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风貌。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江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故名汉阳。
隋大业二年606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另设江夏县管理武昌。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经过发掘,武汉出土了大量唐朝墓葬,在马房山和岳家咀出土了灰陶四神砖及灰陶十二生肖俑等。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宋代的武汉制瓷业发达,在江夏区梁子湖发现了宋代瓷窑群100多座。南宋诗人陆游在经过武昌时,写下“市邑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来描写武昌的繁华。
唐至明各代,在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长期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的治所。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显示了武昌和汉阳的发展正走向融合。
明清时期
朱元璋攻克武昌时,第六子朱桢出生,后因朱桢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昌因此得到扩建,成为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在此后274年中,朱桢以后的历代楚王都选择在今市郊江夏区的龙泉山为陵地,使龙泉山形成了有“三龟九寝十二景”之称的古建筑墓群。历史,汉口、汉阳有一段时间是同步发展的。直至明成化十年1474年汉江改道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才独立发展,到嘉靖年间在汉江新河道北岸形成汉口镇,来自各地的商贾纷纷前来经营,当时汉口发展到下二十里的规模。明末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中国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美誉。货物山积,居民填溢,商贾辐辏。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中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颇能反映其盛况。明崇侦八年1635年通判袁倡创筑长堤起硚口-汉正街,下迄堤口-四官殿以障水患,此堤名曰“袁公堤”,即今日之长堤街,此后,汉口居民日增。
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清嘉庆年间,汉口居民已达三万七千户,计十三万人,但汉口很长一段时间隶于汉阳县,因此,早期的“武汉”概念仍是武昌、汉阳双城的合称。清道光二年122年,范锴所著《汉口丛谈》中“遂陷武汉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汉阳等府,汉口当时不是府郡。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其奏函中首次使用“武汉”两字,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显然也是指武昌、汉阳包括了汉口两地。
晚清时期
15年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中增辟的11个通商口岸,包括汉口。1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以英国为首的各国外商经营长江航运和茶叶等农产品出口业务。汉口的对外贸易很快远远超过广州,几乎可以与海并驾齐驱。一时间,汉口经济高度繁荣。
164年,汉口自西向东修建了一条城墙,起硚口,下到一元路,称作后城。
19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在张之洞执政期间,大力推行洋务运动,特别是兴建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刺激了武汉近代工业兴起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张之洞在鄂期间,主持修建了芦汉铁路,兴办教育,创建了两湖院等新式学堂。武汉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经济地位成为中国内地的首要经济中心而名闻中外。
199年,改汉口同知为抚民同知,汉水以北的汉口地区北至摄口,西至硚口拨归同知管辖,立名曰“夏口厅”。
1905年,为了解除汉口后湖的水患,保障芦汉铁路的安全,张之洞筹白银0万两,修筑了后湖长堤,建成后堤内干涸土地10万亩。为纪念张之洞,后湖长堤被武汉人称作“张公堤”,这条堤对起初狭小的汉口提供了广阔的扩建面积,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1907年,张之洞将后城城墙拆除,修建了起硚口、下至江汉路的后城马路,成为汉口第一条近代马路,是中山大道的前身。
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展实业救国运动。1906年,宋炜臣等人在汉口创立了“暨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民营公用水电企业。1909年,该公司为调节供水修建了汉口水塔,成为当时武汉最高的建筑。
在清末日本驻汉总领事水野幸吉所著的《汉口—中央支那事情190年》中,以欣羡的口吻对汉口的崛起倍加赞誉:“与武昌、汉阳鼎立之汉口者,贸易年额一亿三千万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二,将近而摩海之垒,使观察者艳称为东方之芝加哥”。从此,“东方芝加哥”名扬四海,成为人们对武汉的流行印象。
20世纪初叶的10年间,汉口的对外贸易总额始终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0%左右,常居全国第二位,是当时唯一可与沿海口岸匹敌的内地口岸。
中华民国时期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建立武昌起义军政府,脱离清朝,定国号中华民国,此时武汉成为革命中心。10月1日,革命军和清军在汉口、汉阳爆发阳夏战争。
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三镇鼎立,以武昌为湖北省省会。
191年,美国《竖琴》杂志刊载了魏尔·瓦尔特的文章《中国的芝加哥》。该文赞道:“汉口在全国商品市场所处的地位,可与芝加哥在美国的地位媲美”。当时作为美国钢铁冶炼业基地的芝加哥,日夜灯火通明,工厂机器轰鸣,城内运输繁忙……城市实力仅次于纽约。除了产业重点各有千秋外,当时的武汉与芝加哥确有相似之处。
1922年,江岸火车站为京汉铁路大罢工总指挥部,2月7日二七大罢工遭反动派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划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改夏口县为汉口市,并辖汉阳县城。
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自广州迁都至武汉。1月5日,数十万群众冲击了汉口英租界,2月19日,国民政府正式收回该租界。4月1日,武汉市政府成立,武昌市与汉口市含汉阳县城合并为‘京兆区’作为首都成为武汉特别市。故今天武汉市其历史只有3年。
1927年4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四·一二事件,不久中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月7日中国**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决定**今后将采取武装暴动的方式来反对国民政府的统治。
1931年夏,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洪水,武汉市被水淹长达百日之久,仅武汉市区就死亡3619人,财产损失巨大。
193年6月至10月间,中日双方投入百万兵力,进行长达数月的武汉会战。10月25日,武汉沦陷。
1949年5月15日,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乘飞机逃离武汉。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进入汉口市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立像区,次日分别进入武昌市区和汉阳县。至此,武汉三镇解放。22日中国**成立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次日**武汉市委员会成立,暂由中央直辖。
………【第六十四章 武汉生活(二)(重新修改)】………
武汉最有名的要算“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昌蛇山的“天下第一楼”黄鹤楼。萍是扬州人,李白的一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把武汉和扬州联系了起来;萍登黄鹤楼顿觉武汉变得亲切起来。
武汉的市花是梅花,可是萍最难忘的还是武汉大学的樱花。樱花虽然不是中国花,但绝对可以称得是武汉大学的校花。
八七年春天,早春三月,萍羡名去武汉大学看樱花。一进校门,远远就闻到樱花的香气,长长的道路两旁,整齐排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大樱花树。看着满树朵朵樱花,萍惊得目瞪口呆,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萍清楚地记得那是三月二十五日,一个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日子,武汉大学校园内人流如潮,樱花开放期间,不仅对外开放,供市民和游人观赏游玩,还邀请名流,举办各种活动……萍满载而归,兴致勃勃从市买回一大摞作者签名的籍……
武汉大学的樱花可以和南京紫金山中山门外的梅花山媲美。
梅花山即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城的东郊紫金山南麓。一到梅花开放的时节,踏春看花的游人也是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到武汉大学看樱花的人气不比南京梅花山差。
说到梅花山,江苏苏州好像也有一座梅花山,且有一个美丽、优雅的名字——“香雪海”,只可惜无缘一睹芳容。萍出差倒是路过苏州好几回,只是不是未到开花的季节,就是错过花期……所以有些事情要靠缘分,强求不得。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萍的家乡扬州也有个梅花岭,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即葬于此处,墓碑铭刻的是一副名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二分明月”应该出自唐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夏天萍下东湖游过泳,划过船。
武汉素有“百湖之城”的美誉。东湖号称“中国最大城中湖”。东湖很大,真的比杭州西湖有气势,有气魄。据说,是杭州西湖水域面积的六倍。
武昌起义纪念馆和**农动讲习所也很有名。萍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前拍过几张身穿北伐军也称国民革命军的灰色军装,腰系武装带,头戴大盖帽的照片,看去威风凛凛,神气活现。年轻人都喜欢这样的打扮。
归元寺取“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而命名。这里古树参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绿,曲径通幽,是“汉西一境”。
归元寺有五百罗汉。五百罗汉依“田”字排列,殿堂里尽管安放了五百多尊塑像,却没有拥挤之感。
走进罗汉堂,游客们无不被罗汉的生动形象所感染。只见有的盘腿端坐,有的卧石看天,有的研读佛经,有的驱邪除恶,有的勇武,有的温良,有的天真憨厚,有的饱经沧桑,个个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如第463尊罗汉是陀怒尊者,周围有6个童子,为罗汉挖耳,掩嘴,遮眼等,称“六戏弥勒”。“六”即眼、耳、鼻、舌、身、意。它告诫佛门弟子,不要为凡情所染。塑像中把孩子的天真烂漫,娇稚顽皮和罗汉的慈祥憨厚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数罗汉”是人们游罗汉堂的趣事。据说,任意从一尊罗汉开始,顺下数完自己的现有的年龄,这最后一尊罗汉的身份、表情和动作,便可昭示数者的命运。这一活动为人们参观罗汉堂增添了不少乐趣。
五百罗汉是由湖北黄陂县王代父子用九年时间塑成的。黄陂至今是湖北的雕塑之乡,有悠久的泥塑传统,技艺娴熟,艺人辈出。据《归元丛林罗汉碑记》,归元寺的五百罗汉,是以南岳衡山祝圣寺的五百罗汉石刻拓本为依据,进行加工提炼,创造而成的。工艺采用“脱胎漆塑”,又称“金身托沙塑像”。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后用葛布生漆逐渐沾巾套塑,称为漆布空塑,最后饰以金粉。它的特点是抗潮湿,防虫蛀,经久不变。两百年间罗汉堂几次受水灾侵袭,但水退后罗汉仍完好无损。
归元寺属曹洞宗,又称归元禅寺,它与宝通寺、溪莲寺、正觉寺并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
在龟山电视塔瞭望、鸟瞰武汉三镇。龟山武汉电视塔时称“亚洲第一高塔”。登“亚洲第一高塔”,更能体会什么叫“晴川历历汉阳,芳草凄凄鹦鹉洲”。鹦鹉洲实际是长江的江心洲,在武汉长江大桥的下游。
汉口的民众乐园,汉正街小商品一条街。
改革开放后,汉正街率先恢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八十年代更凭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发挥着引南接北,承东启西的流通功能,成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不过,当时汉正街还很小,也没有名气。汉正街真正闻名全国,是从一部叫《汉正街》的电视连续剧开始。
萍还学会打武汉的“二五八将”麻将。武汉留给萍的美好记忆才多了,萍在武汉两年没有半点不愉快。工作之余,闲暇之时,萍逛遍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所有的店。
未完待续
延伸阅读:
方言
武汉地处中部地区,各种方言交汇形成了特别的武汉话。武汉话是大部分武汉城区居民的母语,也通行于整个武汉市乃至武汉城市圈。武汉话在方言学的分类系谱,属于官话方言中的西南官话,与川渝黔等地的方言同属一个系谱,也是西南官话地理分布的最东端。武汉艺术家夏雨田用“办事脑子灵,说话喉咙喳”来形容武汉话。同时,武汉还有“弯管子普通话”,这种语言通常是调侃而用。现在武汉部分电视台开辟了方言节目,比如“经视故事会”和“都市茶座”“阿星笑长开讲”等。
………【第六十五章 私分货款】………
青和明在萍未来之前,整天在武汉办事处,和江夏饭店的服务员们鬼混在一起,喝酒、打牌。尤其是青,爱喝点小酒,“酒是色之媒”,酒能乱性,而且青本来就有拈花惹草的毛病,喝了酒晚就要出“妞”“找小姐”。他们的钱从那儿来?青自有办法弄到。他们将吃喝玩乐的钱开到办事处住宿发票里报销。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办事处仓库里的发电机组不开票,低价卖给个体户。
青、明为萍接风洗尘。食武昌鱼就像家乡的鳊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