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强迫症 找回美丽的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出强迫症 找回美丽的日子-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里对强迫症的研究发现,没有人真的把这些冲动付诸实施了。从强迫症的性质来看,强迫症只是我们的头脑里会闯入一些我们不想要的,甚至是恐惧的想法、图像、冲动而已。这个病的性质就是会出现这些冲动,而不是去按着这样的冲动去做。有一点必须明白: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也都会按照规律发展和变化。强迫症的规律就是会突然出现这些冲动,而不是会去做这些冲动。而且事实已经证明没有人这样做过。然后他又从我自身方面方面来分析:虽然我有强迫症,但我的神智是清醒的。我只是无缘无故的出现担心和恐惧的想法和冲动,但不会去做没有理由的事情。我不会去跳楼或者跳进地铁的轨道,因为我没有理由去死。也不会去掐死我的孩子,因为我没有任何理由去这么做。虽然强迫症朋友有强迫行为,但是强迫行为在强迫症的世界里是有理由的,是为了缓解焦虑或者避免不好的事情。强迫行为虽然在外人看来是没有理由的,但在强迫症的内心却是有足够理由的,也是和谐的。但,像我这样如果去做了这些行为,那即使是在强迫症自身来说也是没有理由的,也是不和谐的。要记住的是们只是有强迫症,并没有其他病。不会去做毫无理由又是让自己如此害怕的事情的。我无法控制的是大脑出现这些冲动,我的行为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所以,我根本不会去做的。
东老师和我反复的讲解和分析之后,我的恐惧降低了很多。但一到那些场景我仍然还是会害怕。因为那种冲动真的很真实很强烈。虽然当时我也按他讲的来说服自己,但还是担心万一真的这么做了怎么办。东老师又告诉我这个“万一”是根本不存在的。“万一”是强迫症的症状,而强迫症都是虚假空的。另外仅仅从道理上明白还是不够,需要我在实践中体会。事实会告诉我我是不会这么做的。他首先让我练习的是在和朋友说话时,不必费力的控制自己不去骂别人,而是允许那个想骂对方的冲动在头脑里出现,不去理会它,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尽量使自己放松。我这样试着去做了,刚开始还是做不到不控制,还是担心万一骂了就麻烦了。东老师给我反复解释之后,鼓励我试着不去控制。这样经过了大概一个多星期,我基本可以做到不去控制了,而我也没有真的去骂别人。这使我增加了信心,也更确信东老师说的话了。接下来是练习在开会的时候不要控制拿杯子砸领导的冲动。和前面的练习差不多,开始很难做到,但慢慢的调整慢慢的努力最后也基本做到了。又练习了在地铁上不要捂着嘴,也不要理会喊别人爸爸的冲动。这样用了大概三个星期的时间,和朋友说话时那种骂对方的冲动已经很少出现了,开会时拿杯子砸领导的冲动也减少了很多。坐地铁叫别人爸爸的冲动也基本没有了。
接下来东老师陪我一起上街,练习走路的时候不要靠在人行道的最内侧,慢慢的练习在安全的情况下在机动车道上走一段路。这个经过两个星期的持续练习也好转了70%左右。然后是陪我去地铁站练习等地铁。在做这个练习之前,他又把以前的东西详细的反复的给我讲了几遍。而且还对这段时间的练习进行了总结。让我自己认识到其实真的是不需要控制的,那些仅仅是一些无意义的冲动而已。然后我们去地铁站,先从离轨道大概3米的地方开始练习。每次在这里站一个小时。3米的地方我不怎么害怕的,因为离轨道比较远。一个星期之后改为2。5米。又一个星期之后改为2米。然后是1。5米,这个距离我的恐惧就比较厉害了。他又把那些东西讲给我听,还让我看到以前练习所取得的成果。在这个距离上我们练习了2个星期才感觉好点。然后是一米,这个我就更恐惧了。开始的几次里,东老师为了让我放心都是紧紧拉着我的胳膊和我站在一起的。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他拉我胳膊的力度越来越小。一个星期之后,他就不拉我的胳膊了,但还是站在我身边。这样又练习了一个星期,我可以做到即使他不在我身边站着,我也可以站在离轨道1米远的地方等车了。接下了继续练习了两个星期,我的恐惧基本不过超过30分了。而且有些时候在想其他事情就忘了这个恐惧了。对于在高处想跳下去的恐惧没有专门的练习,随着对等地铁练习的进行,对高处的恐惧自己就缓解了。
最后一个练习是和我儿子呆在一起。方法和等地铁的练习想类似。首先是由我妻子陪同和儿子一起待10分钟,但不需要和儿子有身体的接触。然后是每周延长10分钟的时间。这样能在一起待一个小时之后,练习我一个人和儿子待在一起。也是从10分钟的时间开始练习。由于前面有妻子在旁边的练习我也体验到了不去控制也不会真的掐死儿子的。所以一个人的练习相对容易了很多,基于这种情况东老师让我每两天延长10分钟。能做到我一个人可以和儿子在一起待一个小时之后开始练习和儿子有身体上的接触,开始也是有妻子陪同练习。然后到没有恐惧之后我自己练习。这个练习是很痛苦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尤其是刚开始练习的时候。这样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我已经基本可以一个人和儿子待在一起了,也可以抱抱儿子了。那种冲动出现的越来越少了,就算出现的时候恐惧也不那么高了。我能够说服自己这些都仅仅是冲动而已,都是强迫症在捣乱,蹲在脑子里的老虎不吃人,不用害怕它。
这样我的生活渐渐的恢复了平静,也能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幸福了。对于大脑里的很多想法和冲动也都不怎么理会了。
问题与讨论:
5。5。1什么是强迫意向
此案例是典型的强迫意向。所谓强迫意向是指强迫症朋友本人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如本案中在高处想跳下去;谈话时想骂人;开会时想拿杯子砸领导;想伤害自己的孩子;看见插座想去触电;等等。其本人明知这样做是荒谬的,不可能的,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做,但却无法摆脱这种内心的冲动。尽管当时这种内心冲动十分强烈,但却从不会付诸行动。也知道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但这种冲动不止,欲罢不能。
5。5。2强迫意向有没有实施的可能性
一般认为强迫意向是不可能真的付诸实施的。但有极个别的朋友反映,确实尝试实施过这类行为。对此我个人还无法给出合适的解释。也许确实实施这类行为的朋友已经不是单纯的强迫症问题了,也许是诊断有误或者还同时存在其他问题。
如果曾经尝试或实施过强迫意向的朋友,不要自行按本书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救。请到专业正规的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


5。6 没完没了的“为什么”
我的强迫大概是在八九岁的时候出现的。记得当时有一次爸爸骑自行车带着我,我突然想到人为什么会死。当时很害怕,那时是害怕死。觉得再也见不到父母了。想着想着就哭了。关于人为什么会死的问题当时大概想了一个多星期吧。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忘了,后来就没再想过。后来偶尔也会想一些问题,短的想个两三天就过去了,长的想个十几天也能过去。自己也并不感到烦恼。现在还能想起来的想过的问题有:为什么这边是东那边是西呢?宇宙的外面是什么呢?筷子为什么是长的呢?鸡为什么不会游泳呢?人是不是真的可以飞檐走壁呢?美国人好看还是中国人好看呢?反正乱七八糟的问题想过很多。直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开始想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这回和以前都不一样了。这次想了一个多月都没过去,而且自己感觉很难受。我就开始问我爸爸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爸爸说一加一就是等于二,没有为什么。可我还是不满意,还是反复的问。爸爸开始就告诉我别想这些没用的东西。可是我做不到不想,还是反复的问题他。后来把他问烦了,他就骂我。以前想的那些问题我都没有问过爸爸的,都是自己一个人想的。这次是实在想不明白了才问爸爸的。虽然他骂我但我还是要想。问题越来越严重,后来我想这个问题想的根本睡不着觉,脑子想的晕晕沉沉的。有时我会在半夜一两点中叫醒爸爸,问他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这样夜里叫醒他几次之后,他不再骂我了。因为他意识到我不正常了,所以他开始带我求医。医生开药给我吃了,情绪好了一些,但还是会想问题。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就不想了。又开始想土为什么能变成瓷呢?这个问题好像又想了大半年。后来又想为什么要学习啊?人为什么活着啊,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有些时候我能想出一个答案,但过不了多久就觉得自己想出的答案不对劲,好像不是最好的答案,然后就继续想。




后来上初中开始学几何,我的问题就固定在一个问题上了。那就是几何里里面的一个公理:“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我开始想这个问题,可是怎么想我都想不明白。开始我是问同学,同学说这个就是这样的,记住就行了,不用知道为什么。这样的答案显然不能说服我。后来我就去问老师,老师说这个在几何里叫公理,公理就是没有为什么的,就是人们认为就是这样的。在几何里定理是可以证明的,但公理是不可以证明的。是几何的基础,无法证明也无需证明。只要知道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就行了,别的不用多想。这个答案对我来说和没有答案是一样的,因为这个我自己知道的,学公理的时候老师就讲过了。我依然难受,依然继续想。也去问了其他的老师,答案基本都是一样的。后来我查到了这样的证明:“假设两条直线有2个交点。 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这两条直线会重合为一条。 这与已知中的两条直线相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的结论正确。 所以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我对这个答案比较满意,觉得说的很有道理。这是我经过将近一个学期才找到的答案,所以当时有种豁然开朗的轻松感。第二天我又想到来检查一下这个问题我是否真的想明白了。又把这个证明过程想了一遍,感觉确实是想通了。过了几天我又想到再来看看我是不是真的把这个问题想通了,这下可麻烦了。当我又想一遍证明过程的时候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呢?我就开始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问题。可怎么也想不明白,我问同学,问老师,自己查资料。答案基本都是一样的,这是公理不需证明。想这个问题使我非常的难受。开始只是在几何课上或者做几何作业的时候会想到这个问题。后来发展到不管上什么课,做什么作业,都会想这个问题。有时候不是很清晰的想,就是感觉隐隐约约的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还没解决,如影随形的在我大脑里四处飘荡。我说不出具体的感觉,好像胸口也有点赌得慌。这一个问题从初中想到了高二。学习成绩也大受影响。人也变得呆呆的,坐在一个地方就想这个问题。想的实在难受时我就甩甩头。只有在打球或者打电脑游戏时我能完全不想这个问题。其他时候总是或清晰或模糊的想这个问题。真是痛苦不堪。
     东老师并没有给我分析为什么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这个问题。他说就算这个问题找到我满意的答案了,还是会出现其他问题让我困扰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想明白这个问题,而是全面的看待我的强迫。这和我前面咨询的几个咨询师都是不同的。他们都是在和我分析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这个问题。而东老师完全没有就这个问题本身和我谈太多。他说这个问题本来就是无解的,如果他来分析还不如我的几何老师分析的明白呢。如果去分析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方向错了。他先给我详细的介绍了强迫症。告诉我强迫症是一种起因很复杂的心理问题,在我身上的表现就是会经常反复的想一些问题,总是找不到满意的答案。就算有时能有比较满意的答案但过一段时间就又觉得不满意,还是要继续想。或者,这个问题终于找到满意的答案了,新的问题就又出来了。
     需要我明白的是这些问题的出现本身就有问题,本身就是大脑发出的错误信息。如果我再去分析再去寻找答案,那就是错上加错了。对于强迫症我们需要知道,强迫症的症状都是由于某些原因而产生的虚假空的想法和感觉,要把强迫症的症状和我们现实的生活区分开来。我们之所以不断的想问题,主要是由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我们觉得这个问题需要想明白。一个是虽然知道不需要想明白但不想就难受。针对这两个因素东老师分别帮我做了解释。
首先关于需要去想明白这个因素。他说,关于一个问题是否需要我们一定要想通的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这个问题是和我们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息息相关的。
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着实际的意义,或者说不解决会使我们接下来的某些需要做的事情无法继续正常进行。
问题的解决需要必备的理论基础,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或者方法。
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
什么时候解决,什么时候可以暂时放下不解决,是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做主的。
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但不会一想到问题就焦虑难受。
其他人遇到相同的问题也需要去解决,或者认为有必要去解决。
上面这7条并不是什么真理,只是东老师针对我的情况给我参考建议而已。如果一个问题符合上面的这几条,那么就是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强迫症的症状了。这样来看看我现在想的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这个问题。符合第一条,和我的学习相关。其他的都不符合。这个问题只需要记住就可以了,并不影响我接下来对几何的学习。是公理没有办法证明的东西,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我不能做到想想的时候就想,不想想的时候就不想,我自己做不了主。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就难受。我的同学们都不这样想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