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建伟国学精要讲稿:汲取国学精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连建伟国学精要讲稿:汲取国学精华-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么样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就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和激励作用。
引言(2)
    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传统文化的总称。其中确实有许许多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精华。比如孙中山先生提倡“天下为公”,这四个字就出自西汉·戴圣编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个戴圣是西汉的人,比东汉、比张仲景那个年代还要早,也就是两千多年前。大道,是大道理,也就是正道。我们行正道就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我的理解也就是要德才兼备,这个“贤”就是“德”,“能”就是“才”。“讲信修睦”,这个“信”就是诚信,“睦”就是“和谐”。所以了不起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早就给我们讲了怎么样才能把社会搞好,就是要提倡“天下为公”,选人要德才兼备,整个社会要讲诚信、讲和睦,所以孙中山先生就大力提倡“天下为公”。我们到了南京中山陵、包括台湾的国父纪念堂、包括孙中山的老家——广东的中山市,墙上就是“天下为公”四个字。

    目前,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我查阅的一些古书,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霸言》中就提出:“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战国时期的管子,是齐国人,叫管仲,曾当过丞相,在他的书里就提到“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治理好了,那么国家就永固了。如果人治理不好,动乱了,那么国家也就危险了。他从治国的高度讲“以人为本”。在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也有这么一段记载,叫“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天覆盖着地,地承载着天,天地之间产生了万物,而万物之中,最宝贵的是人。它点明了宇宙万物当中最宝贵的是人。所以,“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也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我们应该抱着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国学。

    梁启超提倡国学,他在1920年写了一部书叫《清代学术概论》。在这本书里,他就提出了“国学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推动者。新的世纪,国学的价值正走向回归。”他是在1920年、上世纪初,就讲新的世纪、20世纪,国学的价值正走向回归。“可以学先辈之人格,可以知学问之价值,在善疑、在求真、在创获。”我们为什么学国学?学国学是为了要用,为了改造我们的社会,转变我们的人心,所以“在善疑”,要提出一些问题。我们要求真,创新而有所收获。这是梁启超对国学的见解。现在呢,我们就要把国学放在中国和世界的大格局中加以研究,使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引言(3)
    2009年初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当时是全球的金融危机,实际上这个金融危机还没有过,美国都在压我们。最近美国在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上在压我们,所以金融危机并没过。我们有责任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介绍给全世界,跟世界各国人民共享。温家宝总理就指出:“《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在不断地运转,就叫做“天行健”,君子就要自强不息。《周易》的第一个卦叫乾卦,乾是天,坤是地,乾卦一开始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就要像天体的运行一样永远不停止,自强不息。“这句话是中国人做人的信条,也是中国人于危难之际不畏惧、不退缩的力量源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会对未来抱乐观态度,坚定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念,我们会永不言败,坚韧前行”。所以,温总理对国学是有研究的,包括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对国学是有研究的,否则不会提“以人为本”。

    但是应该承认,目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客观存在的一块“短板”。一个水桶,可以盛很多水,但要是一块板短了,水就流掉了,盛不多了。绝大多数高校中很少有会教《道德经》、《黄帝内经》、《论语》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教师,也很少有学生有机会聆听到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传授。为什么?说来说去,还是流毒。“文革”的流毒到现在依然还有。“文革”过去三十多年了,还是有流毒啊。为什么呢?过去是不让讲,到现在还不是很敢讲,再说我们的老师也没学过啊,因为他读书的时候正好是“文革”以后,没有人敢讲的,学校里头也不让开课的。谁敢讲孔夫子的书、孟子怎么说的、老子怎么说的、释迦牟尼怎么说的?没人敢讲。所以到现在为止,没人会讲。《黄帝内经》也可怜,我们总算是中医药大学,还有个把人会讲讲,实际上讲的人也不多了。所以我说,我们中医药大学,中医的课都开不出来,还有什么脸面?所以我们要反思。

    现在很少有学生有机会来听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传授。但有一个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原校长杨叔子,他就说:“作为国家高层次的人才,不能不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理工科的不懂人文科学知识,就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必然影响其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杨叔子带的博士生是要读《金刚经》的,杨叔子的研究生是搞科学的,但要让他们读经典,读《金刚经》。杨教授的话道出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86%的学生支持国学进校园,大学生也普遍认为应该要多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只是缺乏渠道而已。
引言(4)
    目前,重振国学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文化热点。为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国学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优势。台湾相对来说在国学的研究上还是比较深的,特别是陈立夫先生,陈立夫先生曾经当过国民党的中央组织部部长。到了台湾以后,他就研究儒家文化。他后来就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研究,把儒家的四书一以贯之,编成了一本书叫《四书道贯》。很厚的一本,我在北京琉璃厂买到过。近年来,一般的书店也能买到。

    当时我就提了四点建议:

    第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应在中央以及各个省(区、市)电视台、报刊上定期开辟国学讲座与专栏,积极有力地宣传国学,并使之深入人心。这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向全世界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风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像《光明日报》现在就有专门的国学专栏,还包括《人民政协报》。

    第二,应在国内各大专院校开设国学的必修课程,将国学经典引入大学课堂,也应将国学精华的章句引入中、小学的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朗读活动,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完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中国人民大学专门成立了国学院,有几个大学也有,但还是很少,凤毛麟角。

    第三,鉴于目前研究国学的专家大多年事已高,应该抓紧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中青年国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师资队伍,才能对各级各类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研究国学的人真是越来越少了,所以我说为什么大学开不出国学课,也并不是不想开,主要还是缺少老师。你开课是要有一批人的,这批人哪里来呢?像现在,60岁一刀切,切光了。实际上,中医到60岁才刚入门。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60岁一刀切、切光了,是非常可惜的。所以我们现在的校园里,很少能碰到高水平的中医教师。为什么?因为60岁退休走人。那么,学国学的人呢,看过几本传统文化的书啊?而且要融会贯通,要付出自己的汗水,等到你有点通了,就年纪大了。所以最近我在看季羡林的一些文章,在看启功的一些文章。启功自己号称大熊猫,大熊猫是国宝嘛,但是反过来,大熊猫老了嘛,启功也过世了,国宝也越来越少。

    第四,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是海峡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所以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大力推动海峡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使之参与范围更广,参与层次更高,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这一篇是我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的提案,我今天先讲一下,我觉得有一定的好处,使大家知道,什么叫“文化”?什么叫“国学”?我们应当怎么对待它。

    下边我讲编写说明,就是我为什么要编写《国学精要》。
引言(5)
    据李朝全先生的考证,中国的著作最早被翻译介绍到西方去的书籍,就是现今在中国已濒临失传的《明心宝鉴》。我实际上给大家讲的就是这本书。“明心宝鉴”这个题目就使得我们的心光明起来,明亮起来,所以叫“明心”,这个明就是“光明的”、“明亮的”;“鉴”就是镜子,它使人的心能够明亮起来,犹如一面宝镜。照照这镜子可以知道自己脸上哪里有污垢啊、该要洗的啊,实际上是教化你这个人,修你的道德。所以这个“鉴”就是镜子,称人善于识别事务叫做“明鉴”。

    《明心宝鉴》这本书,成书于明初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393年)。洪武就是明代第一个开国皇帝,朱元璋那个年代。公元1393年,由武林也就是现在杭州的一个人,叫范立本辑集的。他把明以前的文、史、哲包括儒、释、道诸家的格言警句,他认为最好的一些东西收来,分为20篇,分别叫继善、天理(这个“天理”就是人所生的本性,就是天性,也就是良心)、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劝学、训子、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就是妇女需要做到哪一些贤德的行为)。千言万语,它的主旨是教人立德为善。*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国学主要就是儒、释、道三家。“儒”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相传宋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他文化程度不高,但天下治理得很好。后来他去世了,家人在箱子里发现有半部《论语》,所以叫“半部《论语》治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就在儒家的著作中,所以国学受儒家的影响很多。同时,受道家的影响更深。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老子写了《道德经》。老子实际上跟孔子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孔子问道于老子”,是说孔子向老子讨教过。我们杭州有个黄龙洞,就是道教的。孔子曾经说老子“其犹龙乎!”好像是一条龙。英国著名的学者李约瑟,专门写了一部《中国科技史》。他在《中国科技史》里讲到:“中国人的特性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多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包括我们中医,也是受道家的影响,《黄帝内经》就是道家的著作。所以《黄帝内经》第一篇是《上古天真论》,把道家的理论进行了很好的传扬。包括我们中医辨证的方法,这个阴阳啊、五行啊,最基本的都是道家的理念。
引言(6)
    我们中国人不自觉地把外来文化先引进、再结合、然后再融合。比如古印度佛教中的禅,传到中国以后,中国人进行了研究与发展,结果就形成了我们中国式的佛教。佛教的代表人物是释迦牟尼,就是如来。释迦牟尼真有其人,是古印度的一个王子,他后来经过研究,苦苦地修炼,把佛教弘扬到一个很好的高度。现在和尚念的经,好多都是释迦牟尼的经,都是释迦牟尼讲的。所以中国的佛教是融合而来的,也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主要是由儒、释、道这三个部分构成。儒、释、道三家文化,造就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使得中华文化形成了一个有自己特色的、随时发展的、善于融合的生命力量。所以中华文化越来越庞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博大精深。但是贯穿中心的总方向是绝对不变的,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美好和谐、摒除邪恶,希望全人类一起走向和谐社会,也就是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范立本把明以前有关儒、释、道的好的格言警句进行了编纂。他这个书为什么叫“明心宝鉴”呢?就是“鉴固可以照形,而理尚可以明心”之意。镜子可以照我们的形体的,而这些道理啊,大道啊,可以使我们的心地明亮,所以是一部“集群圣之大成,萃诸贤之蕴奥”之作。明代后期有一个万历皇帝,在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也就是过了两百年以后,在《明心宝鉴》的基础上,命令儒臣稍加删订,间有增损,就编成了《御制重辑明心宝鉴》。

    万历皇帝有一篇御制序,说:“夫以鉴照形,则妍媸辨;以古照心,则淑慝明。”就是用镜子照这个脸,长得难看、长得好看一下子就辨别出来了。有的人被火烧了以后面目全非,一照镜子吓了一跳,不照镜子不知道,所以“以鉴照形,则妍媸辨;以古照心,则淑慝明”。这个“淑”就是善良、美好的意思。“慝”就是邪恶。用古人的这些警句格言,来对照我们自己,善良美好或是邪恶,都可以自己心里有数。所以“刻而广之”,在明代的万历、嘉靖年间,有多种版本的《明心宝鉴》。说明这个书在明代是流传极广的一本国学读物。《明心宝鉴》不仅盛行于中国,还迅速向中国的周边各国传播,长期广泛流传于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到了清代以后,这本书在我们中国的流传,反而慢慢地衰减,目前在国内基本上见不到这本书。
引言(7)
    到了公元16世纪前后,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