袁崇焕,搬开阻挡清军前进的最大绊脚石,皇太极决定“放长线钓大鱼”,释放了那两个被俘的太监,让他们回去向崇祯皇帝告密,诬陷袁将军和清兵密订了“城下之盟”,出卖了明廷。崇祯听说后又信以为真,勃然大怒,下令将袁崇焕逮捕入狱,并将他极其残忍地一刀一刀杀死。皇太极听说袁崇焕已死,高兴极了,连说:“好!好!好!”,很快部署发动松锦战役,再次大败明军。清军连续攻克松山、锦州、杏山三城,打开了通往中原的大门。明朝的灭亡,为期不远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后记
《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兵法》)是一本好书,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中的经典精华之作。
《兵法》十三篇,讲的都是孙武——我国古代大军事家用兵打仗的经验、法规和战争中的客观规律。我们以十三篇为基础,结合中国古代战争故事,编纂了这本故事集。全书列举115篇战例,夹之少量近、现代战争正、反两方面典型战例,普及兵法知识。
《兵法》可谓古代战争的辩证法,其精髓体现在它深刻的哲理和辩证的认识敌我双方的政治、经济、武器装备的力量之中,认识天时、地利、人和,特别是将帅的品德、才干、智谋以及民心的向背等各种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巨大影响之中。全书充满生动、鲜明、准确的语言,如“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兵贵胜,不贵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等等。学习和研究这部古代著名兵家宝典,不仅是中外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及青少年成才的理想指南,而且也是军事家、企业家、外交家必读的致胜法宝。“沙陀最危急之秋,亦既转守为攻之会,世态每每如此,不可不察也。”这就是说,从世态的炎凉中也可以悟出为人处世,甚至用兵打仗的道理。
《兵法》哺育了我国古今一代代爱国将士,造就了一支支威武雄壮之师,过去,它曾为华夏子孙造福,今后,它还将继续为华夏子孙和全人类造福。这里还需一提的是近代由爱国将领指挥的杀敌兵器抗击法国侵略军的非凡功绩。1884年8月,甲申中法马江海战中,法舰全歼马江水师后,于25日通过世称“双龟守户、五虎把门”的闽口咽喉——长门要塞时,坚守金牌山炮台的右汛营游击(或称管带)杨金宝率部伏守山坳,眼看法舰就要逃之夭夭的千钧一发之际,他毅然下令早已瞄准好敌舰的大炮开炮,其中一发炮弹不偏不斜命中敌旗舰,法军中将司令孤拔当即中弹身亡(也有说他死于1885年6月)。弹痕累累的敌舰遂驶向澎湖,孤拔等人埋葬于马公岛。据说,击毙孤拔的那门大炮口有点缺,后被清廷赐封为“缺嘴将军”,以掩盖神炮手杨金宝的英名和功劳②。
本书在古代兵法故事的后面穿插了一些现代战例故事,主要是毛泽东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经验。它们对我们理解和分析古代兵法故事很有帮助。但是,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特别是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研究,所以选的不多。近读孔见主编的《毛泽东兵法十三篇》感触颇丰,他做了一件极大的好事。英国学者巴特曼说:“毛泽东的战争哲学,如同他以前的战争胜利者的战争哲学一样,也是来源于对战争的分析。毛泽东的寻根究底、洞察一切的头脑很容易习惯于马克思主义辩证的研究方法,毛泽东的战争理论就是来自他那具有上述两种特征的头脑和他在战场上获得的经验。”当然,这虽然不能完全概括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却说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古代兵法天然的内在联系和深厚的血乳之情。
最后,我要向大力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同志、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他们是:赵长安、杨川平、计红军、郭韶峰、张炳然、西世良、王金相、王金祜、郝宏丽、明明、湘平、张小苏、马永宏、陈红梅、苏永庆、李新生、童童、丁丁等。
注释:①见《毛泽东文史古籍批语录》一书第257页
②见《文史资料》六十六辑第160…170页
计小为
2004年12月8日于北京寓所
2006年6月27日修改于寓所
。。
附录一:
几多勇士强渡大渡河①
我国史学界,曾就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的勇士人数问题开展过讨论。传统的说法是“十七勇士”,但有人持不同意见。《历史研究》编辑部就此写信请教当年直接指挥这场战斗的杨得志同志,杨回信说:“当时凭借仅有的一只船分两次强渡,第一船由连长熊尚林带队,过九人,第二船由营长孙继先带队,又过九人,我是第三船过去的。第一、二船过去的同志,在我迫击炮、机关枪火力掩护配合下,抢占了对岸有利地形,打退了驻守江岸敌人的反扑……控制了渡口,为全团过河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可以把奋勇队十七位同志称为勇士,若把当时的营长孙继先同志算进去,称十八勇士也没有错。”(《历史研究》1982年第四期)同年5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首缅怀孙继先的诗,诗文下面有个“注”,说:“济南军区原顾问孙继先是红军老战士,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曾带领十七勇士渡大渡河。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我国第一个火箭基地首任司令员,为发展我国尖端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究竟是十七勇士还是十八勇士呢?关键是营长孙继先算不算强渡大渡河的勇士之一。上述引文中,均有“十七勇士”一语,但从全文的精神来看,并不是说仅仅有“十七勇士”,恰恰相反,我认为今天作为历史考证,将当年立下汗马功劳强渡大渡河的勇士们永载史册,应该说是十八勇士更符合历史事实:
第一、强渡大渡河是十八人不是十七人。因为,红军是“分两次强渡”才成功的,第一船九人,第二船九人,共十八人。是这十八人在我军火力的掩护下,率先冒着枪林弹雨和滚滚恶浪强渡天险大渡河,控制了渡口,他们的壮举,对全军胜利渡河起了关键作用。这十八位英雄,个个都是奋勇杀敌的好汉,我们应该如实地将十八勇士载入青史,才更真实。
第二、不能因为孙继先是营长,是干部,就否认他是勇士。红军中官兵一致,同甘共苦,遇
到困难和险情干部(共产党员)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前进,这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当年官兵并肩强渡大渡河就是一个生动事例。第一船有连长熊尚林,第二船有营长孙继先,熊、孙二人都是干部、指挥员。既然连长算勇士之一,为什么营长就不算呢?为什么要抹杀营长的功绩和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呢?这里用的“勇士”一词,不能认为仅仅是指战士,而是指名垂青史的功臣,是光荣和英雄的同义语。从这个意思来讲,“十八勇士说”比“十七勇士说”更准确、科学。
第三、包括孙继先在内的十八勇士,当年都没有正式授予荣誉称号,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