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为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材料为王-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逸铭感到喉头有些哽咽,他实在是想不到,一个业内闻名的老科学家,家里情况竟然窘顿到如此地步。

    事实上,像陈教授家里这种情况,又何止发生在他一家。这栋搂住的科研工作者们,全国如陈教授家里这样情况的科研人员们,又何止千千万万?

    家室不安,他们又怎么能安心工作?

    物伤其类,其不哀乎?

    郭逸铭也是一个材料学家,一个科研工作者,对于同行们的境遇,深深地感到无比同情。但他的能力也很有限,就像国家无力为所有科学家们提供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一样,他也无力帮助所有人。他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一番心意。

    要知道,这些人所掌握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都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啊!

    他绝不能任由这笔宝贵的财富,就此流失!



………【第二十二章 实地考察】………

    【这两天写得太慢了,也不得不发得更晚,实在抱歉。

    开始本章更新之前,依然要感谢火烤老母鸡、garysi1、19452004网友,感谢你们的支持,谢谢!同时感谢所有点击、收藏、推荐的朋友,作者在此表达深深地谢意!】

    一辆公交车缓慢停靠在路边,这里是公交路线最后一站,路边只有一根孤零零的站牌。马路两边全是田野,空气中也带着淡淡的青草味。

    等车上人下完,公交车缓缓掉头,接上对面站牌等待进程的人,向着来路驶去,很快就消失在视线尽头。

    居住在附近村落的乡民很快散去,陈中和妻子瞿洁四下张望着,眼神中一片迷茫无助。

    “郭所长说他们研究所就在102路终点站,和中科院材料应用研究所面对面,可这里明明就是田野,哪里有什么研究所?”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陈中有些不知所措。

    “该不是骗我们的吧?月工资一百五,还有奖金,月收入不会低于二百七八,哪有这么好的事!”瞿洁怀疑道。

    事实上,那个郭所长不只是对他们允诺了这些,还有诸如研究成果被采用,获得了经济效益会按照技术在产品中所占分量提成等一系列好处。正是这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优越条款,让老两口怦然心动。两人在家商量了好几天,终究还是决定过来实地看看究竟是不是真有这回事。

    现在想想,他们也太容易上当了。

    她和老陈在十三所干了一辈子,算上工龄工资,到退休也才135块7毛2的退休金。哪有刚到一个单位,就拿两百七八的高工资?

    “不会的,人家是外国公司,怎么可能骗人。你在这等着,我去问问人。”

    陈中推推黑框眼镜,向前倾着身子望了一圈,让妻子在站牌下等着,自己顺着田坎,向远处一个正在耕作的农民跑去。到近前,两人说了几句,只见那农民向着远处一片树林指指点点,陈中也顺着他的方向朝那边看,又说了几句话,然后小跑着赶了回来。

    “还要朝前走。公交车到这里就回头了,还要走一刻钟。你看到那片树林没有,那里就是中科院材料应用研究所的后墙。”陈中略微有些气喘地对妻子说道。

    远处那片树林,他们之前就看到了。在树木间歇,也看到了几点围墙的痕迹,当时他们还以为那是一个村落。

    走了一段路,景物放大,树木间歇的围墙越发清晰,看外观果然像是一个很大的单位。

    两人绕过树林,就看到了被树木挡住,马路对面的一片建筑。如果那个郭所长说得没错,这就是中美电子研究所了。

    在旁边,还有很大一片地正在开发,几百个建筑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展开施工,不知道是研究所扩展用地呢,还是新建工厂。

    老两口惴惴不安地穿过马路,来到对面建筑大门口,“中美电子研究所”的门牌让他们松了一口气,总算找到了。他们走进大门,就在侧面收发室门口看到一张条桌,一个年轻女孩子坐在木桌后面,见到他们进来,立即热情地站起身迎了上来:“两位是来参观的吗?”

    态度一点也不像其他国家单位那么冷淡,对着他们笑不露齿,这第一面就给两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您好,我姓陈,陈中,这是我爱人瞿洁。前些天有位姓郭的年轻同志到我家去找我,说他是研究所所长,表示这里缺少有经验的研究员……”陈中赶紧将来意告知对方。

    “您稍等,陈中是吗?”年轻女孩子翻开面前一个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她指尖在名单上滑动,“啊,找到了,陈教授是吗?您原来是十三所磁性材料研究室的,对吗?这是您爱人瞿大姐,也是十三所真空室操作员?”

    “对对,就是我们!”

    见研究所准备这么充分,不光是让接待人员记住了两人名字,还把他们的原工作单位、技术专长也罗列清楚,接待人员又这么礼貌,显然事先得到了提醒,要求对来客尊重有加,陈中也很是高兴。

    “两位来得正是时候,郭所长他们刚刚带着一位市无线电六厂的高级工程师回来,参观咱们研究所,这个时候可能还在行政楼。我这就带两位过去。”姑娘微笑着说道,向他们做个手势,带着他们向研究所内走去。

    太好了!

    外企就是外企,在细节上做得如此周到。陈中夫妇对这趟行程充满了期待。

    中美电子研究所应该是个新成立的单位,他们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看脚下的路面、围墙、设施,全都是新的,连路两旁的植物也都是新移栽不久,行道树又矮又细,还是些幼苗。只有建筑物建有少数树木是整体移植过来,高大繁茂的树枝间可以看到新冒的嫩芽。

    和国内的大多数单位一样,研究所很大,建筑物不多,空地很多。所里绿化面积超过了百分之四十以上,大片的草地、苗圃,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人工湖。在湖中心用泥土堆了一座人工小岛,上面修了一个小亭,一道长廊从湖岸连接到人工岛,曲曲折折。

    到了行政楼,陈中夫妇更是满意。

    这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四四方方,没有经过一点修饰,俭朴实在。舍得在研究所环境建设上花功夫,却不愿对行政楼进行装修,可见单位负责人的工作作风非常务实,很合他们的胃口。从接待人员的素质、沿途所见的布置,以及眼前这栋朴实无华的行政楼,都证明了这是一个真正做实事的单位。

    瞿洁脸上已经显出了笑容。

    行政楼里人进人处,见到那个带路的姑娘,都和她友好地打着招呼,并向陈中夫妇投来好奇与敬重的眼神。

    他们才走进行政楼,就看到从正中楼梯上下来一行人,正是郭所长和他的秘书小舒。他们陪着一个五十开外的老人,说说笑笑地走下来,似乎正准备外出。

    “郭所长!这两位是原来十三所的……”那个负责接待的姑娘迎上前,准备介绍陈中夫妇的身份。

    “您好您好!陈教授、瞿大姐!欢迎欢迎!”郭逸铭大踏步走过来,朝陈中两人伸出手,“两位来得正好,这位是市无线电六厂的马正裕、马工。我正准备陪他参观一下我们研究所,两位不妨一路走走,也顺便看看研究所的环境?”

    “那太好了!”

    陈中夫妇很是高兴,向领他们来的姑娘表示了感谢,便随着郭逸铭一行向外走去。

    ……

    “这里是我们的电子化学实验楼。两位都是长期从事电子研发实践的科研工作者,自然知道化学在电子领域的重大意义。可以说,现代电子科技、尤其是半导体科技的进步,几乎是伴随着化工科技的进步而进步。

    我们所研制的石英坩埚隔热防腐溶液、清洗药剂,就是现代化学在电子工业中的实际运用。

    在集成电路制备中,硅晶片电路掩膜制备、光刻胶制备、腐蚀液制备、抛光等等,都离不开化学科技的支持。所以我们单独成立了电子化学实验室,包括分析、研究、制备等多个分室。目前实验室主体已经建设完成,一些基本的试管、烧杯、酒精喷灯等化学设备都已安装到位。

    但这只是初步可以投入使用,未来我们还将添置清洗消毒设备、电热消解仪等取样设备、电加热设备、高速离心机等萃取设备、纯化设备等一系列专业化学设备……”

    陈中夫妇、马正裕随在郭逸铭身后,听他滔滔不绝向他们介绍化学实验楼的建设、设施、仪器,就他们所知,许多设备已经超过了大多数普通研究机构,属于高精度分析、制备设备。

    这个研究所果然舍得向研究投入!

    他们在听取郭逸铭显示的雄心壮志的同时,不由自主浮现出这样一个念头。

    ……

    “这里是电子实验楼。实验楼分为材料制备和光电子研究两个分室,下面又分别设置了存储材料、运算材料、显示材料;激光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等专用试验室,开展具体的实验研究项目。

    目前实验室设备也还没完全到位,只安装了一些示波仪、ROM程序输入烧结设备等通用设备,未来打算添置激光发射器、光电探测器、扩散炉、光刻机、红外光谱仪等相关设备。

    这些设备大部分打算从国内厂家订购、部分自制,还有少量精度较高的设备预计从国外进口。

    化学、电子实验设备,公司的总投资初步估计将在五百万左右,其中包括我们自购材料、自行研制改装的经费在内。

    未来公司将视经营效益,将当年利润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投入技术研发。

    就我们目前的盈利情况判断,这笔研究经费每年不会少于二百八十万美元,合三百三十五万人民币……”

    “三百多万!只是日常研究投入!”

    陈中等人都震惊得惊叫起来。

    他们已经听郭逸铭介绍,研究所总建设成本也才四百多万,现在为两个主要研究部门购置相关仪器设备,就打算花五百万,差不多等于重建一个中美电子研究所了!而且维持日常研究运转的年经费投入竟然高达三百多万,把三个人震惊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美国投资方的决心之大,简直令人震撼!

    诚然,现代科技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投入越来越大。在高科技研究方面,各种设备也越来越高精尖,成本渐趋高昂。但也只有国家重点研究机构,才会如此不惜重金打造如此规模的实验室。如果单就一个研究所来说,这个投入简直不可想象。马正裕之前是在半导体六厂技术科工作,诺大一个半导体六厂,十多年来,在研究设备上的投入也不过七八百万,平均年研究经费不超过六七十万。

    陈中夫妇在十三所工作了这么多年,更是知道国内研究经费是何等紧张。

    十三所除了在成立初期,购置了一批设备仪器,之后的设备添置、更新都非常缓慢。实验室要申请一千块钱的实验经费,都要向上级部门打报告,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再三研究,才会拨款下来,而且多半是减半拨款。

    这两年,来自上级部门的拨款更是明显减少,所里的研究资金日渐捉襟见肘,经常靠着拆东墙补西墙,才让一些重点研究项目继续下去。很多项目因为经费不足而停顿下来,处于等米下锅的地步,只能做一些理论预研,连实验都不敢做。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哪一个不想拥有一个设备齐备的实验室,在充足的研究投入支持下,愉快地进行科研工作?

    如果郭所长说的是真的,中美电子研究所每个年真的能拿出三百多万用于科研,那他们绝对是国内最财大气粗的研究机构!

    但这可能吗?

    三人都有些半信半疑。

    他们的迟疑,在郭逸铭带他们来到家属宿舍的时候,看到那栋七层高楼,听说只要他们和研究所签约,经过三个月试用证明了他们的能力,马上就能分到一套住房时,立即打消。夫妇俩当即就毫不犹豫当场做出了的决定。

    他们决定了,就把他们的余生,贡献给中美电子研究所!

    要知道,这可是一套住房!一套最小也是一套二,带独立卫生间、客厅,面积达四十七个平方的住房啊!

    这还是新房!

    不说别的,就想想家里拥挤的居住条件,想想已经结婚的大儿子、正准备婚礼的小女儿,已经成年的二儿子、三儿子,他们也无法狠下心来,拒绝郭所长的热情邀请。

    哪怕郭所长只是在空口允诺,哪怕实验设备不能充分到位,哪怕试验经费并不是那么充足,但只要有这么一套住房,他们也愿意接收这份工作。

    一所宽敞的房子,对于国人来说,诱惑力大到令他们无法抗拒!

    郭逸铭微微一笑,这个时代的科研工作者实在太好笼络了,只需要拿出略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的工资待遇,给他们创造一个可以安心工作的科研环境,再祭出无往不至的住房分配制度,就彻底击垮了这些老科研工作者的心底防线。

    等以后,当他们做出了科研成果,拿到技术分红以后,他们对研究所的忠诚将更加牢固。

    这些经验丰富的老研究员,就是他事业腾飞的推进剂!



………【第二十三章 一个如何花钱的大会】………

    如陈中夫妇、马正裕等人的反应并非个案。

    只要被郭逸铭上门拜访,显示出来的诚意和条件打动了的老科学家、技术人员、工程师们,在到了中美电子研究所实地考察之后,面对着高工资、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住房三板斧,都无一例外地为之倾倒,痛快地答应来此工作。

    他们唯一的疑虑,只是害怕承诺的这些条款,是否能够兑现。

    当他们见到舒雨菲摆放在他们面前,那厚厚一摞、足有十多页的工作合同、完善的保密合同,看到上面罗列得密密麻麻、详尽到让人咂舌的条款,在舒雨菲善意的指点下,找到了关于工资、科研经费,更重要的是住房分配的条款后,立即毫不犹豫就在合同后面,签上了他们的名字。

    其中有几位科研工作者,因为实在是太激动,竟然连续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