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空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天空下-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嘉英悠然一叹道:“可惜英雄总是死于宵小之手,他在广西梧州与当地黑道产生纷争,被暗算身亡了。”

    “死于黑道纷争?”赵翰青觉得意外,这可跟他知道完全不一样啊,当然他知道的是后世的记载——

    王亚樵屡次刺杀国民政府的领袖蒋委员长。惹得蒋委员长勃然大怒。亲自下达了必杀令,执行这一必杀令的就是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他是王亚樵的弟子,委员长对王亚樵恨之入骨,他想看到的就是让王亚樵死在自己徒弟手里,蒋委员长不但要从**上消灭王亚樵,还要从精神上来打击他、摧毁他,有什么能比弟子的背叛更让人痛心呢?

    戴笠领命之后,就把兄弟之情师徒之义丢到了一边,但是。他多次布局均抓不到王亚樵,他甚至派特务混入王亚樵的手下,却因为无法进入王亚樵的核心力量仍然毫无办法。

    不过,戴笠师从王亚樵。对师傅的性格特点自然熟悉,知道王亚樵侠肝义胆,最重情义,对手足弟兄照顾备至。于是,戴笠就利用特务诱捕了王亚樵的得力手下余立奎,然后试图逼余立奎来对付王亚樵,余立奎誓死不屈服。然而,戴笠的真正目标并不是余立奎,而是余立奎的小妾余婉君。

    原来,戴笠早已经打听清楚了年轻貌美的余婉君爱慕虚荣贪图富贵。于是就派人重金利诱余婉君,同时答应只要抓到王亚樵就放了余立奎,余婉君就毫不犹疑地选择了跟军统合作。

    余婉君通过王亚樵的秘密渠道联系上了王亚樵,以在香港生活困难、无人照顾为由要求到王亚樵秘密隐居的广西梧州居住,王亚樵就爽快地答应了。

    余婉君到达梧州之后,将王亚樵骗到自己的住处。王亚樵刚一走进房间就被埋伏的特务用石灰迷了双眼,十几个军统特务一拥而上,王亚樵目不能视仍然击毙数人,自己也死在了乱枪之下。

    不久,余立奎也被秘密处决。

    一代豪杰王亚樵就这么死在了暗算与背叛之下。令人每每想起就义愤填膺。赵翰青也忍不住扼腕叹息,如果自己在九爷死前能够认识他,是不是可以避免他遭人暗算呢?他若不死,这江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赵翰青最仰慕的就是九爷这样的英雄,九爷之死让他明白了人心有时候比江湖还险恶。但是。王亚樵死亡的真相为什么被掩盖了呢?他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这肯定是戴笠做了安排,如果王亚樵的真实死因一旦大白于江湖。军统特务就成了众矢之的,连同南京的委员长也脸面无光,戴笠肯定会成为王亚樵部下报仇的对象,想想数以万计的斧头,还有不死不休的暗杀,戴笠肯定寝食难安。所以,戴笠能够做的就是掩盖真相,直到若干年之后才大白于天下。但是,现在有了赵翰青,真相还能掩藏那么久吗?

    赵翰青已经暗暗决定不能让英雄死不瞑目!也不能让戴笠和逍遥自在,还有余婉君那个贱女人,怎么能便宜她呢?天理昭彰,善恶有报,这是天理,也是赵翰青做人的准则。

    数日后,上海一家真正的革命者控制的报纸接到有人爆料王亚樵的死因,大胆地报道了出来,各大报纸为了发行量也同时转载,王亚樵死因大白天下,同时也轰动了江湖,不久,余立奎的小妾余婉君被杀于香港。戴笠开始了噩梦,江湖侠义之士和王亚樵的部下不断地刺杀戴笠,最终在1946年3月17日戴笠坠机于南京雨花台区板桥镇的岱山,后世一直说戴笠死于岱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其实是刺杀者的安排。当然,这是后话。

    听丁嘉英说完上海滩的江湖大势,赵翰青跟他心中所知的一印证,大抵差不多,却又不尽相同,不过,这倒也不足为奇,历史的事实和后世的记载总是有偏差的,但是,上海滩威名赫赫的“流氓三大亨”为什么只听丁嘉英提到杜月笙和黄金荣二人,功夫最好、后来做了汉奸的那位张啸林呢?这么重要的一位江湖大佬丁嘉英难道漏掉了?他忍不住问道:“张啸林呢?他不是与杜月笙和黄金荣齐名吗?”

    丁嘉英疑惑地道:“张啸林?上海道上没听说过这个人啊?在上海称得上江湖大佬的姓张的江湖人物只有一个,此人名叫张仁奎,曾经做过通海镇守使,后入江湖,组建帮派名曰“仁社”,拥徒众数百,多为社会上有身份地位的人,影响力倒是不小,但是张仁奎也不足以与杜月笙和黄金荣相提并论。”

    赵翰青也百思不得其解,张啸林哪里去了?难道是江湖历史发生了偏颇?他一时间想不明白,他只得含含糊糊道:“或许是我记错了。”

    历史无法改变,历史人物的宿命大概也无法改变,江湖能够改变吗?
第三卷 乱世江湖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上海滩的江湖(上)
    欢迎大家来到……:bxwx

    …。。

    住下来之后,赵翰青没有拿着信直接前去少林英豪武馆去见丁嘉英,倒不是他要摆什么师叔的架子,他估计丁开山会在书信里向丁嘉英交代自己的身份,他这时候巴巴地上门,刚一见面他自己肯定不能自己介绍自己成了丁嘉英的师叔,丁嘉英肯定一开口要叫他师弟,等看过了书信,就要改口叫师叔了,这辈分改变太大了些,搁谁只怕心里也不痛快。所以,他令教导队一名叫陈小龙的队员去英豪武馆给丁嘉英送信。

    陈小龙是陈大年的远房侄儿也是他的小徒弟,自然认识丁嘉英师叔。这样的话就能给丁嘉英一个心理转变的缓冲,避免了彼此的尴尬。

    没有多久,丁嘉英就跟着陈小龙亲自前来。他不愧是在上海滩混的老江湖,见到赵翰青脸上并没有任何的尴尬之色,仿佛就跟初次见面一样恭恭敬敬道:“师叔先上坐,容我拜见尊长。”

    倒是赵翰青觉得尴尬异常,急忙拉住了丁嘉英:“咱们大老爷们哪里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什么师叔不师叔的也不必挂在嘴上。”

    要说丁嘉英心里没有芥蒂那是假的,一个未正式入门的小师弟摇身一变突然成了师叔,搁谁也难以一下子接受,但是,他生性沉稳,老爹在信里又特别吩咐了,他自然不会违拗。不过,赵翰青竭力阻止他行大礼他也就顺水推舟免了跪拜之礼。

    寒暄了片刻。丁嘉英出于礼节邀请赵翰青住到英豪武馆去。赵翰青答应了到英豪武馆去做客。至于搬过去住就免了,反正离得也不远,来往也挺方便。

    英豪武馆位于闸北区的天通庵附近,虽然不是市郊,但是也算不上是上海的繁华地带。上海市寸土寸金,像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那样的地方想要找一片宽宅大院简直是痴心妄想,想要开武馆那就更甭想了,洋人看不起中国人,连同中国的功夫也一样看不起,想要在租界开国术馆不打通租界工部局的关节想都甭想。不过,西洋拳馆、跆拳道和东洋空手道场之类的不在限制,所以,租界里多是西洋拳馆、跆拳道和东洋的道场。

    武馆门楣上的“少林英豪武馆”几个大字赵翰青怎么看都有些灰头土脸的。最起码在他心里是这样的。一看就知道丁嘉英的武馆在上海只能算是二三流的武馆,看来这上海不大,江湖的水深,想要混得出人头地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走进武馆的大门迎面就是一个照壁,写了一个大大的“武”,转过照壁,一个还算宽敞的庭院改作了练武场,一二十个人正在练拳,一个黑大汉正在旁边指导,赵翰青记性好。立刻就想起来在丁开山的寿宴上见过他,记得他是南少林的俗家弟子方仲永。方仲永对赵翰青却没有半点印象,丁英豪一介绍,热情地跟赵翰青见礼,赵翰青这才知道方仲永是武馆的副总教头。

    “师叔,请——”丁嘉英把赵翰青请进客厅。

    然后,丁嘉英唤出媳妇出来拜见师叔,赵翰青一看她不是练武之人,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不过。人看起来挺贤惠。她虽不是江湖中人,但是看到赵翰青如此年轻倒也没有丝毫的吃惊,或许是生就的沉稳性子,也可能是嫁入丁家这样的江湖世家里耳濡目染见多了。

    丁嘉英的儿子丁一虎也来拜见师叔祖,二人有过一面之缘。很显然,丁一虎对这个年龄比自己大不了两岁的师叔祖很是好奇。

    赵翰青一见丁一虎憨厚又不失机灵。就很喜欢他。等拜见完了,赵翰青忽然想起来自己这个师叔祖是长辈应该给丁一虎送一个见面礼,可是他的身上,除了枪就是一把短刀,这把短刀连柄带鞘有尺二长,是他从牛头山宋月娇的小金库里找到的,不但削铁如泥,刀柄和刀鞘上还镶金嵌玉,一看就很名贵,那优美的造型很像是少数民族贵族的佩刀,赵翰青很喜欢。但是,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掏出了那把刀子。

    “仓促之间没有准备礼物,这把刀就送给你玩。”

    丁一虎显然很喜欢这把刀子,立刻就抽刀出鞘,爱不释手地把玩着。

    赵翰青见丁嘉英不以为意,就知道他把这把刀当做普通的刀了,他有心显摆,就微微一笑,就从口袋里摸出几枚铜钱放在桌子上,从丁一虎手拿过刀子,挥刀剁下,铜钱一分为二。

    “好刀。”丁嘉英本来以为这把刀纵然价值不菲是因为它的外观,这时才知道原来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立刻道:“还不快谢过师叔祖的厚赐。”

    丁一虎早乐坏了,练武之人没有不喜欢宝刀的,又恭恭敬敬谢了赵翰青一回。

    等寒暄过后,赵翰青这才问起上海滩的江湖。

    就如赵翰青知道的那样,上海滩果然是龙蛇混杂有各种的江湖势力,除了青帮之外,较有名气的帮会还有小刀会、斧头帮、精武会、拆白党、三合会等,至于其他小帮派和英豪武馆这样的江湖势力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另外,在租界里还有日本的黑龙会、法兰西的十字军团等外国黑帮和各种西洋拳馆。

    本来,青帮虽然势大,但是组织松散,帮内山头林立,还喜欢内讧,倒不如小刀会和斧头帮等较小的帮派团结一致,不过,自从杜月笙崛起之后,青帮隐然以他和黄金荣为首,尤其是斧头帮的老大王亚樵死后,青帮更是一家独大,再加上杜月笙和黄金荣勾结官府和租界当局,二人完全成了上海滩的黑道老大。尤其是杜月笙手下有八大金刚,利用八大金刚统治黑道江湖,隐然成了中国的黑道教父,民国第一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长曾称他为:“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其实力和威名可见一斑。

    赵翰青听到王亚樵之名精神一震,这是江湖上一个大名鼎鼎的传奇人物,在后世甚至被誉为民族英雄,如有可能,自己说不定还能结识这位仰慕已久的传奇英雄,所以,他又着重询问王亚樵的情况。。。)

    …
第三卷 乱世江湖 第三百一十四章 前度刘郎今又来
    历史天空下,大上海1937年风起云涌??敬请兄弟姐妹们继续支持!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bxwx

    赵翰青一行乘舟自白河顺水而下至汉江,换乘轮船再入长江,浩浩荡荡直达上海,同行的除了教导队,还有猴子等一干情报人员。

    上海,十里洋场,不但是东方的第一都市,此时的上海就已经成了一流的国际大都市,其中南京路已经成为东方最繁华的地方,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伦敦的牛津街以及纽约的百老汇街齐名,跻身世界着名的商业街行列。

    因为有了租界,上海才会这么繁华;因为有了租界,上海才会成为冒险家的乐园;因为有了租界,才有了滋生黑暗罪恶的土壤??在这片半殖民地的土壤上长出了畸形的繁荣,就像是罂粟花一样美丽妖艳。

    洋人、政客,军阀、买办、文人,流氓、妓女??这时的大上海三教九流,龙蛇混杂,是最开放繁华的都市,也是最江湖的地方。上海滩畸形的繁荣造就了数不胜数的流氓黑帮,也最终成为青帮的大本营。

    赵翰青对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印象,大部分来自于记忆中的影视剧,还夹杂着小马哥的身影。

    在他的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杜月笙、黄金荣和张啸林三大流氓大亨,尤其是杜老大黑白两道混得如鱼得水。跺跺脚大上海只怕就会地动山摇,在后世被誉为中国的教父,在中国从没有一个黑道人物达到如此的境界,堪称空前绝后。

    上海滩。我来了。

    赵翰青站在上海的街头,有着一种梦幻般感觉,眼前陈旧而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有些沧桑古老的味道,狭窄的街道显得拥挤杂乱,空气中夹杂着微微的腥潮味无时无刻在提醒着人们这是一座临海的城市。街头熙熙攘攘的,在人流中如游鱼一样灵活的黄包车,可以横冲直闯的老汽车,扯着嗓子叫卖的商贩。还有旗袍叉开得很高、妆容浓妆艳抹却掩不住满脸的倦意和憔悴的女人??这些只在影视剧中出现过场面想不到就活生生出现在眼前了,而且,场面更宏大也更真实,本来就是真实的。

    在他的另一种记忆里对这个城市并不陌生。这里不但有繁华的大街,还有弯曲狭窄的弄,不但有摩登时尚,也有中国式的温馨。顾南曾在这个城市里不止一次参加过射击大赛,而他的女友叶子就是上海弄里长大的江南女子。所以,这个城市不但有他的荣耀,也有爱情的温馨和浪漫。当然,那一切都是存在于近百年后的记忆中。从他的灵魂在这个躯体以一种记忆的方式复活开始。他心里面就盛满了无数对这个城市的渴望。

    如今,终于可以细细地感触着这个城市的一切。现在,前度刘郎今又来。却已物是人非,哦,是来早了,一切还没有发生,有些事情可能永远也不会再发生了,历史的长河也可能会因为一个卑微的生命改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