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称职的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称职的兽医-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还不算,皇太极还依仿明制,改订官制,先后建立内三院(即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合称内三院)、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二院(都察院向皇帝谏诤,并监察诸王贝勒及六部官员;理藩院管理蒙古诸部有关事务)。二院与六部合称为八衙门,构成中枢政府。皇太极如此做加强了中央集权制,更便于他进行统治,这对于女真和蒙古这样以游牧为主的生产力落后的社会形态无疑是先进的,使之更具有凝聚力,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一个一个部落的如同散沙。

对于我来说可是大大的不妙,要知道本来是张开的手掌现在成了拳头所带来的攻击力绝对和从前不一样,再加上阿敏的蠢蠢欲动,整个西线的防御都很危险,不给多尔衮多配备军力,一旦战端开启,很有可能是一泻千里。北大荒一失朝鲜西侧再无屏障,我们也再无战略纵深而言,要知道整个朝鲜如同一个大的生产基地,不拒敌于国门之外,任由敌人进来,将会使朝鲜的损失无法估量。所以必须保住西线,以皇太极的为人,卧榻之旁焉容他人,有我牵制他,就如同鱼刺在喉,让他始终无法全力以赴对付明朝。此时袁崇焕以去,明朝再无人能威胁他,他一定会以最猛烈的攻势来报当年数箭之仇。

其实不光是要充实多尔衮的部队,就包括佟养性的汉军我也要派上去,新军形成战斗力后同样要派上去,朝鲜有金起宗的地方部队就足够了,今后的重点都要放在西线上,力保朝鲜平安无事。

“李大人,我想我无法也不能担任这个元帅的职位!”袁崇焕率先开口道,半年多的朝鲜生活,再加上家人团聚,使得袁崇焕已经逐渐融入这里了,他在军事学院的授课十分优秀,得到了几乎一致的认同和称赞。在军事理论上现在可以说无人能超过袁崇焕,就包括我在内,以我比他多几百年的战史经验但是仍然要甘拜下风,袁崇焕对战场形势的把握和分析,战术的应用都不是我所能企及的。尤其是他对辽东半岛的了解,以及对皇太极的了解,我都自愧不如,既然这样,我这个业余选手没有不让位给人家专业人才的道理。

“袁督师,你还在想过去的事么,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您在这里也再非昔日的袁崇焕了,我希望你不要推辞,男子汉大丈夫,当建功立业,你志在恢复辽东,心在中原百姓,此时正是最好的时机,为何要推辞呢?”听我这么说在场诸人均向袁崇焕望去。

袁崇焕绝对不是迂腐的人,在这份名单出炉以前,我也就辽东的战略和他多次讨论过,但是我只字未提让他出任陆军元帅一事,就是怕他过早的将我否决。可以说袁崇焕作陆军元帅有很多困难,但是仅以才华而论整个朝鲜再无人能和他比,他最大的困难是没有自己的班底,没有自己的底细,我看中的也正是这一点。须知只有这样他才能不偏不倚,也不会对我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我要用的是他的才华,是他的军事天赋。而袁崇焕要用的是我的军力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报复和理想,袁崇焕是努尔哈赤一家天生的克星,若不是崇祯皇帝愚蠢的相信了皇太极的离间计,再加上自己不肯认错,那么历史恐怕早就重写了。

“这,我袁崇焕何德何能敢窃居朝鲜陆军元帅一职。袁某能有今日,还全赖李大人,以诈死之计瞒天过海,成全我一家团聚,所以袁某只求能在学院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不敢有其他非分之想。”袁崇焕这些话让很多人都大点其头,由于利益关系他们并不希望袁崇焕就任元帅一职。

“先生,我们认为这个元帅一职还是由您来担任最为合理。”鳌拜率先说话,底下众人纷纷响应。众人已经习惯我做为他们的统帅,毕竟他们是我提拔上来的,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对于袁崇焕的就任确实有很多疑虑。

“这个问题不要再谈,我不会出任任何军职,首先我并不适合带兵打仗,其次我今后还有其他重要的事要做,我已经给你们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统帅,难道你们不赞同我的意见么?”我严肃的向众人问道。这些人立时鸦雀无声,一个看着一个,都希望有人带头出来说话,袁崇焕也不是滋味,其实对于这个能完成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机会他何尝不动心呢?可是光看目下这形势,他就知道即使自己答应了,估计也难以服众,此刻他出于十分尴尬的局面,辽东自己的老对手皇太极正在厉兵秣马蠢蠢欲动,此刻他的心确实已经飞到辽东了,担心自己的旧部,也担心目前大好的形势被皇太极破坏。

“李大人,袁某确实难以胜任,您还是不要为难我了,要说出谋划策,袁某倒是可以略效微末。”袁崇焕在一旁推拒道。

“不行,我确定的事谁也无法更改!”我下了死令,让众人一时都处于尴尬的局面,整个会场静悄悄的,袁崇焕被我顶回去,也不好再开口了。

“先生,您看这样可不可以。”柳德恭虽然是海军元帅,但是他在朝鲜的威望还是无人能及的,尽管陆军改革和他海军关系不大,可是他还是出言劝解道。

“袁督师论才能确实是当世的俊才,可是他对朝鲜军队目下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眼看着这年一过皇太极就要有大动作,此时让袁督师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确实是有些难为他,也让他无从下手,恐怕贻误军情,依我看元帅一职暂时由先生担当,袁督师作副帅,等过一阵子袁督师对军队的事情熟悉了,再做正帅也不迟啊!”柳德恭这话无疑是折中之法,众将大都表示赞同。

我犹豫了一阵子,此时这办法也确实是最好的方法了,让袁崇焕继任确实有些心急,但是我仍能在背后指挥,众人的反应强烈我也不是没有想到,但是远没有想到他们是如此多的顾虑。

第五卷 惊涛骇浪  第二十七章 债卷(上)

柳德恭的折中方案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我也接受了,袁崇焕有些扭捏,我看得出来他心里是愿意的,他内心深处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辽东这个他战斗过的地方,更没有放弃中原的百姓。皇太极自从征服漠南蒙古以后他的兵锋已经直指山西,随时可以突破长城进入中原腹地,孙承宗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所以指望不上山海关能有太大的作为,唯一能牵制皇太极的就只有朝鲜了。

袁崇焕更加矛盾的是他在朝鲜的这些日子看到了一种潮流,深深的体会到整个朝鲜的“野心”,连同朝鲜与日俱增的这种可怕的实力,让他对今后中原的安危同样担忧,皇太极是近忧,而朝鲜绝对是远患。受儒家传统思想熏染严重的袁崇焕,忠君思想严重,即使崇祯皇帝要置他于死地,但是他也不丝毫怨恨,将之归为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可是他心里其实也很明白崇祯为什么要杀他,只是不愿意直接面对罢了,找这么个理由来逃避。可他终究是心系中原的,所以最后还是答应出任这个副元帅了,因为我说过最后让他做元帅,那么或许这会影响到将来朝鲜的走向,至少能让自己指挥的军队对中原的危害减少到最低,袁崇焕如是想。

众将也都接受了袁崇焕作为副元帅这一事实,毕竟他的才干是有目共睹的。袁崇焕上任后的第一步就是阐述了自己的作战观念和军事改革理念,这是我们俩共同研究和讨论过的。按照他的想法,朝鲜的陆军应该以发展骑兵和火器部队为主,在东北广袤的平原上骑兵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火器在近年来的战争中已经初露头角,凭着一个军事家的预见,袁崇焕意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所以才会有新军之说。当然他当初建议编练新军只有一支,而我将之加为两支,袁崇焕的意思是试验,而我的主张是投入作战,并且是大规模的投入作战。这当然源于我比他多的这几百年的战争历史经验,但我不得不佩服袁崇焕的眼光和魄力,要知道在当时建立一支1万人的完全装备火器的部队已经是绝无仅有的了,而袁崇焕更惊诧于我的大胆,对于这种新生事物是如此支持。

于是由苏克萨哈和鳌拜统领的新军正式宣布筹建,这支新军不光是装备新式的火器,而且在整个军制上都进行彻底的改革,除了原来的军医处外新增设了参谋部、军需处,最主要的是增设了督军一职,他实际的职能就是等同于政委,主抓军队的思想问题,一支军队能打不垮,胜不骄败不馁,最重要的是思想上要让士兵知道为什么而战,培养一种独特的军人文化,让这些军人不同于古代旧式的当兵吃饷式的模式,让部队走向职业化。

同时我也深深的明白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要让士兵属于国家,忠于国家,而不是某个个人的私人军队,这样是很可怕的,杜绝那种带兵的将领一倒戈投降首先士兵纷纷跟着倒戈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地将军队把握,不用害怕这支军队的指挥者到底是女真人还是汉人,亦或是蒙古人,更不用害怕他们是否存在异心。

随着袁崇焕的上任,以及各级将领的任命轰轰烈烈的军事改革开始了,部队被分为野战部队和卫戍部队,大规模的换装也开始了,除了各部队因职能不同而穿着的军服不同以外,武器装备上的区别也凸现出来,卫戍部队的装备以大口径的火炮为主,这些火炮不强调机动性,但注重火力,野战部队则是以装备小口径机动性强的火炮为主,以目下的形势来看这些小口径火炮已经足以应付现下战场的需要。在战马的配备上同样凸现野战部队的机动性,力争要在年底之前装备5万人以上的骑兵,但是以上的这些的花费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单以国家行为绝对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换装的。

袁崇焕拿着一份长长的清单,皱着眉头看着我,我的神色也同样不好,仿佛看到朝鲜府库的银子被一车一车的拉走,最后见底。这是军事改革开始后的第一次联席会议,很多将领和相关官员都来参加。

“不行,这样绝对不行。”我站了起来,在屋内来回走动,现在我的手上不光有陆军换装的清单,还有海军换装的清单,单以朝鲜目前的经济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承载这样大的负担。从前这些大多是以国家形式无偿征召或者是征用,而我不想这样,这会将朝鲜刚刚开始树立的商业风气一扫而光,我要树立的形象是即使国家需要也要通过采购获得而不是无偿征用,要保障每个百姓的私有财产和切身利益。

“先生,你看该怎么办啊,最近传来的消息,皇太极已经开始调动军队了,有迹象表明这次他的这次行动将包括大量的蒙古骑兵,所以我们至少应当保证一线部队的换装,以应付这次大战。”袁崇焕说道,战争迫在眉睫,这我们彼此双方都知道,可是钱从哪里来?袁崇焕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还当要什么有什么呢?

钱,钱,没有钱就别想打仗,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绝对是不行的,袁崇焕吃惯了皇粮,一直靠向皇帝要钱,要装备,可是此时自己做了元帅对整个朝鲜的陆军有了初步了解后,才知道前面的路有多漫长,多艰难。

“我看这样行不行,让府库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两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民间筹集资金,这方面我们的经验丰富,向年前和倭人作战,很多人都得到了好处,这次我建议是发战争债券。”

李复觉这时也在场对于我的各种新鲜热辣的提议他总是最先支持,唯独这次莫不作声。无他,这次索要筹集的数目实在是太庞大了,想像以往那样靠从商人手中募集资金难度很大,商人不见到利益是不会轻易出手的,北京战役有邓家这样的大财阀支持,打开了中原沿海的港口,对倭战争是打开了日本的贸易,这些都是见得到的利益。可是因为换装而募集资金,这种投资行为不是可以短期预见的,并且风险很高,估计很少会有人购买我所说的战争债券。

袁崇焕对债券的事不大懂,以往这些募集资金的事都是在各大财阀中进行的,范围并不广,他只是有所耳闻,并且也知道那些财阀们因此获益良多,尤以我一家,每次都是大手笔,所以获益最丰,听我这么说还以为有了门路,他的换装计划能得以实施呢,连连称好。

可是见在场众人均不作声,随后也不再说话了,确实要发行这种债券风险很高,首先我缺少类似于国有银行这样的大的金融机构作为发行单位,其次我缺少专门的财务人员从事债券交易,最主要的就是信誉问题,前几次等于是内部募集资金,各大财阀都因为自身原因不得不出钱以打开市场。可以说邓家和张海潮这样的财阀已经是从长远角度在考虑问题了,为此他们付出了大量的金钱,这些金钱在随后的贸易中得到体现,但是也同样让那些没有投资的很多小的商人从中获益,真正明显的获利是前一次通过囤积沿海的货物而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但那只是一次性的,现在对中原和日本的贸易已经恢复正常,再让这些财阀掏钱投资,恐怕确实是个难题。

第五卷 惊涛骇浪  第二十七章 债卷(下)

“别人不出钱,我出,不过话说到头里,到时获益可别怪我没知会你们。”在场的众将除了袁崇焕现在谁没有置办一些家业和产业,最次也是在一些作坊参股,连番大战下来,这些人一个个家底丰厚,都想着钱再生钱的办法。我不得不用这种诱惑式的方法来让他们就范,可是偏偏这次不好使,没人搭那个茬,大厅里依旧是没人说话。这可是我头一次看到如此冷场的场面,不得不搅尽脑汁想办法刺激这些人支持我的债卷计划。

“这次我要发行新的债卷,和以往的债卷不同,这次发行的债卷将面向整个朝鲜,乃至中原,连同债卷发行的是辽东土地的认领权,和皇太极一战不可避免,现在我们在北大荒还有很多未开垦的土地,债卷面额以土地面积折算。举个例子说假如是一百两面值的债卷,一旦府库无法偿还,将以等值的土地进行补偿,战争结束后,债卷的所有人可以选择是认购土地还是偿还债卷面值加上利息的银两,债卷的利息绝对要比现下里钱庄的利息多,这样总可以发行了吧!”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东北沃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